华朝爵位不轻赐,所以含金量比较高,就算你是一个乞丐,只要封爵,瞬间就能提升到勋贵阶层,地位和富贵也就手到擒来。
话是这样说,但事实上想从乞丐变为勋贵那是基本上不可能的,除非参军挣下不世军功,或者出个皇后,或挽救社稷于危难之中。至于皇家流落在民间的孩子的桥段,那概率是极低的,就算有,也百分之百是私生子,皇室根本不会承认。
前朝就有这方面的野史记载,有一位皇帝十分不喜欢双亲给自己选的皇后,又不能废,便经常外出微服私访,实则寻花问柳,导致中宫无所出,私生子却有了几个,可宗亲和大臣们根本不承认,皇帝到死都没实现孩子和自己姓,最后皇位也落入他人手中。
野史的可信度虽然不大,但这位皇帝无孩子继承却是实事,帝后不和也是实事,正史也有记载他爱微服私访,至于真的有没有私生子,就只有当时的人知道了。
所以封爵在华朝绝对是无上荣光的事,不仅自身尊荣,还能泽庇后代。打死姜丽,她都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有爵,真的是破天荒头一遭,事后半个月打偶还有点懵,好在祖母曾经混过官场,知道一二,才没闹出笑话。
和吏部办完交接手续后,侍卫长和副侍卫长从此就是侯府属官了,除非犯大错被投诉,或者升迁,不然这辈子差不多就得耗在侯府安保守卫上了。
侍卫长二人得知步家主仆加在一起都才16人,负责守卫的还都是些非专业人士,有些觉得任重道远,成为侯府属官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马就向姜丽进言扩招护卫。
因为按陛下新政规定,侯爵可雇养侍卫奴仆共150人,享受副一品待遇,就算不养一百五十人,好歹也得养四五十位专业点的侍卫,保护侯府安全啊,不然他们这属官也就没什么价值了。
结果姜丽并没有立即答应,而是急忙忙的先跑去找两老商量了,钱虽然都在她手里,但大事还是得听听两老的意见,何况她也实在是有点拿不定主意。
祖母和爷爷都觉得四五十个人太多了,护卫是力气活又吃得多,觉得成本太高,最后定了三十人,全雇侍卫,做杂事的仆从,一个都没再要,因为他们觉得家里现在的这些人已足够。
在姜丽的授权下,步朗和侍卫长全权主持了步侯府侍卫招录事宜,不到五天就完成了,经过半个月的统一训练检测合格后,才分别赐予了侍卫服饰,正式成为步侯府侍卫。
侍卫是专指保护勋贵安全,守卫勋贵的人,不同与军队,也不同与士族自己养的护卫,想让护卫穿什么就穿什么,因为他们有朝廷规定的统一服饰,辨识度很高,而且一旦受雇就得干到干不动才能退,由雇主全权出钱养,属官带领安家保宅。
属官好歹也是九品芝麻官,手下总得有点人嘛,但总的来说还是得听老板的,谁给钱谁是老大嘛。
像步千雪他们刚刚进门看到的新门匾,也是不久前才换上的,除了新的门匾和新增加的侍卫外,步府并无其他变化,不像其他人那样一封爵就扩建、大维修什么的,觉得只有这样才能配得起自己的身份。
这点步千雪很满意,树大招风,她和石忞现在又只是定亲,就算真成亲了,也不能当那种嚣张跋扈的皇亲国戚,她决不允许家里拖石忞的后腿,自己也不行。
她以为家里人和她一样觉得谦虚、低调才是长久之道,事实上压根和谦虚、低调没什么关系,家里之所以没按副一品待遇扩建宅院,完全是因为没钱,而且又多养了三十号人,还听说爵位的俸禄一年只发一次,还是在年底,那还敢有半点其他想法!
姜丽觉得要不是陛下赏赐的银钱,三十个侍卫他们都雇不起,那还敢乱花钱,只恨不得把所有的钱都牢牢握在手里。
步千雪左右看了一眼,问道:“侍卫长他们呢?”,一路走来都没看见武将打扮的人,这会又扫了一眼,也没看见。
说了半天渴的不行,姜丽一口气喝了两杯茶才觉得舒服些,“侍卫长被我们派出去办事了,副侍卫长家里有急事告假了”。
“办事?”步千雪一脸疑惑,家里能有什么事要侍卫长亲自去办的,她实在想不到。
爷爷突然讥讽道:“还不是大宗见我们家封了爵位,非得塞一个孩子给我们,还特意送了些孩子过来,说随我们挑,美其名曰给我们承嗣,实际上还不是看上了你娘的爵位,虽然只是个降爵,但好歹还能福泽两代,可不就眼红了。都是些半大不小的孩子,我们可不想再操那个心,就让侍卫长全送回去了”。
第一百五十二章
说到这个, 不仅爷爷来气,祖母也来气,大宗对他们这支历来不待见, 当初曾祖辈分出来, 得的财产还没有往常其他人的一半多,真的是双亲不疼,长辈不爱, 受尽冷落。
说起来他们步家当初也是华朝的开国功臣之一,获封镇侯爵位, 但并非军功封爵, 所以一代降一级, 到她曾祖被分出来的时候, 已经由镇侯爵降为辅侯爵位, 后代更是一代不如一代, 虽时有中进士,但再也没获封爵位, 甚至连二品大员都没再出过。
即便如此,他们和大宗也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就拿现在在的宅子来说, 是他们祖上三代奋斗积蓄才又了今天的规模, 比不得大宗自开国以来就是高门大院,虽然现在衰弱了,那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和大宗比起来, 他们家唯一的优点就是稳定, 基本上中举人的多中进士的少,最高也就混过四五品官阶,六七品官阶是常态, 像步千雪这样中前三甲是破天荒头一遭,本以为步千雪肯定比他们这些先辈们混的好,事实也确实如此,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好,还此“好”非彼“好”。
明明有机会封侯封相,却一步登天做了皇后,明显偏离了她的预期。若说没有一点遗憾,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比起孙女的幸福,这点遗憾她能接受,但绝不能接受大宗对他们财产、爵位等的觊觎。
“过继一个孩子承欢你们膝下,挺好的,若是不喜欢大宗的,可以考虑一下与我们关系较近的其他小宗”步千雪之前倒没想到这些,现在这一提还觉得挺不错的,一来可以陪伴祖母他们左右,二来她也轻松一点。
他们家和大宗的矛盾她也知道一点,无非一些利益纠葛,尊严面子的事,说到底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不过心里寒心归寒心,但表面上的关系还是得维持一二,既然已拒绝,那要在小宗找,就只能找关系近的,得让大宗心服口服无话可说才行。
四张脸齐刷刷的看向步千雪,祖母、爷爷、姜丽和步朗都没想到她会这样说,很是惊讶。若他们家真的过继一个孩子,那肯定是过继到步无尘和姜丽的名下,而且十有八九不是她的弟就是她的妹,一般人不应该很反感吗?毕竟正常人都不想别人来分享双亲长辈的疼爱。
半响祖母才开口道:“你真的是这么想的?”,虽然她讨厌大宗,但更担心的还是步千雪会反感这件事,毕竟就算成了皇后,他们去后她也会祭祀他们,她是他们后辈这件事永远也不会改变。
换个角度来思考,明明自己的孩子还健在,却要过继一个,这不是咒自己的孩子早死嘛,因此不论双亲还是孩子本人,一般人应该都会比较反感,所以即使有在心里想过,他们也从来不提这件事,就怕步千雪难过,与他们离心。可现在看步千雪的样子一点也不难过啊!
“当然”,步千雪回答的十分肯定,要不是那么想的,她也就不会说那番话。
难过?以前可能会,现在不会了,因为步千雪在宫里呆的这一个多月她可没少担心家里,就算有堂姐在都担心成这样,以后堂姐离开,恐怕只会更担心,要是过继一个乖顺一点的孩子,她也能稍微少担心点。
其实更重要的是步千雪从来都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否则当初也不会离家出走去学医,更不会明明知道可能会没结果,还会义无反顾的选择努力一次,让自己不留遗憾。
而且和石忞在一起越久,她越发现石忞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严肃冷峻,反而觉得她有些想法很可爱很天真,比如有一次,两人本来在谈论一本书的观后感,可谈着谈着就谈到了未来,石忞竟想让天下百姓都过上富足的生活,有饭吃、有衣穿、还有书读。
就是前朝的“三帝之治”和本朝的“四帝之治”盛世都没达到这种标准,简直是亘古未有之事,虽然一心为百姓着想很可爱,但目标犹如天上的鲲鹏,不是天真又是什么?
得到孙女的肯定答复,祖母终于难得的露出了一丝笑容,含蓄道:“你要是真同意,我心里还真有一个合适的人选”,四张惊讶的脸全看向了祖母。
步千雪还以为只有自己一个人不知道,搞半天她爷爷和娘也不知道啊,那就好,当即好奇问道:“叫什么名字?年方几何?但丑话先说在前面,若是对方同意那自然皆大欢喜,若是不同意,我们可不能强求”。
这段时间在宫里,石忞身体力行的教了她不少,比如对长辈很恭敬,即使心里不认同,也会认真的把长辈的话听完;对臣子虽严,却严中有宽,赏罚分明;对待内官、宫侍和内禁军和颜悦色,即使犯小错也未大声苛责,若犯法却会毫不犹豫交有司办理,对有功者也从不会吝啬。
对自己却比较严苛,每天到点就起身,偶尔去校场,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处理政事和捣鼓那些新东西中度过,还比较喜欢简朴实用的东西,对华而不实的尤为不喜,寝殿和书房内的摆设、物件偏简朴就是实例。
虽然都是她结合卢晏说的和自己观察总结的,但毕竟卢晏在宫里呆的时间比她多得多,知道的自然也多,说看着石忞长大的也不为过,而且她觉得卢晏应该不会对她说假话。
在卢晏口中,石忞对她格外偏爱,即使再忙每天都会来见一见她,有时候更是一呆一个下午,还格外喜欢和她一起用早膳或者午膳,这在以前是极少发生的。
听说石忞以前偶尔和长辈一起进膳,也都是长辈提前知会的,导致卢晏他们一度认为石忞喜欢自己一个人安静的吃饭,而且还达成了共识,结果定亲后,他们才知道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所以受石忞影响,她明白了不少,比如越是身处高位,就越应该低调谦虚,张扬只会暴露自己的弱点,嚣张迟早走向毁灭,只有低调、谦虚和谨慎,才是一个大家族长盛不衰的根本。
她不希望他们家显赫无比、富可敌国,但也不能像之前那样差点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啊!
而且她现在已经和石忞定了亲,督察院那些言官没人比她更了解,都不是吃素的主,一定会盯着她,但凡她出一点差错,奏疏肯定就会像雪片般涌到石忞的书桌上。
石忞会怎么处置先不说,但她肯定不想石忞因为她而为难,本来国事就够她操心的了,她不想给她再添没必要的麻烦。
所以最近在宫中她一直教导半月要谦虚,既是教半月,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警醒,甚至还担心家里会因为自己的原因变得不可一世,那不是她想看到的,幸好,现在看来,祖母他们变化不大。
“这是自然”祖母心想:难道我是那种强取豪夺的人吗?真的是,算了,不跟晚辈计较。
“那你倒是快说啊,关键时候还卖关子,烦不烦”爷爷最不喜欢的就是老伴爱卖关子,有点生气。
祖母连忙投降道:“就你性子急,这不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嘛”说完看了边上步朗一眼,意思不言而喻。
爷爷和姜丽顺着祖母的眼光看去,再加上话里的意思,恍然大悟般明白了,脸上高兴的很,就差在脑门上写着“我很满意”四个字了。
天,步千雪怎么都没想到,祖母中意的人居意居然是堂姐,她想过会多个妹或者多个弟,就是没想过会多个哥或者姐,眼睛睁的老大,半天才缓过来。
比起步千雪的惊讶,从头到尾都把自己当旁观者的步朗才是真的震惊,她怎么都没想到过继的事会和她有关,不过话说回来,这不是更好嘛。心里忍不住感慨,自己真是表现的太好太乖了。
步朗心里已经想过千千万万,脸上的惊讶却不比步千雪少半点,直到姜丽开口:“小朗,母亲都这样说了,同不同意,你倒是说个话啊”。
祖母之所以会选中步朗,不全是步朗表现的乖巧孝顺又会讨他们欢心,更重要的是步朗这一支就是从他们家分出去的,按关系来说,他们关系是最近,正好孙女也是这样想的,她也就没有一点犹豫了。
步朗这才缓过神来,当即高兴行礼道:“给祖母、爷爷请安,给娘请安”,“你能同意真是太好了,好孩子”爷爷高兴的眼角的褶皱都挤到了一起。
步千雪也终于反应过来了,步朗都答应了,祖母他们又如此高兴,她还能说什么?让她更没想到的是,一家子竟然变成了着急的行动派,立马就写了帖子让人送去大宗那边。
今天才把人家送过来的人送回去,第二天就请人家来见证自家过继事宜,也是很打脸的,但愿大宗的人心胸够宽广,不因此记恨他们才是。
祖母他们忙着过继的事,没空搭理她,步千雪便找了借口离开,从后门逛街去了。
另一边,石忞下午忙完后也出了宫,只带了左旋一人,在云鼎凡带路下,出了城七拐八拐,越走越隐蔽荒凉,“少主,再转过这个弯,前面就到了”走在前面的云鼎凡突然回头说道,生怕石忞觉得远,至于左旋,她才懒得管。
“好”远不远,石忞参与选的址,能不知道吗?不过今天确实是第一次来,本来以为没多远的,竟比她想的要远不少。
三人继续打马前行,真的到门口的时候,石忞都忍不住感叹一句“浑然天成”,整个兵铸厂依山而建,傍水而居,从外面看上去就像一户有钱人家的大宅院,连守卫都是仆从打扮,不知道的还真以为是那个有钱的闲人来这里建房子。
建在皇家园林山庄的第一座兵铸厂就吃了没水源的亏,只能挖井,完全不能利用水源,所以这第二座兵铸厂就吸取了前面的经验教训,特意建在依山傍水又隐蔽的地方。
别看守卫其貌不扬,其实全是外禁军,而且是专班专职,一个班一百人,严格执行半个月换一次防,两座兵铸厂虽然都远离闹市,但却离军营近,半个时辰不到的就能迅速赶来支援。
石忞这次来,是早就计划好的,一来查看武器装备研发的具体情况,二来看看云鼎凡说的最新研发成果。
云鼎凡虽然是内阁大臣,但由于其工作特殊性,石忞特意给她不用每日上朝的特权,除了有旨意外和大朝会必须来以外,其余时间随她喜欢。
今日即不是大朝会,也没有旨意,完全是因为知道石忞今天要来,所以云鼎凡特意选了今天去汇报一下工作,就为了顺道和石忞一起回来,顺便充当向导。
对云鼎凡来说,兵铸厂就是她的家,而且兵铸厂设计的很好,即有舒适的生活区,也有严禁的工作区,正和她的意,便住在了这里,连石忞赏赐给她的宅院,基本都很少回去。
108/192 首页 上一页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