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夫郎他有两幅面孔(古代架空)——梨子甜甜

时间:2025-02-25 07:44:14  作者:梨子甜甜
  宋惊蛰去镇上当了监工后,没多久特意回了趟稻香村,见林敬山在沟渠里费力地挖土,当即就去找当时的监工姚治水说了说话。
  他说他在镇上当监工,又说自己跟衙门的杨捕快熟识,乱扯了一通关系,请人到林家吃了顿饭,回去之后,姚治水就让林敬山上沟渠帮着推土了。
  推土比起挖土来说,不要太轻松,这次徭役,林敬山都没怎么受累。
  “娘,借吧,你要是没那么多,我手上还有点,不行咱凑凑。”
  林立夏嘴巴都说干了,没说通冯金玉,倒是把他大哥林季冬给说通了。
  冯金玉眼皮跳了跳:“这么多钱借给他们,要是他们全赔了,你不心疼啊。”
  林季冬看得挺开:“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放在家里也是放着,借给立夏他们,他们又不是不还了。”
  林立夏使劲点头。
  “何况开春要没有人家惊蛰,咱家现在饭都不够吃。”林季冬也劝说冯金玉,“再说,人宋家四十两银子都拿得出,你还怕他们还不上吗。”
  “你说得对。”林季冬最后一句话触动了冯金玉,想到宋家的家底,再想到宋惊蛰的为人,冯金玉忍着肉痛道,“那咱几家一起凑凑吧。”
  林家没有宋福田有挣钱的手艺,所有的银子都是他们一个铜板一个铜板攒出来的,冯金玉和林季冬和林孟春两个哥儿,三家一共给林立夏凑了二十两。
  把这一堆白花花的银子交到林立夏手中,冯金玉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你们买地的时候可一定要仔细点,别马马虎虎就把银子花了出去,你大哥二哥和你老娘我所有的家底,可都捏在了你手里。”
  “知道了,娘。”林立夏谨慎地点点头,又扬起笑脸向林季冬和林孟春道,“谢谢大哥,二哥。”
  林季冬没说什么,林孟春戳了戳他脑门:“可以啊,胆子比你二哥夫打猎还要大。”
  拿着钱的林立夏也觉得自己这次胆大包天了,可他觉得宋惊蛰说得有道理,他们不抓住这次机会搏一把,他们什么时候才能攒够买地的钱。
  县上那些有钱人不也是抓住了机会才成为有钱人的吗,什么时候农人勤勤恳恳种地也能暴富了,所谓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反正他们还年轻,赌一把。
  要是这次赔了,大不了以后他和惊蛰哥辛苦一点,啥脏活累活都干,慢慢还呗。
  “……”
  林立夏在宋家借钱的时候,宋惊蛰又去了施家村找他姐宋白露借了二十两。
  两个人借遍了身边所有亲戚,凑够了一百两,放在一口大瓮里,晚上睡觉都不踏实,稍有个风吹草动,就感觉有贼人进门来偷。
  第二天,他们就背着大瓮往县城而去,不把钱花出去,他们是睡不好一个踏实觉了。
  因着宋惊蛰去镇上当了监工,还把宋家兴安排进了厢军,现在村子里的人都在传宋惊蛰在外头受县令赏识,可有出息了。
  他俩走在出村的路上,不住地有人跟他们打招呼:“惊蛰,立夏,上县城啊。”
  “是啊,回去开工了。”宋惊蛰牵着林立夏的手,不停地回应,实际手心里全是汗。
  特别是有人靠近他们,见到他们背篓里的大瓮不解地问:“怎么这还带一个大瓮去。”时,宋惊蛰更是捏紧了林立夏的手,僵硬道,“县里的菜太贵了,我带个瓮去积酸菜。”
  “那确实是。”问话的那人点点头,看着宋惊蛰和林立夏满意道,“看不出来,你们年纪轻轻的,还挺会过日子的。”
  一路紧张地出了村,走到去县里没人的路上,林立夏抹了把额头上的汗,小声说:“吓死我了。”
  宋惊蛰同样心有余悸地点头。
  “去了镇上,我们就直接去县衙买地吧。”林立夏跟宋惊蛰提议,抱着这么大一笔钱,太担惊受怕了。
  “好。”宋惊蛰没有异议。
  地段他们都看好了,就买靠近大荒村渠堰附近的田地,不在大荒村里,也不惹人注目。
  但在即将走进县城那修了一半的城墙,宋惊蛰望着墙内人头攒动的县城,突然停住了脚:“不对。”
  林立夏凑过来:“什么不对?”
  “买地不对。”宋惊蛰将林立夏拉到没人的地方,低声跟他说,“虽说我们买的是大荒村外不引人注目的田地,可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只有我们买地了,你说等消息传开了,县里那些买不到地的富户会怎么想?”
  林立夏想了想:“要么觉得我们有势力提前知道,要么觉得我们误打误撞。”
  “嗯,第一种还好,我们加点钱把地卖出去,人家也不会不愿意,可我们这情况一看就是第二种,你是县里有权有势的富户,你会怎么做?”
  林立夏想象道:“如果我良善一点,大概会原价向你购买,要是我恶一点,一顿恐吓加威胁,丢几个钱,占了你的地又怎样。”
  说完林立夏也反应了过来,一脸无措地看着宋惊蛰:“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宋惊蛰拉起林立夏的手,带着他拐了个弯:“我们不去县衙了,先回赁的住所,晚些时候,你出去买些酒菜回来。”
  林立夏偏过头好奇地问道:“做什么。”
  “找人。”想通了各个关节的宋惊蛰语气也轻松了一点,“把我们的情况做成第一种。”
  
  
 
第40章
  宋惊蛰也没来过县城几次, 在县里也没什么人脉,唯一认识的人只有杨万峰和迟海东两人。
  但有这两人也够用了。
  他和林立夏先回了住所,将一间小得只容得下一张床的屋子, 收拾出能让四个人坐下吃饭的位置。
  怕饭菜的味道飘到被褥上,晚上没法睡人, 林立夏还拿了些宋惊蛰捡回来的麻袋铺在上面遮味。
  他洗了手, 拿门口挂着的擦手布擦了擦手,跟宋惊蛰道:“我先去食铺点菜, 等我回来, 你再去请人。”
  住在县城就是有这点好, 想吃什么, 跟附近的食铺说上一声, 到了时辰, 就有小二提着食盒上门。有些做得好的铺子, 食盒夹层里能放温水,送上门来时,不着急吃,只要不打开盖子,饭菜就一直能温着。
  当然价格也很昂贵。
  林立夏也是上次来县城, 在吃食铺子买吃食的时候, 宋惊蛰跟他说的,这会儿,他也要学着县里的人去叫吃食,心里难免激动。
  要不是家里还有一堆银子,刚收拾完, 他就出门了。
  “好。”宋惊蛰被他雀跃的样子逗笑,想到他们第一次去镇上, 林立夏连糖都不舍得买,现在却能大着胆子去食铺点菜了,心里觉得多带他出来见识见识的想法是对的,点头同意了他的提议。
  家里放着这么多银子,要没人看着,他也放心不下。
  等林立夏叫了食回来,宋惊蛰这才去衙门和厢军住所叫了杨万峰和迟海东到家里吃饭。
  迟海东还好,以为宋惊蛰这是为他大哥的事设的宴,还推辞了两句:“宋兄弟你这也太客气了,你大哥在我这儿干得很好,你不用特意来感谢我。”
  迟海东这话一点都没说假,宋家兴为人随和,又肯吃苦,宋惊蛰把他带到迟海东这儿,迟海东就安排他和一众厢军修筑城墙,几天下来就跟其他厢军混熟了,现在都有人跟他勾肩搭背地唤他宋兄了。
  杨万峰就有些摸不着头脑了,他和宋惊蛰只有过一面之缘,虽说中间有监工这件事牵着,可前段时间厢军修城墙出事的事他也有所耳闻,还想另寻个差事还宋惊蛰恩情,又听闻这事已经解决了,这才放心。
  按理说,这饭要请也该杨万峰来请才是,恩情没还好,还差点让宋惊蛰招无妄之灾,是他没考虑周全。
  宋惊蛰将两人请进家门,相互给他们引进了一番,待大家都熟识过后,这才跟他们说了他和林立夏所发现的事。
  宋惊蛰想过了,要想把他和立夏伪装成有权有势的人,只有拉更多的人下水,他们混在中间才不显眼。
  杨万峰和迟海东就很好,属于有点势力但势力又不是很大,不会瞧不上这种投机取巧的做法,又不会因他和立夏势微而将他们踢出局。
  果然,当宋惊蛰把请他们上门的目的说出来后,杨万峰和迟海东两人都愣住了。
  “宋兄弟此言当真。”迟海东更是酒杯都差点握不住了,一脸激动地看着宋惊蛰。
  “自然当真,要是不真我也不敢来找二位。”宋惊蛰认真的点头,又看向杨万峰道,“杨兄在衙门当差,一点消息都没有听到吗。”
  杨万峰啜了口酒面露难堪:“你们也知道我们这县令是新来的,别看他新,但他老辣,来的时候就自带了师爷等一众班底,一应事宜都交给他自己的班底去做,我们这些小吏只能听从他的命令,这等机要之事,别说我了,就连我们捕头都不曾听到风声。”
  宋惊蛰明白过来了,衙门看似风光,可这里面的头头道道也不少,就好比这新来的县令与这衙门里的旧吏不对付,不肯重用他们,才会有宋惊蛰捡漏这一事宜,不然早在县令动工之前,渠堰周围的田地就该叫人一抢而空了。
  “这样也好。”宋惊蛰拿这个安慰他,“要是人人都知道了,也就没有我们今天什么事了。”
  杨万峰如此一想,面色好看了不少,新来的县令不肯重用他们,就不重用吧,铁打的衙役流水的县令,用不了几年,他就会调走,等下一任县令来了就好。
  “多谢惊蛰兄弟告知杨某这一消息,待回了家,我就和父亲商量此事。”杨万峰举起酒杯郑重地向宋惊蛰道了谢。
  他们杨家就奚台镇一卖豆腐的,他爹杨增福做了一辈子豆腐,好不容易攒了些家底,使了银子才把他塞进县衙的。
  他虽然穿着一身衙役服饰,可兜里也没二两银子,在县里买不起屋子,还得自己花钱赁。
  衙门里人情往来不少,他的月例和一些杂七杂八的孝敬根本就存不下多少,有时候还得靠家里接济。
  都是成了家立了业的汉子,要不是没办法,谁愿意花家中妻儿的辛苦钱。宋惊蛰这个消息,虽说不能令他大富大贵,但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重要的是他可以拿这个贿赂他们捕头,获得的捕头赏识,在捕头面前露了脸,以后他在衙门里也能混得开了。
  迟海东也同样道谢道:“宋兄弟,林夫郎,你俩的恩情,我迟海东无以为报,以后有用得着的地方,尽管使唤。”
  迟海东的情况也没比杨万峰好上多少,杨万峰家里还有个做买卖的父亲能送他进县衙,迟海东却是接的他爹的班,当的这个都头。
  可他爹又不止他一个儿子,当初为了这个都头的位置,家里兄弟都快打成狗脑子了,现在家里其余弟兄还看他不顺眼,时不时地就为难他的妻儿。
  他倒是想硬气一点从家里搬出来,可他有个待嫁的女儿要准备嫁妆,还有个读书的儿子要花钱,光靠他那五百文一个月的军饷和时不时的一些杂活,离了家哪供养得起他们。
  有了宋惊蛰这个消息,别的不说,他借些银子一倒手,给自己置办个屋子,也能让妻儿脱离家里那个泥沼了。
  “两位客气了。”宋惊蛰和林立夏也举起酒杯频频回礼,心里都很高兴,只有把他们也拉上了船,大家成了一根绳上的蚂蚱,他们才不会被别有用心的人给盯上。
  “……”
  宋惊蛰和林立夏告知了杨万峰和迟海东这么大一个消息,两人不可能不识趣。
  第二天就亲自带着他们去县衙买了地,因为有这两位带着,县衙里的衙役们也没为难他们,连孝敬银子都没收,就给他们过户好了田地。
  林立夏小心翼翼地收好地契,别看他们买的都是靠近水田不值钱的荒地,可一旦消息在县里传开,这些荒地立马会变成值钱的香饽饽。
  办了完事,正当宋惊蛰要带着林立夏走时,杨万峰又拉着他们:“你们带户籍来没?”
  “怎么了?”宋惊蛰问。
  杨万峰面色阴沉:“今早刚收到的命令,新县令要对县里的百姓实行官盐强制配买。”
  宋惊蛰和林立夏的面色也是一变,宋惊蛰一脸不解地问:“怎么今年又配买开了。”
  官盐配买已经好多年没有实行过了,宋惊蛰还是在小的时候经历过一次,不明白今年怎么又实行起来了。
  杨万峰叹了一口气:“还不是私盐贩子闹的,你们是不知道,我们池水县这几年私盐贩子猖獗,朝廷分摊下来的官盐竟是一点都没卖动。”
  前任县令有小麦丰收这个政绩在,就没管私盐这事儿,可新来的县令是个硬茬,一来就让自己的班底接管了县里的库房。
  其他的东西怎么查就不说了,单说官盐这一项,他发现库房里的官盐积压到都化成盐水了都没卖出去,库房的赤字更是年年加粗。
  今儿一早就把衙门的吏员们召集起来臭骂了一顿,要他们务必一个月之类将私盐贩子抓干净,另外库房积压的官盐也要尽快处理掉。
  这百姓不买官盐,他们这些吏员能怎么处理,无非就是根据库房里的官盐数目与县里百姓的户数合计,要求百姓强制购买。
  “今年配给的数量是多少。”林立夏心里发紧,他和惊蛰哥两人为了买地,可谓是把兜里的银子掏了个干净,这个时候让他们拿钱买官盐,他们可拿不出来。
  杨万里道:“户房的算吏们算得很快,刚我带你们来买地的时候,他们已经算了出来,每户十二斤。”
  “这么多?”别说林立夏了,宋惊蛰听到这个数额也惊了惊。
  官盐九十文一斤,一户十二斤就是一两八十文钱。
  百姓要是拿得出一两银子来买盐,他们又何至于去买私盐。
  何况十二斤盐得吃到什么时候去了,这会儿买了,明年官府的盐卖不掉,是不是又要强制配买。
  如此循环往复,还给不给老百姓活路了。
  “我们这也是领命行事。”杨万峰也是从老百姓过来的,自然知道这强制配买不是个什么好法子,但他只是个捕快,什么也做不了,“算了,不说这个了,正好今儿你们在这儿,我带你们去户房那边把你们的配给给消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