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人见状还以为是有人犯了事,官差来拿人了,正惶恐间,听得鞭炮脆响,锣鼓喧天,这才反应过来,是状元郎回来了。
状元郎荣归故里,还是县老爷亲送,以往的芥蒂龃龉一下子荡然无存,清水村所有人脸上都带着与有荣焉的自豪。县老爷做事周到得很,都不用卫文康出手,便吩咐边上得衙役散发喜钱。村里人得了好处,讨喜的话更是没有停过,一路簇拥着人到了家。
离开多时,柳天骄以为家中定会起灰,没曾想到处都干干净净的,院中的树木和菜蔬也照顾得很好,如今还带着绿意。这屋子当初是托给邵壮照看的,其实也是柳天骄的小心思。邵壮家孩子不少,家境也不是多好,成亲后住得并不宽敞。邵壮他娘又不是个省心的,婆媳两个处得不是很愉快,分开住邵壮日子能好过些。
当然也不是没有隐患,邵壮他娘见到青砖大瓦房很是动心,巴不得全占了去。亏得邵壮成亲后性子硬了不少,跟他娘大干了几场,才留了个清净。后头邵壮挣了些钱自己盖了屋子,执意搬了出去,但两口子感念柳天骄的恩德,时常过来收拾,这屋子才维护得这般好。年少时的友人,变了许多,还有些始终如初。
把县老爷送走,收拾好行李,第二天一早卫文康就出了门。自家夫郎不记仇,他可是记得的,昨日在人群中见过那人,过得有些太好了。
第215章 境遇
五间青砖大瓦房, 边上的厢房也收拾得齐整,连围墙都比一般村民家高些。村长躺在摇椅上,眼睛半合着,显然对今日的阳光很满意。
人都是没什么记性的, 只知道种地受穷的村里人更是。卫文康和柳天骄离开后, 村长找人来收购了药材, 吹得天花乱坠, 好像山上的野草都能当成金子卖。村里人都觉得不靠谱,随便搞了些东西去碰了碰运气, 没成想人家真收了,还当场结了钱,每家都有十几文的样子。
什么时候银子这么好挣了?别小看十几文,都能买一斤肉吃了。若是日后再卖几回,那不就发财了?众人心思浮动,转头就把村长当财神爷一样供了起来,巴望着村长再给他们多谋些好处。至于以前村长干的那些破事儿, 谁关心啊, 反正吃亏的又不是自家。
如此立竿见影的成效, 让村长自得的同时又动起了歪心思。再收购药材是不可能了, 倒贴钱的买卖干一回就够了, 但赚钱的法子还是多啊。村长也是个能人, 第二年就联合镇上几家粮铺干起了倒卖粮食的勾当。
在村里人集中卖粮的那些日子, 让粮铺把收购价报低一些, 然后自己再出面,以比粮铺每一百斤粮多几文钱的价格帮村里人卖粮。结果拿到了粮铺不少好处不说,村里人还觉着他脸面大、门路多,更把人捧得高了。
如此几年运作下来, 村长在清水村的威望远胜从前,再无人撼动。自打出了清水村这档子事,粮铺也学聪明了,都找中间人帮着收粮食,整个镇的粮价都降了下来。有些聪明的意识到了不对劲,但也揪不出村长什么错来。
只是这样的好日子很快就要到头了,一大早村长家的大儿子于保观就满头大汗地跑了回来,大喊道:“爹,出大事了。”
正哼着小曲儿的村长不以为意道:“能出什么大事儿?你啊,都多少岁了,还如此沉不住气,比你二弟差远了。”
又拿二弟贬低自己,搁往日于保观非得跟他爹理论一番,今日却是完全没那个心思,“哎哟,都什么时候了,还说这些。将将有交好的官差来给我报信,说您扰乱粮价,侵吞什么民脂民膏,要拉您去大牢治罪呢,这会儿来捉拿您的官差怕都在路上了。”
摇椅一下子不动了,村长脸色黑得要滴出水来,“你听哪个说的,怎么可能?”
“祝衙役说的,能有假?”于保观急得都要撞墙了,“爹,您快想想办法啊。”
村长“刷”一下站起身来,一脚把摇椅踹得老远,“卫文康,一定是卫文康,我就知道那小子不是个好鸟,当初怎么没直接把他弄死。”
于保观脸色煞白,“卫文康?他,他如今可是京官,比,比县老爷还大呢。爹,您,您快拿个主意啊。”
“老子能有什么主意?还不是你们不争气,但凡你们几个有一个能念书的,老子也不会……”村长脑袋轰隆隆地响,一时之间闪过无数的念头,都想横下心来把卫文康做了算了。可一想到柳天骄那身手,又只能干瞪眼。任他多能耐,出了清水村屁也不是,民与官之间的天堑,除非造反,没什么法子可跨越。
完了,都完了。村长一屁股坐到地上,再没有挣扎的力气。
半个时辰后,敞亮的院门大开着,一群身着青黑色皂服手持长棍的衙役押着一个披头散发的老头走了出来。虽然离得远看不清长相,但村里人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不是他们村长还是哪个。
“怎么把村长抓了,他犯了什么事?”
“不知道啊,总不能是杀人放火,也没听说哪家出了事。”
“现在衙门越来越不像话了,随随便便就把人抓了。村长要是没了,以后咱们村的粮食找谁卖?”
看热闹的众人猛地反应过来。对啊,村长要是没了,日后他们的粮食怎么办?自个儿去粮铺卖要少几十文钱呢。
想到这儿,有人大着胆子站了出来,陪着笑脸问带头的衙役:“敢问官爷,我们村长是犯了什么事儿啊,怎么就要抓人了?”
“就是,官府抓人也得有个由头吧,村长没了,日后我们卖粮找谁?”
“大哥们行行好,不是什么大事儿就把人放了吧。”
见有人带头,众人的胆子也大了起来,七嘴八舌地给村长求情。
见过蠢的,没见过被人卖了还对人感恩戴德的。带头的衙役眼一横,冷笑道:“你们的好村长就是因为倒卖粮食,收刮民脂民膏被抓的。找他卖粮,不把你们亏死。”
众人愣了,“官爷,您说村长倒卖粮食,我们的粮食都被他便宜卖了?”
“十斤便宜一文,你们没发现自打他帮你们卖粮后,镇上的粮价就降了吗?”
这话就像开水一样,倒在人群里,把人烫得又痛又恨,霎时一片叫骂声就响了起来。
“我艹你祖宗,于得久,这种丧良心的事情你也干得出来。”
“怪道不说这两年粮价怎么降得那么狠呢,还以为是大丰收粮食不值钱的缘故,没成想是你这个老不死的在里面使坏。”
“于得久,你生孩子没□□,断子绝孙啊。”
于保观听不过去,跟众人争辩道:“不是你们哭着求着要我爹帮忙卖粮食的吗,现在说这些有什么意思?”
王长秀知道自个儿当家的脑子不好,没成想能蠢成这样,赶忙把人往回拉,却是已经来不及了,一坨湿泥巴迎面就甩了过来,糊得于保观眼睛都睁不开。
坑人钱财无异于害人父母,村里人像是一下子找到了宣泄口,随手捡起各种野草棍子就往于家人身上扔。衙役们也不阻拦,索性躲远了些。也不知道谁开的头,叫骂到激动处的村里人干脆动起了手,你一拳我一脚,险些没有把村长打死。
站在远处林子里的人看到这一幕,微微一笑,随即转身离开了。以前拼了命都不能动他分毫,如今只需几句语焉不详的话,就有人识趣地当了刀。权势,当真是好东西。
柳天骄听说村长被人抓了也去看了热闹,打人的时候他还趁机上前去扇了一耳光呢。他对村长无疑是有恨的,但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已经有了太多太多比这点小恨更重要的东西。一耳光过后,柳天骄觉得没什么意思,也懒得再搭理村长一家,自个儿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回去了。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回来,柳天骄琢磨着趁如今有时间,整治上几桌好菜,叫相熟的人都来聚一聚。
靠山村,一个满头白发的大娘正抬着个木盆,有些吃力地往河边走去。见几个身着锦衣的年轻人往这边走来,往边上靠了靠,眼睛却不住地往前瞟。也不知道是哪个有钱人家的孩子,穿得这么好,个儿也高。不像自家的几个孙子孙女,因着缺衣少食的,都长得跟黄豆芽一样,又矮又瘦。
有钱人家忌讳多,大娘只敢偷瞄,唯恐把人惹恼了。却不想那几人经过的时候,突然顿住了脚步,打头的那个俊秀少爷还笑眯眯地跟她打招呼:“王大娘,我是江闵啊,还记得不?”
“大娘年纪大了,记性却还成,仔细打量了一下眼前人,很快就跟那个麻秆似的小孩子对上号来,声音有些颤抖道:“江闵,你是江闵?”
“是我,我们回来了。王大娘你这些年可还好?”
好吗?自然是谈不上的。地里刨食的人能有什么好前程,不过是几十年如一日,勉强填报肚子罢了。说不好也谈不上,没有大灾大难的,孙辈也都顺顺当当成亲生子,哪怕多了几张嘴压力更大了,可开枝散叶的喜悦也是实打实的。自个儿身子骨也还成,能帮家里干点轻松些的活计,不算个吃白饭的。
到这个岁数,王大娘自觉已经活通透了,也不觉得如今的日子有什么不好。可看到这几个年轻人的时候,不知怎地,王大娘心中猛地生起些悲凉来。“后边那是小包和他媳妇儿吧,可真俊,你们有福气啊。如今在哪儿发财啊,回来了还走不?”
江闵笑道:“是我哥和嫂子,如今都在州城呢,我哥还在帮骄哥哥守铺子,我嫂就在家忙忙家务,我跟着卫哥哥念书。”
与柳天骄两口子相比,江闵兄弟与靠山村的联系更淡,村里人甚至不知道江闵已经考中了秀才,但这不影响王大娘看出他们如今的顺遂来,艳羡道:“都是有大出息的人,不像我们,一辈子都埋在村里了。”
小包也带着月哥儿走了过来,他本想问问王大娘,他的孙子大坤如今过得可还好。他俩年岁相仿,以前关系还成。可话到嘴边,小包看着王大娘竭力抱着的那个大木盆,突然又觉得没什么好问的,只从兜里掏出了一个小荷包来,塞到王大娘手里,“您老拿着,那些年我们兄弟俩多亏了您照顾,就当个见面礼。”
都是穷人家,能照顾什么?不过是过路的时候顺道看一眼,不叫兄弟俩被歹人欺负了,也送过些野菜和破的不能再破的旧布头,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也难为这弟兄俩还记得。王大娘拿着那个沉甸甸的荷包,知道里面是银钱,还不少,可贫穷让她没有拒绝的骨气,只是低着头抹着眼泪再三道了谢。
江闵帮着王大娘把木盆抬到了河边,望着那个佝偻的背影,有种劫后余生的庆幸。差一点,只差一点,他们兄弟俩这辈子就只能烂在靠山村了。
第216章 另一个起点
“大家伙都敞开肚皮吃哈, 今个儿肉管够。”柳天骄换上了一身深蓝色的细布棉袄,手里提着一壶老杜家的浊酒,说得豪情万丈。回来不过几天的功夫,在城里好几年才养出来的那点子斯文劲儿, 一下没了个干净, 仿若还是当年那个提着杀猪刀讨生活的剽悍哥儿。
一同长大的小伙伴撕咬了口油汪汪的鸡腿, 抽空回了他句:“你放心, 听说你要请客,早食都没吃, 特地把肚子都空着呢。”
“我昨天晚上就没吃,这会儿饿得能吞下一头牛。”
邵壮家的小儿子将将才牙牙学语的年纪,正晃荡着小腿儿让他娘帮着挑鱼肉吃呢,闻言张开两只肥胳膊,比了个大大的手势,奶声奶气道:“一头牛,小宝吃, 吃一头牛。”
众人哄堂大笑, 邵壮嘴里的酒也差点儿喷了出来, 好气又好笑, “你才多大点, 怎么就这么馋?”
“小孩子就要馋, 不馋怎么长大高个?”柳天骄放下酒壶, 上前把那个小不点抱了起来颠了颠, “怎么瞧着肉乎乎的,一点儿也不压手?还要再多吃些。”
小孩儿也不认生,把小脸儿贴到柳天骄的胸口,笑得露出了一排小米牙, “再多吃些,吃肉肉。”
那讨喜的小模样看得柳天骄心都化了,让江闵提前把准备好的小荷包拿了出来,塞到他的小手上,很是豪横道:“拿着,能叫你一回把肉吃够。”
邵壮他媳妇儿闻言便知道里面是银钱,数额还不小,忙上前掏自家儿子的手,哄道:“乖,咱不要,谢谢叔叔。”
小孩儿听说能吃肉,哪里肯把荷包还回去,攥着荷包就往柳天骄怀里躲,还说他娘“坏”,搞得邵壮他媳妇儿尴尬得都不知道怎么办了。直接上前抢夺吧,柳天骄还帮着他,收下吧又不好意思。
卫文康见状笑道:“让他拿着吧,今日来的都是至亲好友,日后也不知道何时能再相见。小小心意,回去买上一两亩田或是做个小生意,都算是大家相识一场的念想。”
众人这才注意到,江闵拿了十来个荷包出来,显然是一家一个的样子,不由得抹了抹眼泪。人家卫文康如今是大官了,骄哥儿是官夫人,见了他们这些泥腿子能打个招呼就算是极好的了,没想到还如此贴心地给大家准备了大礼。
许娇娘背过身去把眼泪擦干,然后头一个点头让她家孩子接过了荷包,哑着声音道:“拿着吧,回头买了地,一代代传下去,也叫后人知晓,我许娇娘也是个能耐人,走过大运的,有个当官夫人的好友。”
柳天骄扑哧一声笑出来,眼角带着泪,“瞧你这话说的,夸我就算了,非得连带着把自己夸上一遍。”
许娇娘回怼他,“我就乐意夸我自己怎么了,不都是跟你学的厚脸皮?”
柳金儿也让她儿子接过了荷包。这两年吴举人身子骨眼看着弱了下去,他膝下就这么一根独苗苗,还聪慧乖巧,吴家偌大的家业实打实是要归柳金儿母子的,他们如今并不缺这点钱。但今日能坐在这里,拿到这个荷包,对柳金儿母子来说也是意义非凡。卫大人承认了他们亲戚的身份,夫人娘家再厉害也不能把他们娘俩怎么样,她柳金儿这辈子就算是熬出来了。
夜半酒席才散,吃饱喝足的大人们抱着早已熟睡的孩子们归去,柳天骄歪靠在卫文康身上,迷迷糊糊地咕哝了一句:“我小时候最喜欢跟着我爹走亲戚了。”
卫文康感觉到风有些冷,一边半抱着人往回走,一边问道:“为何?”
柳天骄嘿嘿笑,“因为能吃好多吃的,还有压岁钱可以拿。”
卫文康抿了抿嘴唇,“是挺好的。”
五天一回的临窑镇大集,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平日里只进不出的乡下人,也小心揣上了荷包,一步三回头地走在街上,仔细比对着各个摊位的价格,然后精准找出最划算的那家。
141/152 首页 上一页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