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穿越到安史之乱当医生(历史同人)——向晚鲤鱼疯

时间:2025-01-18 11:17:12  作者:向晚鲤鱼疯
  他不开口,马和却兀自停下脚步,回头道:“李郎,我可要走了!”
  李明夷点点头:“银两都在你那,你拿些做盘缠吧。”
  “……”马和张了张嘴,不料他答应得那么干脆,反倒落了个不自在。
  他轻咳一声,满是幽怨地强调:“这一走,我可就不回了!”
  对方看上去仍波澜不惊的:“保重。”
  马和嘴角抽了抽,片刻竟找不出更无情的话来奉还。
  阿去歪头,微妙地看着他:“道长,你还……”走不走了?
  见他和林慎都欲言又止地盯着自己,马和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他李郎是个冷面冷心的人倒也罢了,你们两小子,我可也是你们的救命恩人!”
  气愤填膺的,连胡子都吹起来了。
  “是是。”林慎被他逗笑了,正想说什么,目光却忽然凝滞在门外。
  李明夷也察觉到什么般,倏地起身。
  忽然安静下的空气中,只听哒哒几声仓促的脚步声,一道裹着白衣的身影径直闯入门里。
  所带来的,则是另一个危险的消息。
  “师兄,师兄他出现热症了!”
  *
  滴——嗒。
  监护室中,水滴规律落下的声音,让本就紧绷的气氛变得更加凝重。
  几道雪白的身影穿梭在屋中,手脚麻利、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紧急的记录与处置。
  “早上李郎你看过之后,师兄便开始出现热症。最初只是皮表微热,短短一日,已经变得十分烫手。”
  这一班负责的生徒,以算得上镇静的声音如实汇报。
  说罢,他弯下腰,语气变得格外沉重:“你们看。”
  刚刚赶到的李明夷立刻上前。
  躺在床上的谢望,肿胀的面孔仍如获救那日,只有耳根、额角等残存的皮肤上显出异样的红痕。
  面部暴露的创面被用温水每日冲洗,看上去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他移动目光,向下扫视,视线忽然停住——
  只见谢望的右手,在几日前才接受了植皮手术的区域,竟赫然出现了几枚硕大的红色水泡。
  些微粘稠的液体从缝合的边缘渗出,晕染在铺设的棉布上。
  “这是……”在他身后的林慎发出颤抖的声音。
  “感染。”
  李明夷以异常平静的语气地宣布出这个噩耗。
  他几乎没有一瞬的停歇:“道长,帮我准备一碗干净的肉汤,再去买点琼脂和兔血。”
  “我知……不对。”正在门口探头探脑的马和,刚准备迈开脚步,忽然想起方才的事,“……有你这么使唤人的吗?”
  “肉汤,琼脂,兔血。”站在他旁边的阿去,奇怪地重复着三样看起来完全不搭边的材料,一时也不免好奇,“你要给他十全大补啊?”
  包括林慎在内的其余生徒,在不语之间,也纷纷将目光投向一人。
  “不。”李明夷摇摇头,神情认真而严肃。
  “要证明感染,只有症状是不足够的。”他说。
  “我要让那些看不见的外邪,现身出来。”
 
 
第139章 就叫它——硼酸吧
  这话顺利地绊住了马和气冲冲准备转身的脚步。
  医家所谓外邪,指的是来自自然、侵入人体的气,又分风、寒、暑、湿、燥、火与疫疠之气这六种。这是医署入门的第一课,凡医科子弟无不烂熟于心,甚至连老百姓都能说道说道。
  而此刻,李明夷口中看不见的病邪,显然又与传统意义上的学说有些微妙的区别。
  虽还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可那语气中的端然笃定,倒更让在场诸人萌发出隐隐的好奇心。
  “既然李郎你开口相求了。”马和眼角向后瞟去,轻咳一声,“看来,本道也不得不凑个热闹。”
  不知他哪里来的神通,在商贾不通的邺城村郊,竟还真在半日内找到了李明夷所要的几样东西。
  药房中央,一圈好奇的脑袋正围得水泄不通,除了值守的几名生徒,在医署中的众人几乎都挤在这里,围观所谓病邪现身之法。
  可展现在眼前的事物,却委实令人失望。
  只见李明夷借纱布将谢望伤口上沾染的脓液滴入煮沸过的肉汤,又用盖子和黄土仔细密封,不留一丝缝隙。
  而琼脂和兔血,则被混合成一片红色,涂抹于光滑干净的白琉璃片上,同样被点上几滴脓液,再仔细地封存住。
  两样不同的容器,除了装载的内容物有所差别,都瞧不出任何特别的样子。
  片刻,也未有任何神奇的变化产生。
  这番无事发生的情景,反倒令准备好大吃一惊的生徒们有些失望。
  齐齐的静默过去,有人开口问:“敢问李郎,接下来还需做什么?”
  不解与疑惑交织的视线中央,李明夷擦干净了手,神色平徐如常:“等。”
  等?
  这话说得淡定。
  可想到还在病榻上辗转的谢望,几名低年资的生徒早已按捺不住焦急:“可师兄他……”
  “等等。”林慎扬手示意他们噤声,接着若有所思地抬眸,“李兄说要等,必有他的道理。”
  虽说如此,他却并未真的停下思考,盯着面前的器皿继续说道:“既然病邪可犯躯壳,那说不定也能在肉汤、兔血中滋长。”
  “原来如此。”一旁的马和伸出脖颈,凑近了打量那两个看不出丁点变化的容器,自顾自地点头,“世上本没有从无到有之事,若要消此,必则涨彼。大道至简,大道至简啊!”
  其他生徒们,都还尚且懵然未解,便听门外一连串奔跑的脚步声哒哒地靠近。
  “李,李郎!”正紧张间,只见一高一矮两人踩着草鞋跑进屋里,手里还捧着什么,“你要的药材,还有冰块,我们取来了。”
  少年上气不接下气的,不敢有一丝耽搁,弯着腰将一个布袋递出。
  跟在他身后的小哑巴,也啊啊两声,将背上的竹篓脱下,推着往前两步。
  竹篓里面装着一个稻草包裹的木箱子,箱子周边正渗着水迹,冒出寒气。
  李明夷接过布袋,低头看向两个孩子沾着泥污的草鞋,声音轻下:“辛苦了。”
  “啊啊,啊啊。”小哑巴赶忙扇扇手,接着拉了拉身旁一个生徒的衣襟,示意他打开箱子。
  对方恍然回过神来,俯身接过箱子,脸上的表情倒不太意外:“是李郎叫你们把冰块拿来的?”
  小哑巴乖乖地点点头。
  方才马和外出采备的时候,李明夷也让他和阿去分别取了两样东西,其中之一就是上次谢望一行从陈留谢氏质库带来,为数不多还剩的冰块。
  扒开稻草,掀起盖子,里面的冰块被埋在地下贮存了一段时日,稍有融化的痕迹,触手仍十分冰凉。
  生徒当即会意,向李明夷道:“学生这就去制冰袋。”
  他抱起箱子,领了两人就往旁边的房间走去。而其他人的目光,则仍疑惑地停留在李明夷手里的布袋上——
  袋口被解开之后,倾出少许细细的白色粉末,看上去像某种矿石浸水后析出的结晶。
  那位李郎,正用指腹轻轻揉搓着这些粉末,接着放在鼻下轻轻闻了闻,似在验证其真伪。
  “这是……”一旁的林慎,也毫不客气地伸手蘸了一点,很快分辨出来,“硼砂?”
  其余生徒的眼神愈发迷茫。
  冰块是用于降热,这法子他们已经在林慎身上见过,且不难理解,因而并不感到惊讶。
  可硼砂这一味药,往往是用来清肺火,化痰涎的,也就是治疗肺病。再者便是防腐,乃至于制毒。
  怎么看,也与师兄当前的病情毫无相关。
  难道李明夷也打算以毒攻毒?
  关于病邪的问题尚未厘清,新的疑惑便接踵而至,实在没有半点头绪,生徒们支着隐隐作痛的脑袋,不约而同望向正小心向陶器中倾倒硼砂粉末的李明夷。
  李明夷的视线则直直落在一旁正对两个器皿看得入神的马和脸上。
  “道长。”他语气平徐,“如果我告诉你,不仅有办法催长病邪,还有法子可以抑制其滋生,你愿意再帮我一个忙吗?”
  “哦?”马和转过脸来,好奇地盯向陶罐里的白色晶体,有些纳罕,“你是说用硼砂?马某的确见过以硼砂化腐之法,可若将其用在生肉上,恐怕不是良方。”
  用药之道,他算不得行家,但对这些山石玩意,他马和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硼砂不算剧毒,也能治些口舌疮症,然而若直接洒在伤口上,那滋味,只怕和撒一把盐也无甚区别。
  可既然对方一本正经开了口,足证明他还有别的想法。
  果然,就在他被勾起兴趣时,便听这人接着开口:“我要用的不是硼砂,而是它的产物。”
  他就知道。
  马和都不用掐指,早算出他有这句话。难得让他遇上一回新鲜,倒也稀奇。
  “好说,好说。”他直起蜷曲的背脊,负手在背,咧唇一笑,“只要李郎你保证,再让马某开一回眼。”
  李明夷没答这话,只向前递出一个眼神:“今天到明晨,由林慎负责监护室,务必要积极控制病人的发热。”
  交代完一句,他掂了掂陶罐里的硼砂粉末,这才看向马和,吐出二字。
  “走了。”
  *
  咕嘟、咕嘟。
  气泡不断从沉底的白色粉末中冒出,从上层透明的酸液中穿过,滚涌在视线中,将整个陶罐搅出轻微的晃动。
  原本弥散在空气中的酸涩味道,却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慢慢变淡,飘在罐口的白烟也跟着飘散开去,露出逐渐平息下来的溶液。
  马和一双眼睛凑得极进,几乎要瞪进去,随即溢出一抹不可思议的光华。
  这些硼砂,已经被硫酸全部吞噬掉了。
  说吞噬,也只是肉眼所见,并非实然。
  ——世上绝无平白消失的物质。
  他几乎要将脑袋探进去,仔细地观察着正归于平静的液体,眼眸之中兴奋愈盛。
  他可以肯定,一种从未见过,甚至到现在也未能看清的物质,就在此时,此地,在他马和的面前,诞生于这个世界了。
  “小心。”一只手从背后伸来,无情地抓住他的后颈的衣领,拉住他几乎掉进去的脖子。
  李明夷提醒:“别凑太近。”
  不管是新生成的产物,还是残留的硫酸,哪怕只有一星点溅进眼睛里,也够这位化学狂人瞎几天的。
  “没有颜色,也嗅不到味道。”对方显然没听进耳朵里,像闻到骨头味的小狗似的,拼了命地探出鼻子,不顾阻挠地深深吸了一口。
  “这到底是什么?”
  半晌,马和转过头来,不待李明夷回答,自顾自说了起来:“硼砂为酸所腐,看起来却不似水、木、铁石那样激烈,亦无炸响。难道……”
  说到此处,思绪突然卡了壳,仿佛遇到一处无形的槛,如何也绕不过去。
  咫尺之间,就是答案。
  他眉头深深皱起,许久想不出来,忽然伸出一根手指,直接探进刚刚结束反应的酸液中。
  李明夷甚至没有来得及阻拦,便见马和整个人蹭地往上一蹦,像被什么烫到一般,猛地缩回手指。
  “嘶……”
  这下被灼得不轻,马和的表情瞬间清醒过来,一边上下甩着手腕,一边不停嚎着痛楚。
  李明夷无可奈何,先去端了盆冷水,按着那十分倒霉的手指浸进去。
  没有精确计算的配比,剩下未反应的硫酸都还不知道有多少,就敢把手指头伸进去探究,这份勇气惊人,但绝不可嘉。
  出于医生的职业道德,他还是打算先处置这只冒失的手:“应该只灼烧了皮表,只要……”
  “李郎,我知道了。”马和径直打断他的话。
  一种奇异的光辉再次在他眼中闪烁起来。
  “一定是生成了另一种酸。”他唇角克制不住地展开,声音隐约颤抖,语气却十分肯定,“原来的酸水化去了硼砂,但还是酸,是一种新的酸。叫它什么好呢……”
  李明夷张了张嘴,难得遇到插不进话的时候。
  马和已全然无心他的反应,喃喃片刻,似乎联想到什么,兀自满意地点点头。
  “既然是硼砂与酸水所合而成,就叫它——硼酸吧。”
  硼酸。
  李明夷转眸看着安静下来的陶罐和里面的透明液体,无可奈何地摇摇头。
  却也没有否认。
  ——严格意义上来说,硼酸不是一种全新的物质,硼砂与硫酸的反应也并非简单的合成。而这一巧合的误会,倒令它提前了几百年得到相同的命名。
  1702年,西方的化学家首次通过硼砂矿与硫酸化合物的反应,开启了工业制备硼酸的先驱。
  随着制备技术的不断成熟,这种物质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并与同样蓬勃发展的手术技术碰撞出意外的火花。
  不仅继承了硼类物质的防腐性质,来自于另一方的酸性,则令其同样兼具杀灭病原体的功效。
  现代医学最常用的消毒液体之一,硼酸溶液。
  虽然不属于抗生素的范畴,但其对人体微弱,对细菌却致命的酸性,对这个时代的大多数病原体而言,或多或少都能起到一定的威胁。
  当然,想要得到可以直接外用于创面的硼酸溶液,仅到这一步是远远不够的。
  接下来还要对这些粗产品进行冷却、结晶、分离和干燥。
  留给他们的时间不会太多。
  背后的天色逐渐黯淡下来,李明夷抽出手臂,从角落里点了盏灯。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