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大秦皇叔(历史同人)——这个懒人没起

时间:2024-12-04 08:45:29  作者:这个懒人没起
  而且这五个人的职业素养很高,登上阁楼,就观察了各处出口、入口,以及那些可能被刺客钻空子的地方。双手永远有一只不离刀柄附近,随时准备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并且做出反击。
  饶是沧海君看尉缭不顺眼,也不得不承认,尉缭带出来的人,自有独到之处。有这五个经验丰富的亲卫兵配合李斯招揽的游侠儿,只要李家人不往偏僻的地方钻,应该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等筵席散场,其他宾客都走了。尉缭将鬼谷弟子召集起来,给他们安排了新的任务。
  鬼谷一脉十分关注天下大势。
  现如今,最凄惨的是韩国,就只剩下不到一郡之地,包括阳翟、洛阳、以及洛阳周边那一小圈。连割地贿赂秦国都做不到了。韩赵地区还发生了大地震,韩国的百姓连吃饭都成了问题,自然没钱纳税。韩王安为了筹集国家的各项财政支出,甚至出售韩国的美女。然后一个奇怪的闭环出现了——秦国的权贵富豪购买韩国美女,韩王再拿这些钱贿赂秦国。
  许多韩国百姓冒着被杀的风险,穿过两国的边境线,进入已经在秦国治下的南阳定居。
  当年的赌约,是秦王政嬴了。
  韩非对韩王安彻底失望,将自己关在屋里,掩上窗帘,在幽暗的光线中独自待了三天两夜,被国子学的少年们破门而入,七手八脚地架出来的时候,头顶已经有了一小撮白发。
  韩非不肯吃饭,他的学生一个个哭得超大声,争着给他喂食。
  他长叹一声,对张良说:“终不似,少年时。却总有少年来。”韩非开始专心教学,存韩那篇奏疏,大约是他最后的倔强。
  依照赌约,秦王政要求韩非从此不再插手韩国的事。
  秦王政跟李斯制定了灭韩的计划,时间就选在今年春耕之后。由于国力差距过分悬殊,也不需要兴师动众,由内史腾在南阳郡招募士兵就足够了。
  赵国那边,虽然李牧又一次挡住了秦军的进攻,然而赵国内部发生了权利更替——赵王偃(赵悼襄王)废黜了太子赵嘉,立公子迁为太子。赵嘉是赵王偃还是公子偃的时候,跟正妻生的嫡长子。后来赵王偃纳了邯郸的倡女邯郸姬入后宫,生下公子迁。
  赵王偃非常宠爱邯郸姬,他刚继位的时候,就想废掉正妻,让邯郸姬来当王后,奈何满朝文武都不同意,李牧就是反对的最激烈那几个重臣之一。邯郸姬因此记恨上了李牧。隔了几年,赵王偃坐稳王位,大权在握,乾坤独断,还是将正妻给废了。邯郸姬如愿以偿当了王后,又惦记上了太子之位,赵王偃听了枕边风,准备废掉太子赵嘉,立邯郸姬的儿子公子迁为继承人,李牧又跳出来强烈反对废长立幼,于是又拖延了许多年。
  所以公子迁当上太子以后,将李牧以及废太子赵嘉,视作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除掉他们。不过,对赵王偃来说,废太子赵嘉毕竟也是亲生的,所以他没有把事情做绝,将赵嘉分封在与燕国接壤的代地,虽说位于荒僻的边陲,与戎狄杂居,经常被劫掠,但好歹也是一块安身立命之地。李牧曾经在这里带兵进攻燕国,颇有些人脉,让他照拂一下废太子赵嘉,先将城池修起来,抵御戎狄也不难。
  秦国这边,负责外交的姚贾已经买通了赵国的权臣郭开。秦王政许诺高官厚禄,让郭开想法子搞死李牧。
  但李牧数次击退入侵的外敌,两次击退秦军,秦军的战损高达十五万人,可谓劳苦功高。郭开一时间也拿他没办法,就跟邯郸姬联手,先说些谗言,动摇赵王对李牧的信任。
  尉缭决定助郭开一臂之力,再添一把火,派鬼谷弟子教赵国的小孩子唱童谣:“赵为号(赵国放声哭叫), 秦为笑。以为不信,视地之生毛。”
  童谣传播得十分迅速,很快就传遍邯郸的大街小巷,传到了赵王偃和太子迁的耳中。可惜满朝文武,分析来分析去,只觉得这个童谣不吉利,像是一个预测未来的神秘谶言。
  就在这当口,赵国发生了罕见的大地震,山崩水竭,随之而来的饥荒,更是席卷了半个赵国。谶言再次应验,真的是赵国哭,秦国笑,地生毛。
  关键时刻,赵王偃驾崩了。他掌权期间,重用李牧,北逐匈奴单于,大破东胡,消灭襜褴,击败秦军。赵国还从燕国抢来不少土地,算得上能与秦国一战的军事强国。奈何赵王偃的私生活过于混乱,史书上的风评一向不怎么样,谥号赵悼襄王,不是昏君的谥号。
  然而他信任奸臣郭开,逼走老将廉颇,废长立幼,也埋下了亡国的祸根,算不上英明。
  太子迁继承王位,成为赵王迁。但前王后留下的嫡长子赵嘉更得人心。赵王迁想杀掉废太子赵嘉,永绝后患。奈何赵嘉也不是傻的,无论赵王迁派几波人召他回京,他都龟缩在封地,筑高墙,修城池,带兵跟林胡、娄烦等游牧民族抢夺地盘、人口。任凭朝廷催促威胁,绝不踏出代地一步。
  这时候,赵国的朝局已经非常糜烂了,内忧外患,国库空虚,民生疲敝,拿废太子赵嘉也没什么办法。
  不过李牧带出来的士兵,勇武精锐,赵军依然具备与秦军一战的实力。可惜因为地震和饥荒,赵国的后勤出了问题,粮草已经开始供应不足了,消耗的军械也难以及时补充,于是李牧被迫选择坚守城池,不与秦军正面交战。
  这样耗下去,对秦国的国力也是极大的消耗。别的不说,单是远距离运输粮草到前线这一项,运输一份,运粮兵在来回的路上就要吃掉两份。虽然秦国耗得起,但如果有办法能多保留一分实力,那当然更好,以后对上楚国,也更有底气。
  尉缭又安排鬼谷弟子编了新的童谣,在赵国散播——赵国何号?秦国何笑?有木生子,盗国盗宝。
  通俗一点说,就是:赵国人为何放声哭叫?秦国人为何开怀大笑?因为有木生子,盗国盗宝。
  随着童谣传遍邯郸,惊动了赵王迁,再次被当做预测未来的谶言。很多赵国人都在猜测“有木生子”指的是什么?难道是说会有一个姓李的人,窃国窃宝,导致赵人哭,秦人笑吗?
  赵王迁联想到李牧,又听说李牧坚守城池,已经有一段时间不曾与秦军硬拼。赵王迁的疑心病就再也压不住了,他找郭开商量对策,郭开早就被秦国收买,假装迟疑,等赵王迁再三催促,郭开才说,听闻李牧龟缩在城池中,不肯出战,偷偷地跟秦国谈条件,只要秦国给的足够多,李牧就准备不战而降。
  赵王迁又惊又怒,派人盯着李牧。假如发现李牧有异常行为,立即禀报。
  有一个成语叫“疑邻盗斧”,如果你怀疑邻居偷了斧子,去观察邻居,你就会发现,他的行为十分可疑。因为怀疑一个人的时候,就已经在心里给那个人定罪了。
  秦军的主帅王翦认为,除掉李牧的时机已经成熟——赵王迁新继位,对两次击败秦军、功高震主的李牧十分忌惮。谣言又传播得如此迅猛,赵王迁现在估计睡觉都不踏实,只需要给他一个理由,不用秦军动手,赵王迁第一个容不下李牧。
  于是王翦写了两封信,一封给秦王,汇报军情,对于他准备除掉李牧这件事,也做了报备。另一封信给李牧,哪怕双方的立场敌对,也不妨碍王翦十分敬重这位李将军。信的内容七分真,三分假,表达了王翦棋逢对手的喜悦之情,处处透着点英雄惜英雄的意思。
  李牧没那么多心眼子,说实话,两军对峙多年,大小战役数百次,他对秦军的主帅王翦也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李牧居然留下了那封来自敌营的信,还给王翦写了回信。而且,李牧跟封在代地的废太子赵嘉也有书信往来,还对赵嘉颇为关照,甚至借出了一些亲兵,协助赵嘉训练军队,守卫封地。
  消息传回邯郸,赵王迁直接炸毛了,他认为李牧果然有二心,就算眼下不会投降秦国,将来也会拥护废太子赵嘉夺权。李牧跟敌军的主帅王翦通信,就是在谈投降的条件。
  不用猜了,有木生子,盗国盗宝。这谶言就是在上天在示警:李牧、司马尚勾结秦军,准备背叛赵国!
  赵王迁派宗室出身的赵葱去取代李牧担任主帅,让刚刚投奔赵国的将领颜聚去取代李牧的副将司马尚。李牧不肯接受命令。
  消息传回秦国,尉缭摩挲着鬼谷令,沉默良久,才说:“李牧真是可惜了。”赵国有良将,却无明君。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赵王迁已经不可能放过李牧了。
  张良敲门进来,拿着兵书《六韬》向尉缭请教。黄石公又开始偷懒,四处溜达,收了徒弟不带,把人丢给尉缭。
  尉缭宁可上战场,也不想带三个小孩,太闹腾了。韩信也不像刚来的时候那么拘谨,有时候跟徐福的儿子徐冈抢玩具,还会打起来。
  尉缭将随意敞开的外袍掩上,整理衣冠,摆手让韩信和徐冈去外边玩耍,询问张良:“阿良加入鬼谷门也有一段时间了,想学什么?”
  张良听过无数关于鬼谷子的传说,据说历代鬼谷子都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排兵布阵、纵横捭阖、脱胎换骨、服食导引无所不能的活神仙。
  张良腼腆地笑了一下,说:“我想学修真养性、服食导引,据说可以却病延年,甚至长生。”富贵他见过,表兄常说钱是挣不完的,他此生最大的缺憾就是体弱多病。
  尉缭:“……”
  赵琨:“……”时代局限性,难以避免。
  尉缭轻咳一声:“酒楼说书的听听就好了,别信。少看那些乱七八糟的奇闻异事录。你要想知道历代鬼谷子的事迹,直接问师父。想学服食导引、却病延年可以找师兄。至于修真,世人对这个其实有点误解,咱们鬼谷门的修真,就是保护真我,使本性不受损害。充实意志,涵养精神。并不能活死人,肉白骨。”
  虽然这么说,可能会让徒弟失望,但尉缭不能活在别人的期望中。
  张良眼皮一跳,他还真的看过天一书坊新出的《奇闻异事录》。这一期讲的就是住在北郭的鬼谷先生。
  他脸上浮起一抹浅浅的潮红,“那还是学兵法吧。”
  尉缭点头道:“光读兵书不行,以后我每天拿一份军报给你分析。你这个年纪,体弱也可以养好,我有吐纳导引术,虽说练了也不能像朱家那般健壮如牛,但延年益寿是没问题的。”
  韩国已经覆灭,倒也不必再防着张良泄露机密。国尉府有一些二十年前的军报,已经到了可以销毁的时间,正好拿来给他练练手。
  赵琨:“师父,我也想学。”
  “恩,你已经在学了,之前练的算是打基础。阿良也要从强身健体开始。”尉缭屈指在赵琨的额头上轻弹了一下,“乖徒,为师感觉你最近有心事啊。”
  相处也有几年了,从未见过赵琨如此惆怅。
  赵琨想了想,决定咨询一下尉缭的意见,“我有一个朋友,他发现跟了自己许多年的心腹,看似恭顺,其实面善心狠,将来很可能铸成大错。但未来的事,谁也说不准,或许事情没那么糟糕,是我多虑了。”
  尉缭眨眼,“你是说赵高?”
  赵琨惊诧:“这都能猜到?”
  半人高的大黄狗睡醒了,前爪不经意地搭在竹木小几上,伸了一个懒腰,眼睛湿漉漉地望着尉缭。
  尉缭拨开狗爪子,勾唇一笑:“徒弟身边的人,为师自然要过目的。赵高知小礼而无大义,拘小节而无大德,重末节而轻廉耻,畏威而不怀德1。这种人弱小的时候,谦卑恭顺,若是一朝得势,就难说了。他虽不是什么好东西,对你却十分真诚友善。为师也就懒得管他。”
  韩国、赵国面临着灭国的危机,这个时候,其他诸侯在干什么呢?
  燕国先前跟赵国交战,屡战屡败,丢失了许多城邑,已经一蹶不振。就连燕太子丹都不觉得燕国能在正面战场上战胜秦国,所以他正在物色刺客。魏国试图与秦国交好,又献出一块地,让秦王政设置了丽邑。
  齐王建到咸阳朝见秦王政,秦王政在章台宫设酒宴款待齐王建,他俩称兄道弟,就差没斩鸡头、浇黄酒来个义结金兰了。而且,齐王建的舅舅后胜担任丞相,以后胜为首的齐国高官收受秦国间谍贿赂的黄金、玉器、珍宝,尽说一些符合秦国利益的言辞,两国的邦交前所未有的和谐友善,时常互通有无。
  楚国也处于混乱之中——话说春申君黄歇组织了最后一次五国伐秦,轰轰烈烈开始,韩、赵、魏、楚、燕的军队曾一度攻到函谷关外。秦军出关应战,五国联军战败而逃,闹剧收场。春申君的名誉跌落谷底,同样是五国伐秦,信陵君当初的表现就优秀多了。世人都说,楚国原本是个强大的国家,春申君担任丞相(楚国的丞相叫令尹)期间,将楚国治理得变弱了。楚王因此开始冷落春申君。
  有种说法是楚考烈王没有儿子,春申君就寻找容易生育儿子的妇女进献给他。虽然前前后后进献了不少美女,却始终没有生出继承人。春申君有个门客名叫李园,他将自己的妹妹献给春申君,等妹妹得到春申君的宠信怀孕以后,又劝说春申君,将妹妹献给楚王,让楚王喜当爹。
  楚王很是宠爱李园的妹妹,将她封为王后,她生的儿子熊悍被立为太子,让太子的舅舅李园参与朝政决策,与春申君分庭抗礼。
  后来,楚考烈王病重,有人提醒春申君,楚王一死,外戚李园必定会与春申君争夺权利,甚至为了独揽大权,杀掉春申君。
  但是春申君不相信,他认为李园是一个性情软弱的人,他一直对李园非常好,李园不至于做出这样的事。
  又过了十七天,楚考烈王驾崩,李园抢先入宫,在棘门埋伏了杀手。等春申君进入棘门,就斩下他的头,扔到门外。又派人将春申君满门抄斩。
  春申君护送楚王回国继位,掌权二十多年,门客众多,而且遍布朝野。要将他的势力连根拔起,自然是一场几乎席卷了整个朝堂的腥风血雨。楚国的文武百官人人自危,可能还要乱上好一阵子。
  新任的楚王熊悍又被传言是春申君的私生子,难以服众,引发了更严重的混乱。
  楚国自顾不暇。
  四月,秦王政派内史腾攻打韩国,俘虏了韩王安,将韩国的土地尽数纳入版图,设立了颍川郡,治所位于阳翟,接管百姓的户籍档案。韩王安被软禁在陈县。张良的兄长张温战死,张氏家族从韩国贵族沦为布衣。
  郑姬的娘家虽然得到照拂,保住了爵位,但成了地方官,远离权利中心。郑姬急匆匆地为扶苏定了一门娃娃亲,选的是李斯的千金。双方才交换了信物,就出事了——经过详细的调查,廷尉李斯破获了少府金器失窃案,少府出产的这一批金器,主要是供应王宫、宗室使用,所以偷窃这些贵重物品,等于偷到了秦王政的妃嫔、亲戚头上。幕后黑手出人意料,居然是郑姬。
  郑姬为了保住她族人的富贵,保住妹妹不要被卖,拼命筹钱给韩王安贿赂秦国。尽管郑姬弄了一大笔钱,韩国还是亡了。搜查出的物证显示,郑姬跟韩国间谍勾结,随时准备毒杀秦王政,让扶苏继承王位,阻止秦灭韩的步伐。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