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在古代养猫遛狗的日子[美食]——林小酒

时间:2024-04-06 10:09:22  作者:林小酒
  “但凭宁老板吩咐, ”张九如换了条腿帮他按, “月中我母亲过来,你可要见见?”
  “啊!”宁澜乍一听吃惊到眼睛都忘了眨。
  张九如拿手心盖住他的眼,“不想见也无妨,全凭你愿意,我母亲并不知道你在州城。”
  “还是见吧,”宁澜紧张的吞口口水,见家长这件事有点可怕,但是早晚躲不过去。
  晚上宁澜睡的不安稳,又是翻身又是悄悄叹气,张九如有点后悔睡前说这件事,握着他的手安慰,“不要紧张,我母亲很好。”
  “我也不想紧张,可我控制不住,”宁澜喟叹,这又不是说不紧张就能不紧张的事。
  张九如失笑,身体贴他更紧了些。
  次日起床,宁澜哈欠不断,张九如一边帮他梳头一边说,“要不然你再去睡个回笼觉,让知达先去店里忙活。”
  宁澜左看看右看看他新束好的发髻,喜欢的不行,“不了,一睡头发该乱了。”
  “乱了我再帮你梳。”
  ......
  手里有事忙着还好,一闲下来就总想着要见家长的事,宁澜只能想办法多给自己找点事情,连回家了饭都亲自上手去做了。
  “可是我哪里做的不好?”厨娘三十多的年纪,去过不少人家当私厨,头一回见主家亲自下厨做饭,心里慌的不行,吊着胆子问刚回来的知达。
  知达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他知道他家少爷是最好的,安抚道,“不碍的,应是少爷想吃家乡的食物了。”
  主子的事他也不好多打听,等到宁磊休沐那日早早的把他接回来由他去问,可宁磊也没问出什么,短短的一天,一头雾水的回来,又一头雾水的走了。
  别看现在天热,铺子里的生意很是红火,座位都得提前预定了。宁澜渐渐只做给知达打下手的事,为回洞溪村做准备。
  “贵客里面请,请问几位?”铺子里跑堂小娘子月儿的性格最是直率不扭捏,一身绿衫衬的人好不清爽。
  “三位,可还有雅间?”先进来的是一位面色平和的妇人,雍容雅步,发间有几丝白发却一点不显老态,衣衫布料一看就不是常人能穿的规格。身后跟着的两个丫鬟面容姣好,一个眼神凌厉,一个透着几分机灵,说话的正是看起来凌厉的那个丫鬟。
  “真抱歉,雅间需要预定,大厅那边有一个位置还算清净,您看拿个屏风隔一下可好?”
  “带路吧。”
  月儿领着三人入座,并侍在一旁点餐,铺子里没有忙着的小娘子已经送上了三杯薄荷水又退回到柜台了。
  “我们头一回来,劳烦推荐一二,”坐定后机灵的丫鬟说道。
  “听诸位是外地口音,夫人不若尝尝我们的八珍糕,以八种药材做成,补益元气,香甜可口。两位姐姐可尝尝我们的豆乳布丁和姜撞奶,保证您在别的地方没有吃到过。再配上一杯以四月里开放的香橼腌渍成的花露,酸酸甜甜,再好不过了。”
  姜撞奶是再简单不过的一个甜品,老姜汁30ml,牛奶250ml加10克糖煮至75度左右,从高处撞入姜汁中,闷五分钟左右即可。许是古人讲究养生,又或者对生姜和牛奶的搭配好奇,总之姜撞奶竟成了眼下店里最热销的甜品。
  “好生伶俐的丫头,这要是伺候我的早该赏了,”那妇人听完这一番介绍就笑了,“就按你说的上。”
  “好嘞,诸位稍等片刻。”月儿麻利的给后厨下了单,对柜台边的清夏拍着胸口说道,“可吓死我了。”
  清夏笑她,“月姐姐这般厉害,还有能吓着你的客人?”
  “说不出来,总感觉气势压人。”
  “那一会儿上餐时我去瞧瞧,感受一下姐姐说的什么气势。”
  “说什么呢?”宁澜才从后厨出来就瞧见俩人压着声音说说笑笑的,好奇问道。
  “东家,月姐姐说刚来的顾客气势压人,把她给吓住了。”
  宁澜侧过脸正好看到那三个人坐的位置,只是人被屏风挡住了看不真切。正好李清如过来,便随她去了隔壁桌,这是专门为她隔出评选诗词的地方,收拾布置都是按照她的喜好来的。自打讲了红楼梦,她每天都会提前过来半个时辰听宁澜往下讲。
  “宁老板,你不知道,我家小姐自打上次听了你说的那什么冷香丸,最近可好折腾我们呢,”李清如的丫鬟似真似假的抱怨道,“求你了宁老板,可别再讲这些麻烦人的物事了。”
  “这东西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你做它干什么,再说你无病无灾的,做这东西也不怕不吉利,”宁澜劝道。
  “可不是,我们劝不听呢,”小丫鬟一边收拾桌案一边接话。
  “才让你收了些白荷花蕊,就这般不情不愿的,可见我是平时太娇惯你了,”李清如点着小丫鬟额头嗔道。
  “小姐,这十二两的白荷花蕊现在才收了那么一点,还有那春天的白牡丹花蕊,秋天的白芙蓉花蕊,冬天的白梅花蕊,雨水时的雨,白露时的露,霜降时的霜,小雪时的雪,这不是要磨死人么!”
  “那要不怎么能叫海上仙方!”李清如柔柔争辩。
  “是,是,小姐说的是,”小丫鬟眼珠子一转,“希望小姐早日成仙,到时拉拔我做个小仙童。”
  “想的美,”李清如不再理她,撇过脸问宁澜,“宁公子,上回说到焦大当着凤姐和宁府众人骂街,后面发生什么了?”
  宁澜喝口茶润了润嗓子,“后面呀,是凤姐同宝玉一起回家,帮他说服贾母要秦钟上家塾之事......”
  “这黛玉真爱使小性子,”听完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寒酸这一回,小丫鬟忿忿地摔了手绢。
  “才听了这几回就断定黛玉爱使小性子,当真蠢才,”李清如学着书里骂道。
  “哼,小姐才听了几回就学会骂人了,小心叫老爷知道了。”
  “知道就知道,你问问我爹我有没有骂错!”
  这边正闹着,忽然一道声音隔着屏风传来,“给各位赔罪,我们正坐在隔壁,不是有意听你们说话。我家夫人很喜欢公子讲的书,能不能请公子移步把前因细细讲讲?若公子不愿也无妨,总之请诸位尽兴,今日全由我家夫人招待。”
  红楼梦在封建统治下一度成为禁书,宁澜给李清如都是挑着讲的,实在不想费脑子再讲给一个不认识的人听。
  只是上门的都是客,他便亲自去赔罪,当他看到座上一张与张九如有七八分相似的脸时,拒绝的话就说不出口了。
  “公子请坐,我家夫人姓王,不知公子如何称呼?”
  “在下宁澜。”
  王夫人不着痕迹地打量几秒,对上宁澜的眼神,会心一笑,拉过他的手,“澜儿来挨着我坐。”
  这一下宁澜也没那么紧张了,坐下后便低声从“满纸荒唐言”开始说起了。
  讲了一会儿,铺子里开始热闹了起来,王夫人问道,“可是那作词活动开始了?”
  “正是,”宁澜招来月儿问了两句说道,“今日选中的词牌名是玉楼春,要不要给夫人拿来纸笔?”
  “罢、罢,作词我可不行,写出来怕是叫人笑掉大牙,”王夫人笑着拒绝了。
  宁澜也不劝,继续讲红楼梦。才讲几句,李清如那边传来了动静,“打量我没读过书吗,六一居士的“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也敢拿来唬人,这般德行,还是少出来行走罢!”
  “我去问问有没有雅间空出来,”宁澜怕王夫人嫌吵,站起来就要往柜台走。
  王夫人手急眼快地拉着他坐下,“不用,就坐这儿很好。”
  宁澜便接着往下讲了,直到天色微沉,神色凌厉的丫鬟在王夫人耳边悄悄提醒道,“夫人,该走了。”
  “几时了?”
  “酉时四刻。”
  “哎,一时竟听痴了,耽误了澜儿这么长时间。”
  “不妨事,夫人想听随时过来。”
  王夫人从袖中掏出一串玉珠,一看就是把玩了许久的,个个散发着油润的光泽,“一点心意,澜儿不要嫌弃。”
  长者赐不可辞,宁澜双手接过,叫后厨食装了两盒点心,“这里各色点心都有,夫人尝尝,喜欢哪个让丫鬟过来说一声,我再做给夫人送过去。”
  “唉,好孩子。”
  ......
  “母亲,你见过宁澜了?”张九如忙完公事回来看见桌子上摆着宁记糖水铺的食盒,立马把事情猜的七七八八了,试谈问道,“可还满意?”
  “我说不满意你就能和他散了回家娶亲?”王夫人心中有九分接受了大儿子是断袖的事,可总有一分说不清是什么,拿话刺完人又开始心疼,“澜儿是个好孩子,你不可辜负人家。”
  “是,母亲,”张九如凝重的脸上才露出笑意,“五弟还小,怎么这趟把他也带来了?”
  “叫他跟着你在这里读书罢,李太傅那里我已经打过招呼了。”
  张九如神色一凛,“母亲,可是家中出什么事了?”
  “没事,你们兄弟也该亲近亲近,”王夫人语重心长道,“你二弟要承担家业,心思重些,你也不要怪他。你五弟自幼是个闲散性子,我只求他安心读几年书认几个字,别的一概不求,在你这里比在京里快活,但你也不要纵了他。”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张九如点头应下,“是,母亲。”
  王夫人在州城待了半月有余,一有时间就在糖水铺里坐着,点上一两样点心,拉着宁澜聊天,说家中的事。
  张九如的五弟张长瑜来的第三日就去李太傅的私塾读书了,宁澜只见过两回,是个很阳光的少年,从京城来到青州也没什么怨言,只是和哥哥疏远了些,两人的感情且得慢慢培养。
 
 
第54章 
  “少爷, 路上小心。”
  “不用送了,有事给我捎信,回去吧。”
  等糖水铺客源稳定、步入正轨,宁澜便起身回洞溪村了。他离家将近半年, 实在是惦记家中的一切。
  到了清远镇, 宁澜先去糖果屋看了看,才进店身上的热气就散了不少。眼下天儿还热着, 店里放着冰, 因此也没断了人。看店的是他的一个堂舅舅, 也就是阿爷兄弟的儿子。堂舅舅见了他,把这半年收的银子赶紧交了出去, 像丢烫手山芋一样。
  越靠近洞溪村越有一种近乡情怯的感觉,远远地看着熟悉的村庄,宁澜深吸了两口气才继续往前走。进了村,知礼已经在桃树下的阴凉处等着了, “少爷, 你可回来了。”
  知礼还是老样子,个子见长, 实在的性子一点儿没变。
  罗四叔诱来的野蜂都已经产蜜了, 油菜花开的时候,诱来了半箱蜂, 数量喜人。依靠人工分蜂,明年梨花开的时候分出四五箱蜂没什么难度, 给梨花授粉是绰绰有余了。不过脱粉器罗四叔还在研究, 之前做了一个效果不是很好。
  油菜花期过了之后, 张叔招呼了几个人把油菜全部剁碎, 把梨树林中的地又肥了一遍, 他和张振都盼着明年大丰收。
  宁磊和李小书中秀才的消息早就传到了村里,现在众人的兴奋劲已经过了,正好让宁澜躲了清净。他给父母上了香,把厚厚的谢师礼给宁致文送去,这事就算过去了。倒是学堂里新收了许多学生,文伯的学生还有一个也中了秀才的。
  家里只剩自己空落落的,好在还有小九和泡泡儿陪着。四喜和五福已经长的很大了,每日和阿黄小黑待在梨树林中巡逻,可神气。
  狗狗们的窝儿也挪到了作坊那边,由麻婶儿和知礼照看着,栗子林、糖作坊和梨树林连在一块儿将近三十亩地任它们随意撒欢。现在糖作坊来来往往的人很多,梨树眼瞅着就要结果了,不敢大意。
  宁守信管事的工作已得心应手,宁澜把宁大旺也提了上来,打算慢慢把糖作坊的事交给他俩,让知礼抽身和他忙秋梨膏的事。
  “东家,你可回来了,快坐下歇歇,”半年不见,方伯和麻婶儿看见宁澜都高兴的很。
  “麻婶儿,方伯,你们身体可好?”
  “好的很,”麻婶儿拉着宁澜看了一会儿,“瘦了,等着婶子去给你做好吃的。”
  “多谢麻婶儿,”麻婶儿来去匆匆,宁澜只来得及对着她的背影道谢,又问道,“方伯最近可好?”
  “好,好,都好,”方伯如今气色好了不少,他儿子有出息,挨着作坊不远买了块地盖了房子,如今真真是把洞溪村当作了第二个故乡,一家子踏踏实实的在这里生活。因着宁澜的缘故,也不觉自己奴仆的身份又什么不好。
  “账目上的事守义做的如何了?”
  “还不错,是个细心的,也肯学,”方伯说着便拿出六百两银子交给宁澜,这是这半年作坊的收入。
  州城糖作坊开了之后,张长远为了省下路上花费的时间,就不来洞溪村拿货了,刘承拿的也少了很多。好在跑商打开了一些销路,除了天热这几个月没什么进项,其他时候每月赚一百多两不是问题。
  “那就好,明年七月份梨树成熟后还会开一个作坊,账目上也得你看着,怕你老一个人忙不过来,是不是提前收几个学徒?”
  “唉,是得收,”宁澜这样一说,方伯更有干劲了,心中也有了打算。
  作坊收学徒的事情很快在洞溪村传了开来,不过有人嫌弃方伯是奴仆身份怕沾染晦气,但还有不少人愿意送来的。
  经过几日的考核方伯选中四个人,一个他的孙子方成,帐上的事打小耳濡目染教起来不用费劲。
  两个是宁澜本家分别叫宁林和宁实的,都是识几个字又本分的。最后一个是孙爷爷的外孙,叫罗嘉,年龄最小也没上过学。
  自打有一辆牛车帮助族里老弱妇孺去镇上卖东西换钱,顶了不少事,可别看一个人一文钱收的低,货多了比拉人还划算。不过到底是抢了孙爷爷的生意,收下罗嘉算是还了人情。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