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砚的那双杏眸里已经泛出了泪光,他心已柔软,却还是有些倔强得不愿落泪。
梅氏遭难以后,他只在宋澜面前落过一次泪,翁翁说的不错,他确是太过刚强,这些年独自一人扛起了太多东西,又深埋内心的苦闷,也有不敢言明的情愫。
好在他已经走到今天。
自从宋澜给自己撑了一柄油纸伞,自从在浮山看过一轮红日,他便彻底释怀了,他真的看到了光明灿烂的前路。
“翁翁,景怀知道了。”
唐枕书一笑,知道自己的话梅砚是听进去了,又看了正在院子里浇花的宋澜和赵旌眠一眼,说:“方才翁翁与你阿公对陛下说,他若是待你不好,我们饶不了他。这话还得再说给你听一次,他若是待你不好,你就一封信写回来,我们替你出气。”
梅砚的回答与宋澜一样,“他都要把命给景怀了,怎么会待景怀不好。”
唐枕书又笑,伸手招呼了宋澜和赵旌眠,“茶都凉了,还不过来尝尝?”
宋澜与赵旌眠一起回来坐下,然而当他看到赵旌眠尝着自己少傅煎的茶赞不绝口的时候,还是有些后悔。
刚才那盏茶应该喝的!
——
五日后,原江南巡抚刘岑安游街问斩,宋澜亲自监刑,钱塘百姓将刑场围了个水泄不通,等到刘岑安人头落地,可谓大快人心,百姓齐呼万岁,一场人心惶惶的民怨祸事终于归于平静。
又过两日,新上任的江南巡抚和吴兴知县一同到了钱塘,在宋澜面前郑重拜见,立誓不负江南百姓。宋澜看着自己眼前在去年才通过秋闱入仕的年轻人,心中不胜欢喜,信心十足。
这些事情全部定下来以后,就到了宋澜和梅砚该启程回盛京的日子。
临行那日,祖孙数人依依惜别,唐枕书与赵旌眠嘱咐了好几遍,言语极其令人动容,连宋南曛都被感动地哭了鼻子。
梅砚看了看天色,觉得再这么下去不是办法,又多宽慰了两位外祖几句。
“翁翁和阿公放心,景怀在朝中任闲职,等不忙的时候自然再来探望两位外祖,届时多住几日,也好在外祖跟前尽孝。”
唐枕书道:“若是不得空,也记得多写信,免得我们总是挂念。”
梅砚正中应下。
正要走,赵旌眠又想起一事来,说:“逢山如今在朝中忙,你嘱咐他不要太过操劳,年节休沐的时候,也记得回来看看。”
梅砚刚要点头答应,一旁的宋澜就一拍脑袋,一蹦三尺高。
“朕险些忘了说一件大事!”
梅砚被他一惊一乍地吓了一跳,忙问出了什么事,却见宋澜笑嘻嘻地向唐枕书和赵旌眠保证说:“两位外祖放心,兄长今年必定是要回来的,且不会是一个人回来,多半还要带一个人回来。”妍珊婷
“什么意思?”
“昨天送来的奏折里有皇叔的折子,皇叔说,兄长前些日子已经上门提亲了!”
梅毓梅逢山,求娶怀王幺女宋鸾音。
作者有话说: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出自《论语·微子》,特此标明。
第68章 请帖
梅砚与宋澜拜别了两位外祖, 一行人快马加鞭回到了盛京城。
路上走了八|九日,经钱塘江水,过金陵古城, 临徽州烟雨,到盛京城那一日,正是春景最盛的时候。
城外浅草没过马蹄, 枝头春意正闹, 莺啼燕舞,暖风和煦。
周禾亲自带了兵马在宫门口恭迎宋澜, 同行的还有梅毓、陆延生、杭越等一干重臣。
宋澜与梅砚下了马车,环视一周,竟是先问起了孟颜渊。
“子春, 怎么没看到左相?”
周禾对此嗤之以鼻,有些嘲讽地说:“回陛下,前些时日倒春寒,左相一病不起, 已经告假多日了。”
宋澜有些意外。
“病了?太医去看过了吗?”
周禾拱手:“太医已经去过了, 说左相就是染了风寒, 只是年纪大了,应该多修养。”
宋澜便笑笑, “那就让左相多修养修养。”
既是修身, 也是养性。
此番宋澜亲赴江南料理民怨之事处理十分得当,既平息了民怨、处置了污吏, 又不失帝王威仪。这些日子以来江南地界已经传出不少颂赞皇帝的文章, 其余地方的百姓对宋澜的态度也有了很大的改观。
就说眼前的满朝文武里也已经有不少人对宋澜心服口服, 用梅砚的话来说, 他这次果真收获颇丰。
若真有谁气得牙痒心肝疼, 那只能是如今正在抱病的左相孟颜渊了。
宋澜抬头看了看盛京城晴朗明媚的天,转头对梅砚说:“去了一趟江南,也不知道盛京的倒春寒有多冷,竟害得左相染了风寒。”
言外之意,孟颜渊究竟是冻病了还是气病了,并不好说。
明眼人都知道宋澜这话里的深意,梅砚也只是从容地笑了笑,轻声道:“陛下,满朝文武都等着呢,先回宫吧。”
宋澜含笑点点头,一众朝臣将宋澜跪迎回宫,声势浩大,不输当初的登基大典。
宋澜不在的这段日子,朝中琐事本应由孟颜渊代为掌管,孟颜渊病后,担子就全落在了梅毓身上。
也亏得做尚书令的人是梅毓,才能将朝堂打理得井井有条,不只吏治清明了许多,就连朝中党派都少了一半。
宋澜回宫以后埋头朝政数日,最后做了个总结:
“兄长实有宰甫之才。”
他说这话的时候,梅砚刚好坐在昭阳宫里吃龙井茶酥,闻言悠悠地叹了口气:“陛下,您的宰甫说今日要来向您告假。”
“为什么?兄长是嫌朝中事务太多,还是身体不适?”
“都不是。”梅砚摇摇头,脸上的笑意却藏不住,“兄长不让我说,他要亲自进宫来说。”
宋澜抬头望着窗外大好的春色,一双上挑的眸子眨了眨,隐隐有了猜测,笑意也就渐渐浮在了脸上。
梅毓是这天下午进的宫,少见地没穿官袍,而是穿了一身御召茶色的纱袍,很显他的温兰之姿。
梅毓私下里见宋澜,大多只行礼不下跪,今天一进门却破天荒地撩了袍子冲着宋澜跪下,着实将宋澜吓了一跳。
“兄长这是做什么?”
梅毓抬起头来,脸上却挂着很明媚的笑,因这样的笑容平时很难在端庄持重的梅逢山脸上看到,宋澜不由地就愣了愣。
这一愣,就听见梅毓说:“景怀应该同陛下说了,臣是来告假的。”
宋澜仍是有些摸不着头脑,下意识地又看了梅砚一眼,后者却坐在窗边逗鹦鹉,鹦鹉翡翠正努力地从梅砚手里抢瓜子。
宋澜只好对梅毓点点头,又说:“是,但少傅并未告诉朕兄长为何突然要告假。”
梅毓便很自然地从怀里掏出一叠书文,底色是扎眼的红,他双手呈上,恭恭敬敬呈给了宋澜。
“臣要告假,并非无缘无故,而是臣……要娶妻了。”
此时被宋澜拿在手里的,正是一份请帖,请帖展开,红纸金字,上面是梅毓工工整整的字迹:
送呈润兴帝安。
伏以。
秦晋联盟世为婚姻之美。
鸳鸯对只配就天定良缘。
恭惟。
宋澜连忙将梅毓扶了起来,此时梅砚也已经信步过来,冲着兄长一揖:“早说了这样的喜事该早些告诉青冥,兄长非要瞒着他。”
梅毓却有些无辜地说:“是鸾音不许我提早告诉陛下的,她大概是有些不好意思。”
宋澜捏着那封请帖笑了笑,哪里又会不知道宋鸾音的脾气,只道:“她这算是想要给朕一个惊喜吗。”
梅毓失笑:“大概是这样。”
宋澜时常打趣宋鸾音会嫁不出去,如今她也算是把自己嫁出去了,与其说不好意思,不如说是在与宋澜赌气,又怕中间出什么变故,所以才撺掇梅毓瞒着宋澜。
如今婚期已经定下,请帖也下了,是万万不会再更改的。
宋澜叹了口气,说:“朕就这么一个待嫁的妹妹了,可不能亏待了他,她虽不领朕的情,可朕总得赏赐些什么。”
赏赐什么呢?
宋澜拖着下巴思考了半天,直到梅毓开口:“鸾音什么都不缺,陛下不必赏赐什么的,只求成婚那日陛下能够拨冗前来,臣与鸾音就已经不胜感激了。”
这语气,活像宋鸾音已经嫁过去了一样。
宋澜当下也没说什么,只道了声好,就留梅毓在昭阳宫里一起用了晚膳,梅毓出宫时邀梅砚同行,梅砚的耳尖却红了红。
硬着头皮解释:“东明说家里闹老鼠,这两天忙着捉鼠呢,陛下这两日便留我住在宫里了。”
宋澜在一边憋笑憋得难受,梅毓却面色如常地点了点头:“很好,我现在就去少傅府上看看是多大的一只老鼠。”
“兄长……”梅砚告饶。
梅毓认识了宋鸾音以后,性情似乎没有以前那么古板了,见状也只是伸手空点了点梅砚和宋澜的面门,竟有几分兄长对弟弟的宠溺。
“朝中事多,大局未定,你们俩……也别太勤勉。”
两人连声应下,梅毓这才走了。
梅砚松了口气,回身捶了宋澜的肩膀一拳,抬眸瞪他:“还有脸笑,都是你惹的。”
宋澜有些无辜地耸了耸肩,笑道:“朕也没想到那糕点会把老鼠引了去。”
事情要从好几天前说起,那时候宋澜和梅砚刚从钱塘回来不久,宋澜担心梅砚一时吃不惯盛京的菜色,就又命人找了好几个会做江南菜的厨子。其中有一人做得一手好糕点,宋澜就每天都往少傅府上送糕点,结果送得太多,梅砚一时吃不完,天气又热,便招了一窝老鼠。
老鼠夜里磨牙,吵得梅砚睡不着觉,宋澜歪打正着给自己找了个好理由,灵光一现,就借着由头把梅砚接到昭阳宫来了。
所以刚才梅砚并没有骗梅毓,东明是真的在府上捉老鼠,尽管这事听起来十分荒唐。
已经是仲春时节,天色黑得有些晚了,这会儿正是昏昏沉沉一片,宫人正在宫苑里掌灯。宋澜边笑边把昭阳宫的门窗都关了个严实,屋里一时也昏暗下来。
梅砚觉得有些闷,下意识说:“别关窗户。”
“不行,今晚费事着呢。”宋澜把梅砚打横抱起,用下巴磨了磨他的头发,笑,“一趟江南去了一个多月,朕清心寡欲实在太久了,少傅。”
梅砚隐隐生出些不祥的预感。
“在空山别院,你不是还……”
宋澜张嘴堵上梅砚的唇,后面的音节就全消散了个干净。
良久,梅砚觉得自己都快要憋死了,被托住的腰身已经有些发软,他伸手推了推宋澜,宋澜却是又吻了一会儿才把人松开,放在了床上。
就这么一会儿功夫,梅砚的眼睛就红了个彻底,水汪汪的模样极其惹人喜欢。
“少傅,去了一趟江南,朕怎么觉得你有些转了性情?”
宋澜也说不出这种转变到底是什么,就是觉得梅砚似乎比从前温和了许多,遇事也不怎么抗拒了。
梅砚抬手抹了抹自己的嘴角,擦去不知是谁的口水,垂着眸子说:“是翁翁嘱咐我,遇事不必太过刚强,我想了想,觉得有道理。”
他并没有在别人面前表现出什么来,只是在面对宋澜时,性情软了三分。
宋澜一时感动,恨不得即刻翻身上去,却听见梅砚有些嗔怪地警告他:“宋青冥,你别把我折腾死了。”
“怎么会?”
梅砚极其认真:“我阿公说了,你要是敢待我不好,他就直入盛京打死你,他发起脾气来可不管你是不是皇帝。”
宋澜这才后知后觉地想起唐枕书和赵旌眠的那番话。
宋澜抿抿唇,贴在梅砚耳朵边上,用很低沉的气音说:“那少傅自己说说,朕待少傅好不好?”
梅砚任由他舔自己的耳垂,想了想才说:“如果我能按时去上明日早朝的话,就算你待我好。”
宋澜笑了笑,牙齿从耳垂转到锁骨。
“那朕还是给少傅告假吧。”
宫苑里的春笋探出脑袋,高处的竹叶与暖风击掌。
“外祖把朕打死的时候,少傅不要太难过。”
杜鹃鸟不再唱啼血的哀鸣,转而婉转吟唱起了春光。
“少傅,你说实话,朕待你好不好?”
第二日的梅砚没能去上早朝,但又不得不承认,宋澜待他,真是好到了骨头里。
作者有话说:
“秦晋联盟世为婚姻之美。鸳鸯对只配就天定良缘。”引用自网络,特此标明。
第69章 洞房花烛夜
五月, 宋澜下旨封宋鸾音为鸾音郡主。
六月,鸾音郡主下嫁尚书令梅毓梅逢山。
五牛耕田,八龙治水, 七日得金,二人分饼。
天恩母仓,吉神宜趋。
最宜嫁娶。
虽是朝臣娶亲, 却有百姓同乐, 先帝驾崩以后民间禁嫁娶三年,盛京城已经许久没有这样热闹的时候了, 尚书府与怀王府两处张灯结彩,锣鼓声从早响到了傍晚。
尚书府里,宋澜一身龙袍坐在上首暗暗同周禾比酒, 花厅里是令人看着都觉得眼花缭乱的官员,因为有皇帝亲临,满朝文武除了抱病在床的孟颜渊都到齐了。
宋澜赦了礼,令众人不必拘束, 于是席上觥筹交错, 喜笑颜开, 尚书府的厨子忙得险些晕过去,院子里的贺礼堆得比人还要高。
这排场, 银登夜宴都不见得能有。
梅毓家中已无其他亲人, 唐枕书和赵旌眠又不回盛京,府上许多事情便只能由梅毓亲自打点。
梅砚亦是从早忙到了晚, 今天是兄长娶亲的好日子, 他穿的是件酡红色的弹花暗纹锦服, 腰间系的仍是玉带, 显得贵气十足。
像是多年前世家名门的贵公子, 跋涉一身风雪,仍旧举世无双。
51/89 首页 上一页 49 50 51 52 53 5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