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HP/GGAD] 魔法·哲学·书信(HP同人)——卧枕熊

时间:2024-03-30 08:13:21  作者:卧枕熊
 
  我的朋友,在对这个世界进行深入探知与研究的时候,单一的路径只会局限我们的思维,而只有从尽量多的角度来探查,或许我们才有可能得到一个全面的视角,也更加地接近真理。
 
  想必你已经清楚我是因为做了关于黑魔法的实验而被德姆斯特朗开除,我不打算也根本不屑于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护,阿不思,有时候辩护只是为了让他人接受自己。
 
  但是,我不需要,那些平凡而庸俗的人又怎么能够理解我所想做成的事业?
 
  他们只会用世俗的眼光来批判我,难道还需要我为此而感到愧疚还是歉意?
 
  不,我不祈求他们理解,也不需要那些普通人的接受,若他们能够理解,或许我的事业早已便落入俗套与平庸,能做成大事的人一开始总是不被理解的,或许我的性格中确实具有些许狂妄的成分,但是,我相信你能理解。
 
  阿尔,我亲爱的朋友。
 
  你和我本质上或许是同样的,不甘平凡。
 
  请原谅我,话题扯得有些远,说回我们的讨论。
 
  在语言理论与符号论中,我们除了考虑有形的实体外,事实上,还需要考虑[无形],或者说,这些无形的实体在被归类为不存在的范畴之外,被赋予了派生的需求。
 
  或许这里便是与上一封信中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所不同的地方,语言能够构成真实或虚假的陈述,但在亚里士多德的意义模型中,语言表达是心理状态和思维的符号。但这样一来,意义和思维的概念之间没有明确的区分。
 
  但斯多葛学派做出了明确的区分:意义层次和理性表达,前者可以定义为智力活动或是思维,而后者便是人类特有的实体,可以用言语表达。
 
  或者简单来说,亚里士多德认为[话语](lekton)本质是心理实体,存在于说话者的思想层面,而斯多葛学派则认为[话语]直接存在于语言层面。如果现在将[话语]定义为与理性表达相一致的东西,那么显然重点便从先前与声音之间的关系转移到了与思维活动之间的关系。
 
  但就像之前所提到的,[无形]的实体被赋予了派生的需求。[话语]作为无形实体,并不能与某种形式的物质分离,而这种物质在某种程度上支持它们并允许它们被表达——比如说思维活动,又比如说声音。
 
  重要的言语涵义涉及到思维活动,但又需要具有客观表达的声音来明确其对象,在这个逻辑之下,双方言语的意义和思维活动的客观内容便复杂而巧妙地被视为同一事物。
 
  相信上述内容,我们已经能够看出,斯多葛学派的逻辑框架与亚里士多德的完全不同,它引入了命题逻辑,他们将注意力从事件的实质(即本体论上)转移到了语言表达中的命题。
 
  即,纯粹的逻辑性。在剥夺了所有外界附加在自身上的所有[额外]影响与因素,不去思考所谓常识带来的真实与虚假,只单单专注于逻辑本身。
 
  阿不思,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回应你上一封信中对于自身所承受负担的挣扎与犹豫。
 
  我永远站在你这边。
 
  你的盖勒特
 
第9章 斯多葛学派
 
  亲爱的盖勒特:
 
  在阅读上封书信后,不得不说,你用一种极为巧妙的方式来化解一个人心中的犹豫与疑虑,仅仅纠结于“是否去达成”之上或许永远无法得到答案,“如何达成”的解决方式才该是我思考的重点。
 
  心性会被不断消磨的,伴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所拥有的机会也会逐渐变少。
 
  即便是像你我这样的人,有时也会为无法抵抗的[时间]而心生忧虑。
 
  I自从今年从霍格沃茨毕业后,我原本的规划便被各种[不幸]被打断——相信你已经从你的姑婆那里听说了——当然,我并非是逃避责任的人,但我同样不愿将自身局限禁锢于二选一的现实,就像你白天所说的,我相信我能够找出其他办法。
 
  更为自由的办法。
 
  或许,我们可以带上安娜?就像你说的,我的朋友,我们对自己的实力皆有绝对的自信,不会让她受到任何伤害,若是极度危险的旅途,想必我们也可以等到阿不福思毕业的那一天,你我两人便可单独前往。
 
  盖勒特,或许你恐怕无法想象我的心情。
 
  血液在沸腾,不断催促着我立刻出发,即便是幻想一二,我似乎便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投入属于你我二人的冒险旅途之中。
 
  ……
 
  让我稍微冷静下头脑吧,继续回归我们的话题。
 
  是的,不谦虚地说,我对斯多葛学派确实有少许的了解,人类拥有推理和符号的概念,而人与动物的其中一个区别就在于其内在言辞以及能够组合概念并从一个转移到另一个的能力。
 
  符号的存在与人类思维的本质密切相关。
 
  实际上,历史形而上学依赖于一个概念,即真实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事件构成的,它们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我们不禁发出疑问,真的是这样吗?而且又是如何确定这种[因果关系]是真正成立的,而不是经过人类自身的猜测或是推断得出的结论,或者说,推理符号怎么可能既是分析的,同时又能提供新的认识?
 
  这里不得不提到公元前一世纪的另一位哲学家,菲洛德莫(Filodemo),他重新提出了符号的两种类型,即直接和普通符号;但将其与另一种对立关系相提并论,即记忆性符号和指示性符号之间的对立。
 
  记忆性符号主要是由于经验关联而形成的,它们与常见的事物有关联,例如烟和火的关系。而指示性符号则指示了从未显现过的事物,例如虽然我们无法用肉眼真正地看到毛孔,但汗水的产生,实际上是一个符号,指示了皮肤毛孔的存在。
 
  而直接符号是帮助我们发现那些黯淡事物的符号,实际上,他建议我们将事物区分为“显而易见”和“黯淡”,然后进一步将后者分为3个类别。
 
  首先,[显而易见的事物],是那些能够直接地进入我们的认知的事物,比如亲眼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其次,是[绝对黯淡的事物],即它们的性质使得我们无法理解,例如,星星是偶数还是奇数。
 
  第三种我们可以称之为[暂时黯淡的事物],尽管它们的性质是显而易见的,但由于某些情况暂时变得不明显,需要通过记忆性符号来理解。最后,是[自然上黯淡的事物],例如只能通过思考来理解的虚空,而这也只能通过指示性符号来理解。
 
  我们能清晰地看出,对于前两类别并不存在符号问题,而对于后两类别,只有通过符号才能理解。
 
  所以,通过创造出这两种符号,便能为我们提供新的认识了吗?
 
  实际上,从历史哲学的角度,人们倾向于将事物和概念视为不断发展和演变的,它强调变化和多样性。菲洛德莫虽然想要解决上述问题,但他提出的符号类型概念似乎试图将符号划分为静态的、固定的类型,而忽视了符号可能随着时间和语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可能性。
 
  并且,符号论通常试图通过形式化的逻辑系统来解释符号的意义和使用,但菲洛德莫提出的符号类型概念似乎更注重符号的语义内容和使用场景,所以这又与传统取向存在一定的冲突。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或许应该从其他理论或是学派中汲取智慧与灵感。
 
  等候你的见解。
 
  你的阿不思
 
  ps:至于你在上封信中提到关于被开除的内容,我个人的观点是,在追求力量与真理的道路上,或许我们确实不得不牺牲一些什么(当然于你的情况而言,被退学)但是,我认为在我们达到目标之前,若是使用在其他人眼中较为极端的手段而过多地让他人对我们形成某种固定印象,委婉地说,这反而会成为我们达成目标前的阻碍。
 
  不过,我赞同你的那句话,想要达成伟大的事业,最开始或许都是不被理解的。
 
  pps:在得到我信函中的[正式许可]前,今天下午我已经注意到你似乎装作若无其事非常自然地称呼我“阿尔”了。
  
 
 
作者有话要说:
注:亚里士多德倾向于使用类逻辑。类逻辑关注的是对象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关于类别、属性和成员的关系。在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中,判断和推理是基于类别的归属关系进行的,例如“A是B”的命题表明A属于B这一类别。
而斯多葛学派则倾向于使用命题逻辑。命题逻辑关注的是命题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关于真值和逻辑连接词的关系。在斯多葛学派的逻辑中,判断和推理是基于命题之间的逻辑结构进行的,例如“如果p,则q”的命题表明p与q之间存在一种逻辑关系,而不是关注于类别从属关系。
 
第10章 伊壁鸠鲁
 
  亲爱的阿尔:
 
  那么我就直接肆无忌惮地称呼你为“阿尔”了,既然上封信中我似乎看不出任何拒绝的迹象,或许你也更愿意喊我“盖尔”?希望这不是我——用你的话来说——“并非是坏事的过于自信”的性格而造就的误解。
 
  很高兴看到你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新的规划,我亲爱的阿尔,当然,在这趟伟大的旅途过程中,作为你亲密的旅友,自然愿意给予一些小的援助,我相信,对你我这样的人而言,困境只可能是一时的,毕竟你我都清楚[权力]在这个世界上所代表的含义。
 
  权力会给予我们更多的选择,尤其是当我们拥有追随者之后,无论是你的妹妹还是整个巫师界,都不必再“惧怕”麻瓜,请原谅我使用这个词汇,毕竟只有弱势的一方才会选择隐藏。
 
  而如今的魔法协会无疑是将我们的世界放在低人一等的地方,我们的人被那些无知而愚蠢的麻瓜因恐惧而驱除,不得不承认,这确实的人类的天性,恐惧会让本性变得更为残暴而凶狠,但巫师天生具备的[更高才能]是一种错误吗?
 
  如今巫师的境遇便在无形中彰显了现今魔法协会的无能,若如今的巫师界一直安于现状,那么长期放任下去的结果将是自取灭亡。
 
  我亲爱的阿尔,如果你跟我一样曾对麻瓜历史进行过研究,那么你一定清楚我做出这种判断的原因。
 
  现在,让我们还是继续讨论之前的话题。
 
  你说的没错,阿尔,其他理论能为我们带来新的见解与灵感,接下来,或许我们该转向伊壁鸠鲁。
 
  在伊壁鸠鲁的认识论中,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从可见现象中推测出本质上不可感知的事实,这也是我们之前讨论内容的中心之一。
 
  事实上,伊壁鸠鲁拒绝了亚里士多德和斯多葛学派的演绎推理,认为演绎推理虚无且没有用处,反而接受并重视从符号中产生的类比推理。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从符号出发进行推断,从而制定客观有效的判断,但他的重点在于,这些判断是通过经验而并非直接认知的现象。
 
  所以,按照伊壁鸠鲁的主张,那么中心问题就是要确立一个标准来验证这些判断是否可靠,在何种范围内可靠或不可靠,并且需要提供基础来判断某些断言是否与它们描述的事实相符。
 
  也就是所谓的真理标准。
 
  但这个[真理标准]并非是唯一的,而是多样,它包括感觉、情感、先入观念,并且需要再加上直接证据等多方面构成。
 
  就像前面提到,于伊壁鸠鲁而言,知识的最终基础是真理标准,而[真实]意味着对某事的实际意识,也就是说,当说某种感觉是真实的时候,便意味着它提供了关于实际情况的实际线索,并使我们意识到了这一点。
 
  也就是说,真理标准包括主观意识,比如说情感和感觉,同时也包含客观意识,比如说证据或者某些预设(先入观念)。
 
  按照这个逻辑而言,如果我们试图建立纯粹经验基础的知识,那么重点便会放在事实与对象上,不过很显然,话语本身也基本构成了通往事物的一种途径。
 
  如今摆在我们面前便有两种研究方法:一种是从言辞中获取知识,另一种是直接从事物中获取知识的方法,但通常第一种会被认为是第二种方法的初步过程。
 
  不过这里想插一句,我亲爱的阿尔,[推测]本身恰恰是关于一种认知维度的假设,这种认知维度是超出了通过感觉所能感知到的范围。理论上而言,对[推测]概念不同角度的观察,会产生不同的[证明]方式,我很期待你对这种[证明]方法的见解。
 
  你知道的,[推测]在我们的讨论中一向占有特殊的地位,比如说对[那些物品]所处位置的推测,我们依旧需要进一步的肯定。
 
  静候来信
 
  你的盖尔
 
  ps:至于上封信中所提到的关于[适度使用某些手段]的内容,我会考虑的。
 
第11章 伊壁鸠鲁
 
  亲爱的盖尔:
 
  是的,我对于麻瓜世界的发展确实有所了解,也非常清楚你上封信中所想要表达的内容。当一个世界开始停滞不前,而另一个世界正以极快的速度不断向前发展时,原有的平衡将会被打破,如今我们巫师界与麻瓜之间的关系便如同此状。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