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人间很值得(GL百合)——洛阳姑娘

时间:2024-04-13 07:11:43  作者:洛阳姑娘
  幸好苦难背后,还有一丝一缕的留白。犹可转圜,犹可期待。
  七日后。
  鹤帷国,珞岄城,酒肆。
  纵横喝得半醉,舒舒坦坦醉枕美人肩。
  夜明珠轻轻垂首,便可吻一吻她的额头。
  “桂花酿,别有一番滋味。对吧小白。“
  “嘘,别说话。我要吻你了。“
  “这一天天的,你怎么亲不够啊。”
  “我爱你。”
  闻言,纵横含情脉脉起身,看了夜明珠须臾,方动情道:“我亦是。我也爱我自己。”
  夜明珠被她逗笑了,推过去,把她推到酒案下。
  “你说,谪匣姑娘带着那个小女孩儿,去哪里了?“
  “也许就在原地,也许远走高飞。“
  “也许。“
  
 
【卷五 起龙吟】
第二十八折
  鹤帷国,都城凤翎。
  满城皆是深红的城楼,远远看去,便是朱墙雀瓦浸染在一片烟雨中。兼之雪白木兰花繁昳,交辉相映,彰华共曜。
  纵横穿一袭玄黑绣裙,外头披着深红的狐皮斗篷,足下是麂皮长靴。她轻轻笑了笑,取下夜明珠发间白羽点翠簪,反手插在自己髻上。
  夜明珠毫无反应,继续行路,她已经习惯了她的皮。
  良久,夜明珠方道:“我怎么欢喜上你这个……这个小馋猫。”
  纵横笑道:“别问,都已经在一起这么久了,你以为还能后悔吗,小白?”
  夜明珠身上雪白帛纱随风而飘,她道:“悔,悔得我心如死灰。”
  纵横道:“少来,当初是谁羞涩地与我说欢喜来着?哎,你可知道,凡人称呼伴侣,皆择二人名讳其中一字,配做双对。那你我……岂不就是,白酒?”
  夜明珠蹙眉碰碰她肩头:“缘何要唤作白酒,你不觉得夜横更有风骨?”
  纵横笑笑:“都好。”
  入夜,蓦然下起骤雨。雨打堰桥,淅淅沥沥犹如谁在浅唱低吟。夜明珠和纵横走着走着,便在一处荒败的寺庙落脚。里头的神佛金身蒙尘,悬挂的经幡亦是虫咬蚁蛀,想是已许久都不曾有香火。
  檐角攀壁虎。案上有蝼蛄。
  纵横随意地坐在蒲团上,擦一擦自己额角的雨珠:“好好儿的佛门,倒成了这些虫豸的栖身之处。”
  夜明珠缥缈的嗓音无波无澜:“菩萨谪仙,虫豸蝼蚁,都是性命罢了。”
  纵横买酒时,见得一个俊美公子骑于白马上,身后随从成群。那公子眉眼无暇,肌肤白皙,乌鬓红唇,倒真是一幅公子无双的模样。
  满街女子皆心驰神荡,不能自持。唯有纵横并不曾有迷恋之色,她随口道:“哎,掌柜,这是谁啊。”
  掌柜是个男子,亦是笑得羞红了脸:“这,姑娘,你连他都不认得?”
  纵横仰颈饮杏醅酒,道:“我是外头来的,那里就认得。”
  掌柜觉得不可思议:“你你你……你竟然对鹿公子的美色无动于衷?”
  纵横无所谓道:“我是个帕交。对男的没兴趣。”
  掌柜:“……”
  纵横潇洒地绾了绾马尾,又道:“再来一坛。”
  掌柜忙着欣赏隽秀公子,哪里顾得上她。
  纵横:“哎,都走过去小半个时辰了。还没回过神来?”
  掌柜的这才给纵横打了酒,一壁意犹未尽道:“此乃鹿蹊公子,廿九年中得探花,入翰林供奉,已官至三品。”
  纵横寻了个八仙桌坐下,又要了份儿鲜荔枝。她剥着荔枝,颔首:“原来如此。“
  掌柜的讲起鹿蹊来便行云流水滔滔不绝:“姑娘你是不知道,鹿蹊公子写过上前首诗,字字珠玑……圣上看了都说天纵英才!你说怎么会有人容色与才华皆是无可挑剔呢,可当真是神仙托生的!他呀——“
  纵横微笑:“敢问,掌柜可是看上他了?“
  掌柜倚着门,笑道:“难说。这等神仙,女子动心,男子便动不得心了?“
  纵横将坛中酒一饮而尽,几步踏出酒肆,道一句告辞便无影无踪。她想,这公子确是举世无双,可我家娘子,更是风华绝代。
  庙内空无一人,凤檀冕香却隐隐约约。纵横一踏入墀槛,佛前的夜明珠蓦然化作美人。
  “去吃了什么酒?”
  纵横抱臂而笑,左眼角下一颗泪痣显得她越发妩媚。
  “你猜。“
  夜明珠行云流水扣住她的腰,吻过去,她嗓音微微沙哑:“那我便尝一尝。”
  三月后。
  纵横和夜明珠边走边游山玩水,不知不觉行至一方甚为偏僻的小镇子,名唤宋佛镇。
  宋佛镇却有两样天下皆知——一是绸缎,二是茯苓糕。
  酒楼内,夜明珠看着窗外霜叶红于二月花,自斟自饮一盏淡酒。茯苓糕四四方方,颜色欺霜赛雪,煞是好看。
  纵横笑道:“九千年。你在这人间整整九千年……”
  “九千年又如何,俯仰间罢了。“夜明珠又给自己续上酒。
  茯苓糕浓香醇厚。
  忽有个小姑娘端着一碟糕点走过来,双十年华的模样,明眸皓齿,面颊圆润。倒甚是讨喜。姑娘盘髻正中,其余青丝垂至腰际,缀几只藕粉琉璃五瓣桃珠花。身上着鹅黄锦缎百裥裙,腕间一对玺红玉镯。
  倒像个殷实人家的千金小姐。
  姑娘笑道:“劳烦二位姑娘,眼下不曾有空席,在下可否在此小坐片刻?“
  纵横素来随和,伸手给姑娘移出春凳:“有什么不可的呢。姑娘请坐。“
  姑娘道了谢,将她的茯苓糕放在二人对面,落座。这时,夜明珠才发觉,这宋佛镇的姑娘臂弯还挽着包袱。不知是从何处来,或是要到何处去。
  “在下纵横,纵横九州那个纵横。她呀,她叫小白。“
  夜明珠冷冷看了一眼笑吟吟的纵横。
  “在下李殊儿。殊途同归的殊。”
  夜明珠递给殊儿一盏酒,眉眼清冷:“殊儿姑娘,在下夜明珠。莫听她浑说。”
  殊儿温柔笑了笑。一壁拿起茯苓糕细细品尝,一壁看着窗外红叶,钝圆的一双杏眼里不知隐着什么思绪。
  纵横随口道:“姑娘带着包袱,是从何处来?”
  殊儿道:“我便是这宋佛镇上的女儿。在这里出生,在这里长大。”
  原来,她是要往别处州府远去。
  “敢问姑娘此去何处?“
  “凤翎城。”
  凤翎城乃鹤帷国都城。
  夜明珠撩了撩自己额前霜发:“姑娘一人独行?”
  “是。我一个人也能走。“
  闻言,夜明珠和纵横相视一笑,觉得这殊儿姑娘身上,想是亦有一桩悲欢离合。
  “这大概是我最后一遭尝故里的茯苓糕了。”殊儿笑笑,眼中有希冀、有期盼、有纠结、有不舍。“与二位同席,算是有缘。”
  殊儿的琵琶袖中有一方精致的胭脂匣,红木螺钿镶嵌雪白的菱贝。纵横暗叹,殊儿姑娘定当出自宋佛镇的殷实之家。启开来,还带着小小的铜镜。她看了看镜中的自己,随后探指触碰水红的香缙胭脂,妥帖地补在自己唇上。
  天□□晚,莲花储漏,云雾黛山。
  殊儿沉吟片刻,随后抱起包袱,离席。
  夜明珠抬眸,缓缓问道:“却不知姑娘缘何要去凤翎城?”
  殊儿回首,暗夜沉寂,偏偏她眼眸明若星辰。随手将包袱放在只余残酒冷炙的案席上,月盘上霜叶,广寒有红影。
  空寂无人的酒肆,多适合与素昧平生的异乡人说一说故事。
  殊儿道:“我一定要去。”
  殊儿今年正好双十。当真是一辈子最好的年华。
  她常常枕着廿九年探花鹿蹊的诗词入眠,醒来时,春日满枕花香,仿佛杏花桃花杜鹃花一并开在她衾枕里头,缝来的丝线都是玉兰花枝。夏日里颇有番石榴和杨梅的甘甜滋味,她一想到鹿蹊这两个字,舌尖都受用得紧。秋时霜叶露华风浓,抬眼便忆及诗词里的秋声九韵,字字入梦成风月。冬日里,宋佛镇多风雪,她枕着韵脚入眠,凤翎城洗砚池里他的墨梅便开在心间。
  其实她一遭也不曾见过他。
  虽然她读过无数次他的诗词,用目光和指尖描摹过无数次他的丹青。
  他远在国都,她偏居僻镇。
  绸缎庄中,殊儿用一阙词集遮住面颊,小睡了一个时辰。醒来时,案前的年轻公子正一丝不苟地算账,一袭素淡浅灰鹤氅,眉目端正,身材修长。
  “小姐,已至午时。方才夫人着人来催你用膳去,都催了三趟。”年轻公子温柔道,却并不看她,目光落在绸缎账册上。
  殊儿揉揉额头,随口道:“多谢。”
  他名唤李顺阆。
  幼时无父无母,流落街头。被殊儿的爹娘收养,养在膝下像半个儿子。李掌柜自小教他算盘数筹,顺阆倒也聪慧乖巧,一点即透。如此便常年在案上算账。
  实则宋佛镇上的人皆知晓,殊儿的爹娘收养他是为何。自然是为了来日有个知根知底的上门女婿。殊儿若是外嫁,保不齐夫婿待她如何,用计侵占了绸缎庄也未可知。倒不如将顺阆养大,来日成了女婿,对殊儿百依百顺,诞下的子嗣还是姓李。
  殊儿知道,爹娘是要她嫁给顺阆哥哥的。或者说,是顺阆哥哥嫁给她。
  可她心心念念的是鹿蹊。
  用膳时,娘亲安排顺阆坐在殊儿旁侧。殊儿心里一字一字体味着鹿蹊的诗,口中嚼着云腿春卷儿。
  顺阆给自己斟鸡汤时,顺手给殊儿一盏。
  殊儿道:“多谢。”还是万年不变的多谢。
  李掌柜搁下椒酒,淡淡道:“你看你顺阆哥哥待你多好,他又心细,往后照顾你一辈子,爹和娘岂不安心。”
  殊儿道:“这样不太好。”
  娘亲侧目看她:“为何?”
  殊儿咬咬唇:“因为,我喜欢鹿蹊。名满天下的那个鹿蹊。我要嫁的是鹿蹊。”
  
 
第二十九折
  顺阆自然知晓殊儿的心思,她欢喜鹿蹊,满心都是鹿蹊。如此,他便有些庆幸。
  李家掌柜和夫人对他有恩,理所应当地,他该照顾小姐一辈子。可是对殊儿,莫说倾慕,便是兄妹之情也不曾名副其实。
  唯独幼时,二人常常在一起玩耍。她唤他顺阆哥哥,他唤她小姐。两个人之间有淡淡的鸿沟,看似不露痕迹,实则不可逾越。虽说掌柜和夫人总是说,你和殊儿一样,唤她殊儿妹妹便是。他一笑置之。
  历尽世态炎凉,顺阆已成待人接物无处不妥帖之人。
  殊儿并不像寻常千金一般娇憨任性,她待人总是有些疏离。待他素来也是妥帖。见爹娘给自己什么,糕点、玩物、绸缎衣裳,她有的,顺阆也有。幼时不懂事,殊儿还哭闹:他又不是我亲哥哥!凭甚么分给他!每每此时顺阆便一声不响地把东西送到掌柜和夫人房里。见殊儿如此,掌柜和夫人总是给她好一顿打。还骂她,往后必得把顺阆当亲哥哥。
  后来,殊儿七八岁的时候,她便觉得理所应当了。到底也想明白了:爹娘如此,是为了在顺阆哥哥心里债台高筑。要他一辈子为绸缎庄效力。要他一辈子顺着自己。甚至有些心疼顺阆。
  顺阆低头剥着黄蟹,恭顺递给父亲一只,再递给母亲一只,然后是她,最后才是自己。他什么都做得无可挑剔。娘便夸他,“我儿孝顺!且比你整日做梦强上百倍。”
  殊儿笑笑:“对对对。比我强百倍。”
  入夜,殊儿边挑灯夜读《孽海记》,看得起劲,便吩咐丫鬟去买了两份儿虾仁粉丝蒸饺。看到小尼姑小和尚私自逃出佛门,天真活泼不守戒律清规时,不禁莞尔。
  不知不觉已二更,顺阆还在查账。
  “顺阆哥哥,且吃点儿宵夜再看不妨。“殊儿顺手给他一笼蒸饺。
  顺阆取过去,依依不舍将饱蘸朱砂的云毫搁在梨木笔架上,径自走过去,对坐在殊儿前头。“谢过小姐。”
  殊儿托腮,暗暗魂游天外,他和她,到底是什么干系?
  若说是兄妹,却并无血缘。他不曾将她当做妹妹,她也不曾把他当做兄长。
  若说是未婚夫妻。二人心知肚明,彼此无意。
  若说是小姐和账房。偏又日日同席用膳。
  她用雕筷将一只虾仁饺送入自己口中,那盏口尺寸的虾仁浸满金菇汤汁,鲜得很。
  殊儿阖上《孽海记》,随口道:“爷爷又骗我吃鱼了。”
  顺阆低眉问道:“你可还好?”
  “好,好得很。我吐了三个时辰。十多年了,他还没放弃!怕了怕了。“
  殊儿的爷爷向来坚信,顿顿吃鱼,可强身健体、滋补脾胃、甚至有利于耳聪目明。他不仅自己吃,掌柜幼时还要掌柜吃。此时风水轮流转,轮到了殊儿。
  奈何殊儿闻不得鱼的腥膻,虾蟹蚌贝倒无妨。只是一接触鱼,无论生熟,总要呕上半日。
  殊儿三岁时,爷爷把她抱在怀里,一壁温柔念着“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又让殊儿也跟着念,“父母呼……应……勿……“。一壁把白鲢鱼肉仔仔细细剔出来,送进殊儿的小嘴里。
  殊儿便哭起来,挥舞着双臂挣扎,先是把鱼肉吐出来,又把晌午饮的甜羊乳也悉数呕出,沾染了前襟麒麟纹银红小锦袄。
  爷爷怔住,竟然又仔细剔开一片鱼肉,哄道:“别哭,别哭,来,殊儿听话,再尝一口。这一回直接咽下去,别留滋味。“又送到殊儿嘴里,“乖。”
  这一回,殊儿呕到什么也呕不出。只余小声啜泣。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