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心结识一二,见唤了几声没有回应,便走近拍了拍他的肩膀。
那人肩头轻轻颤了颤,缓缓转过身来。
青年看清那人面庞的刹那,宛如见鬼一般,哆嗦着往后退去,可惜双腿却不听使唤,一屁股跌进了泥潭。
那人目光阴鸷,透着隐隐的疯狂之色,一对骇人的眸子仿佛静置于血水中,泛着诡异的腥红,任何人,只要看上一眼,似乎就会被拖入那深不见底的血池,榨干全身。
青年被吓得几乎元神脱壳,凭借着满满的求生欲,撑起半个身子,踉跄着往后退去,直到他撞见个冰冷的硬物。
青年扭头看去,竟是两具被雨水泡的有些肿胀的尸体,尸身青白,脖颈处扎着两个血窟窿,像极了被什么东西咬破喉咙,吸尽血气而亡的模样。
青年瞬间瘫坐在地上,彻底放弃了挣扎。眼看那人步步逼近,青年绝望的闭上了眼。
他等了半晌,迟迟不见那人扑向自己。耳边传来一声极轻的声响,像是什么东西坠落到泥土间,他甚至能听到水花微溅声。
他好奇地睁开了眼。
只见那人半蹲在面前,神情古怪地盯着什么东西出神。
青年顺着他的视线望去,是个香囊。
嚢身大约应是素白的,只是此刻混迹在泥洼中,已经辨不出原本的颜色了。
不知是不是青年的错觉,那人冷冽如刀割的表情,似乎是柔和了不少。
他似乎是想伸手去捞那香囊,手停在半空许久,又好似担心烫手似的,缩了回去。
不知过了多久,也可能只是一瞬,那人站起身子,手握长剑,朝着天边走去。
天边的口子越撕越大,残阳如血而注,似是要将那人吞噬。
不过一夜间,菊花坳易名。
人称旱魃谷,传说此地惊现旱魃,不老不死,以血为食。
第52章 十日
十日后。
白露挂苍松,梧桐细雨中。
秋已至。
羽庄的后院却不显萧瑟,秋草繁茂,各类花卉在秋寒中绽放。院中桂花悄然爬上枝头,千簇万簇压枝低,浓烂至极,又清雅至极。
院内药香与桂花香交缠,细闻去,还有一丝酒香。
药童东葵拿着扫帚,在庭中探头探脑。他远远见到白药,丢下扫帚,迎了上去,“如何?墨爷肯听劝么?”
白药皱着根苦瓜脸,摇摇头,“不听,还在喝着呢。”
东葵也皱起了眉头,“这该如何是好,东家临走前千叮万嘱,让我务必看好墨爷,不能让他沾酒。这下倒好,简直拿酒水当饭吃。”
白药叹了口气,“咱们几人,也就元晦公子能管住墨爷。唉,也不知他不声不响地去了哪里,还一走就是这么些时日……”
两人大眼瞪小眼半晌,白药道:“要不你再去劝劝?再这样喝下去身子不出毛病才是怪事。”
东葵苦笑连连,“唉~我都碰壁六七回了……”
院南角金桂树下,摆放着一桌一椅。桌脚处立着三四个空酒坛。桌案上小火慢煨着酒壶,酒气自流口处缓缓溢出,与浓郁的桂花香彼此纠缠,不分伯仲。
墨玉笙身着淡绿色氅衣,斜倚在金桂树下,一手握着酒杯,杯已见底。
汴州入秋,昼夜温差较大。白日里阳光和煦,空气干爽,并不显寒冷,只在墙角树荫处方能寻到一丝薄凉。因此,城中百姓,大多还只着单衣出行。
墨玉笙体寒,较之常人会捂得更加严实,大约是酒气熏人的缘故,他解了领口,衣襟大敞,袖袍高挽至手肘处,露出白皙的手腕,腕子处骨节高耸,似乎是又清瘦了不少。
他的脸颊被酒气镀上了一层红晕,看上去气色不错。一双桃花眼分明满含春水,顾盼回眸间,又隐隐透着股榈庭落叶的萧瑟。
很淡,淡到几不可察。
炉上酒壶泛起了突突声。
墨玉笙提起酒壶,又满上了一杯。他碰了碰酒杯,有些烫手,便索性凑上前,边嗅着酒气,边静候热气散去。
从前墨玉笙喝酒,是爱酒。爱它的纯粹,浓烈,醇厚,软绵。
如今洗血术后好不容易恢复了一点的味觉,已经被酒精给彻底麻痹,他几乎要分不清酒水与糖水了。
他爱的,不过是酒气中独有的那份醉。
秋风过。
枝桠轻轻摇摆,桂花瓣簌簌落下,落在矮案上,落进酒杯里。
热力将杯中桂花香催得更甚,也不知这杯浊酒是否会沾上些许桂花味。
墨玉笙捉起酒杯,正欲品尝一二,酒杯忽地被一只手轻轻压回了桌案上。
墨玉笙深深吸了口酒气,低笑了几声:“东葵啊东葵,别听那慕容碎嘴的。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这句句道得可都是古人的大智慧,你我都该学着点。”
他说着,捉杯的力道又重了几分。
可惜,那只手依旧不依不饶地压在杯口处,力道不重,却也让墨玉笙动不了半分。
墨玉笙摇摇头,笑道:“要不,你陪着我喝点?就偷偷摸摸地抿几口,出不了什么岔子。即便是出了岔子,也自有我来扛着,旁人说不了你什么。那慕容碎嘴远在京城,更是鞭长莫及,你怕他作什么?”
他边说边又试着提了提酒杯,也不知是不是酒精上头的缘故,四肢绵软无力,竟还是挪不动那酒杯。
墨玉笙心道:“东葵那小崽子,怕是被逼急了。”
他于是以退为进,柔声哄道:“再容我喝一杯,就一杯,喝完就让你向那慕容碎嘴去交差。”
那人,依旧不为所动。
墨玉笙有些不悦了。
他于是缓缓抬眸,看向那人,面上是刻意流露出来的慵懒笑意,配着一双泛着酒气显得缱绻迷离的眸子,效果绝佳,便是慕容羽本尊到来,怕也是得没底线的退让,搞不好还得主动给他斟酒。
只是,这份刻意营造的松弛,在看清来人脸颊时,倏地消散殆尽。
墨玉笙惯常藏匿自己的情绪,哪怕心底波涛汹涌,他面上也总是一副水波不惊的模样。
但这次,许是被酒精麻痹,他却没能控制好面皮,让心底的情绪露了行迹。
大概意识到自己失态,他快速垂下眼眸,短暂地平息了片刻,又重新抬眸看向眼前人。
来人正是元晦。
不过短短十日,他变了不少。
青丝凌乱,衣衫褴褛,咋一看还以为是从哪个角落冒出来要饭的。
撇开他狼狈的外形不谈,他的气质倒是更为沉郁寡淡了。
像是孤寂了许久,沉寂在昏暗角落里的尘埃;又像是守着寂寂严冬,望着一池寒冷,孤独立在江北的树桩。
他的背脊依旧挺拔如松,却不再似二十岁的劲拔,更像是岁月沉淀后的苍劲。
两人四目相对,谁都没有开口说话,手却都双双停在酒杯上,谁也没有要让步的意思。
最终,还是元晦率先开口道:“师父,喝酒伤身。”
这本是句稀松平常的话,墨玉笙不知怎得就觉得眼眶有些温热,他于是迅速垂下头,低声道:“酒已入杯,又岂可暴殄天物。”
“我替你。”
元晦淡淡道,五指一拢,没怎么费力地将酒杯从墨玉笙手中抽离,仰头喝尽。
墨玉笙愕然。
十日前,他分明还是个滴酒不沾的毛头小子,作死喝上一口都会被呛得面红耳赤泪眼婆娑。
如今烈酒入喉,竟在他脸上再激不起半点波澜。
这些日子,究竟发生了什么?
墨玉笙有心想拉过元晦细细询问一番,思来想去又觉得自己实在没有那个脸面。
他沉默了良久,道:“回屋换身干净衣服,好生歇着吧。”
他撑着桌子站了起来,酒劲上头,让他踉跄了几步,他定了定神,转身朝着厢房走去。
“师父……”
身后传来元晦的声音。
墨玉笙回过头。
风过无声,花落有痕。
元晦站在金桂树下,很有那么点玉树临风的味道。
墨玉笙下意识地避开元晦的目光,问道:“怎么?”
元晦却只是目不错珠地凝视着他,低声唤着“师父……师父……”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像秋虫低鸣那般,细碎又缠绵。
墨玉笙站立了片刻,不自在地回过头,他顿了顿,开口道:“没别的事就抓紧回屋歇着,明日一早启程去五毒山。”
元晦胸口起伏了几下,脱口道:“我没想还能在这见到你。我以为……你早走了。”
墨玉笙头也不回地走向厢房,“嗯,出了些事,耽搁了。”
末了,又生怕元晦误会似的,添了句:“别多心,和你无关。”
简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他走出几步,忽地想起了什么,匆匆转身,指着桌案上的酒壶叮嘱道:“剩下的给我倒了,不许偷喝!”
小火慢煨,酒壶流口温温吞吞吐着酒香,看上去,甚是纯良无辜。
元晦在他身后,无声地笑了笑,“好。”
哪知半个身子挤进厢房的墨玉笙,又骤然收了脚,转身朝中厅走去。
元晦:“师父去哪?”
墨玉笙没好气道:“给某个没良心的小王八蛋配安神散去。”
没有被指名道姓的小王八蛋生怕这个响亮的名号落不到自己头上,忙接口道:“多谢师父,我陪着你一同去。”
墨玉笙朝他摆摆手,“你老老实实回屋换身干净的衣裳,别出来给我丢人现眼。”
无故得了骂的小王八蛋看上去心情甚好,来时一身沉郁寡欢之气淡去不少,他一路目送墨玉笙消失在草木尽头,方才恋恋不舍地收了目光,低头扫了眼襟前被蹉跎地几乎看不出本色的血迹。
墨玉笙对他这几日的行踪不闻不问,风淡云轻地就将这十日翻篇,元晦便顺着这台阶往下走,索性将菊花坳之事烂在心底。
只是,他永远也无法亲口告诉墨玉笙,他听了他的话,逃到了很远,也下定过决心,与他彻底了断。
可惜他越过了千山趟过了万水,眼中所见,耳中所闻,脑中所想的,却依旧是他。
他也并非没有恨过怨过墨玉笙。
上天赐他一个“曦”字,却未曾给过他半分光明。
墨玉笙是他的光,照亮了他半生路,却被一个叫墨舟遥的人,生生掐了去,从此堕入黑暗,不见天日。
怨毒的藤蔓在他心底疯狂滋生,他终不敌心魔,被反噬了心智。
他于是蜷缩着身子,躲在无人在意的躯壳里,任由陌生的自己一下一下,朝着弄人的命运挥剑。
可当心魔企图与他合二为一,强行将墨玉笙从他脑海中抹去时,他还是挣扎了,甚至凭借一线清明,逆风翻盘,重新压制住了心魔,拖着卑微的身躯,回到了羽庄。
与此同时,他在心底做了个决定。
无论眼前人是墨玉笙还是墨舟遥,他都不在乎。他在乎的,只是那个血夜,那一点绕指的温柔。
倘若对墨玉笙的依恋是种病,他已病入膏肓。
此乃绝症,无药可医。
连血仇,也不能。
…………
第53章 妖女
翌日,两人乘坐马车,一路驶向西南,踏上五毒山访药之旅。
车夫是羽庄的伙计,名叫来风,年纪与元晦相仿,在入羽庄前跑过一段时间江湖。
车行三日,来到一处荒野,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来风正愁没地填肚子,远远瞧见一间面馆,装潢甚是简陋,几块破木板子彼此支撑,勉强够遮风避雨的。
来风身强力壮,新陈代谢格外快些,他饭量极大,是个妥妥的饭桶,可惜肚子存不住货,经常是刚吃了上顿就惦记着下顿。反观帘后二人,靠着几口茶水就能撑上一天,在来风看来,简直匪夷所思。
他与二人混得熟,也不避讳,撩开车帘,嬉皮笑脸道:“墨爷,前面有间面馆。”
墨玉笙见他这副成天吃不饱饭的样子觉得好笑,逗他道:“怎么,才刚吃过八个包子,这么快就又饿了?”
来风摸着浑圆的肚皮,吐了吐舌头,不太好意思地说道:“那家包子水,不实在。”
墨玉笙见他圆鼓鼓如发面馒头似的腮帮子,忍不住手欠,伸手掐了上去,“那倒是,怎么也比不上我们来风的脸蛋实在。”
来风惨遭这突如其来的咸猪手,脑子发晕,手一抖,险些连人带车一道栽进阴沟里。
元晦一张俊脸顿时黑如锅底,他终于忍无可忍地说道:“师父!请自重!”
墨玉笙艰难地收起了满身的轻浮,憋出一脸浮夸的庄重,“走,随我吃饭去。”
三人下了马车,进到面馆。
店内坐满了南来北往的食客。店外搭了个简易的遮阳棚,摆放了几张桌椅。
三人在店外挑了处空桌,点了些茶水和五碗汤面,坐等上菜。
店不大。跑堂,收银,掌勺都压在两人身上。平日里一天到头来不了几位客人,两人游刃有余。今日也不知遇上个什么良辰吉日,里里外外坐满了食客,急得老板满头大汗。
偏生他又是个实在人,不忍怠慢每位贵客,咬牙翻出了压箱底的花生核桃,挨个送到每桌,边真诚地给人赔不是。
元晦接过核桃,刨开,细细地除了碎屑,无比自然地递到墨玉笙跟前。
墨玉笙嘴刁钻,臭毛病多,比如吃核桃仁可以,不能沾核桃皮。元晦便一丝不苟地将核桃皮去得干干净净,简直比面馆的桌椅板凳还要光洁,看得来风目瞪口呆。
他与元晦年纪相仿,又是那种大大咧咧的性格,当下叹道:“元晦公子可有心上人?哪家姑娘若是能被你看上,当真是祖坟冒青烟了。”
元晦将新鲜去壳的琥珀色核桃仁放入墨玉笙跟前的碗碟,抽空对着来风笑了笑,简短道:“有!”
来风顿时媒婆上身,凑上前去,问道:“果真?那姑娘定是生得花容月貌吧?”
元晦想也没想,点头道:“嗯。”
36/72 首页 上一页 34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