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恶棍(推理悬疑)——冬日嗅

时间:2024-12-07 09:48:59  作者:冬日嗅
  “上次和你说过,我十年前的性格较现在来说更加温吞内向,而那个案子改变了我。”
  “我被绑架时细节我已经记不太清了——或许是人类特有的记忆保护吧,我只记得绑架我的那些人一遍又一遍地向我灌输他们的世界观和行为逻辑——直到两周后他们将我送到家门口,我才又重新回归了人类社会。”
  蒋磬感觉到沈逾之的手指抽了抽,他随即用力攥住了他的右手。
  “没事,都过去了。”沈逾之感到了手上的力道,转头冲蒋磬一笑:“只是当时绑架我的那几个人按理来说应该还在监狱里待着……为什么五年后类似的案件又会发生在赵川西身上?”
  “十年前的绑架案?我知道的这个案子,当时闹得挺大,新闻一直轮播着,还弄得有小孩的家庭也人心惶惶的。”坐在前排的吴越注意到沈逾之和蒋磬的对话,搓了个响指说道:
  “那个案子好像是老吴和邓局负责的,原来当年的受害者也有你啊沈顾问。”
  沈逾之没说话,看向吴越。
  “我记得那段时间老吴总不着家,一直到主犯判了他才恢复正常——当时判的还挺重的,直接按绑架罪最高标准判的,赵川西失踪时他们还在号子里蹲着呢。”
  “沈顾问是觉得他们还有同伙?”
  沈逾之未置可否,指尖悬在膝盖上方空敲了两下,摇头道:“我并不是在质疑邓局和令尊,只是赵川西性格的转变有些可疑。”
  “对我这个受害者而言,确实不得不会多想。”
  “沈顾问之前也说过,人性格的转变一定是存在一个契机的,为什么不能是别的事情给他的冲击?”
  “不一样,”沈逾之飞速否定了我这个可能,“不知道吴组长听说过偷窃癖没有,在心理学的论题中,环境因素对于人类性格的形成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倘若环境因素带来的影响过于显著,那么一个人在个性发展过程当中很可能会迷失自我,找不到准确的自我定位,最终发展成为变态心理,譬如“偷窃癖”就是其中相当典型的表现。”
  沈逾之转头看着蒋磬问道:“他当时还经历过别的刺激吗?父母离异?校园暴力?或者搬家移居都算。”
  蒋磬思索了一下,缓缓摇了摇头。
  “那就是了。”沈逾之的食指飞快地点了两下膝盖:“赵川西那段时间最大的改变可能就是周身环境的变化了,所以我才更偏向于他的改变是类似于偷窃癖般环境所以造成的变化。”
  吴越还是想说什么,转头回去却看到蒋磬冲他摇了摇头。他张张嘴,最终还是没说什么回了头。
  -
  回到临城后,沈逾之看了会手机后就和几人告别,说是要回学校一趟,明天再回局里。
  而蒋磬则是和吴越一起回了市局,等他接了杯水走到吴越身边时,才发现吴越在查十年前的卷宗。
  “你还在想沈逾之说的话?”蒋磬将水杯放在吴越桌子上,说道:“在看他案子的卷宗?”
  吴越拨了把额前的碎发,身体向后仰去,靠在了椅背上,抬头看向蒋磬:“你也记得这个案子吧,十年前老吴负责的。”
  蒋磬点点头,沈逾之第一次和他说的时候他就反应了过来。
  十年前的那场连环绑架案正好发生在他们高考的前夕,那几个犯人选择的绑架对象是以十四岁左右的青少年为主。
  但奇怪的是,犯人的目的似乎并不在谋财——每个孩子被绑架的家庭都没有收到勒索信息;但他们的目的也好像不在于害命——最多两个星期,被绑架的孩子又会完好无损地出现在家门口。
  可是却只有一个例外。
  “还记得我和你说过这个案子吗?没有人员受伤,没有勒索,每个孩子失踪最多两周——但有一个例外。”
  “最后被绑架的那个孩子,失踪了整整一个月,直到老吴根据线索找到他们的位置,这才将他救了出来。”
  蒋磬咬住一根烟,说话声音都有些含糊:“我有印象,当时快高考了你还天天在我耳边神经兮兮地念叨这个案子,后来还被班主任叫了家长,回去就是一顿混合双打。”
  “你怎么就光记着我被揍?”吴越翻了个白眼,顺手将蒋磬的烟从他齿间抽了出来,扔进垃圾桶:“戒烟?不是有人不让抽?”
  蒋磬无奈,又从烟盒里弹出了一支烟咬住:“你还说我记仇,不就让你背了次锅就耿耿于怀了?是不是兄弟?”
  “我十年前被我爸妈追着揍的时候可觉得你是我兄弟,你就差把我的事全抖出来在旁边帮我爸妈加油了!”
  蒋磬想起当时的场面还是有些想笑,为了不让吴越发现,他赶紧抿了抿嘴忍住笑意,转移话题道:“你是觉得沈逾之说了谎,他不是那些失踪两周的孩子中的一个?”
  显然蒋磬的担心是多余的,吴越全神贯注在面前的显示器上:“我前几年看过老吴拿回家的一份文件,上面就是对这些孩子现状的追踪。虽然还没看几页就被老吴拿走了,但我印象很深——”
  “那些孩子在被绑架的时候无一例外都是学校中的佼佼者,他们有的学习名列前茅,有的曾经获得过不少奖项,还有些在文艺方面表现优秀,但是当他们失踪两周后再次出现在家门口后,却发生了变化。”
  “他们有的开始厌学,有的染上了一些坏毛病。根据老吴档案上的追踪来看,他们在这十年的发展中,渐渐走向了底层社会,个人成就几乎为零。”
  “你认为沈逾之是那类人吗?”
  吴越把键盘按的劈啪作响,似乎在泄愤一样。他盯着屏幕,眉头紧蹙地嘟囔道:“十年前的那个绑架案的卷宗怎么现在还是机密文件?也没死人,顶多社会影响大了些,没道理现在还看不了啊?等会,我去找老吴……”
  蒋磬端起茶杯看向屏幕,查十年前绑架案的卷宗是需要更高权限的,而以吴越现在的权限显然无法查阅。
  “行了,我找了个借口要到了老吴的账号密码,看个卷宗这么费劲……”
  吴越点了一下屏幕上的按钮,内网加载的有些慢,屏幕中央的圆圈滚了几轮后,屏幕上才姗姗加载出了这份尘封了十年的卷宗。
  夏日潮湿的微风带入屋内,吹的人懒洋洋想要入睡。吴越办公室窗边的风铃被吹得叮叮作响,似乎在提示着屋内的人盛夏已至。
  蒋磬的眉头慢慢锁住,他的眼睛紧盯住显示器,屏幕反射的蓝光映照在他的脸上,衬得他的表情愈加严肃。
  ——卷宗上从头到尾列出了十二个孩子的名字,就连那个意外也明晃晃地摆在那里。
  而沈逾之的名字却不在这十二个受害者中。
  蒋磬心中没由来地泛起一种难以言说的失望。
 
 
第18章 争辩
  18
  “为什么卷宗里没有沈逾之?奇怪……不可能啊,当时警方没有向社会公布过细节,连我都仅仅知道一些细枝末节。他既然知道案子那么多细节,不是当事人难道还能是犯人?”
  蒋磬皱眉紧盯住屏幕上的电子卷宗,又从头浏览了一遍,却仍旧同吴越说的那样,上面并没有沈逾之的名字。
  “他当时才十四岁,刚上初二,”蒋磬在吴越身边坐下,指尖顶在太阳穴上,闭上双眼缓缓说道:“没道理是共犯。犯人逻辑缜密,行动力极强,这不应该是一个十四岁孩子所能做出的事——而且那伙人不都被吴叔叔亲自抓进去了?”
  吴越却对蒋磬的观点不是很认同,他食指蜷起轻叩了两下桌面:“可他是沈逾之,从最一开始我们接触他开始,他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观察能力,从他的描述中不难看出他从小就是个早慧的人。如果犯人有心掩饰,再加上大多数人都抱有和你类似的观点,如果他真的参与到了绑架案中,并不是没有逃离法律制裁的这种可能性。”
  “J国著名的少年A案件,A第一次犯下命案的那年,他也是十四岁。”
  他侧头看向身边的蒋磬,蒋磬没有回答,只是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你不觉得你一碰到沈逾之的事,就失去了你一直引以为豪的理性判断能力吗?”
  蒋磬不买账,回敬道:“你也一样,你没发现你一直对沈逾之抱有莫名其妙的敌意吗?”
  “难道他不可疑吗?从你见到他的第一面,他在干什么?就算你信了他的解释,那后面发生的事呢?笔录不说实话、隐瞒和林雨深的关系,甚至他口中十年前被绑架的真实性都存疑。”
  “在现场时候他的措辞——蒋磬,我不相信你没有注意到,他对于杀害杨远的凶手的描述上用到了‘职业素养’一词,他潜意识中就将凶手划在了职业杀手这一范畴,这是一般人能有的第一反应吗?他怎么会如此笃定那就是职业杀手?”
  “还有他刚刚说的回到‘人类社会’,既然回到的是人类社会那他是什么?他下意识与我们割席了!”
  “我只有一个问题,”蒋磬抬头,望向吴越的双眼。他手肘垫在桌边,小臂悬空搭着,右手拇指还不停摩挲着食指指节:
  “为什么邓局让他进市局实习?为什么邓局让他参与到案件中?”
  吴越安静了下来。
  是了,这是吴越一套逻辑中最难以自洽的一个问题——
  “邓局和吴叔叔都是老警察了,却都很相信他。他们还是十年前那场绑架案的主要负责人,他们了解的细节比我们更多。”
  “邓局和吴叔叔的为人我们都了解,如果沈逾之真的曾经参与到绑架案中,他们必不可能让他脱离法网,更不可能让他在十年后的今天以顾问身份参与到案件侦破中。”
  蒋磬仍旧紧锁眉头,左手按在头侧,鬓边的碎发顺着手指滑出:“他不像是个坏人,他帮助过很多人——包括我在内。”
  吴越摇摇头:“蒋磬,人是复杂的,不是仅仅用黑或白就能一概而论的。”
  “我知道……这点我也发现了,我承认,你说的确实有些道理。”
  吴越看着面前有些窝在椅中有些颓然的好友,想了想还是劝慰道:“别想了,说不定他有什么难言之隐吧。不管他是什么人,既然林雨深案交到了我们手上,那我们现在首要任务就是先找到杀害杨远的凶手和找到林雨深背后的人。”
  “嗯,”蒋磬将右手小臂盖住眼睛,瞬间周遭的一切都被黑色覆盖。
  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受——在失去视觉后,人的其他感官往往会变得更加灵敏。此时的蒋磬正是如此,他感受到了习习而至的夏风,听见了屋内一直被他所忽略掉的钟表走针声和窗边叮咚作响的风铃声。
  良久,他睁开双眼:“最真实的谎言往往是真假参半的。”
  “他那么聪明,为什么总会在一些琐碎处犯错?”
  -
  沈逾之顶着烈日行走在F大校园中,白色体恤上都殷出了一片浅浅的阴影。
  临近学期末,F大校园中的人不减反增,四处都挂着文艺节的宣传海报。
  每年上半年学期尾声的文艺节也算是F大的传统了,这时候大多数学生们完成了一学期的课业,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会选择多在学校留半个月,参加完学校一年一度的文艺节再回家。
  沈逾之回学校正是为了这件事。
  “沈逾之,这里!”沈逾之刚到学生会办公室附近,就有一个靠在门框旁边,拿着手机的男生探身出来叫他。
  男生声音听起来很响亮,而人却是长了张娃娃脸,身材也十分高挑,单看长相完全不会认为他竟有一米八多。
  沈逾之听到男生的声音便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怎么不叫哥了?”沈逾之噙着笑,伸手轻拍了一下男生的肩膀。两人明显关系很熟,连并肩走进办公室时,有种说不出的亲昵感。
  男生是周青临的养子,名叫周忱,十三岁的时候被一直独身的周青临领养。
  在沈逾之的记忆中,他是在十五岁时某次去周青临家的时候见到的周忱。
  周忱人如其名,他和温柔克制的沈逾之不同,是个十足十的小太阳。两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周忱就喜欢粘着沈逾之,总跟追在他屁股后面“小逾哥哥、小逾哥哥”的叫。
  周忱比沈逾之小了两岁,也一直把沈逾之当做自己努力的目标。在沈逾之大三的时候,周忱也顺利考上了F大心理系,正式成为了沈逾之的师弟。
  “不要再提我的黑历史了——小时候都是我爸让我叫的,和我无关好不好。听我爸说最近你去警局实习了是吗——你胳膊怎么了?”周忱看上去有些羞愤,抓了抓脑袋,嘴上一刻不停,飞速地转移了话题。
  沈逾之却不打算放过这个揶揄他的机会,他摘下了有些起雾的眼镜,说道:“是吗?我怎么没觉得啊,我感觉你当时挺喜欢那么叫的。”
  “我不是,我没有,你可别乱说啊!”周忱大声反驳道。
  沈逾之笑了笑,选择性地忽视了周忱后面的问题,微眯双眼说道:“周老师和你说我去实习的事了?”
  周忱咧嘴一笑,露出了一对酒窝,不以为然地将手搭在沈逾之肩膀上:“你从小在周老师家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我爸那么喜欢你,当然恨不得昭告天下了。”
  沈逾之无奈一笑,:“你怎么不说我妈还那么喜欢你呢,天天要我别在家闷着,让我和你一样多去外面玩玩。”
  周忱乐了:“你怎么没和我说过?所以就是说还是别人家的孩子好啊。”
  沈逾之也跟着周忱笑了两声,好像确实一直是这样的。
  二人走到办公室前部,沈逾之这才看清楚了办公室内的状况,屋内人挺多,大部分都和周忱一样是学生会干事,三两个凑在一起,而更多的人围在窗边,不知是在讨论着什么。
  他重新将金边儿镜框架回脸上,问周忱道:“人不是挺多的吗,怎么还要我来?”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