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北南打赏了中间人半吊子钱,与萧元宝开了箱子来瞧。
箱子里东西繁多,装整得却整齐,五花八门的甚么都有。
女子哥儿贯常用的胭脂、玉女粉、唇脂、洗面药、澡豆儿、玫瑰碱,香水等用物;
又有彩线、簪花针、粉盒、梳篦、洗手帕……
日常家用的铜制藤花手炉、铁制莲花烛台、红烛白烛若干;
读书人的用具也有,譬如湖笔、花笺、墨池、书签一系。
甚至还有小孩子玩耍的升官图、陶响器、九连环、投壶、傀儡儿等等……
“我以前竟都不晓得商队会带这么多东西回来!”
萧元宝翻看侍弄箱子足足就去了一个多时辰,却还没把这些东西点看够。
货都是从外头的州府上采买回县上的,东西不似纱绸名贵,一匹料子就得几贯钱。
可这些却都是日常起居用得上的物。
且许多样式县里都没有,瞧着时新好瞧不说,又还实用,怎能不喜欢。
“只要太平年间,外头没有起甚么匪患,商队都会从外地采买东西回来卖。只不过以前咱们住在乡下,没得机会在城里逛荡,也就没逢上商队卖这些外头来的货。”
萧元宝嗅了这盒子香粉,又闻闻那包澡豆儿,欢喜的不行。
“早先倒是听说过城里有商队大集,不过一直没得机会逛。如今商队直接挑好的送家里来,这不比在外头逛更方便么。”
“我正愁着二姐儿过些日子成婚送她什麽好,时下商队带了这么多好东西回来,可再不必愁了。”
“再者眼看着就年关了,过节时少不得人情来往,别家送礼来,咱要回礼去。”
“库房里没两样东西还真是周展不开。年底上再去采买礼品送人,样样都涨价贵的不行,东西不见得好,价格却不低。”
萧元宝抱着这些新得的东西,舍不得放下:“有了这些好货,我与人送礼去,也教他们眼前一亮。”
祁北南好笑道:“再是没人比你会盘算过日子的了。”
“你只管把东西挑了送人便是,要觉着带回来的东西好,下回杜家的商队出去,拿了银子再教他们带一箱子回来便是了。”
萧元宝点头说好,又道:“挽月纱贵重,虽是要拿去卖钱的,不过我还是想自留下四匹来。”
“送一匹去冯娘子家里,她老人家虽然见多识广,可这纱绸是才出的好东西,想必她能瞧得上眼;一匹给二姐儿做礼,一匹送桂姐儿,鑫哥儿自家里多是挽月纱,咱这头的纱绸还是他家里搬过来的,就不必要再搬过去;另外再给老师一匹。”
祁北南听萧元宝的安排,点头道:“这些都是应当送的,不过依蒋夫郎的性子,只怕不肯收。不如你按照他的尺寸给做好一身送去,如此这般,他倒容易收下些。”
萧元宝圆了眼睛:“还是哥哥想的周道。那再留一匹,我与哥哥也做一身衣裳吧。”
“哥哥不喜欢鲜亮的颜色,我瞧有一匹皎玉色的不算太鲜。”
祁北南摆了摆手:“我一男子,就无需穿月下发光的衣裳了。倒是你,自留两匹来做衣裳吧。”
两人说一番,最后留下了八匹挽月纱。
年十五上,县城里便张灯结彩起来,夹道的商铺都陆续挂上了喜庆的红灯笼。
瑟瑟的街市因着这一抹红彩,让人觉着好似暖和了两分。
这日一早,县里外出的商队发了功,清早就赶着车子巡街吆喝。
祁北南休沐,天冷起的迟了些,正与萧元宝在屋里吃羊肉饺子,隐约也听到了外头的吆喝声。
这些大商户,在闹市上赁用了几十个摊位的位置,要一同布开卖年货。
城里冷,大伙儿为着置办年货,有新鲜玩意儿,也都愿意前去凑一凑热闹。
祁北南和萧元宝不为着前去凑热闹,也要去瞧瞧与家里有关联的生意。
吃了早食,两人系上厚厚的斗篷,一并步行前去闹市上。
今朝无雨也无雪的,不过走在巷子里,却依然干冷的厉害,言语间,呵出来的气都是白雾。
冬日里鸟虫的鸣声少,转被顽童点的鞭炮声替代,倒也不觉过分寂寥。
两人到闹市上时,这头已然热闹得很了。
几家商队把摊子铺开,吃穿日用的物品应有尽有,瞧看得人眼花缭乱。
每个小摊儿上都有两个伙计招呼着客,老百姓从这个摊子欢喜的寻看到那个摊子上,都在寻买着好物,人声鼎沸。
杜家今年受了祁北南的介绍,前去拿得货都很新颖,且是日用的东西。
摊子前最是热闹,生意都不知做了好几十桩了。
人多怕起事,还有四个巡街衙役在此处守着。
受了商户的好,正在一处面摊儿上吃馄饨和羊肉汤。
萧元宝两只耳朵上带了一对圆圆的白兔毛暖耳,他两只手揣在袖子里头。
站在祁北南身侧,巷子里的风都教他挡了去,一点不觉冷。
只是占了这般个子矮的便宜,远却又瞧不到摊子那头,最后还是爬到了闹市边的小石墩儿上。
站得高了,摊子那头的景象一目了然。
祁北南看着站在石墩儿上方才与他一般高的萧元宝,眸子里起了些笑。
又还怕他摔下来,便伸手端着他的胳膊。
“哟,老明,今年又来凑热闹呐?”
一行搬抗着货物的伙计从东街那头姗姗来迟,阵仗不小。
径直从穆家商行的布匹摊前行过,往空下的一片地去布摊子。
那正在监督着伙计招呼客的穆家员外见此,忍不得挖苦明达两句。
“前年那些桌椅凳儿可尽数售出去了?不过拿旧货出来也无妨,左右是为咱商会的集市添几分热闹嘛。”
年底上商队回来,各家都在此处卖货,这头最是热闹人口聚集的地儿。
明家怎又会放弃这样一个机会,自也来布摊子售卖铺子的东西。
奈何家中主行木材生意,打的柜子桌凳儿都是大物件儿,重量也高,看热闹的人倒是不少,卖出去的却鲜少。
每回在此处布摊子生意都是几个商户中垫底儿的,没少受笑话。
“大家都来热闹,我怎有不来热闹的道理。”
明达今年有底气,很是大方的回应了穆家人的调侃。
穆员外道:“还得是咱老明大气,若换做我,必然是懒得跑这一趟。白教伙计将些笨重的家伙什抬着来,又原封不动的给抬回去。”
“磕了碰了,最后还得砸在自己手头上,你说这又是何苦。”
几个商户听热闹,皆跟着笑出了声来。
明达没说话,瞅了穆家员外一眼。
心中想,一会儿也还能笑得这般畅快,倒还敬你是条汉子。
穆员外见明达一言不发的去了自家摊位前,以为折了他的脸面,嗤笑了一声。
旋即招揽自家摊位前的几波客。
“来来,娘子,瞧瞧我们从扬州府拿的料子,最是时新。”
“这细绸甚么价钱?”
“五贯钱夫人拿走。扬州那头您这般的妇人都买这般细绸子穿呐,再衬你不过。”
穆员外话音刚落。
明家那头的伙计吆喝开了来:“这边走,这边看,上等时新的纱绸咧!”
“老爷,今年明家竟也卖起了料子哩。”
“这卖老朽木的,木材生意做不下去了不成,买卖怎还做到我这布匹行当上了。”
穆员外闻听了吆喝声,一把拨开跟前的伙计凑到前头些去瞧:“我倒是要看看,哪里捡些烂货来充好。”
“扬州来的新绸纱,月光下粼粼发光,唤作挽月纱。”
明家唤了个口齿十分伶俐的伙计,站在高凳儿上,绘声绘色的鼓吹着绸纱的好来。
眼见前来逛买物件儿的老百姓都瞧了来,伙计拍了拍手。
立走出来一个女子和哥儿,两人身上皆穿着用挽月纱新裁制出来的衣物。
轻薄的纱衣穿在锦衣的外层,十分飘逸。
这时候两个伙计提了四个灯笼来,往两个试衣人前照着,挽月纱立便闪出了些细碎的光来。
光芒并不耀眼刺目,只觉纱衣上撒了层银粉一般。
一时间披着的纱衣如同彩翼。
“耳听为虚,眼见为识!尽可上手试试料子,绝无仅有的绸纱,货少人多,先到先得!”
“时下买上一匹,请了好的成衣匠裁做衣衫,春来赏花,夏月清凉!”
正在穆家摊子上看料子的妇人见状,丢下料子道:“我瞧你这料子不似扬州的时新货,那头的挽月纱倒应当是。”
言罢,连忙便挤过去瞧料子了。
“诶,别走啊!”
穆家布摊的伙计连忙留人,却是一个都没留住,都涌去看新鲜了。
穆员外有些傻眼,便是他一个做布行生意的,也觉得那料子有些名堂。
不知明达哪里得的货,竟教他一个外行人占了这便宜。
他嘶了一声,隐约想起秋时好似有个跑闲的来带话,说是有人想借穆家的商队合作生意。
好似说的有一处地新成绸纱,月下能泛起粼粼之光,十分美丽,不曾大肆问世,价格贱……
彼时他正在忙着商队出发的事情,见是个跑闲的来传话,便也没如何放在心上。
想着他一个在邻县数一数二的布庄员外,商队时常往返扬州,消息比多少人都灵通,如何会不晓得有这样的料子。
只当是人侃大话,想要行得方便,也没多客气。
时下瞧来,竟还真有这桩生意,一时间心头怪不是滋味。
祁北南瞧了热闹,道:“这明员外倒是会吆喝,唤了两个身段好的试衣人来,教人不想买都难。”
萧元宝道:“主意一看就是鑫哥儿出的,前些日子他还与我说来着,细问又不肯言,只唤我到时候来看热闹。”
“商户人家的孩子,果真是脑子灵活,小小年纪就有一本生意经。”
眼瞅着生意已经铺开了,吵吵嚷嚷的,也不晓得明家究竟卖的是个甚么价钱。
萧元宝见一个妇人从里头出来,身边的丫头抱了两匹挽月纱,他便上前问了一嘴:“娘子选的这匹纱颜色当真是好,不知是何价格?”
“便是那头在卖的挽月纱,县上头回见得,怪是新颖。八贯一匹。”
萧元宝乍闻价格,不由得咂舌。
“这般高价!”
那娘子反道:“料子虽不说最上等,倒也能算个中上,商队打扬州那边带回的,定是要比寻常的丝绸料子贵些。”
“若是托人前去扬州买好料子,少不得也是要给路费赏钱,算下来不比在商队手上买实惠多少。”
“娘子说的是。”
萧元宝悻悻道了一声。
“先行一步了,哥儿若是喜欢这布,唤你家郎君与你买上一匹罢。”
那娘子看了萧元宝身后的祁北南一眼,道:“趁着时下料子多还有得颜色选,晚了指不定就没了。”
萧元宝闻言抿了下嘴,怎又这般说,他们果真瞧起来那般登对不成?
也不是头一回教人误会了。
萧元宝痴愣罢了,倒也不似头回那般面红无措。
看着妇人走远,他转过身,朝着祁北南摊开手,小声道:“给我买。”
祁北南见状,嘴角不由得翘了起来,他轻轻拍了萧元宝的手心一下:
“我是你郎君么,就唤我与你买。”
萧元宝眨了眨眼睛:“我又没说你是我郎君。可你是我哥哥呀,难道不能给我买,只能与你的娘子夫郎买么?”
祁北南失笑。
“与你买还不成吗。”
言罢,萧元宝见祁北南还真要拉着他过去,他连忙拽住了人:
“我说笑呢。”
祁北南道:“前去凑凑热闹又如何。”
萧元宝睁大眼睛:“家里又不是没有,凑这热闹干嘛,八贯钱呢,不要命啦!”
祁北南颇有些遗憾的止住了步子。
“那咱们家的货要趁这时候拿出来顺道卖了么?”
“四十二匹料子,如果按照明家的价格尽数都卖出去的话,除却一百贯买料子的钱,也还能挣下二百多贯呢。”
“不着急,待着门面儿彻底打开,天气暖和了咱们再把手头上的货卖出去。”
“到时候说不准还会涨些价格起来。”
萧元宝有些担忧:“让明员外先把名声打出去固然是好,可他们手上囤得料子比咱们多,届时城里的人都买够了,只怕不好出手。”
祁北南道:“头一批挽月纱数量并不多,明家手上也就比咱们多个二三十匹。”
“只是明家与造纱人定了契约,到时候会再去补货。我们只需在明家这一批挽月纱卖得差不多的时候售出去即可。”
“城中使得起银子的人家远比你想的多,有这样的好料子,他们不单自买来穿新鲜,还要拿来做礼送人。"
"这般买得起挽月纱的高门,来往的亦不是甚么布衣小户,若没有些好物,如何拿得出手送人。为此见了好料子,他们定然也要囤买些往外头的相识送去,只要卖挽月纱的人不多,咱们就不愁出不了手。”
萧元宝不如祁北南得这些生意上的门道,也没旁的主意,便应了下来。
十九一日,两人一同回了庄子上,预备着二十一日上方家吃送嫁酒。
方家为着嫁女,年底上将一方土院儿重新修缮了一番,瞧着新了不少。
这一日已经在装点,挂红布、红灯笼、贴喜字窗花儿,喜庆的很。
此前方家穷困的时候不见来往的他乡亲戚,这朝闻着喜事儿,都提前来了不少人。
旁的不说,倒是热闹。
萧元宝将备好的成婚礼提前给二姐儿带过去,好与她说说话儿。
78/140 首页 上一页 76 77 78 79 80 8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