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女皇只取一瓢(GL百合)——云书致远

时间:2024-03-20 09:44:58  作者:云书致远
  随侍一旁的路关初看到陛下拉弓后半天没放箭, 已经猜到一二,想说什么终究还是没开口, 反而靠近凡秋小声道:“你速带人去准备沐浴和早膳事宜”,今天喜夏休息, 原本两个人的事自然都落在了凡秋的身上。
  凡秋欣然领命离开, 就算路大总管不吩咐, 她也准备再过一会就去安排,因为一般射箭是陛下在校场练习的最后一个项目,最多一炷香, 而现在已经开始了一会。
  其实无论是路关初, 还是她们,都只是安排加监督而已,具体事宜自有宫侍去做, 除了近身伺候陛下之外。
  凡秋离开后,石忞终于放了手,一百米开外宫侍查看后摇蓝旗,箭难得的没有正中红心,路关初准备好喝彩的话又硬生生吞了回去,麻溜的递上一支箭。
  箭出手的时候,石忞就知道没中,再次接过箭,搭弓,拉弓,瞄准,放手,这次摇的红旗,正中红心,“陛下的箭法真是越来越好了”路关初笑眯眯的恭贺道。
  石忞若看了路关初一眼,接过箭,缓缓道:“难为你了”,难为你恭维得这么没有诚意,刚刚那箭没中直接被忽略就算了,搞得她登基前能骑马射中移动目标的事也不知道一样。
  “微臣多嘴,陛下恕罪”路关初收起了笑脸,略显急迫的告罪道,虽然知道陛下轻易不会发脾气,但要是真的发脾气,不是她能承受之重。
  拉弓放手,再次命中红心,抬头,太阳有些刺眼,“好了,起来吧”,把弓递给路关初,转身去了凉棚,一坐下就有两位拿扇子的宫侍上来扇风。
  “谢陛下”见陛下没真生气,路关初脸上又恢复了笑容,把弓递给宫侍收好,麻利的跟上去倒茶,“陛下请用茶”。
  校场北侧边缘中间搭得有凉棚,足够容纳几十人,虽挡不了东风,但遮夏日、避雨雪还是很实用的,即方便她休息,也是观赏台。
  这次是她第二次休息,练了一早上,原本干净清爽透气的夏季绸缎便服背后、胸口都已经被汗水湿透,这会是又累又渴,喝了一杯茶还不够,又喝了一杯才好点。
  “启奏陛下,原丞相轩辕墨特来向陛下辞行”就在她喝水的时候,有个宫侍匆忙从校场门口跑了过来。
  石忞闻言站了起来,“宣文宣殿外等候,好好照顾”,“是,陛下”宫侍领命离开。
  “回凤德宫”她现在这个样子不方便见大臣,必须回去洗漱换衣服。
  也是来到这里,她才知道皇帝、皇室人员和官员都不是随时随地穿得像电视里演的那样里三层外三层,而且从头到尾差不多都一个类型一个款一种料子,皇帝穿皇袍已经成了固定印象。
  其实,不然,能称为皇袍的只有吉服、朝服和喜服,吉服就是她登基时候穿的那套,一般只有重大祭祀才会穿;朝服是正紫色、前后双肩绣九尾翎羽的圆领长袍,上朝和重大活动时穿,接见大臣可穿可不穿。
  喜服和朝服一样只是是大红色,就结婚穿一次,对应的皇冠、腰带、配饰和鞋子也都有配套的。但她穿的最多的是便服,便服没有那么多讲究,颜色、款式都可以随她心意,穿着舒服就行。
  她的穿衣风格比较偏朴素大气,所以便服大部分都是纯色,只有边缘简单的绣一些花纹,不像先帝那样喜爱金边,也不像武宗那样喜欢绣各种花纹。
  所以一般下朝后,她都会换上便服,戴小冠,不用戴皇帝厚重的冠冕,不被拘谨于皇袍之中,可以想坐就坐想站就站,不用担心前后各十二串冕旒因为步子不稳,站姿不对而乱晃动,有损仪态。
  除了款式之分外,还分春秋装、夏装和冬装,春秋装厚度适中一般穿三层,冬装厚重保暖,一般穿四层,夏装轻、薄、透气,一般只穿两层,到夏季一般百姓还会穿木屐。
  皇室、勋贵和官服的话就没那么多款式,只分朝服、喜服和便服,喜服和朝服一样,只是颜色不一样,是大红色,一般面圣、出席重大活动才会穿朝服,在家也都是穿便服。
  所以她见过的大臣,除了秘密召见的那些都督明令才没穿官服之外,其他的都是穿着官服,只是因为季节不同料子不一样而已。官员初任官职可到吏部领春秋、夏、冬各两套官服,之后则每年只发绣图案的补子,也是各两块。
  至于官员是拿去给裁缝铺制成官服,还是给家人制成官服就随他们自己了,其实华朝一开始是全包的,到武宗时期因八王之乱曾出现短暂财政危机,武宗就果断的改成了只发补子图案,为此节约了一笔开支,后来就成了定例。
  要不然就算武宗没改,到了她这里她也会这样改,因为节约钱啊。等她洗漱完换了一套干净的便服赶到文宣殿时,已经是半个时辰之后。
  再次见到轩辕老师,她才发现老师比当丞相之前的时候老了很多,两鬓斑白,额头上的皱纹清晰可见,这是她为相四年辛苦的见证。
  但辛苦和功劳并不一定对等,轩辕墨满腹才华,当她老师很好,但当丞相还是缺乏一些魄力和果断,加上她慢慢刻意的架空丞相职权,自然做不出什么大的成绩,“老师准备何时动身?”。
  陛下当朝宣布文官年满六十五就可告老还乡后,已经年过七旬的她立马又上了一道请辞告老还乡的奏疏,这次陛下没有留而不发,第三天就批了准奏。
  现在的她是无官一身轻,脸上从未有过的轻松,穿的也是舒适的便服,花了三天时间交接工作和打包行李,昨天总算全部完成,所以今天一早就特意来皇宫向陛下辞行。
  “老臣准备下午动身,此一别恐再难见陛下凤颜,老臣唯有在家中遥想,为陛下祈福,以尽忠”轩辕墨说完已经哽咽,要不是在陛下面前恐已泪流满面。
  石忞是她唯一的学生,她几乎看着她长到这么大,她喜欢这个好学、尊师、有礼的学生,她放在她身上的精力和心思远比自己孩子多;她也是她的君主,坚毅果敢有魄力的皇帝,她想在朝尽忠,但以她对陛下的了解,离开才是她能做的最大尽忠。
  “老师,辛苦你了,有时间,朕一定会去看你”石忞没想到老师会因为以后见不到自己这么难过,心里很不好受。
  “陛下一国之君,怎可贸然离开繁都,还请陛下断了这个念头,否则老臣就算离开也难心安”轩辕墨突然站起来大声劝谏道,生怕陛下真的会去看自己。
  看到这样的轩辕老师,石忞仿佛又回到了在思学房读书的时候,也是这样的严厉认死理,上课的时候都是一本正经,连忙安抚道:“老师别激动,朕不去就是了”。
  得到确切答复,轩辕墨才再次坐回去,眼却看着丰神俊朗、神采奕奕的陛下,心想:‘陛下,老臣是看着你长大的,你的隐忍,你的抱负,你的能力,老臣都看在眼里,丞相一职看似风光,实则为皇权所忌惮,自任丞相一职以来,老臣无不战战兢兢,唯恐出错,妄为人师、人臣。
  老臣知道你有取消丞相一职的打算后,就写了请辞奏疏,没想到你会留而不发,后来几次也是一样,再后来老臣慢慢被架空,才明白时机未到,老臣不怨你,反而为你骄傲。老臣相信你以后会是位好皇帝,而离开是老臣能为陛下做的最后一件事了,虽遗憾,但心甚慰’。
  把老师想法看得一清二楚的石忞,即感动又惭愧,她确实有取消丞相一职的打算,所以才会刻意慢慢的去架空丞相,从头到尾老师都很积极的配合,她原以为是老师一心想着告老还乡才如此,没想到会是这样!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大概说的就是现在的她吧,她起身走到轩辕墨面前,“请老师受我一礼”,不知道她要做什么的轩辕墨闻言吓的连忙站起来准备阻止,却被陛下“朕命令你站在那里,不准动”定在了哪里,生生受了陛下鞠躬之礼。
  石忞赏了轩辕墨一支御笔、十两金子,又留她一起用了早膳,两人说了很多话,她才知道老师没有变,变得一直都是自己,忌惮猜疑的也一直是自己,怀着愧疚之心,她亲自把老师送到承天门外,久久不能忘怀。
  对于像轩辕墨这种即使受了委屈,也任然忠心不二的大臣,她是由衷的钦佩,这里的人,除了司空慊、杨志宏之流,大部分人都怀着一颗忠君爱国之心,百姓要的很少,吃饱穿暖,该得的正义,她必倾尽一生为之奋斗。
  除了轩辕墨以外,因年龄请辞告老还乡的朝中还有十多位,地方官目前已经收到三十三份,根据吏部核查的人数,符合请辞条件的官员一共有三百五十八人,告老还乡后,他们还可以领取在职时一半的俸禄,虽不能大富大贵,但小康加衣食无忧是绰绰有余的。
  天福四年七月中旬的一天下午,一路劳累奔波,风尘仆仆,饱受夏日炎热的颜一诺和步千雪总算抵达繁都,被当犯人对待的王沛铭和毕冶更是瘦了一圈,黑了几个度。
 
 
第四十章 
  “你说什么?再说一遍”一心二用边批阅奏疏边听奏报的石忞有点不相信自己听到的, 停下笔看着汇报的喜夏说道。
  “启奏陛下,督察院右督御史颜一诺、御史步千雪押解罪臣王沛铭、毕冶和查封所得财物前来复命”虽然喜夏觉得自己刚刚已经说得很清楚,但既然陛下要再说一遍, 那她就再说一遍。
  盼了这么久总算是到了, 石忞高兴道:“宣日晨阁见,财物直接交由户部、内府入国库,王沛铭关入大牢等候发落, 把毕冶押到日晨阁,另外在文昭殿设晚宴, 请太皇太后、太后出席”, “是, 陛下”喜夏领命离开。
  户部管账管收支, 相当于会计, 内府管财和物, 相当于出纳,要领钱的话必须先走完流程, 然后拿凭证到内府支取,内府直接管理国库和繁都的粮仓。
  早在案子水落石出后, 颜一诺就第一时间向她呈报了密信, 所以事情经过她已一清二楚, 大官巨贪,还真是没让她失望啊!
  听到陛下要在日晨阁召见她们,还把毕冶也押到日晨阁, 颜一诺若有所思, 觉得陛下自有打算,步千雪则有些担忧,担心陛下会放过毕冶这种不忠不孝之人。
  按陛下的旨意王沛铭已经被押往督察院大牢, 人是她们抓的自然关在督察院,总不能关到大理观、吏部和宗人府的大牢去,这也是惯例,谁查谁抓就谁关押。
  在国库外与户部、内府清点核对交接完财物之后,颜一诺和步千雪才押着毕冶在宫侍的带领下前往日晨阁,步千雪的内心即兴奋又期待,因为马上就能见到陛下了。
  已经到了有一会的石忞站在正中间背手而立,每次来这里她都会有种被震撼的感觉,骄傲、钦佩、感激充斥着她的内心,在这里生活的越久,她就越意识到古人远比她以为的聪明。
  “陛下,颜大人和步大人已到殿外”这次来汇报的是凡秋,喜夏已经去准备晚宴事宜。
  石忞没有转身,任然看着面前的画像,“让他们进来吧”,“是”,“宣督察院右督御史颜一诺、御史步千雪,罪臣毕冶觐见”。
  看到陛下背影的那一刻,步千雪才发现原来陛下的背影也可以这么好看,直到颜一诺请安,她才回过神来跟着一起请安,“恭请陛下圣安”。
  步千雪的眼里只有石忞,颜一诺注意的却是日晨阁殿内挂的画像和牌位,因为这是为人臣的最高荣誉,也是她所向往的,魂都丢了一半的毕冶神情麻木,一脸颓废,行礼都比别人慢半拍,让暂时看押他的内禁军差点着急动手。
  “起来吧”石忞
  “谢陛下”步千雪、颜一诺,毕冶也想起身却被内禁军押着起不来。
  石忞转过身,才发现身穿夏季官服的步千雪比离开之前瘦了,白皙的脸也黑了一些,却一脸兴奋,颜一诺也差不多,脸上却略显疲惫,“一路劳累奔波,辛苦你们了,案子办的不错,你们想要什么奖赏?朕向来赏罚分明,大可直言”。
  颜一诺从陛下的声音听得出陛下很高兴,疲惫都少了几分,连忙谦虚推辞道:“皆因陛下英明果断,臣只是做了分内之事,不敢居功”,心想:陛下,只要你高兴,能得到你的认可,就已经是对臣最好的奖赏。
  颜一诺的心里话,让石忞想起了以前当基层公务员的时候,也是这么的渴望得到领导的认可和鼓励。
  那时候的她初入职场,即兴奋期待又充满旭日的热情,总想着既然去了基层那就为百姓做点什么,可现实和期待总是有一定的落差。
  一年里她一直做着办公室的工作,上传下达,撰写各种材料初稿,筹备各种会议,记会议记录,出会议记录,还有各种七七八八的杂事就已经将她掩埋,她最初的志向也随着时间一天天的流逝而永远被尘封。
  原本期待被领导肯定和鼓励表扬的心,也在一次次失望中认清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不需要别人肯定,也不需要别人表扬和鼓励,只要自己尽职尽责做到无愧于心即可,因为即使你再努力,也永远做不到让所有的领导和同事都满意。
  气场合得来的,即使是第一次见面也会聊得来,本来就各看不顺眼的,相处再久也不会有任何改观,喜欢不需要理由,讨厌自然也不需要理由,所以她从来不会强迫自己去讨好别人,即使被人排挤,也没关系。
  本来就不喜欢你的人,讨好他(她)只会贬低自己,而且你的讨好别人不一定需要,有这精力还不如拿去多学点东西,或者做点有意义的事。
  所以在现代的时候她基本上都是独来独往,唯一走进她心里的多年好友,大部分是因为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倒不是她性格内向孤僻,相反,她很外向,只要她愿意和谁都能聊得开。
  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单位,哪怕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她也可以马上适应,她认识的人很多,泛泛之交称得上朋友的也很多,但能称得上知心好友的却唯有发小一人。
  她到这里后,对长辈恭敬孝顺,对大臣、宫侍爱护有加,哪怕对初次见面的步千雪也客气有礼,但能真正走进她心里的屈指可数,大概就像她发的那样,她就是个看似好相处,实则外热内冷的人吧。
  步千雪很想提一个要求,但直系领导都表态了,她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选择得随大流,“陛下的肯定已是对微臣最好的奖赏,微臣已无所求”,被步千雪声音拉回现实的石忞看到了她内心的想法。
  “既然这样,那就各赏银一百两,赐休沐两天,从明天开始,你们回去好好休息吧”只有当过下属才能知道怎么当好一个领导。
  领导不一定要文武双全,但一定要有担当、有信念,赏罚分明,很简单,但做起来很难。有担当,要做到出了事敢第一时间站出来承担责任,而不是甩锅给下属背。有信念,才能不迷失方向,才能带领大家一起努力。
  赏罚分明虽然只有四个字,但真正贯彻落实,却没有那么简单,因为是人都会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私心,根本做不到绝对的赏罚分明。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