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重回六零之小村医(穿越重生)——油盐不进

时间:2024-12-09 10:48:07  作者:油盐不进
  猪睾入药的最后两道工序分别是焙干、碾磨,老法子是用瓦片做容器,放进炉子里面焙干。少量猪睾如此处理没啥问题,量大则过于费时费力,褚归在原本的基础下做了改良,以烘代焙,提高此道工序的效率。
  贺岱岳欣然应许:“跟我提什么麻烦不麻烦的,怎么做,你尽管说。”
  褚归指挥贺岱岳把院子里制药灶上的铁锅抬了,铁锅的重量本身用不了两个人,奈何贺岱岳左胳膊接骨尚未满两月,褚归不许他一个人端。
  即使贺岱岳多次表示他左胳膊早不疼了。
  移除了铁锅,褚归在灶底点了一堆碳,其上架刷洗过的石板,晾干的猪睾片均匀平铺,接着放回铁锅,锅内填细沙埋红碳,封灶门,形成密闭的高温空间。
  烘干是药材炮制的常见手法,褚归做菜一般,制药过程中对火候的把握却是得心应手。猪睾需烘干三个小时,贺岱岳拍拍身上沾的碳灰,进厨房做晚饭去了。
  天麻拴在堂屋,绳子老是绊人脚,贺岱岳顺便牵它到了后院马棚和首乌作伴,首乌甩甩脑袋,似乎对天麻脖子上的麻绳非常感兴趣。
  晚上吃的是泡发的笋干炒的腊肉,笋干口感脆韧,嚼着如同嘴里放鞭炮。
  “当归,你们京市有笋干卖吗?”潘中菊吃着笋干,想到了褚归的爷奶,她一辈子未出过漳怀,不清楚北方长不长竹子。
  褚归认真回忆了片刻,摇摇头:“我以前吃的是三师兄寄的,好像没见他们买过。”
  北方的气温低,气候干燥,不适宜竹子生长,褚归只在园林里看到过小丛的观赏竹。
  孙荣住泽安县城,他寄的笋干大多是掏钱跟乡亲们买的,每年四月底准时经邮递员送到回春堂。
  泽安当地盛产红壳笋,制成的笋干呈片状,褚归此时吃的箭竹笋是细长条,两者的味道与口感略有不同。
  所以褚正清他们没吃过箭竹笋——潘中菊从褚归的话里自行得出结论,那得给他们寄些尝尝。!
 
 
第187章 
  潘中菊行动力极强,说要给褚正清他们寄笋干,很快装好了一大包,挑的全是外形完整、颜色均匀的。
  “我妈把褚爷爷安奶奶当亲家处了。”贺岱岳跟褚归咬耳朵,话里眼里满是笑意。
  “褚爷爷安奶奶?”褚归眉毛上挑,贺岱岳立马连称爷爷奶奶。
  潘中菊的心意褚归能够体会,也留意到了自己唤伯母时她的欲言又止,她在努力接纳自己成为真真正正的一家人,褚归甚至从她身上感受到了长久缺失的母爱。
  但要改口,褚归实在心有余而力不足,在他曾经三十多年的生涯中,母亲的存在是虚无的,他从未对谁喊过那个字眼。
  “没关系,妈她明白的。”贺岱岳宽慰褚归,改口与否并不影响他们的感情。
  褚归信写到中途,笔尖在纸上沁了一滴墨,潘中菊不识字,他犹豫片刻,盖上钢笔,拿着信纸起身:“我问问伯母有没有啥想和我奶奶他们说的。”
  “好。”贺岱岳会心一笑,褚归的行动已足以表明他的意思。
  潘中菊洗漱完坐堂屋擦头发,听褚归要为她代笔,惊喜得无以复加。
  “你帮我向他们问个好吧,祝他们两老身体健康……如果有空,欢迎来家里做客。”潘中菊言语淳朴,却是打心底里地真诚问候。
  话落到纸上不过两行,褚归添了几句前缀,潘中菊突然灵光一闪,以第三者的角度夸起了褚归。
  褚归写信的手僵住,夸自己的内容他怎么好意思往上写,贺岱岳抽了他的笔和信纸坐下:“我来写。”
  母子俩一个说一个写,贺岱岳的字迹铺了两页,恰恰留了半张让褚归收尾。
  被他们夸得耳热,褚归草草写了结束语,将信纸折叠装进信封。
  次日褚归前往公社寄信,钱玲的转正考核近两日该出结果了,他本来就有去卫生所的打算。
  寄信的次数多了,因为对褚归的尊重与信任,邮电局的员工直接跳过检查的步骤盖了戳。
  卫生所今日是田勇坐诊,褚归看了一圈,不见钱玲的身影,他敲敲田勇桌子:“钱玲人去哪了?”
  “褚医生你什么时候来的?”田勇昨天接手了一例棘手的病症,和曾所长讨论了半天毫无头绪,到这会儿还频频因此走神。
  他压根没听清褚归问的什么,待褚归重复了一遍,他才告诉褚归,钱玲放假回县城了。
  “她转正考核过了吗?”褚归翻阅着田勇的病症记录,患者女,二十三岁,情绪混乱,一会儿哭一会儿笑……
  田勇答了声过了,便闭上了嘴巴,以免打扰褚归。
  昨天的病人症状十分奇特,他简直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你说她疯了吧,诊断时又能正常交流你说她没疯吧,哪有人无缘无故伤心生气的,神神叨叨地认为自己被跟踪了,害怕得连日子都过不下去。
  田勇纠结地扯了下胡子,一不小心痛得龇牙咧嘴,褚归放下病历本,入眼即是他扭曲的五官。
  “你怎么了?”褚归神情疑惑,一个癔病,至于如此困扰吗?
  田勇摆摆手,五官恢复原位:“褚医生,这病到底是咋回事啊?”
  “病人呢?”一句话讲不清楚,褚归希望能亲自见病人一面。
  “我叫她吃了药观察一两天,不行再来找我。”田勇缩缩脖子,褚归的表情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药似乎用错了方向。
  田勇的药不行是板上钉钉的,病人不一定哪天来,褚归写了张方子,让田勇若下次见到病人,按方子重新配药。
  路过的刘成听到了两人部分对话,他举了下手,得到他们的注意:“田医生、褚医生,我知道那个病人家在哪里。”
  女患者是和刘成外婆同生产队的人,不过昨天陪她来看病的男人刘成没见过,田勇补充对方是患者的丈夫,所以准确而言刘成知道的是患者的娘家。
  知道娘家就好办了,田勇恳切地看着褚归:“褚医生……”
  田勇的心思一目了然,褚归善解人意地点了下头:“我给曾所长说一声,你在所里等消息吧。大成麻烦你帮我带个路。”
  褚归向曾所长说明情况,借走了大成,此事如果他不知情便罢了,眼下了解了始末,今天不跑一趟,他于心难安。
  田勇勉强算他半个徒弟,徒弟捅的篓子,他做师傅的,当然无法袖手旁观。
  刘成外婆所在的大队褚归去年巡诊时去过,但仅走了一遍的路,褚归着实没记住,加上那会儿忙着巡诊,走的也不是公社直通大队的路线。
  “你今年回了几次家?”褚归之前均是趁坐诊的间隙草草和刘成聊个一两句,鲜少谈及细节。大半年里,刘成的努力卫生所众人有目共睹,褚归从他们口中听到的与其相关的话皆是夸赞。
  “回了两次。”刘成从元宵节起算,三月他妈妈生日一次,清明一次,“过段时间麦收,我找曾所长请了一个星期的假。”
  青山公社数千人以农为生,每年的麦收、双抢是整个公社的大事,几乎全体社员均会参与,曾所长不可能不准假。
  麦收靠天时,刘成的请假没有具体时间,哪天割麦哪天走人。
  刘成不得闲回家,他父母赶集时经常带家里做的吃食之类的东西来看他,顺便说说话,他人不在生产队里,农时节点倒从不曾错过。
  基础的中药知识刘成已学得差不多了,目前在随曾所长学病理,面对褚归突如其来的抽查,他紧张了一瞬,接着流畅作答。
  “很好。”虽然刘成的答案有明显照本宣科的痕迹,但听得出他是下了死功夫的,褚归没理由打压他的积极性。
  褚归的观念一直是人可以天赋欠佳,却绝不可不努力。
  到了刘成外婆的生产队,刘成过家门而不入,径直领着褚归去了女患者的娘家。
  褚归的面孔比刘成好用,队员没忘记这个不辞辛劳免费下队为他们看诊的医生,他们如同碰到久违的亲人般朝他问好,得了他诊治的大娘更是放下手里的活围了过来,叫他
  上家里坐坐。
  “大娘,我是来找人的,先不坐了。”褚归搀住大娘的手,语气温和,“周美秀她家里有人在吗?”
  “周美秀啊,在,有人在。”大娘说着喊了记分员一声,“我带褚医生去老周家,你别扣我的工分啊!”
  “好。”记分员很爽快,给褚归带路是正事,不算偷懒。
  路上大娘打听褚归找周美秀啥事,事关他人隐私,褚归含糊称有点私事,大娘一语道破:“是他们请你来治病吧?”
  大娘嫌周家人做事缺乏礼数,请褚归治病,怎么不叫人接他呢,害褚归自己一路找一路问,简直怠慢贵客。
  周美秀的病不是什么秘密,大娘神秘兮兮地说她像是中了邪,让褚归提防着点。
  中邪已是收敛过的形容,他们背地里议论时一口一个鬼上身,定是上辈子造了大孽,如今招报复了。
  刘成听得极不顺耳,啥造孽报应的,有人见周美秀做了伤天害理的事吗?
  大娘顿了顿,脸皮发臊,伤天害理的事周美秀倒是没做过,她嫁人前是个勤快和善的姑娘,连路边的蚂蚁都舍不得踩。
  然而越是善良,某些言语越是污秽,他们放肆地抹黑,将周美秀的善良扭曲为老天爷罚她赎罪。
  褚归捕捉到一处矛盾,周美秀的异状是嫁人后产生的,怎么弄得娘家村里人尽皆知了?
  进了周美秀家的院子,褚归寻到了原因——他要找的周美秀,被婆家人赶回来了。
  此时周美秀家中一片愁云惨雾,昨日吃了田勇开的药,周美秀下午再次发病,闹了几个小时,晚上她带着孩子拎了个包袱出现在家门口,头发凌乱,面容憔悴,仿佛受了天大的欺负。
  周家人正吃着晚饭,见到周美秀纷纷吓了一跳,问她发生了啥事,为啥不年不节的一个人带孩子回来了。
  周美秀起初不肯说实话,撒谎称没事,就是回来看看,她的状态哪里像没事?后来在父母的追问下,她崩溃地哭道她男人要跟她退亲。
  周家人闻言勃然变色,抄锄头握柴刀要上周美秀婆家为她撑腰,自己闺女好好地嫁过去,为对方生儿育女,退亲?当他们娘家人全死了吗!
  周美秀仍是哭,哭着喊他们别去。
  小院里住了五户人家,邻里邻居的,周家出了事,他们哪有不上门打探的道理。
  退亲到底不光彩,尤其看闺女的模样,似乎责任在她,周母挤着笑脸地送客,拉着周美秀到里屋询问内情。
  周美秀从她一个多月前第一次犯病交代到昨日,刚开始无人在意,以为她是受了惊,睡一觉便好了。
  “受惊?什么受惊?啥把你冲撞到了?”周母急得抹泪,“病了一个多月,你咋不跟家里来个信呢?”
  “我婆家隔壁那家姓钱的,上个月儿媳妇生了,生的闺女,钱大娘把娃溺死了拿烂草席裹了埋竹林里,我去竹林挖笋——”周美秀说不下去了,想起那一幕浑身颤抖,瑟缩着往周母怀里躲。
  竹笋生长时会将土地拱起,那娃埋得浅,面上落了竹叶,周美秀瞧见鼓包,一锄头下去,险些当场魂飞魄散。
  “那杀千刀的老虔婆!”周母骇得汗毛直立,拥着周美秀破口大骂,试图用声音驱散闺女的恐惧。
  “别怕,别怕啊,妈在呢。”周母拍着周美秀的后背,母女俩一起哗哗掉眼泪。!
 
 
第188章 
  挖到死婴,周美秀浑浑噩噩地不知自己怎么到的家,事情传开了?,与她结伴去竹林的人上钱家大骂钱大娘做事太丧良心,把孩子往竹林里埋,招呼也不打一声,不纯是害人吗!
  钱大娘丝毫不怵,掐着腰称孩子生下来就是死的,晦气,必须埋竹林里,谁让周美秀不长眼,活该倒霉。她还想找周美秀算账呢,齐齐整整的孩子,让她弄成那样。
  什么生下来就是死的,钱大娘出了名的极度重男轻女,足月生产的孩子,有人称他听到过哭声,分明是钱大娘动手溺死的。
  话虽如此,他们没有证据,钱大娘倒打周美秀一耙,有胆大的人瞧了,周美秀的一锄头,确实挖到了孩子身上。
  两相抵消,周美秀只能吃了哑巴亏。
  连着做了半个月的噩梦,周美秀的症状日甚一日,婆家人嘀咕她莫不是中了邪,悄悄请了村里的神婆来给她驱邪。
  神婆围着周美秀念念有词,嘀嘀咕咕的,听不清具体内容,末了她一个机灵定在周美秀正前方,脸色凝重地说她是被小鬼缠上了,要送小鬼。
  周美秀害怕得直发抖,神婆举着她所谓的法器胡乱比划了几下,捉过周美秀丈夫提着的公鸡,掐掉鸡冠尖,将鸡冠血点到周美秀眉心,贴上一片软薄的鸡毛。
  接着神婆端起装了糯米的水碗,连水带糯米喝了一口,朝着周美秀仰头喷出,糯米与水花溅了周美秀满头满脸,但她不能躲闪,必须端正地坐着承受。
  喷了水糯米没完,神婆将画了不知名图案的黄纸点燃,燃烧后的黑灰落到碗里,她伸手搅了搅,让周美秀喝干净。
  符水的味道很是古怪,周美秀拧着眉大口吞咽,一通折腾下来,她看着更萎靡了。
  神婆表示那是小鬼带走了她的精气,说明驱邪成功了,周美秀婆婆感激涕零地递上了辛苦费。
  驱邪成功了吗?周美秀含着眼泪笑了。
  当晚周美秀难得睡了个好觉,意识到自己一觉到天明,她高兴得仿佛劫后余生。
  然而好景不长,仅仅消停了两天,周美秀干活时突然感到头痛发昏,她浑身打摆子,周围的人忙扔了锄头,上前问她怎么了。
  周美秀男人又请了神婆,神婆称小鬼的怨念太大,去而复返了。
  一模一样的流程走下去,周美秀蜷成一团,大喊有人跟着她,神婆心头惴惴,慌张地四下打量,外强中干地怒斥周美秀胡说八道。
  中邪了,真的中邪了!
  风言风语迅速在村里蔓延开来,他们用异样的目光瞧着周美秀,躲得远远的对她指指点点,周美秀几欲崩溃,愈发难以安眠。
  不止是村里人,连周美秀的婆家人也展现出了嫌弃。要不是念着两个孩子,周美秀恨不得干脆去死。
  流言甚嚣尘上,甚至牵连到了周美秀的女儿,因为隔壁溺死的是女婴,他们让周美秀婆婆重新找神婆给小姑娘驱驱邪,小孩子阳气弱,最容易招惹邪祟。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