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夫郎的赘婿是太子(古代架空)——金一块

时间:2025-05-27 08:11:48  作者:金一块

   《夫郎的赘婿是太子》作者:金一块

  简介:
  顾怜秋富贵貌美,家里富裕,在县中很是受青年才俊们追捧。
  不管众人如何求娶,怜秋皆置之不理。他不想嫁人,只想招个赘婿回家中过日子。
  恰好县里刚考上秀才的书生郎——封随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可赘婿向来不是个好名头,秀才郎迟迟不肯答应,顾怜秋性子娇纵,一来二去便愤愤歇了心思,欲另寻他人。
  偏生就在怜秋换人相看时,那若离若离的秀才郎却忙不迭来了眼前,红着眼质问:
  “秋哥儿当真这般绝情?”
  顾怜秋拿帕子捂着脸,嘴角悄悄上扬。
  ——
  二人好不容易坦白心意终于成亲后,怜秋这才晓得自家相公竟然还失忆了。
  怜秋狐疑、揣摩、试探:“你原本身份是什么,总不能比我高吧,那我可不要。”
  他娶赘婿为的不就是一个自己能潇洒自在,能任他在家中作威作福,封随要是比他地位高还了得?
  已经恢复记忆的封随面不改色的哄人:“不会,你安心,我就是个秀才。”
  夫郎不想他地位太高,他便先瞒着将人哄好。
  可惜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东窗事发后,怜秋红着眼眶大骂封随骗子,嚷着要和离。
  孰料,平日对他宠溺无边的夫君却沉了脸,将他禁锢于怀中,冷声质问道:“夫郎曾许诺,此生只我一人,莫非是要违背誓言不成?”
  娇蛮任性开朗受×表面君子别扭醋坛子攻
  1v1,双洁
  内容标签: 情有独钟 甜文 古代幻想
  主角视角:顾怜秋 聂希棠(封随)
  其它:甜宠、哥儿、生子
  一句话简介:太子殿下做赘婿竟惨遭退货
  立意:太阳照遍大地
 
 
第1章 顾家哥儿
  六月烈阳,正是柳条低垂,湖莲盛放,绿荷堆叠的时节。
  江南柳县,临湖的茶馆二楼上,雕花窗扇半掩着,隐约露出半张容貌昳丽的小脸,眉秀眸黑,肤白唇红,右眼眼尾向下缀着一颗鲜艳欲滴的红色孕痣。
  但凡在柳县住上些时日的人只遥遥看上一眼,便会知晓此人正是柳县顾氏米铺顾老爷放在心尖儿上的唯一哥儿—顾怜秋。
  “怜秋,你爹真要给你招赘婿啊?”
  茶桌对面一面容清秀的哥儿,小小一颗孕痣落在眉间,他打量了一下顾怜秋的脸色,将面前的茶盏往前推了推,低声提醒道:“这茶烫得慌,你别急着喝。”
  “嗯,”顾怜秋穿着轻薄绿衫,懒散的往上撩袖子,得意道:“我爹总算是想通了,知道他家哥儿脾气太坏,嫁出去只会闹得家宅不宁,与其让我嫁出去败坏顾家好不容易在柳县树立的名声,还不如找个赘婿好让他忍着我作乱。”
  “哪儿有人这般说自己,”杨君君斜睨他一眼,不赞同道:“怜秋你脾气一点儿不坏,会读书看账本,在外处事也是落落大方,一点儿不落气势。若当真有人入赘顾家,该是他捡了天上掉的馅儿饼才对。”
  “哈哈哈哈!”顾怜秋拍腿,大笑道:“君君,还是你会说话,我就爱听你夸我。你说得对!谁要进了我顾家,合该是他捡了便宜。”
  毕竟他家的粮米铺子,在柳县人的眼里,那可是不折不扣的香饽饽。
  这顾氏米铺啊,是柳县最大的粮米铺子,在柳县及其治理之下的多个小镇上皆有分铺,且米铺的东家还与京城的米商关系密切,每年还会运送一大批米粮送往京城。
  米铺东家顾老爷心胸豁达,出手大方,不是个吝啬的人。无论是收田间村里农民的粮米价格还是给县里百姓的卖价向来公道无比,铺子里的伙计也热情周到。
  久而久之,顾氏米铺得了柳县百姓青睐,名声渐大,连带着众人对顾老爷也很是尊敬,见了面总是要给顾老爷打上两句招呼。
  只是这顾老爷哪儿都好,偏偏唯独对他家唯一的哥儿过于宠溺,分明都已经十八了,竟还舍不得将人嫁出去!
  更令人不解的是,无论是县里的富贵人家上门议亲,还是大有前途的官学秀才主动表意对怜秋观感不错,却都被顾老爷一一回绝。
  顾老爷此举弄得柳县之人一头雾水,心下不免琢磨:
  虽顾怜秋长得吧,的确是貌若天仙,可这容貌也当不得饭吃啊!
  天仙也得嫁人呐!
  顾老爷不早早给顾怜秋找个可靠的夫家,竟还将他们眼里家室前途不错的儿婿往外头赶。
  真真儿是让人想不通!
  “那你想好找什么样的夫君了吗?”杨君君双手交叠在腿上,好奇的看向顾怜秋。
  他与怜秋自小相识,实在想不出怜秋会喜欢怎样的男子,也不晓得要多厉害的男子才配得上怜秋。
  “起码,长相肯定得中上之姿。”
  指节在桌上轻轻敲了两下,顾怜秋毫不羞涩的说出心中完美夫婿的特征:“还得会识字读书,这样带出去才不会丢了脸面;脾气也不能太爆,心地要好,不然我说一句话他顶三句,万一想暗地里害我怎么办。”
  “要是个爱干净的人,我可不喜欢他们说的臭气熏天的男人味;最重要的是,他得听我的话,我喊他往东不能往西,让他去抓狗不能撵鸡,这样别人才晓得是我顾家的赘婿。”
  听怜秋侃侃而谈,杨君君在一旁听愣了神,直到怜秋闭了嘴,他才皱着眉头,委婉道:
  “可、可这样的人会不会有些难寻。”
  “不会吧。”顾怜秋搓了搓下巴,喃喃道:“我不过想找一相貌还过得去,懂礼仪,爱干净,知对错,脾气好,还听话的夫婿,大不了我让爹多出些彩礼,应当不难找吧?”
  似乎被自己说服,顾怜秋自我认同的点了点头,拍胸脯道:“阿月姐常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我家除了米就钱多了,不信找不到合适的人!”
  “是吗?”
  许是被怜秋的自信所迷惑,杨君君懵懂道:“既然阿月姐都这样说了,怜秋你定然能找到心仪的夫婿。”
  顾怜秋做了个肯定的手势,自信道:“这是自然,君君你只管等我的好消息!”
  说着,他身子往前倾,磨蹭在杨君君耳边揶揄道:“要我找到了,我去找杨伯父说说,让他也给你找个赘婿!”
  秀白的耳根微微发红,杨君君被说得有些心动,以袖掩唇,小声道:“好,我等你消息。”
  “哈哈哈!”
  顾怜秋捂着肚子笑开了,对杨君君欢快道:“我就知道你也想招个赘婿。”
  杨君君哼了一声,拿起桌上的一块糕点吃了起来,不想跟顾怜秋说话了。
  坏哥儿,没个正经。
  整日只晓得想法子打趣自己。
  笑了半天,见杨君君撇过脸不搭理他,怜秋也不觉得尴尬,拿了方才杨君君给他倒的茶水小口小口啜饮着。
  -
  茶水喝了个差不多,时候快到申时正。
  怜秋站起身,理了理衣裳下摆,道:“我还得去一趟东街的书铺,明儿琴书省亲回来,我答应了送他林大师新出的《山野杂记》。”
  “怪道我说今儿琴书怎么没跟着你。”杨君君跟着起身,对怜秋道:“我同你一起去,恰好买支墨笔,留着送大哥做庆贺他考上秀才的礼。”
  “那倒是正好。”
  两人结了茶钱,坐着马车去了东街的观天书铺。
  观天书铺是柳县书籍最为齐全的书铺,无论是书生们需要的经书史籍,亦或是闺阁小姐、哥儿们爱读的话本小传都少不了,书铺里的墨笔、宣纸等文房用具在柳镇却是独一档的昂贵。
  “顾公子,杨公子。”
  怜秋和杨君君是观天书铺的常客,只一出现伙计们就认了出来,上前热情招呼道:“您二位,今日要买些什么书?”
  “给我拿一本林大师最新的出《山野杂记》,”怜秋问道:“应当还有吧?”
  “额……”伙计表情紧张,表情为难的说:“顾公子,您也知道这林大师的书向来紧俏,更别提《山野杂记》才刚问世不久,大家正是感兴趣的时候—”
  听出小二的意思,怜秋直白道:“是没有了?”
  伙计“嘿嘿”一笑,点头道:“这刻本呐,暂时是没了。”
  怜秋皱眉,“要什么时候才能有货。”
  “下一批恐怕得等上一两月。”伙计表情为难,小声对怜秋二人道:“这书买的人多,师傅们正在加紧着重新弄呢。只是刻本工序繁琐工期长,一两月已算得上快了。”
  一两个月。
  时间有点久。
  要不,给琴书买个小玩意儿先哄着,等刻本上了在给他买。
  “不过顾公子你要是不介意,咱们这还有手抄本。”小二说。
  “手抄本。”怜秋不是很感兴趣:“不要。”
  书铺的手抄本大多底本用的纸张质量下乘,上头的字迹也不够清晰,更别说抄书的人字迹各异,还极有可能有错字,怜秋以前翻看过几本,皆不太喜欢。
  这样的手抄本大多是卖给穷苦书生所用,即便观天书铺的手抄本比外头的好上些,怜秋依旧看不上。
  “诶,您不晓得,咱们书铺最近来了一秀才郎,字写得那叫一个浑然天成,风骨绝佳!掌柜的给他用的都是上好的徽州纸,自个儿还收了一本秀才郎抄的书。”伙计极力称赞道。
  观天书铺的唐掌柜和顾老爷认识,怜秋也知晓此人并非一纯粹商人,对于书法字画着实有一番追求。
  能让唐掌柜都收藏的手抄本,莫非这秀才当真有什么不同之处?
  见怜秋犹豫不决,杨君君只一看,就知道他动了意,索性对伙计道:“你且去拿来看看。”
  “好嘞,杨公子。”
  伙计去拿手抄本,怜秋无聊,一边跟杨君君说着闲话,眼睛却在店里四处打量着看有没有什么新奇的书。
  他虽不爱看杂记话本,但若是有喜爱的大师出书了,也会买上一两本权当打发时间。
  视线在铺子里摆放整齐的书架上逡巡,余光处忽的出现一角浅蓝,不等他反应过来,一张神色淡漠、眉眼锋利的俊脸便突兀的闯入眼帘。
  来人穿着一袭长衫,身姿挺拔,步伐洒脱,举手投足间带着一股若有似无的矜娇贵气,再加上样貌出众,称得上一句翩翩佳公子。
  只是眼神实在太过凌厉深沉,看起来并不是好相与之人。
  柳县何时来了这样的人物?
  怜秋疑惑:自己如何不晓得。
  “封秀才,您来啦!”
  去给怜秋拿手抄本的伙计刚好下来,怜秋看着他热情的跟那人招呼道:“掌柜的在二楼将昨日刚到的徽州墨记册呢,你上去往左走看见那间房就是了。”
  “多谢。”
  略显冷淡的声音,封随朝着伙计道谢,往二楼的方向去,并未多做停留。
  不知是不是怜秋的错觉,总觉得那人离开时,视线从自己身上划过了一瞬,他眨了眨眼,问伙计:“那人是谁?胡掌柜的好友?”
  “他啊!”伙计笑呵呵的拍了拍手里的手抄本,说:“他就是我跟您说的秀才郎,名叫封随。金岁头回参加童生试,竟就考上了。掌柜的说他童生试一连三场皆是案首,可是货真价实的小三元,现下马上要去丰宁书院入学。”
  “掌柜的还说此人以后定然大有所为,铁定能考上举人。”
  “丰远书院?”杨君君笑道:“那岂不是跟我大哥在同个书院。”
  “哈哈哈,那以后封秀才和杨大公子也是同窗了,杨大公子才名远扬,明年乡试定然也能一举高中。”伙计恭维道。
  杨君君捂着嘴笑道:“你倒是会说话,借你吉言了,若是大哥来年高中,我给你赏银。”
  怜秋没说话,杨君君又道:“不过这封公子既连三场都是案首,学识定然不一般,容貌也是一等一,照理不该是籍籍无名之辈,可我为何之前从未在县里听过这名字。”
  伙计道:“嗐,这封公子是去年才来的柳县,先前没在柳县的私塾读过书,他童生考试还是掌柜的帮忙找了廪生做担保嘞!”
  外来人。
  怜秋点了点头,并没有将投注过多的注意在封随身上,他敲了敲桌面,轻声道:
  “成了,既是小三元,我便相信他字写得确实不错,你将书给我看看。”
  “瞧我这脑子,您怕是等急了。”伙计笑嘻嘻的拍了拍头,将手抄本放在柜台上,一边翻开一边道:
  “顾公子,您且看!封秀才的字,定然不会让您失望!”
 
 
第2章 秀才郎
  手抄本一打开,怜秋便是眼前一亮。
  底本用的很好,能闻到淡淡木香,抄本上满篇字迹用的是工工整整的颜体,间隔有当,看去只觉得清晰目明。
  再看上头的字,怜秋不觉更加惊讶,分明不过一本杂记的手抄本,抄写的人却像是用足了心,即便是不懂读书之人看着上头铁画银钩、遒劲有力的字迹,也知道写字之人笔力的不凡。
  “怜秋,这字写得不错。”杨君君不由得赞道。
  何止不错,杨君君觉得比他大哥字都好看。
  “是。”怜秋并未反驳,他拿起手抄本翻了几页,越看那双漂亮的杏眼儿里的光就愈发亮堂。
  伙计并未阻止,反而在一旁骄傲道:“小的早说了,我家掌柜的都认为好的字,岂会有错。”
  将书看了个大概,怜秋心满意足的将书放在桌上,一手放在腰间荷包处,问道:“这书我要了,多少银子。”
  “顾公子爽快,”伙计右手比了个六,龇牙乐道:“诚惠您十二两银子。”
  “十二两!”杨君君指着书,问:“这书刻本多少银子?”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