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本座恋爱脑(GL百合)——凤崎舞

时间:2024-10-26 08:10:13  作者:凤崎舞
  没过多久,就有了传闻,说“正玄派林止风”这位女宗师嫉恶如仇,最恨掳掠、□□妇女之徒。不信听听她的事迹:
  寇王掠走沿海女子,被她杀上海岛、挖走心脏喂了鱼;国师幕后指使女真族王爷领兵掳走边民凌虐妇人,也被她当着数万人的面,凌|迟处死。
  从此以后数年都无人敢明目张胆掳走中原女子和孩童。甚至连草原上小部落的女子也安全了许多,哪怕部落之间的斗争,胜利的一方也只是让战败的一方交出牛羊财宝。
  “止风剑”之名,响彻了北海和草原,也震惊了中原武林。要知道,她还这么年轻,别的宗师最年轻的都年过不惑了!
  别的武林高手成名,都是在中原逞勇斗狠,或是惩恶扬善,或是帮派、正邪的阵营厮杀,或是被长辈互相吹捧。
  唯有林婵,是一口气杀穿了大海和草原,杀的都还是宗师。这么多年了,有几个宗师是被杀死的?
  宗师级别的高手,就算是生死相搏,打不过要跑,谁也拦不住。是以鲜有宗师陨落。
  林婵一年杀一宗师,这是开了先河。
  林婵的威名日盛,她自己却并没有多少欢喜。
  她性子清冷,骨子里骄傲自持,旁人的吹捧,她并不怎么在意。
  自己的武功有多高,她比谁都清楚。能杀了两个宗师,不是因为她真的厉害到能猎杀宗师,也不是因为她运气好,而是她千般思虑、万般谋划,令对方退无可退,只能迎战。
  习武是为了强身,也是为了生活肆意洒脱,不再像幼年那样惶惶不可终日。可真成就了宗师,却发现最珍贵的人,早就被她弄丢了。
  是的,五年了,她终于明白。她丢失的不是挚友,而是心上人。
  师尊听了,确实哈哈大笑,说自幼聪慧,也有这般蠢笨的一日。
  他说,在师尊的眼里,你还是个小娃娃哩。人不见了,找回来就行了。
  对于众多亲人横死、风风雨雨大半生、须发已白的师尊来说,林婵的忧愁,只是幸福的烦恼。
  ……
  又过了一年,西北压境的匈奴人败了。
  朝廷历经两年有余,终于战而胜之。
  匈奴争夺单于之位,王庭大乱。
  单于的幼子被边军俘虏,准备以其为质子,收服部分匈奴人,安定边疆。
  西北天山“牧野山庄”的庄主救走了“孤涂”。镇西将军本身就是一个武林高手,当即叫来了师门兄弟姐妹,挖地三尺把人找到,又率兵围住了。
  但牧野庄主也是隐居多年的女宗师,年过六十了,竟因为担心这个唯一的外孙而出山。
  哪怕是宗师,也无法带着一个少年在弓箭手的围困中逃脱。
  牧野庄主说,要西北军派中原的女宗师与她公平一战,若她败了,就把人交给中原朝廷。若是胜了,便放他们走。若西北军不答应,便拉着孤涂一起赴死,宁死不做中原收服匈奴的工具。
  镇北将军做不了主,禀报皇帝。皇帝大怒。但军国大事,小不忍则乱大谋。
  朝中不是没有宗师:兵部的老尚书是宗师,大太监王忠良是宗师,但都不是女子。大长公主倒也曾是宗师,只是她年轻时为国征战受了重伤,年纪又大了,功力已经退步,如今一直在温泉养伤。再则,如此尊贵之人,怎可能去西北边军与蛮夷一决生死?
  武林也有几位女宗师。但此去决斗,若能胜之也便罢了,若是不小心输了,谁知皇帝会不会刁难?
  有人推荐了林婵。林婵的名声正如日中天,许多人觉得她年纪轻轻,名不副实。英才招人嫉,于是武林许多人不约而同的推荐了林婵。
  朱尧瑛暗中告诉她,皇帝已经动了真怒,最好不要拒绝。若是输了,她好歹是年纪最小的宗师,又曾为国立功,也有理由搪塞免责。
  等见了皇帝,林婵一口应下决斗之事,但要皇帝答应她一件事。
  皇帝不悦,待看了林婵递上一封素白折纸,忽然一愣,旋即哈哈大笑,道:“如此魄力,难怪如此年轻就成了宗师,当得起‘天下第一剑’!你敢求,朕有何不敢应?朕今日便应了你又如何?”
  答应了不说,竟在折纸的黑字后作了御笔朱批,想了想,又盖上私章。
  传国玉玺一般只有登基才会用,平日里圣旨上盖的都是皇帝的这一枚私章。这章盖上,林婵所求便成了圣旨。
  ……
  出发后,带兵护送她去西北的朱尧瑛哭丧着脸跑来跟她说,因为皇帝一句夸赞,说她是“天下第一剑”,如今人都还没到西北,全武林都知道了她是御封的“天下第一”。
  “陛下到底是不是故意的?这样一来,你可是只能胜不能败了呀!”
  林婵却笑道:“我在大殿之上当着文武百官向陛下讨要圣旨,陛下没有生气,只是这般小小惩戒我一番,也算是皇恩浩荡了。”
  此去西北,牧野庄主虽然成名多年,功力深厚,但如今已是困兽之斗。而林婵犹如冉冉新星,一日千里,愈战愈勇。
  二人旗鼓相当,大战一天一夜,最终牧野庄主力竭而死。
  顶尖宗师死在林婵手上,林婵算是彻底坐稳了“天下第一”的名号。
  牧野老宗师死后,林婵履行曾当面答应她的事,给小孤涂请了西席教导中原文化。数年过去了,这位西北的小王子彻彻底底成了汉人。虽然是质子之身,生活却低调富足又平静,只需偶尔去西北亮个相,让草原上汉军名正言顺的打着他的名号即可。
  林婵回到枣城,师尊问她:“你让皇帝帮你找人?”
  林婵摇头。
  师尊好奇得不行:“那圣旨上写了什么?”
  外面传言什么乱七八糟的都有,什么讨要御赐的黄金万两,讨要皇宫的武学秘籍,甚至有人说身份来历神秘的她是前朝皇室之后,讨要圣旨是想要嫁给太子,设法恢复前朝。
  前朝都灭亡多年了,本朝三代皇帝个个英武,这谣言也太没边儿了。
  不过任凭师尊百般好奇,心中如几只猫儿抓心闹翻,林婵就是不告诉他。
  林婵也看出来了,师尊时日无多了。若没了牵挂之事,恐怕活不过第二日。所以她刻意吊着师尊的胃口。
  然而即使如此,三月之后,师尊还是灯枯油竭。
  这时候,林婵才把圣旨给他看了。
  师尊看了,顿时哈哈大笑,道:“皇帝竟会答应了你。不过他自诩明君,海纳百川,能常人所不能,如此倒也不算意料之外。而且他当着文武百官盖了章,怎么也不会反悔。”
  林婵道:“弟子亦深以为然。”
  师尊道:“我算是活够啦。如今唯一放不下的,就是你这执拗的性子。今后若能找到人,就再别弄丢了。你听师尊的,不管坑蒙拐骗,先把人给留下了,清明带来我墓前让我瞧瞧。若是没找到……哼,一天没找到人,就一天别来看我,免得我看着你来气。”
  林婵乖乖答道:“是。”
  师尊:“是什么是?我都要被你给气活了!”
  林婵犹豫道:“真的吗?那我,再气气你?”
  师尊:“……”
  总觉得乖徒弟有点欠揍。
 
 
第25章 
  如果是江秋洵说这话, 那百分百是在故意气人。
  但林婵这么说,却是真心实意的。她为了留住师尊的性命,能把圣旨藏三个月。如果气气师尊能让师尊多活几年, 她一定会认真想想怎么让师尊生气。所以她明知道师父是玩笑,竟也有些跃跃欲试。
  师尊道:“你如今都是【天下第一高手】了,还这么没有眼力劲儿,就会气我!我是那个意思吗?我是让你学学你师尊我,肆意风流, 笑傲江湖, 讨人喜欢!”
  林婵道:“什么天下第一,都是皇帝揶揄我乱说的,我是不是天下无敌, 师尊难道还不清楚?”
  师尊看着这个怎么看都掩饰不住一身正气的美貌弟子, 志得意满, 道:“我徒弟,怎么就不能是天下第一?哎呀,你别又给我打岔,好好听我说!看看你,气人你就会,怎么讨女孩子欢心你就不会?也是我错了, 这些年都想着你千般万般好, 不愁嫁不了好男儿, 从未担心你的人生大事, 如今才知道你喜欢的是姑娘。但幸好也还不晚。我打听过了, 枣城最会讨姑娘喜欢的就是城东的张秀才, 他是江南来的才子,还会写诗。你去请他做你的西席, 教教你这榆木脑袋……”
  林婵抿了抿唇,难得有了些难以察觉的娇羞,更多的是欢喜和惆怅,道:“不用教,她应是心悦我的。”
  当事人还在的时候不懂,人走了,心心念念地想了好几年,回想当初的点点滴滴,哪还有不懂的?
  师尊:“……”吵不过徒弟,好气哦。
  师尊把茶杯往桌子上一摔,道:“听你的还是听我的?”
  林婵迁就道:“听您的。”
  师尊哼了一声,打着蒲扇中气十足地教训了徒弟一上午,总算是心满意足了。中午还喝了几杯小酒。
  当日未时,师尊便去世了。
  年纪太大,早年伤病过多,如今大仇得报,徒弟有了心上人,心满意足了。日子一到,喝着酒,听着戏,午后休憩时,含笑而去。
  林婵在师尊教她学第一套剑法的小院子里,照着月光练了一夜剑。
  她父亲不爱,母亲早逝,幸有师尊待她如亲子。
  只是,从这一日起,她连师尊也没有了。
  ……
  光阴似水,时间的流逝悄无声息。
  对于林婵来说,那狡猾的小狐狸被她救回、在枣城小庄子里养伤、讨她欢心又常气得她咬牙的那段岁月,似乎变得越来越遥远了。
  自从击败了三大宗师,林婵“第一高手”、“天才宗师”的名号天下闻名。就连南边忙着报仇的“慕挽月”都听说了“止风剑”的名号,还曾想花重金请她帮忙对付剑皇楼。
  可惜慕长老拐了几道弯去找人的时候,林女侠已经不在中原——外出游历,不知所踪。
  林婵成名,并非单纯因为武力,还因为武林对她的评价都是正面的,“侠义正直”、“锄强扶弱”,“为国为民”。
  名声好到连宗正寺的宗正都想请她去给皇室做教习。
  朱尧瑛最懂她,知道她忙着找人,哪有空蹲在京城和纨绔子弟斗智斗勇?连忙暗地里给她送信,让她先一步离开。
  朝廷找不到人,只能不了了之。却也恰好连累了“慕挽月”没找到人。
  林婵离开中原后,游历天下。
  她上过昆仑雪山,去过西北荒漠,进过西南苗寨……途中亦与诸多高手切磋,虽未能全胜,但也鲜少有败绩。
  不知不觉,短短一年间,已走遍西部山水。
  直到正玄派的老门主召她回去,游历一年多的林婵才回到了中原。
  老门主年纪大了,不想再打理门派,想要回家含饴弄孙。退隐之时,却直接越过了自己的几个徒弟,把门主之位传给师侄林婵。
  并非他大公无私,只因林婵的名气太大,武艺也太高,为人正派,门中的支持者亦众多。
  于是林婵回到门中,不再远游。
  林婵继任门主后,平日里十分忙碌,不但要管理正玄派和正泰商号,还要教导徒弟。她不再刻意寻找江秋洵。
  有时候甚至会完全忘记生命之中曾经出现过这个人。
  谁也没有办法永远坚定地寻觅和等待一个可能永远都不会再出现的人。
  可是,还是难以抑制的,在偶尔夜深人静时,莫名想起曾有一个人点亮了她生命中的色彩。
  想起她的模样,她的声音。
  .
  林婵没有像最初那几年一样马不停蹄、焦急地寻找。
  却还是忍不住在偶尔听到了她的行踪消息时,抽空去看一看、找一找。
  她年幼时受过暗算,或许是余毒,或许是伤到了经脉,也或许是别的原因,偶尔在寒冬时会发作眼疾。这几年,眼疾发作时间变长,频率也变多,她便连寻人也不再亲自去了。
  她去枣山的商会养病,对外称在长白山闭关修行。门中大部分时间都由大徒弟处理内务。几位师兄年纪还不大,在一旁挑刺,但都光明正大,不行小人之事,倒也不怕门中出什么差错。
  林婵生辰日在大年初一。
  那时不仅是自己的徒弟和门中弟子,各路江湖豪杰都有来送礼的。礼品比年货还多,堆积如山。其中不乏仰慕者。
  而她的另一重身份收到的礼物则寒碜多了。或许也是因为作为“商会长林婵”的她低调生辰礼物的缘故。
  如此,倒是把其中有一个不曾具名之人衬得很突出。
  那人每年会送些看起来不贵重的风雅之物来枣城。有折扇,有画卷,有砚台,有石墨。这些东西上,又都有提诗。
  并非名贵之物,仿佛是普通人自己手制,有些瑕疵,但瑕不掩瑜。特别是书画,上面书法飘逸,诗词豁达,画意幽远,林婵甚喜。
  其中有一首诗: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看到这句诗词,林婵不禁佩服此人的胸怀,而后细品诗中景色,又心生向往。
  林婵忽然惊觉:她如今在做什么?
  做门主,殚精竭虑,平衡自己和几位长老之间的矛盾?
  和别的门派争名夺利?
  这本不是她想要的。
  她忽然想起,师父去世前曾质问她:“你如今都是天下第一高手了,就不能学学你师尊我,肆意风流,笑傲江湖?”
  她如今确确实实是天下顶尖的高手了,可仍犹困在牢笼,不得逍遥。
  可记得当年为何要习武?
  为了不再害怕父亲族人来欺她害她,为了行侠仗义,为了若有一天找到了知风,不会再让她担心连累自己而决然离开。
  林婵忽而失笑。
  自那一日起,她逐渐放下了门派中的权柄。大弟子为人方正,打理内务还可,做不了门主,至少当下还不行。于是她将门中大权分门别类,交给可靠的师兄师姐。
  原本她闭关时,暗中告知几位师兄师姐是自己暗伤发作,担任长老的师兄师姐们惊疑不定,不信这个心机深沉、看起来功力深厚没有丝毫伤病的小师妹会真的闭关。都猜测她是不是又在暗中查谁的把柄。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