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重回六零之小村医(穿越重生)——油盐不进

时间:2024-12-09 10:48:07  作者:油盐不进
  贺岱岳提出办养殖场,村里人以为他少说得养个几l十头猪,满怀期待地盼着坐享其成,结果转眼四月底快五月,一年度了二分之一了,养殖场的猪拢共才十四头,抵不上往年全村加起来的数。
  某些人一琢磨,刨除年底的任务猪,轰轰烈烈地办养殖场,他们的光景怎么竟今不如昔了?
  找杨桂平提意见的全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勤快人家,他们倒不是胡搅蛮缠,谁辛辛苦苦不是奔着过好日子。
  他们想养猪,完全是因为有那个能力,与贺岱岳的养殖场互不相干,杨桂平没立场反对。
  “行啊,为啥不行!”贺岱岳百密一疏,他光顾着他的养殖场,让村里人受了误导,“怪我考虑不周。”
  “哪怪得了你,建养殖场确实是你提的,但你从头到尾说过不让他们养猪的话没?”杨桂平是非分明,原因各自心里清楚,若真是贺岱岳的错,那些人早吵吵了。
  养猪耗时耗力耗粮食,贺岱岳担了所有风险,不求他们感恩戴德便是贺岱岳人格高尚了。怪他考虑不周?杨桂平没那么糊涂。
  他们愿意养养吧,反正不占村里的资源。杨桂平重新将烟斗挂回腰间,鼓励贺岱岳放开胆子去做,用他自己的话说,不成还有万里大山,过年少不了一口肉吃。
  杨桂平小腿干涸的泥痕曲线蜿蜒,如同山脉起伏,困山村的田、困山村的地、困山村的山,皆是困山村民的底气。
  聊完正事,杨桂平关心了几l句贺岱岳手脚的伤,马上收麦子了,他急需贺岱岳打头阵。
  “杨叔你放心,麦收我一定冲在最前面。”贺岱岳活动活动手脚,距离受伤已过去近两月,他自我感觉恢复良好。
  地里的麦子通常在五月初收割,他刚刚掐了粒麦仁,乳白的浆水代表它尚未成熟,接下来的日子怎么都够他痊愈了。
  吃了贺岱岳的定心丸,杨桂平笑呵呵地挽裤腿下了田,且不到收工的时候呢。淤泥深深陷着杨桂平的双腿,他费力在田间行走,脊背前倾,花白的头发溅上泥点。
  老咯,杨桂平明显感受到了身体的迟钝,他稍稍喘了口气,继续坚定地向前。
  贺岱岳长身环顾,和杨桂平一般的人四散于田野,他们用拼命劳作换取温饱,从上一辈到这一辈到下一辈,命运仿佛一条笔直的看得到终点的羊肠小道。
  曾经的贺岱岳也是行走在羊肠小道上的芸芸众生之一,前面是终点,他选择了向上看,奋力抓住外界探入的旗杆,一跃跳到了另一条宽阔无际的大路。
  视野中的大路崎岖,但贺岱岳知道翻过它,前方尽是坦途。!
 
 
第184章 
  贺岱岳到家时堂屋与卫生所的大门锁着,屋檐下不见装菜的小背篓,估计是褚归给长栓送家里去了。
  正如褚归当初招架不了热情的大娘大爷,未满九岁的长栓同样拒绝不了褚归送菜。
  白菜莴笋耐放,褚归让长栓今天中午把苋菜炒了吃。
  摘菜用不着教,褚归顺道参观了下长栓的新家,用两个成语概括:家徒四壁,井井有条。
  里里外外瞅不见几样东西,能不井井有条么。
  厨房的案板上摆了套缺口的大碗小碗,沈家良赶集时买的处理货,约等于白捡的。案板下是一个大肚的泡菜坛,坛沿水清清亮亮,褚归问了句泡的啥,长栓答酸萝卜。
  全是酸萝卜。
  褚归想起了去年冬天吃的那口鲜灵的萝卜苗,彼时长栓家没自留地,老院子周围的地全是有主的,种远了又会被耗子之类的糟蹋,彭小燕用碎瓦片和黄泥硬生生堆出了一块菜地,见缝插针地种了些小菜。
  其中萝卜种得最多,煮萝卜、炒萝卜、拌萝卜、萝卜丸子,长栓吃了一个冬天连半个春天。照这样的吃法,即使是成年人也会吃得谈萝卜色变,长栓却从不曾抱怨过。
  褚归参观完了新家,贺岱岳已经在淘米做饭了:“去长栓家了?”
  “嗯。”褚归坐到灶前烧火,“沈哥他们比我们上辈子难多了。”
  “他们的难跟我们的难不是一个层面的。”贺岱岳转身端了一个碗递给褚归,“今年的第一波桑葚,尝尝甜不甜。”
  褚归觉得沈家良一家难,孩子生病、父母不慈,他们的难,归根究底难在一个穷字,而褚归与贺岱岳的难,说白了跟钱并不沾边。
  从前的褚归和贺岱岳,一个医一个军,人人尊敬、前途光明、家庭幸福,眨眼之间,亲人亡故、身体残疾、地位一落千丈。
  换做沈家良的角度,若他了解二人上辈子的经历,他定会认为自己一家吃的苦根本算不得什么。
  每年栽秧后麦收前是桑葚的成熟期,贺岱岳总能找到小孩们遗漏的宝地,紫黑的桑葚个头饱满味道清甜,唯一的缺点是吃多了黑舌头。
  贺岱岳让他尝尝甜不甜,说明自己一口没吃过,褚归挑了粒大的喂他,迸裂的汁水顺着指尖流到手腕,紫一块白一块的,幸好肥皂能洗掉。
  分食了一碗桑葚,褚归取了挂在墙上的筲箕同贺岱岳并肩摘菜,饭做好仍是先给潘中菊送。
  今天潘中菊跟彭小燕一处干活,褚归送饭时特意叫上了长栓,小孩人小力气小,提两个人的饭菜送了彭小燕送沈家良,怪费劲的。
  褚归帮他分担了一部分:“你吃过了吗?”
  “没。”长栓双手抓着背篓的带子,一步一步走得极稳,万一摔了饭菜,沈家良他们可得饿肚子了。
  路过道边的桑树,长栓抬头瞅了两眼上面的果子,红的红青的青,他低下头,默默咽了咽口水。
  褚归注意到了长栓的动作,吃桑葚时贺岱岳恰巧说
  了摘桑葚的地点,他空手去的,摘了一股枝丫,剩了不少。
  彭小燕他们蹲坐在地垄沟里拔草,春天的草生长速度远超作物,土地是非常公平的,多一分勤劳多一分回报。以前未集体化时,谁家地里草盛豆苗稀,准是一家子懒汉。
  长栓喊了声妈,地里的人齐刷刷扭头看向他。
  “长栓做了什么好吃的啊?”彭小燕旁边的女人好奇打探,潘中菊吃的必然不会差,他们羡慕习惯了,唯有在彭小燕身上找点优越感。
  彭小燕坐草垫上揭开扣碗,表面赫然是半块留到中午的鸡蛋饼,另外半块不用想,指定是在沈家良的碗里。
  挨着鸡蛋饼的是加蒜末干辣椒炒的苋菜,红艳艳的汤汁渗入底下的杂粮饭里,彭小燕一口米饭一口苋菜,闻着鸡蛋饼的油香,眼眶热得发胀。
  “长栓烙的鸡蛋饼吗?”搭话的女人看了眼自己碗里没啥油花的菜饭,故作好奇的脸上闪过一丝扭曲的嫉妒。
  彭小燕一家三口去年初到困山村时跟逃荒似的,可怜地借住在老院子,当了好长一段时间村里人的谈资,他们饱含同情,唏嘘其悲惨的遭遇。
  然而短短半年,人建了新房,吃上了鸡蛋饼,日子一下超过他们了,那怎么行!
  “不是,是潘大娘早上给长栓的,他呀有什么好东西非得让我和他爸一起吃。”彭小燕笑得格外满足,不是她自夸,长栓除了身体弱些,其他处处不输别的孩子,“我们建房欠了一屁股债,哪吃得起鸡蛋饼。”
  是潘大娘给孩子的啊,女人平衡了,虽然没有鸡蛋饼,但她的杂粮饭里掺的大米明显多于彭小燕,吃着不剌嗓子。
  嫉妒消失,她重拾了善良:“你们两口子勤快,总能还完的。”
  类似的对话沈家良那边也发生了,他囫囵刨完了饭,全过程仅用了不到五分钟。
  沈家良吃得噎了,仰脖灌了两口水,他拧紧瓶盖,拎起长栓的背篓帮他背到肩上。
  陪着长栓折返了彭小燕干活的山坳,褚归收了潘中菊的碗筷,将长栓的手一牵:“想吃桑葚么?”
  长栓的眼睛霎时睁得圆溜溜的,诚实且期盼地点头:“想。”
  褚归带着长栓改道往桑葚地走,斜上坡,穿过一丛树林,向左拐,贺岱岳说的桑葚藏在一棵高大的桉树后面,果实缀满枝条,长栓惊喜地哇了出来。
  长栓第一次见果实如此丰茂的桑树,眼前的景色仿佛做梦一般不可思议。在他的印象里,桑树要么光秃秃的,要么全部是青疙瘩。
  他迫不及待地跳起来够离他最近的枝条,手掌抓空,他蓄力再次跳起——抓到了!
  褚归抬手帮他压下了枝条:“慢慢摘,不急,挑紫色的摘。”
  “紫的?不是摘红的么?”在长栓的认知中,红的桑葚才是熟的。
  褚归心头一涩,使长栓形成错误认知的原因不难猜测,原来村里的小孩不愿同他玩,彭小燕和沈家良整日劳作分身乏术,熟透的桑葚轮不到他们,于是只能退而求其次为
  长栓摘些红的。
  久而久之,红与酸成了长栓脑海中桑葚的代名词。
  褚归无意揭破残忍的事实,他松掉枝条,以地为沙盘画了个建议的地图,给长栓讲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的典故。
  “这是我们祖国的地图,上面是黄河,下面是长江。”褚归划动树枝,“上北下南,漳怀大概在这个位置,跟橘子树一个道理,你们老家的桑树到了困山村会变得更甜,不信你试试。”
  褚归重新压下桑树的枝条,长栓秉着呼吸摘下了指尖触碰到的桑葚,紫色的桑葚是软的,稍微碰一下就掉了,他轻呼一声慌忙接住,双手捧着小小一颗桑葚,咽咽口水望向褚归,渴求他的同意。
  “吃吧。”褚归眉眼含笑,温和地拂去长栓头顶的落叶,“少尝几颗没关系,不过剩下的得拿回家用水洗干净了再吃。”
  “嗯。”长栓点点头,将桑葚放进嘴里,清甜的汁水令他双眼陶醉地眯成了一条缝,“真的好甜啊!”
  长栓幸福地感叹,摘下的第二颗桑葚他递给了褚归,褚归以吃过为由婉拒了。
  连吃了五颗,长栓意犹未尽地停手,他折了三张巴掌大的叶子铺到碗底,摘满一大碗,结结实实地享受了一次收获的快乐。
  一路雀跃地回了家,长栓捧着饭碗,吃一口饭看一眼桑葚,嘴角上扬,板凳下的脚快乐地前后晃动。等晚上爸妈收了工,他要告诉他们,困山村的桑葚成熟了是紫色的、甜的!
  因为摘桑葚耽搁了,褚归前脚出了长栓家,后脚贺岱岳便找了过来。
  “咋去了那么久?”见到褚归,贺岱岳皱着的眉头舒展,“出啥事了吗?”
  昨天送饭铁蛋妈怀了,今天该不会梅开二度?
  “没出事。”褚归失笑,贺岱岳当他什么体质,哪至于天天出事,“我带长栓去你说的地方摘了桑葚。”
  褚归变戏法儿般掏出一把桑叶包着的桑葚,借花献佛给了贺岱岳。
  树上成熟的被他和长栓摘了个干净,下一波得明后天,贺岱岳喜滋滋地接过桑葚:“比我摘的甜。”
  “对,我手沾了蜜摘的。”褚归配合贺岱岳睁眼说瞎话,推门进了院子,一个麻灰色的东西落到脚边,褚归险些一脚踩上去。
  猛地收脚,贺岱岳迅速扶住,褚归惊魂未定盯着脚下,灰扑扑的像个耗子。
  “耗子”毛茸茸的,扑腾着四只爪子喵喵叫,狸花背、白肚皮,不活脱脱一个奶猫版的天麻么?
  天麻上哪叼了一个小天麻回来?天麻呢?
  褚归唤着天麻四下张望,后院传来凄厉的猫叫,他战战兢兢地捡起地上的小猫,托着它跟贺岱岳快步跑到后院——
  两只猫打得不可开交!
  空气中飘舞着絮状的猫毛,褚归看清了左边的是天麻,哦不,跳到右边了。
  另一只的花色很是眼熟,如果没看错的话,应该是蔡大爷家的母猫。
  褚归看看手里的小号天麻,又看看疯狂打架的一公一母,天麻那倒霉毛孩子把人家的崽偷了!
  贺岱岳拿竹竿暂时制止了两只猫的争斗,蔡大爷家的黄猫躲到远处,冲着天麻叫得异常难听。天麻缩头耷脑,尾巴夹在身下,避着黄猫的正眼。
  没睁眼的小猫长不及褚归的手掌,攀着手指瑟瑟发抖,它孱弱地喵了声,剑拔弩张的黄猫顿时锁定了褚归。!
 
 
第185章 
  与黄猫对视上的刹那,褚归说实话是有些怵的,他骂了天麻一句,小心翼翼地朝黄猫释放着善意,伸长胳膊将猫崽轻轻放地上。
  幼猫通常出生八天后逐渐睁眼,说明眼前的黄猫生产未超过一周,便被天麻偷了崽,它不仅拖着身体追赶到此处,还和天麻大打了一架。
  怎么看,天麻怎么不占理。
  柔软的小猫轻若无物,细腻的绒毛与温热的肚皮贴着褚归的掌心,叫人不由得放缓了呼吸。小猫挨着地面,褚归缓缓后退,天麻挪动了一下身躯,贺岱岳一把卡住它的后脖颈,防止它捣乱。
  黄猫谨慎地走到了小猫身边,低头嗅嗅,随即叼着它飞快逃离,天麻在贺岱岳掌下挣扎,竟想追上去,被褚归毫不留情地当头拍了一掌。
  “你偷人家崽干什么?”褚归顾不上吃饭,提溜着天麻跟它算账,“你一只公猫偷崽来咋养?”
  天麻喵了两声,似是不服气顶嘴,啥叫人家的崽,不也是它的种吗?
  褚归联想到了天麻近日接连不着家的行为,怀孕的母猫不在发、情期,所以天麻围着它转的目的很明显了。
  睇着天麻的视线右移,贺岱岳神色莫名,褚归看他做什么?
  “让你天天起哄!”褚归从未听闻过谁家公猫偷崽的,要不是贺岱岳老朝天麻灌输错误思想,天麻哪能做出如此离谱的事。
  贺岱岳冤天屈地,天麻是只猫啊,猫怎么可能听得懂人话!
  “动物是有灵性的,你跟我都重活一世了,猫又怎么不可能听得懂人话?”除此以外,褚归找不出合适的理由。
  贺岱岳无言以对,真解释不清了。
  以前的笼子彻底容纳不下天麻了,褚归拿了绳把它套在桌腿上,狠下心任它闹腾。贺岱岳摸摸鼻子,对它做了个爱莫能助的表情。
  吃过午饭,褚归惦记着小号天麻,特意去了趟蔡大爷家。
  大人们在地里,开门的是柱子,面对褚归他拘谨地双手抓裤缝:“褚医生,你有什么事吗?”
  “听说你家猫生了小猫,生了几只?”褚归给了柱子一块糖,安抚他的情绪。
  “生了四只!”提到小猫,柱子脸上瞬间充满神采,他收下糖,剥了糖纸张嘴含住,热情地邀请褚归同他去看小猫。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