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摸着步千雪第二天一早就会离开,石忞特意天还没亮就起了,果然没等多久,步千雪就来告辞。
两人刚表白心意,步千雪却要离开,说不难过是假的,为了不然对方难过,两人都装的挺若无其事的。
实际上石忞为了多留住步千雪一会,特意将早膳提前,就是为了和她一起用早膳,多相处一会。
其实昨天都说了,今天步千雪可以不用来告辞的,但为了多见石忞一面,还是来了。
两人“挺高兴”的共用了早膳,可再拖,时间总是无情的,它不会为谁停留,而离别也终将到来。
石忞亲自送步千雪到殿门不远处,紧紧的握着步千雪的手舍不得放开,就这么静静的看着对方,把对方印在自己的眸中。
“陛下,时辰不早了”门外传来路关初的催促声,提醒两人听政的时辰快到了。
“文心,我走了,你好好照顾自己”步千雪一脸不舍的叮嘱道,手却诚实的没有抽出来。
昨晚上两人在望月楼内敞开心扉说了很多心里话,石忞希望只有她们二人的时候,她可以随意一些,就像平常的伴侣的一样,可以叫她的名字,可以不用尊称,可以说自己想说的,她自己也希望私下的时候石忞能别把她当成大臣,一拍即合。
知道石忞也是喜欢自己的那一刻,她的世界都是彩色的,二十多年的岁月从未有那一刻那么兴奋、那么开心、那么忘乎所以。
她突然就懂了娘跟她说的那句话:“能被自己喜欢的人喜欢,真的是世界上最幸福和最幸运的事”。
暗恋的艰辛和痛苦已经成为过去,等待她们的就像今天的天气一样,迷雾终将散开,太阳终将降临大地,驱散最后的寒意,迎接温暖的到来。
“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你也要照顾好自己”石忞真的很不想步千雪离开,可让她为自己留下来,她也说不出口。
手不舍的松开,从袖子里拿出昨晚写的信和一块金牌一起放到步千雪的手里,“信里是我想对你说的话,金牌你拿着方便行事,等我们大婚之日,就让你们一家人团聚”。
“谢谢,但金牌兹事体大,我不能要”虽然她极少去看望母亲,但心里还是希望母亲能早日出来,母亲为人臣或许不合格,但为人母为人女为人伴侣还是称职的。
要是只为母亲一人大开方便之门,她是不愿意的,可皇帝、储君等大婚大赦天下是惯例,既是惯例,又非特殊,她才没说什么。
“又不是送给你,回来就得还的,好好拿着让我安心好吗?”石忞一脸深情的又把金牌放回步千雪手里,可能是被她的深情感动,也可能是被她的话感动,步千雪勉为其难的收下了金牌,并表示绝不轻用。
步千雪一脸认真保证的样子,莫名有点可爱,石忞一把将她拥入怀中,抱了好一会才依依不舍的放开说道:“去吧,早去早回”。
“恩,那我走了”被抱得有点害羞的步千雪小声说完逃也是的打开门跑了出去。
她不是那么容易害羞的人啊,之前石忞说大婚她都没脸红,肯定是她的怀抱太热了,热红的,恩,就是这样。
石忞嘴角含笑的目送步千雪离开,直到看不见她的身影后,脸色瞬间恢复得和平常一样平静无波,整理了一下衣服,大步去了正殿,开始一天工作的第一项听政。
第一百一十一章
步千雪出皇家园林山庄行宫的时候只有她、半月和一个包袱, 下人打扮的车妇、两个护卫和马车都是石忞刻意安排的。
马车出渡河城没多远,就遇到一辆停在路边的马车,和他们一样轻车简从, 一个车夫两个护卫, 车内有多少人就不得而知了。马车走到一个人烟稀少的拐角时,又遇到了清影。
已经不是第一次干这事的清影,熟门熟路的找了个人少的地方守株待兔, 正好睡了个懒觉,之前被罚吃食, 害它只能自力更生, 累得不行。
这次无论如何它都会完成主人的交代, 它不想再被罚吃食, 更重要的是主人说了, 完成任务还有额外加奖, 想想都美滋滋的。
自从出了城以后步千雪心里就一直隐隐约约期待着什么,直到现在看到清影, 她满意的笑了,一边撸毛一边听半月叽叽喳喳, 十分惬意。
直到晚上入住客栈再次遇到之前停在马路边的那辆马车时, 步千雪紧张起来, 知道她回繁都的人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
直到吕建一从马车上下来,又亲自过来说明来意, 步千雪才知道是石忞特意安排的, 当下又惊又喜,心里暖暖的。
昨晚深夜接到陛下亲笔密信后吕建一就立马开始准备离开事宜,片刻不敢耽搁, 今天一早就去吏部告了假,马车停在城外是故意在等步千雪等人。
另一边,石忞一结束听政后,又把郭凡秋叫了过来,自步千雪走后,她眼皮就老是跳,心里有些不安,又让郭凡秋派两个暗言的人在暗中保护,才放心些。
下午,甄选皇商最后一场在静心宫正殿按时举行,之前已经举行两场,分别由户部、工部和内阁按要求主持并将不合格的淘汰,现在大殿上只剩了三家。
参加的部门有户部、工部、内阁和军密处,整个正殿戒严,除了内禁军和必要的宫侍,其余闲杂人等一律不得靠近。
这三家的详细资料,石忞都已经看过,虽然都是本朝才兴起的商家,但三家情况都不一样,经营的也不一样,走完前面必要过场后她就将自己出的题挂了出来。
第一题:有一位农夫有鸡和鸭共92只,当卖掉鸡的1/4和8只鸭后,剩下的鸡和鸭的只数正好相等,农夫原有鸡和鸭各多少只?
第二题:经商理念是什么?
第三题:若为皇商可愿为国尽力?
此次甄选皇商,虽然是第一次,但是事先已经做好准备,连章程、权利和责任义务都定好了,三年甄选一次,能者居之,这次甄选皇商不仅仅是作为皇家日用品的供应商,更重要的是她还另有安排,所以故意出几道题检验一下他们的真实水平。
石忞没给他们纸笔,只给了他们一盏茶的思考时间,为了以示公平,发言顺序抽签决定。
“启奏陛下,草民算得第一题的鸡48只、鸭44只;第二题,草民家中主要经营瓷器和茶叶,历来以诚信为本,童叟无欺;第三题,草民若为皇商愿为陛下为国竭尽全力”抽到第一的是华朝有名的商人世家现任家主马晋仟。
不是很高却很瘦,小脸小眼睛,丢到人堆都找不到的那种,三十岁不到,大动作却不少,先是从“篡权夺位”的小叔手中夺回实权,后又打败竞争对手,垄断了整个西南官道的茶叶和瓷器生意。
从查到的资料来看,比她还工作狂,一心一意发展壮大自家生意,快三十了一个绯闻对象都没有,周边人对她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对她的经商天赋却是一致赞不绝口。
石忞没有说话,看了下方另外两人一眼,抽到第二的立马上前一步行礼道:“启奏陛下,草民算得第一题的鸡50只、鸭42只;第二题,草民家中主要经营绫罗绸缎,历来以质量为本;第三题,草民若为皇商愿为陛下为国竭尽全力”。
第三个发言的答案除了算术题和经营主业和理念和前两个有点不一样以外,回答的模板都是如出一辙,更没心没肺的是,第三句也和第二个发言的一样照搬照抄。
石忞还没说话,文渊等在场的官员都不满的皱起了眉,陛下最不喜欢的就是发言照搬照抄,所以他们发言,哪怕是一个意思,也要换种说法,就怕惹陛下不痛快。
“诸位爱卿觉得经商最重要的是什么?”石忞脸色平静,心里却把三人的资料又过了一遍,眼神也没从三人的位置离开。
“臣以为经商最重要的是诚信,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长”文渊出列恭敬回到道。
剩下的官员也都表了态,有和文渊一样觉得诚信重要的;也有人觉得利益最重要,什么赚钱卖什么;也有人觉得质量最重要,只要质量好,就不愁卖不出去。
没什么发言权,作为唯一一个旁听者参与的江河畅看着眼前这一幕手持笏板嘴角含笑。华朝的国策之一就是重农抑商,此时此刻陛下和重臣却在这正殿讨论经商什么最重要,有点匪夷所思。
华朝对商业的抑制虽然没有前朝严厉,这也是本朝多富商的原因之一,但重农抑商的基调并没有变,陛下刚开始要甄选皇商的时候,别说她,就是她的上司户部尚书原直木也是一脸震惊。
甄选皇商能顺利进行并走到现在,多亏了陛下全力支持和重视,否则就他们户部,那是万万办不到的,不仅办不到,估计还没开始就得被其他几个部联合绞杀,古往今来,官商勾结暴富者不知凡几。
在场的官员虽然各有各的观点,但最后总会加一句“皆由陛下定夺”,在陛下手下做事这么几年,他们已经深刻的认识到自己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的事实。
原本马晋仟石忞是不考虑的,因为马家是三家中唯一的经商世家,而且有两百年的历史,背后关系错综复杂,甚至与她的老师轩辕墨都有点关系。
她不想要背景太复杂的当皇商,因为关系越复杂,到时候成了尾大不掉就不划算了,而另外两家都是新起的商家,长的才百年历史,断的才几十年,虽然背后都有些靠山,但靠山单一,解决起来也不难。
可这两家的家主年纪大不说,算数更是没一个比得上马晋仟,心里的弯弯绕绕却比马晋仟多得多,典型的言不由衷,已经不能选,最后权衡利弊只得选了马晋仟。
马家虽然主营的是瓷器和茶叶,但其他行业也有所涉猎,再加上马晋仟的经商天赋,她想做的应该可以达成。
确定后,石忞当即遣散众人留下马晋仟一人详谈,谈了大概一个时辰,才让她离开。
马晋仟离开正殿后觉得天上的云都是绚丽多彩的,高兴的回了渡河的住宅,如今成了皇商有了七品官阶,总算圆了祖辈梦想,实现了既富又贵的统一目标。
从她第一代发家致富的祖爷爷开始,就羡慕那些勋贵士族,因为有些东西就算他们家有钱也不能用,否则被人告发,怎么死的都不知道,现在好了,有了皇商的七品官阶,她也能享受一些特权了。
原本她竞选皇商只是为了完成祖辈的梦想,既富又贵,可刚刚和陛下一番交谈,让她感触颇深,陛下虽然没有明说,但意思已经很明显,只要她任皇商一天,她的主子就只能是陛下一人,无论背后有谁。
一心不侍二主这个道理她明白,而且普天之下再大的主子能大过陛下去?她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但真正让她改变想法的不是这些,而是陛下的态度和一席话,让她折服。
为商多年,她接触的勋贵士族没有上百也有几十,表面上对她客客气气,实际上心里压根瞧不上他们这些商人,可和陛下交谈的时候,她没有那种感觉。
更让她惊讶的是陛下要她做的,让百姓出行方便?她以为陛下要她给每户配一辆马车或牛车,有利可图啊,结果压根不是这么回事。
按陛下的意思,让百姓出门方便,就是在县与县之间开通固定时间固定次数的马车,百姓只要付比租车少很多的钱就能坐马车到临县,和她想的压根就是两个意思,比她想的成本低得多,但一样有利可图。
还有报纸,一开始她也不懂啥意思,后来陛下说了下,她才明白,类似他们现在的小报,但小报是私人的,而且消息多道听途说,也就有钱人买来图个乐,一般人和上层压根不会买。
报纸就不一样了,官方出品,和固定马车一样在全国范围内铺设,要是以前根本不可能,因为请不起那么多识字的人誊抄,可现在不一样啊,有活字印刷做保障,印刷不是问题,唯一的问题是怎么解决传送问题,缩短时间差。
陛下就出一个点子,具体怎么做,有那些问题要解决,到时候怎么分利润,都需要进一步确定,陛下说了,让她先拿出一个章程,看来今晚又得加班了。
马晋仟高兴的回去报喜了,就她一人在渡河,她爹可还在老家等着喜讯呢。
石忞早就有做报纸的打算,但若拿给下面的部门或者府衙去做,定会被层层剥削,国库得到的利润不能保证,只怕一般百姓也买不起,虽然全国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文盲,但不是还有百分之十吗?
至于开通类似巴士的马车车次,一开始她是没这个想法的,这次步千雪回繁都,要是她没有给步千雪配车配人,去马车行租个车得花好几两银子。
她才意识到一般人要想外出,除非自家有马车,不然就只能租车或步行,租车成本高,一般人根本租不起,步行时间成本高,难怪古代一般人都不愿意背井离乡,太不方便了。
古代虽然没有电、电器和机械,但日常生活中该有的一样也不少,油盐柴米酱醋茶,除了辣椒的各种调料,除了某些还没引进的瓜果蔬菜,厨具烹饪手法也是多种多样,虽然没有现代的眼花缭乱,但也是多彩多姿。
勋贵士族过的日子比起现代也是不遑多让,找个名目就聚会摆席,吃喝不愁,席间行乐也是名目繁多,真正印了那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苦的是百姓,穷的还是百姓,她不能谈了恋爱就忘了当初登基时许下的诺言,让百姓吃饱穿暖,带领华朝这艘巨舰走向中兴。
想到昨晚上郭凡秋禀报的信息,石忞很担心云处安会发动侵略战争,马晋仟一走又召见了军密大臣和兵部尚书,由军密处下密令给与康国较近的几个都督府,让他们加强戒备,一旦有人来犯,可以适当进行回击。
万圣节大比武必须如期举行,全国各都督府必须派一队千人精锐参加,护城兵每省必须派一百人精锐队伍参加,此次大比武以军密处为主,兵部为副,其他各部门、各府衙全力配合,不能按时完成任务,该惩罚惩罚,该免职免职。
这些都是之前确定过的,石忞询问进展后又强调了一次,经过兵部铸造处的精心研发和加班加点,现在全国各都督府、各级军营的武器已经配备齐全,兵种也比原来多且全,尤其是守卫边境的都督府,就是一个兵种齐全的独立作战单位。
第一百一十二章
自石忞登基以来, 为开源节流减少国库负担,春季狩猎被暂停,铺张浪费可有可无的宴会也已取消, 就连藩属国朝贡也从原来的一年一次变成了现在的三年一次。
还身先士卒亲自主持改革实施新政, 除了开国皇帝不得不定规矩之外,她算是头一位,日夜操劳, 分身乏术,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管各藩属国, 种种缩减保守行为和符尧叛乱之事的处理, 又给了各藩属国华朝已势微的猜想。
华朝基本国策之一是尽可能地对各藩属国实施文化入侵, “尽可能”既并非绝对, 并非绝对既有条件。
78/192 首页 上一页 76 77 78 79 80 8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