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女皇只取一瓢(GL百合)——云书致远

时间:2024-03-20 09:44:58  作者:云书致远
  “来人,速速拿下王沛铭和毕冶”长河侯刚下轿子,颜一诺就先发制人下令拿人,扮成衙役早就得到命令准备好的外禁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拿下两人,其他的官员顿时噤若寒蝉。
  突然被拿下控制住的王沛铭瞬间反应过来,怒吼道:“我乃封疆大吏,尔等凭什么抓我?冤枉朝廷命官,罪犯欺君,来人啊,给我把她们拿下”。
  附近的一百多名衙役得令瞬间准备拔刀上前,“陛下金牌在此,见金牌如陛下亲临”。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衙役们历来都是谁大听谁的,陛下是天下之主,他们自然听陛下的,全都又退了回去。
  一脸懵逼的长河侯有点傻眼,不是请他来问话的嘛,怎么刚下轿就被抓起来了,还亮出了陛下的金牌,再被行礼之声一震慑,顿时吓得六神无主,“本侯不想死,不想死啊,都是王沛铭这个王八蛋怂恿本侯的,都是他!他………”。
  毕冶从小锦衣玉食,被长辈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在鸿顺没有人不恭维他讨好他,他哪里受过这种待遇,再加上怕死,六神无主之下,全都抖了出来。
  “他血口喷人,我有何罪?罗新,把他们都拿下,重重有赏”衙役指望不上,气急败坏的王沛铭把希望放在自己耗巨资样的侍卫上。
  罗新也确实没让他失望,立马带着上百名侍卫从后面冲出来,“王沛铭罪证确凿,罪该万死,谁敢动,一律以叛国罪论处,诛九族!”来势汹汹的侍卫们瞬间泄气停滞不前,诛九族,再多人都不够杀啊!
  颜一诺立马让鸿顺的那一百多名衙役把王沛铭养的侍卫看押起来,武器全部上缴,趁热打铁,直接开堂审问王沛铭和毕冶。
  之前不开口的官员看到王沛铭已被抓,为了减轻惩罚纷纷主动交代,把王沛铭分钱的事也一五一十说了出了,再加上之前保护的证人和王算、刘菲提供的证据,颜一诺直接将两人收监,并让步千雪带人迅速查封侯府和衙门。
  虽然陛下给了便宜行事之权,但颜一诺还是没有直接给两人定罪,而是准备把后续事宜处理好之后,押解他们回繁都由陛下定夺处理。
  第二天颜一诺就布告全鸿顺,王沛铭和毕冶也被抓,有冤可以来伸有仇也可以来说,交代分钱事宜的官员有的连夜把钱送了过来,到中午所有分到钱的官员都主动把钱返还回来,步千雪点了一下,居然有五十万两白银之多,这还不包括还没点清的家产,还真是巨贪。
  光清点王沛铭的家产就用了两天,宅院共有十余处,良田千亩,庄园五座,珍珠玉器两箱,古董字画两箱,金一千两,银一百三十八万九千两。
  侯府的家产更多,清点了三天,宅院共有二十余处,良田万亩,庄园七座,珍珠玉器四箱,古董字画六箱,金一万两,银一百九十二万七千两。
  侯府的家产虽然多,但是是从开国到现在好几代人积攒的财富,而王沛铭升任鸿顺省首不过十余年,竟攒下如此丰厚之家产,用雁过拔毛来形容他都不为过。
  按照陛下吩咐,王沛铭的家属给予二十两银子遣散费遣回原籍,毕冶的家属也给予二十两,但不是遣回原籍,而是迁往原南省定居,非诏不得离开。
  凡是被强占强买的,只要拿出凭证,步千雪都按规定物归原主,之前的钱不收回,还给予一两到十两不等的银子做补偿。
  处理完这些已经是半个月之后,原本抄获的巨额资金也迅速流失一半,剩下的一半步千雪亲自盯着打包好,和王沛铭他们一起押解回繁都,另外还抓了两个作恶多端的官员,也是王沛铭的忠实爪牙。
  鸿顺作为江南鱼米富庶之地,陛下免税这三年的收入基本上翻倍进了他们的口袋,知道王沛铭他们被抓之后,土城内都有不少人放鞭炮庆祝,真是大快人心。
  被强占强买的田都退回去之后,还剩下侯府自己的一千亩,颜一诺和步千雪商量后,以市场价进行了变卖折现,剩下的现钱都有一百多万,加上珍珠玉器这些,最少都有两百万两以上。
  王沛铭入狱后,颜一诺就按程序暂时任命了两个稳妥老练的官员共同代理省首事务,她是督查官员,地方事务还是地方官自己管理较好,但这半个多月也没少来请示她。
  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几天前繁都发来的诏书,是实行新兵制的,她看了一下,还不错,刚好那时候步千雪也在,就把诏书随手也拿给了她。
 
 
第三十八章 
  步千雪知道近两年国库匮乏, 每次看到那些即将运回繁都充实国库的钱财,她都很兴奋,因为她总算是为她做了些什么。
  虽然微不足道, 但只要能帮到她, 她就很高兴,或许这就是喜欢一个人原本的样子。关于陛下,她想了很久很久, 然后发现她当初喜欢陛下不是因为她的身份,那现在又怎么能因为知道她的身份而有所改变呢?
  陛下平易近人在酒楼和她吃饭的样子, 陛下沉着稳重在路弯村了解民情的样子, 还有陛下高坐在承天殿上威严的样子, 都刻在了她的脑海中, 陛下在路弯村意外发病时, 内心的焦急惶恐, 到现在她都还历历在目。
  她很想骗自己已经不喜欢陛下了,可心总是那么诚实, 她会想起,也会在梦中梦到陛下认真批阅奏疏的样子, 让她着迷。
  如果可以, 只要能和陛下在一起, 她愿意放弃现在的官职,不是她不爱自己的工作,而是相比工作, 她更爱陛下。
  颜大人递过来的诏书, 她有很认真的从头看到尾,因为这是从繁都发来的,而且印有代表她的印章。
  可惜她对兵制并不熟悉, 后来还是颜大人及时进行了科普,她才知道,新兵制比起以前的兵制有了那些改变。
  边军和禁军人数、职级都不变,由原来的兵役制变成了募兵制,就是必须要符合一定的身体条件才能加入禁军和边军,除非战死、残疾,否则要一直干到五十岁才能退役。
  除此之外,还加设了九区都督府,中区为永安、五川、代河、下谷和四平五省,都督府设在代河;左区为北沙、故章、西沙和东沙四省,都督府设在故章;右区为齐架、丹东、丹南和环海四省,都督府设在丹东,;其余五区分别为,前区、后区、东区、西区、南区和北区。
  九区都督府,不是行政划分,而是军事划分,每个区有三到五个省不等,实行的是兵役制,不论男女,年满二十后,身体健康者必须服兵役三年,勋贵及其家属、官员及其家属和有功名在身者及其家属可免兵役,生病体弱者可以钱免兵役。
  家属不包括府中的奴仆和下人,所以府中的奴仆、下人也必须服兵役,当然,主人若不愿,也可以钱免兵役。
  废除全国原有的府兵制,将原来几乎闲置不用的兵事处改为征兵处,征兵处任由兵部直接统辖管理。省府一级加设省尉一职,正三品武职,领兵一千,负责省府安危,县城一级加设县尉一职,副七品武职,领兵四百,负责县城安危,受兵部辖制、调遣和领导。
  另外增设军密处,有三至五位军密大臣组成,正二品武职,掌管华国所有军事、军队调遣和领兵权,直接听命于皇帝,相当于军事决策机构,皇帝的军事智囊团。
  兵部原有的军事、军队调遣和领兵权权则被剥夺了,但打造兵器、铠甲、征兵、军队训练统兵权和新增省尉、县尉任归他们管。
  诏书还要求从下半年开始启动征兵工作,年龄为二十到二十三岁的必须按要求服兵役,兵器、铠甲和粮食都由朝廷提供,另外每月还会给予一定数额的津贴。
  步千雪不知道新兵制好不好,但在颜一诺的科普下,又相互聊了一会,心里已经有了想法,无论怎样她都会支持陛下的。
  远在繁都皇宫内为任命机密大臣而发愁的石忞并不知道步千雪的想法,要是知道,肯定会忍不住再给她科普一下,任何制度都有其好的一面,也有其不好的一面,最重要的是它适不适合这个时代,对生产力有没有推进,
  以华国现在名存实亡的府兵制现状,已经不适合这个时代,兵役制加募兵制可以适当的解决就业,又可以让大部分人专心从事农业生产,小部分人专心当兵,即可以发展生产,又可以提升军事实力,一举两得。
  可以钱免兵役也是一个变相的挣钱办法,因为费用很贵,一般人家根本承受不起,而士兵津贴每月才五百文,就是为了避免入不敷出,造成经济负担。
  她给兵部下的征兵要求是,每个军区最多两万兵力,而且本省兵员不得在本省服兵役,这样就会全盘打乱,省尉和县尉的兵力也是一样,这样打乱分开,也是为了更好的管控。
  同样,将领兵权和统兵权分开,也是她为了加强对军队的绝对掌控,否则这么重大的国家机器,掌控不了,那迟早有一天会变成炸弹。
  新兵制定下之后,石忞就直接向全国下了诏书,并没有拿到朝堂上商议,因为商议也不会商议出什么结果,而且大部分人会反对,因为他们仆人也要服兵役,要改革就不要怕得罪人,她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另外她还下达了调遣令,将边军的十二位都督打乱重组,即从这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另一个地方的又去另外一个地方,任然是都督,只是换了个地方当。
  至于想当土皇帝的那个都督和卫启能则被她调入繁都来任比较空闲武职,品级不变。至于他们的空缺,则从禁军中提拔了两个人填补。
  她还在军队中增设了教务长一职和参谋长一职,教务长比都督低一级,负责思想教育工作,参谋长与教务长同级,相当于军师负责出谋划策,营级及以上军事机构都增加,都级增加教务长,队级增加教务员。
  教务长和参谋长虽然级别比最高将领低,但是有直接向上级汇报和上奏疏的权力,所以表面上两人为将军服务,实际上三人相互监督相互制衡。
  而且新兵制规定,武将六十五岁必须强制退役,服兵役的满三年退役,募兵五十岁必须退役,打破了以往一日为兵终身为兵,一日为将终身为将的俗例。另外都督每两年必须进宫面圣一次,每五年轮调一次,想轮完一圈基本上不可能,可以从根本上防止都督们拥兵自重。
  光规定武将的退役年龄,武将肯定不干啊,轮番求见她,就为了讨个说法,她一律不见,第二天直接当朝宣布文官年满六十五岁后必须告老还乡,文武一样,才没有异议。
  朝廷官员经过上次的大清理大替换,比以前年轻了很多,她估计了一下平均年龄应该不超过五十岁,上六十岁的屈指可数,大部分都没有马上告老还乡的担忧,自然没有人强烈反对。
  从古至今这当官只要不犯错基本上就是当到死,现在陛下要他们满六十五之后必须卸任,心里是有些不愿意的,毕竟当官当久了,就舍不得权力离自己而去,哪怕陛下许诺卸任后任可领到一定额度的俸禄,要是能选他们肯定不愿意,可惜的是他们没得选。
  形同虚设的东士府,陛下说撤销就撤销,针对官员众多、人浮于事的现象,更是耐心的花了三年,该撤销的机构撤销,该合并的合并,该重组的重组,皇城已经由最多时的两千多名官员,变成了现在的一千不到。
  全国在编官员也由最多时的一万五千人,缩减到了现在八千多,即使新增了新兵制的那些武职,总体也不会超过一万,面对这样雷厉风行,有心计、又有手段的陛下,他们哪敢有其他的心思。
  好在陛下在位,他们的福利待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只要不犯罪,即使撤销机构,也不会随便罢免官员,更让他们心里吃了颗定心丸。
  这也是石忞大刀阔斧改革,而没有引起骚乱和暴动的原因,她只是想让国家发展的更好,并不是和某类人作对,所以打了别人就要给颗糖,占了利益,能适当补偿就适当补偿。
  否则繁都的三十多个部门,全国上千个衙门和上万名官员,不是光靠打压就能管理好的,每个衙门出件大事,都够她处理大半年。
  军密大臣人选决定好之后,石忞召见了吏部尚书段云洁,交代完以后,让她一天内必须下达任命书。
  密信、奏疏今天的都已经批完,一般情况下她都是今日事今日毕,看了看外面,她还是没掌握靠天色判断时辰的技巧,“什么时辰了?”。
  “启禀陛下,刚过申时三刻”路关初快速跑去去看了一下刻漏才回来禀报道。
  “今天天气不错,去把朕的剑拿来”即使国事再忙,她每周都会抽一两个上午或者下午锻炼一下,至于是舞剑、打拳,还是骑马、射箭,就完全看心情。
  武艺虽然不至于生疏,但比起以前专心学习的时候还是差了很多,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她能保持现在的频率就已经不错了。
  没一会凡秋就把剑取来了,这把剑是皇祖母赐给她的生辰礼物,曾跟随皇祖母出征,表面朴素无华,实际上吹可断发,她非常喜欢,但剑术不好的时候她不敢拿这把剑练,因为一不小心就会把自己伤到。
  直到剑术成熟很多后,她才开始用这把剑,现在已经可以熟练的练一炷香才休息,时间充裕的话她会练半个时辰。
  今天时间充足,可她才练了一炷香就已经大汗淋漓,即使喜夏她们不停的察汗也于事无补,这就是华国的夏天啊,不动呆在室内,扇扇风很凉快,可一旦动起来,尤其是做激烈运动,一炷香就可以满头大汗。
  一口气喝了两杯水,休息了一会,她才感觉好点,又继续练了一炷香才结束锻炼,深知锻炼完不能马上洗澡,她索性散步似的走回凤德宫。
  刚洗完澡换好衣服,头发披散着都还没干,在看书的石忞,刚看了一会就觉得有点饿了,正准备传膳,凡秋就来报太后请她过去用膳。
  她内心是不想去的,因为最近母后不知道着了什么魔,老是旁敲侧击让她赶紧找个皇后,而一向疼爱她的皇奶奶不仅不帮她,还在一般助纣为虐,添油加醋,国事都够她烦的了,她现在那有心情去找皇后?!
  可若真的不去,母后和皇奶奶肯定会难过,而她不想她们难过,所以即使纠结再久、再不情愿,她最后还是会去,和她猜的一样,又被变相催婚了。
  现代的初恋已经让她痛彻心扉,花了那么久的时候才愈合,她真的不敢再轻易尝试了,也对爱情失去了憧憬和期待,所以感觉这件事还是顺其自然吧!这也是她一心扑在国事上的原因之一。
 
 
第三十九章 
  黎明点燃天空, 繁华热闹的繁都上空被风吹着跑的云朵红似火,旭日灼热的初吻把他们吻成了绯红。
  今日休沐,不用上朝, 石忞习惯性的早起后去校场晨练、骑马、射箭, 每次来校场她都会想起邢博恩他们,这里有他们一起洒下的汗水和足迹,现在却只剩了她一人。
  作为朋友, 她很想他们陪在身边,可作为领导, 她不得不让他们去地方历练, 不是她狠心, 为他们好, 也为自己好, 不得不如此。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