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揽月映同尘(穿越重生)——黑色墨尘

时间:2024-04-16 08:58:49  作者:黑色墨尘
  九千岁从来不相信这种莫须有的想法,他只信奉想要什么就毫不犹豫得到;从他掌握权柄以来,最在意的莫过于蜀王李昭辰,可也未曾在李昭辰身上有这样的感觉。
  虽然未曾再看他,谢令月却知道这人心里正激烈挣扎;还真是好笑,前世听堂妹给他讲那些言情小说,堂妹最期待的男主二选一情节,他是最反感的。
  可如今,他却成为被选择的其中一方。
  虽则不是绑架什么的情节,可这种感觉也实在令人生厌。
  桃花眸微敛:“侍琴、侍棋还等甚么,上车启程。”
  既然陆寒尘做不出选择,不如自己替他选择。
  再纠结,之后的结果总不会变,那还等什么,有这点功夫,他还能与家人多说几句话。
  许是以为他大度宽容,陆寒尘凤眸微亮,恰摇光又催促一声,道传信的人说蜀王确实被伤···不再犹豫,这人转身下了马车,又叮嘱天枢带着玉衡与天璇跟着,务必保护好夫人。
  连轿子都不曾用,直接翻身上马,领着天玑与摇光往蜀王府方向而去,这边的车队也缓缓启程。
  片刻后,侍琴低声问:“主子前几日就安排好送行之后去皇觉寺,可是已料到了今日?”
  谢令月摇头,去皇觉寺是有其他安排,与陆寒尘今日的选择无关;只不过若是陆寒尘今日陪他的话,这个计划也可以往后拖延几日,本来自己的伤势还未痊愈。
  “见到父亲与母亲时,你们两个只需在我下马车时帮一把,之后便照常,莫要被他们察觉我受伤。”
  两婢应诺,只是还有些担忧,不知主子的身体能不能撑得住;还有,督主今日这般,等于是当着所有人下了郡主的面,而她们家主子又倾心相待督主,也不知主子这会儿心里该如何难过。
  她们却不知,谢令月此时还真不曾难过,更谈不上伤心;早已预料到的结果,何来的难过与伤心。
  若说真有什么,那便是有点失落,可也不多。
  谢令月自认已经捧出了自己的全部真心,也已经尽了他手里掌控的人脉能做到的全力;可不爱就是不爱,陆寒尘如此选择,才是真正的遵从本心。
  穿到这里与陆寒尘纠缠在一处,谢令月也曾怀疑过,他的做法到底对不对;在与陆寒尘的相处中,一边想要得到他全部的身与心,一边却又忍不住教会他以珍惜己身为重,引导他认识到自身的可贵之处。
  还记得前世,堂妹给他读完一本小说后问他,若是他坠入情网,可还会如处理集团与家族事务时这般冷静理智;那时候谢令月是怎么回答的,他说理想中的伴侣是能与他心意相通,携手共进;当然,要与他一样的容貌出众才行,颜控属性改不了。
  堂妹听了之后叮嘱他,道大哥你若是遇到爱人,可不要像对待我们一样,像个教导主任;沉浸在感情里的人,更多的是在意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你能教会他什么。
  否则,你的爱人会怀疑你的态度,他在你眼里是不是浑身都是缺点···甚至,他会怀疑你对他的感情是不是真心。
  此时谢令月忽然想起这些,怀疑自己是不是对陆寒尘用错了方法,是不是陆寒尘根本就不需要他来开导。
  怎么说这人都是原剧情中令人闻风丧胆的九千岁。
  是谢令月记得原剧情,总是下意识想要帮着他避开原本的结局,却忘了想,他是不是更愿意沉浸在那段无望的恋慕中;也许谢令月这般的局外人看着心疼怜惜,局中人的陆寒尘其实甘之若饴。
  也难怪陆寒尘到现在还怀疑他的用心,也许在这人看来,自己这般清醒的沉沦才最不可取;因为与大宣人习惯动不动以心相证的表达爱意相比,他这种清醒本身就值得怀疑。
  罢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与坚持,何必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无声牵起唇角,谢令月深觉自己太过着相。
  视线移向外面,透过纱帘能看到外面的景象;京都多杨柳,正值深秋,镶着金边的落叶不时打着旋儿飘过,最后零落成泥。
  倒与谢令月此时的心境有些异曲同工。
  将要到城门时,听到阵阵马蹄声响,还有整齐步伐与兵戈相交之声;执墨靠近车窗,低声禀报:“主子,是太子殿下的銮驾,还有楚王、齐王、魏王,说是来为国公爷践行。”
  “执墨你去参见太子殿下,就说车马停在路上不便,等到了城门处,我再去见礼。”
  侍棋疑惑:“怎的太子殿下也亲至?”
  谢令月哼笑,这是能料到的事,有甚么惊讶的。
  不管怎么说,谢家此次的态度景昌帝再满意不过;既说是谢家衣锦还乡,还有魏国公的爵位在,便是在天下人面前演一场,景昌帝也要人们看到他优待功臣之后的仁德。
  太子是储君,此等施恩场面,理当由他代替帝王;至于其他三位王爷,想来是存了给帝王卖好的意思,镇北军的兵权现在可还未曾定下由谁掌管,这时候与谢家一个面子,才是真正的会做人。
  所以谢令月才越来越看不上蜀王李昭辰的做法,甚至怀疑这样的人是如何成为主角的。
  此等时刻,若谢令月是李昭辰,必然是备上厚礼亲至送行,这才是一举多得;既给了谢家颜面,还能得圣心,更能防备陆寒尘与谢家人亲近,还能得到陆寒尘夫妻的另眼相看。
  偏他选择了最蠢的法子,只想着离间陆寒尘与自己的关系,却忘了魏国公府在大宣的地位与影响。
  不管他是在王府如何遇刺,只要他的伤势不重,帝王都会怀疑他的用心;而谢令月笃定蜀王不可能对自己下狠手,这人惜命的很;且大宣有规矩,身有疾患的皇子不能继承大统,蜀王哪里敢在自己身上冒险。
  如此,帝王可能还会怀疑到陆寒尘身上,为何这般着急,第一时间就去了蜀王府。
  堂堂九千岁,圣眷在身,大权在握,太子都不被他放在眼里;却在要送别岳家的这一日,先去蜀王府,究竟是蜀王巴结九千岁欲要争储,还是九千岁早已站队?
  也许有人会说九千岁这是尽忠职守,不被私情所扰,分得清轻重,果然不负陛下的恩宠。
  可你要知晓,其他王府,甚至太子府都不曾被九千岁这般重视过,帝王能不怀疑?
  李昭辰这是病急乱投医,直接犯蠢;陆寒尘就是因私乱心,完全忘了分寸。
 
 
第35章 
  这不,到了城门处,被侍琴与侍棋搀扶下马车,谢令月刚与太子与三位王爷见完礼,太子当先问话,问话之前还装作随意寻人。
  “怎的只有瑾安,督主可是被差事绊住手脚,这般重要的日子也不曾见人,今日这一别,还不知多久才能再次得见魏国公风采。”
  言下之意,孤这个太子都亲临相送,做人女婿的,到底是有多重要的事,才能忍心辜负夫人与岳家。
  谢令月也没有装糊涂,方才在督主府门口那么多人,早有消息传到各方耳目中。
  “太子殿下与几位殿下赶早出发,想来还不曾得到消息;本来夫君是要与我一同送行家人的,怎奈蜀王府来人相请,说是蜀王殿下在王府遇刺;我夫君掌管锦衣卫与禁军,自当重视此事。”
  谢令月神色清正继续道:“兹事体大,今日是王爷在王府遇刺,若是不查清与加以震慑,谁知下一次还会发生何等更骇人听闻之事···夫君职责所在,自当舍私情而顾大局。”
  几人互相看看,先是果然如此的表情,之后都是意外之色;看来京都的传言有误,瑾安郡主分明是言辞犀利之人。
  几句话就把人们的疑心尽去,还不着痕迹捧了陆寒尘那阉佞一把;今日听闻此言的人,只会赞一句九千岁果然公私分明。
  便是他们一开始存了挑拨之意,也被这人四两拨千斤给堵住了嘴,还如何继续往下说。
  再说的多了,传到父皇耳朵里,倒是他们不会做人,还不如陆寒尘一个阉人。
  不过几句话的功夫,魏国公府的车队便到了,听闻消息赶来送行的百姓发出惊叹。
  因为是回乡,除了在国公府留了十来个看守宅子的仆从,其余人尽皆跟着回淮州;谢楝这一辈兄弟三人,子侄这一辈十四人,孙辈也有六个。
  除了大房与二房各有一个女儿早嫁入京都世交之家,如今还有一个谢令月嫁给九千岁,算是姐妹三个留在京都,其余谢家的主子们都要回乡,家里的几百仆从与护卫自然也要跟随。
  人就有这么多,更何况行李辎重。
  长长的车队看不到尾,无怪两旁的百姓惊叹;却无一人非议,大宣的百姓都记得老魏国公、后来的中山王谢达昌对大宣的功勋;若没有太·祖皇帝与魏国公,还不知他们多久才能过上如今的安稳日子。
  也因为人们认可谢家的功勋,便觉得谢家如此阵仗不为过,这可都是谢家两代人用性命拼杀出来的。
  眨眼之间,为首的马车便到了眼前,谢楝与夫人谢崔氏相偕下了马车,还有赶过来的谢栋与二爷谢林,当先对太子行礼叩谢圣恩;太子与三位王爷亦表现的亲和,依依不舍表达对魏国公与镇北将军告老还乡的惋惜。
  太子甚至代表帝王言道,陛下与朝堂都极为不舍魏国公与镇北将军,怎奈国公坚持还乡,陛下只得忍痛应允;谢家最是忠心大宣,只望魏国公府诸人回乡之后也莫忘君恩,若是朝廷有召,还要为国尽忠。
  谢家诸人连连谢恩。
  真真是感人肺腑的离别场面,两旁的百姓还有落泪挽留的,他们还真以为是魏国公府诸人坚持告老还乡;甚至还有人大声呼喊,请求镇北将军继续为国效力,北疆的安稳离不开镇北将军···
  谢令月便看到太子面上微微僵硬,几位王爷的面上也不自然。
  不想再给皇室添堵,他上前转移话题,与父母长辈解释了几句陆寒尘不能来的原因,不着痕迹引着父母往城外的方向走。
  再跟着太子几人演戏下去,还不知周围的百姓会如何臆想,喊出更多惹人生疑的话来,谢家人还不知能不能顺利回乡。
  接收到自家侄子的眼神,谢栋几步离开太子几人身边,对着两旁的百姓拱手喊话。
  是他常年征战,早已落下一身病骨,实在不能继续为陛下效忠;但请大家宽心,陛下最是挂念北疆安稳,已选定了更勇猛善战的将军,北疆更会安稳无忧····
  谢令宜也识时务,当先高呼陛下圣明,谢家诸人也跟着呼喊,就连护卫与仆从也未曾落下;引得周围的百姓也跟着呼喊,转而议论起当今朝堂的清明。
  唯有太子注意到了谢令月给谢栋传递的眼神,心里暗赞一声,难怪那日在御花园这人能提点他,果然心机敏锐。
  更羡慕的是谢家人之间的默契,仅仅是一个眼神,谢栋这个人们印象中的直白将军就能明白侄女的意思,还不曾因为她女子的身份轻视。
  此时太子忍不住神游,若是他的母族与妻族有谢家人这般的默契,他的储君之位也不会岌岌可危。
  眼见情势已被谢栋扭转,太子几人也表达过帝王的圣恩,便与谢楝告辞;他们不好耽误亲人之间的离别叮咛,且京中还发生了王府遇刺这般的大事,就先行回城。
  送走几尊大佛,也到了城门口,谢家的长辈与小辈们都聚在一处,殷殷叮嘱谢令月三个姐妹;谢令月未曾多言,倒是他的庶姐与堂姐不停落泪,哀伤母族不在京都。
  谢栋轻叱:“哭甚么,便是亲族不在京都,你们的妹妹阿月可还是陛下亲封的郡主,你们的夫家有几个脑袋敢为难你们。”
  几个女眷也点头,四妹妹还嫁了九千岁,听闻九千岁对阿月甚是重视;只要她们姐妹三个时常走动,阿月还是郡主之尊,怎么也能护得住她们两个不被欺负。
  谢令月自然应下,本就是他该做的。
  唯有谢崔氏注意到儿子的面色隐隐泛白,不是往日那种泛着光泽的润白,面露忧色。
  “阿月,你可是身子不舒坦,怎的面色不对,看上去还有几分憔悴?”
  当娘的最是细心,谢令月忙拉住母亲的手,说是秋日渐凉,他还贪凉多吃了两个冰碗,引起腹泻与高热,今日已是大好了。
  谢崔氏稍稍放心,拉着他又是一番叮嘱;谢楝也瞪了他一眼,多大的人了,看着沉稳,怎的竟不注意这些。
  在场唯一知情的谢栋忙上来转移话题,还催促小辈们上马车,这么多人,早些启程为好;转头又打发两个嫁在京都的堂姐妹这就家去,免得婆家人多想。
  又找了个理由哄着两个兄长与大嫂也上了马车,这才对谢令月保证,有他以前的老部下护送,还有圣上派出的人,他一定会护着家人平安回乡。
  趁着只有叔侄两人的清净,谢令月低不可闻快速又交代了几句;谢栋震惊:“竟是需要走到这一步?”
  “我原本也不想走这一步,但现在看来还是要准备着,所以三叔到时听到消息莫慌了阵脚,也要安抚好父亲与母亲···或许走了这一步,谢家也不用离开故土。”
  但不管是哪一步,谢令月都有应对的方法和保护好自己的手段,只要三叔帮他安抚好父母,莫让他们听到消息忧心。
  “可是那姓陆的狗东西又做了什么事!”谢栋颇有些咬牙切齿:“那日他还承诺今日会同来照顾你,怎的不见人影?”
  谢令月不想长辈担心,轻轻摇头:“与他无关,只是我忽然想到的另一个办法;且,现下只是这般想,还要看时局变化能否可行。”
  看他这般笃定,谢栋也不再多操心;雏鹰已是能翱翔九天之际,他们这些长辈还是少插手的好,最多之后帮着扫尾便是。
  该说的都说完,再是依依不舍,谢家的车队还是缓缓启程;忍着彻骨的疼痛,几乎是被谢峰与侍琴、侍棋半抱半搀扶着,谢令月终是站在城楼之上,俯瞰车队渐行渐远。
  稍远一点跟在他们身后的天枢三个也不好出声,就那么看着夫人的背影;大抵是为了不让谢家人忧心,今日的夫人一改平日在督主府清淡的衣裙。
  正红色云肩通袖圆领膝襕袍,金线绣成的纹样富贵雍容;玉白交领内衫只在长袍领口显露,腰间是纯金丝编成的镂空腰带,金线编织的丝绦穿着朱雀玉佩。
  晨间出正院时,督主还叫人备了掺杂金线织就的贡缎披风;此时将近午时,并未见夫人披着;大抵是天气和暖的缘故,更或者,是夫人又生了督主的气。
  此时看着夫人的背影,明明是端庄喜庆的装扮,可天枢几人就是看出了几分清冷与寂寥;莫名就有一种感觉,好像夫人不是此间人,说不得何时就会从他们眼前消失。
  天枢忍不住的在心里再次叹气:这都是什么事儿啊···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