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梦魇回响(玄幻灵异)——言朝暮

时间:2025-04-30 08:02:55  作者:言朝暮
  他只问:“周社呢?”
  吵吵嚷嚷的声音静了下来。
  “周社?”万年困惑询问,“是负责哪一块的周社?”
  李司净表情一僵, 阴寒的冰凉仿佛那池潭水涌贯而入, 激得他心脏紧缩。
  剧组后勤、协调、服装、人资, 哪一块都可以有周社。
  都不会是李司净想找的周社。
  不好的预感促使他下意识去摸手机。
  万年见状, 赶紧出声:“李哥,你找手机吗?你的手机丢山里了, 我们还没找回来。”
  他拿出自己的手机,“你想联系谁?我帮你打。”
  就等着李司净报出一个名字, 立刻拨出电话。
  然而,李司净手指无力的笼在枕边, 盯着万年回不过神。
  他想联系的周社, 除了他, 不会有第二个人知道号码。
  可是那串数字存在手机里,他从来没有认真记住。
  大众的网络识别号,和他差不多的地区编码,随机生成的用户号码。
  不该难记, 他却一点也想不起来。
  因为他觉得,他都存在手机里了,一定不会弄丢。
  然而,这么大的雨声,连绵得淅淅沥沥,不可能在望不到尽头的荒山野岭,找回一个小小的手机。
  李司净手机丢了。
  他的小叔也丢了。
  李司净顿时头痛欲裂。
  只剩周社那句话回荡——
  “等我。”
  等你?
  你真的……
  能等到吗?
  -
  《箱子》的拍摄过程,可以说惊心动魄。
  开局送当红明星进局子,入村拍摄又遭遇小孩失踪停拍。
  临近结束的时候,还没等来杀青喜讯,先传来社会新闻:暴雨连天,导演失踪。
  “这邪门的事,连李司净都扛不住?”
  “《箱子》拍摄也太曲折离奇了吧?如果李司净出事回不来了,哪个导演还敢干?”
  “别乱说,李导肯定没事的。他以前遇到泥石流、海啸都活着回来了……”
  李司净曾经绝境逢生的事迹,又一次被翻找出来。
  混在《箱子》的社会新闻里,给众多网友带去谈资。
  终于,在各种猜测讨论之中,剧组发布了好消息。
  “李导已经平安归来,感谢警方及时救助。剧组没有人员伤亡,拍摄也没有遭受实质损失。快杀青了,请大家放心。”
  简单一句,大家确实松了一口气。
  他们还没来得及调侃几句李司净的福大命大,就见发了几个月广告的迎渡,重新冒头,紧跟时事。
  迎渡:“我就说我吉人自有天相,再邪门的电影都罩得住吧?”
  自吹自擂,骄傲得意,惹得关注消息的网友对他无情翻白眼。
  “来了,这小子又抢功来了。”
  “什么你吉人自有天相?你又没事,是李司净吉人自有天相好吧!”
  “喂?毛经纪,他又偷手机上网了,快抓他回去好好拍戏!”
  但不得不说,迎渡自负的一句,令网络情绪恢复了应有的轻松愉快。
  大家逐渐放下紧绷的神经,重归了原本的平静生活。
  可是李司净的状态很差。
  他总是坐在监视器背后,凝视着远处那座矗立的大山。
  贤良镇的雨连绵下了五天,终于停了。
  雨后放晴,敬神山格外的翠绿,是能够拍出漂亮场景的好风景。
  他也难得的,能够真正看清那一片风景。
  不会再有漆黑淤泥纠缠他,更没有席卷的预知侵入脑海。
  李司净承受过的所有折磨,像是随着周社的那一刀,卷入了祭坛最深处,回到了属于它们的地方。
  更不会再有许制片发送消息,让他烦恼痛苦。
  那一天之后,李司净守着《箱子》补拍细节的镜头,让琐碎又重复的事情,井井有条的占据所有思绪。
  直到他愣神发呆看着远处的敬神山,听到了万年笑着询问:
  “李哥,张制片打电话了,问我们这边进度怎么样?”
  刹那间,他仿佛回到灯光大亮的摄制棚,回到许制片出车祸的那一天,剧烈心跳久久不能平复。
  许叶少时命丧车舆,《箱子》从一开始就变成了纪怜珊带来的制片人。
  这部电影乃至整个业界,再没有一个名为“许叶”德高望重的制片人,开了一家一叶文化的公司,扶持无数的项目。
  所有的一切,成了他一个人的梦。
  少时早早死于车祸的许叶,再没有机会向这座大山献祭什么人牲,也不会有四十四命受害者。
  他应该说些什么,应该做些什么。
  偏偏僵坐在原位,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那……周社呢?
  张制片是纪怜珊的朋友,自然跟迎渡也很熟悉。
  不一会儿,迎渡眉飞色舞的过来,笑着说:“老张催你了,怎么还没拍完?这日子我真过不下去了,拿手机就刷了一小会儿,天降五个大汉过来,把我手机抢了。虽然电影需要精益求精,李导你还是拍快点,不然帮我申请一下手机也行。”
  李司净无心去听他的抱怨,认真看他,问道:“你认识一个制片人,叫许叶的吗?”
  “以前做什么项目的?”
  迎渡显然不认识,“新制片?”
  李司净得到了有所意料的结果,竟然心里升起了一丝期望,又问:
  “那你记得周社吗?”
  “谁?”迎渡一副贵人多忘事的模样,“哪个周社?剧组里的?”
  “我小叔。”李司净心沉了下来,“他之前一直在剧组里,穿着灰色或者黑色的显眼长风衣,远远站在旁边,看你们拍戏……”
  可是他视线永远只看向李司净。
  李司净只要见到他,所有幻觉都会消失,变得心平气和。
  现在,他像幻觉一样消失了。
  “你小叔什么时候再来,我一定好好打招呼。”
  迎渡态度恭敬,“早说你小叔在,我肯定给长辈留个好印象啊。”
  留不了好印象了。
  李司净心里的期待,跌落谷底。
  连迎渡这种会在背后说周社邪门,稍微会一些奇门异术道观长大的人,也不记得的山野孤魂。
  恐怕,不会再有除他以外的人记得了。
  李司净放弃去想周社,他沉默的完成着《箱子》的后续拍摄。
  没人记得这个王八蛋。
  只剩他记得这个混蛋。
  周社真的不是个东西。
  李司净变得极少说话。
  他反复去研究《箱子》确实的场景,一遍又一遍和剧组的人专注于电影本身,视线每次都没法从林荫的身上挪开。
  他不该去信许叶的话,可是回放的一切镜头,都能清楚看出独孤深富有层次的演技。
  年轻、懵懂、迷茫,那是走入寒潭前的阿深。
  坚定、果断、沉稳,那是看清前路的外公。
  李司净有想跟独孤深聊。
  但他不确定独孤深是记得,还是忘得干净。
  终于找了补拍镜头的机会,李司净点了拍摄片段出来,随口问道:
  “阿深,当初你演这一段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独孤深盯着监视器,上面属于他的身影,历经波澜,眼里有着不属于他的光芒。
  “李导,我不知道。”
  他如实的回答,又异常肯定,“但我会好好思考的。”
  李司净懂了他的意思,尊重他的选择。
  决心放弃生命,又重新活过来的人,应当有自己的想法。
  他像林荫一样,终于产生了一个执着的理由,去回答一个也许没有答案的疑问,在日复一天没有改变的生活里,慢慢去找属于自己的乐趣。
  独孤深什么都没说,但他确实不一样了。
  他看向镜头的眼神,说出的台词,带出的情绪,全都不一样了。
  属于他的灵魂火苗,气若游丝的燃烧,并不如外公演绎出来的豁达鲜艳,依然成为了李司净镜头前独特的色彩。
  《箱子》宣布拍摄结束,剧组彻底宽心。
  有惊无险、平平安安的结束,就是对一个项目最大的保佑。
  至于电影能不能顺利上映,那得依仗另外一群人了。
  幕后制作剪辑配乐过审,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李司净紧跟全程。
  他沉默的守在工作室里,一遍又一遍的去研究镜头转场和剧情衔接。
  有时候朝九晚五,按时吃饭。
  有时候纠结于一个镜头、一帧画面、一点配乐,煎熬到彻夜不眠。
  但李司净觉得这样很好。
  专注去做一件事情,并不觉得时间漫长。
  即使是痛苦不堪的夜晚,他也能无回放属于林荫的画面,轻而易举的分辨出哪一幕是外公,哪一幕是独孤深。
  李司净发现周社没有食言。
  他让外公活过来了,李铭书永远活在《箱子》里,作为一个技艺精湛的演员,留下了自己短暂却永恒的执着信念。
  李司净为《箱子》熬尽了灵魂,麻木得有些浑浑噩噩。
  直到电影拿下播映许可,和众人研究宣发定档,他已经习惯了板着一张脸,公正客观的衡量专业人士给出的方案,究竟哪种更符合市场需求。
  会议室总是萦绕着浓重的烟味,伴随着此起彼伏的电话铃消息音。
  忽然,万年在一旁看着《箱子》原片摸着鱼,感慨了一句:
  “诶李哥,原来我们去李家村拍这段的时候,居然已经这么久了啊?”
  已经这么久了啊。
  李司净看着眼前研究的定档时间,不用刻意他去算时日,也能清楚记起《箱子》选角、遇到周社的那个秋天。
  电影拍摄七个月,后期制作送审九个月。
  已经这么久了。
  仔细算起来,也不过是四百八十六天。
 
 
第63章
  宣布电影上映, 《箱子》定档上映,前期宣传预热, 都成了一件盛事。
  消息一出,蹲守了许久的网友,四面八方涌来,凑在评论区七嘴八舌的雀跃,掀起了期待已久的吵闹。
  剧组发布的第一支预告,获得了极高赞誉。
  “这审美真不错!”
  《箱子》作为悬疑电影,发布的预告,十分契合谜题需要的清凉。
  宣传海报,以青为底色。
  竹影摇曳、山青林影,正衬得炎热夏季心头清亮。
  剪辑的宣传视频, 可以说每一帧都是艺术品。
  光影、青底、连映照在演员的脸庞, 都能见到叶片裁影, 眼波潋滟, 打出了主角们的名字。
  纪怜珊 饰小玉
  独孤深饰林荫
  迎渡饰李襄
  每个人独立主题的宣传视频,一经发布就能勾起网友的好奇。
  纪怜珊饰演的小玉, 看起来只是帮助林荫整理遗物,怎么会引来危险和追杀?
  迎渡饰演的李襄, 在关键时候救下林荫,带着林荫逃离危险, 偏偏又要举枪杀他?
  而独孤深, 一个新人饰演的林荫, 夹在两个针锋相对的人之间,局促不安得像是清纯无辜大学生,怎么就遭遇了这种难以想象的惨事?
  他们三个人没有一盏调和气氛的小太阳,相处模式常常大打出手、互揭老底, 吵吵闹闹。
  偏偏在吵吵闹闹里,留下了令人好奇的疑问。
  大部分《箱子》的预告关注者,都是冲着迎渡的“影帝”金字招牌来的,也免不了为名不经传的新人演员停留。
  独孤深饰演的林荫,独自走在竹林掩映的山间小道。
  这样一个年轻人,回到阔别已久的村落,只为了给外公送葬。
  他几乎毫无防备的跌入阴谋,误以为朴实宁静的村庄,藏满了不愿被人翻找出来的陈年旧事。
  他的沉默写满了思绪,视线里尽是一个渴求活着的年轻人,久经沧桑之后的静。
  眼神从麻木苦痛转向坚定温和,霎时展露的笑容,勾出了《箱子》的伏笔。
  短短一个预告,展现出了他生与死、茫然懵懂与信念坚定的情绪转变。
  令人不由自主感叹:
  “这演技?神了!”
  已经对各种吹嘘免疫的网友,仍是会千百万次被各路鼓吹的视频、文字、截图骗去关注。
  一次又一次点击收藏、点击喜欢,《箱子》的预热越发令人期待。
  正式上映之前的点映,变为了一种人尽皆知的期待。
  早在电影定档的一个月前,就有不少影评人收到私信和评论:
  “哥,你能看《箱子》的点映不?这电影到底好不好看,跟兄弟吱一声。”
  “姐妹,我信你的眼光,你可千万不要恰烂钱啊,给我们一个真实反馈谢谢了!”
  一时之间,能提前看到《箱子》,成为影评人之间的暗暗攀比。
  各路神仙大显神通,终于赶在点映拿到了特邀。
  谁能成为第一批观众,掌握权威的一手消息,变得格外重要。
  《箱子》点映那天,网络蹲满了观望的观众,数着时间去算电影两小时、采访一小时。
  很快,影评人发布消息,当然是意料之中的好评。
  有人照本宣科,一看就像收了钱乱贴标签。
  “《箱子》作为一部悬疑电影,同时满足了喜剧爱好者、动作片爱好者、解谜爱好者和文艺爱好者。那是现实带来的荒诞喜感,为了活下去的拼搏挣扎。很喜欢的电影。”
  有人心存宽容,站在新人新演员开始推荐。
  “这部电影的故事并不复杂,一个不想活的年轻人,经历了波折顿悟之后,重拾活下去的信心罢了。轻松愉快,又带着悬疑的轻快,作为新人导演、新人主演的电影,绝对合格了。”
  甚至有影评人另辟蹊径,不谈内容: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