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春衫薄(古代架空)——朕心甚累

时间:2020-08-16 06:11:13  作者:朕心甚累
  精致的尖刃划开皮肉,再将深入肌理的箭头剜出,整个过程中原频除却额头汗珠浓密了些,再无反应。甚至不需人按着都能一动不动地方便太医下刀。饶是何太医见多识广也啧啧称奇。
  换好药后又过了约一炷香的时间,李濂推门而入。却只是与陈昭对视一眼便立即后退几步出了门。
  他这一系列的动作下来,陈昭只来得及看清他眼中怒火,还以为是自己做了什么事惹得李濂不快,只是顾忌着正殿内可能还有大臣在议事,没敢追出去问清楚罢了。
  一旁的原频清楚前因后果,猜想陛下大约是怕盛怒之下牵连到陈昭,才退出去,等心情平复些再进来。陛下果然对秦公照顾,原频心中略有不忿。他虽知道陈昭方才问话没有敌意,却依然不喜这位前朝君主。
  果然如原频所料,不多时李濂再次踏进门就换了一副表情,连眼睛都特意弯起:“我方才忘了你在屋子里。”
  “你怎么了?”陈昭问道。
  李濂向前又走了几步,突然张开双臂抱住陈昭说:“知道了一些事,悲怒交加,怕不小心伤到你。”
  陈昭想借着他的话头问是何事,突然想起原频还在屋内,连忙挣脱李濂臂膀,说道:“原校尉在。”
  李濂冲他皱了下眉头,才转向原频。
  “主上,”原频答了一声,挣扎着想起身行礼。被李濂拦住:“受伤了就好好歇着吧。”
  “何太医说原校尉的箭伤怕是撑不到走去太医院,要尽快拔箭,我自作主张让他们进来了。”陈昭向他解释道。
  “没事,以后这种事你做主就是。”李濂走到原频身侧,照常例问道,“怎么伤得这样重?还疼吗?”
  “疼,”原频眨了眨眼,使双眼看起来湿润一些,又放软了声调说道,“比中箭的时候疼得还厉害呢。”
  陈昭脚步一顿,他还记得方才拔箭时原频的坚忍,不敢相信刚才听见的话竟是从同一个人口中说出。
  李濂只说:“那多给你放几日的假,好好将养一番,养好了再回来当值。”
  他又转向陈昭,说道:“今我让人再收拾间寝殿给你,辛苦了。”
  “那你呢?”陈昭听他完全没有提及自己,便问。
  “我不睡了,”李濂低垂眼帘,在他耳边轻声说道,“找地方散心去。”
  陈昭听出他语气中的失落,想也不想地就问:“不需要我陪着吗?”
  “好啊,走。”李濂眼前一亮,终于露出一点真心实意的笑容来,拉住他的手向外去。
 
 
第60章 
  李濂本想去宫外钦天监的观星台上一览星辰,然而此刻宰臣都宿在宫内,他也不好独自跑出宫去。于是拉了陈昭去到御花园中假山之上的凉亭之中。他放着中央的石凳不坐,而是颇为随意的屈腿半靠于凉亭四周的横栏上。
  陈昭看了这些红漆已经有些斑驳的栏杆两眼,心想也不知道宫人有没有每日擦拭栏杆,但看李濂都不在意,索性心一横也跟着坐在他身边。
  李濂坐下后半晌没说话,陈昭也不愿在这种时候先开口问他,便默默注视着身边之人的侧颜。
  看了一会儿,他忽然觉得眼前这个沉默的人周身都笼罩了一层帝王威严,只静坐着,就能让人认出来是一位威加四海、九州宾服的帝王,从而敛声屏气。再也不是同他嬉笑打闹的少年好友。
  他们两人均已快到而立之年,也确实不能称得上是少年了。分别多年,若李濂还像少年那般,才是怪事。
  细想起来,少年时期他还见到过李濂为数不多的几次发怒,可重逢以来,他简直都要以为眼前这人不会动怒了。
  方才李濂进门时,他着实被吓了一跳。那时他想,李濂这样盛怒,该如何发泄出来?既然要当仁君,那便不可对臣民刻薄。但即便是用宫奴撒气,被传去外朝,李濂也少不了一个暴虐之名。
  这样一想,最适合他发泄怒气的人似乎是自己。他算不得是李濂的臣下,也轻易不会出现在人前。论理他是囚俘,即使他带着一身伤被人见到,即使朝臣能猜出来他的这身伤由谁所致,也不会对此置喙。毕竟,在旁人看来,他能安稳地活到现在,就已是李濂心善的结果了。
  心中虽是这等想法,他仍是起身走到李濂身后,用双臂向前环住了他。
  李濂没有分毫怪罪他举动失礼的意思,反倒十分自然地将头向后一仰,说出了第一句话:“我想我阿兄了。”
  果然是因为李沅,陈昭心下了然。能让李濂心神大动的事不算多,能惹得他悲怒交加的旧事,算下来也讲究只有李沅被害的那一桩了。
  “阿兄持正守心,是真正的君子。”李濂一板一眼地说道,“兄长忠于先帝,接下陵州兵权也不过是因为先帝说需要有自己的人镇守北疆。兄长并不是贪恋权柄之人,若是京中圣旨一下,说不定他比我更盼着回京。"
  李濂口中的先帝是陈昭的君父,前周的睿宗皇帝。
  兄长被害的时候他刚及弱冠之年,初时单纯以为是战败,后来再查,是长德皇帝被刘据蛊惑,误以为兄长有谋逆之心,想要除去兄长却不敢光明正大地下旨。
  可那时他便不明白,刘据只是天子宠臣,掌权全赖长德皇帝信重,自己在朝中根基浅薄——不然后来他也没那么容易被陈昭扳倒——也没听说过与兄长有过旧怨,怎么就非要取兄长性命不可?
  即便是皇帝有猜忌之心,可长德皇帝多疑自负,天子生杀予夺,对宗室朝臣都毫不手软,又怎么会用见不得光的手段?
  “他们竟然容不下一个君子。”李濂嘴角扯出一个冷笑来,“太原王氏,耕读传家,竟然容不下一个温良恭俭让的君子。”
  陈昭听到这里才明白,竟是太原王氏掺和到了这事中。几百年的世族抄家灭祖,怪不得李濂深夜召重臣议事。
  李濂自己也是后来才明白其中道理。
  前周立朝根本在关陇一带,因此一直冷落山东及淮南世族。睿宗皇帝即位之初便遇上过一次宫变,当时宫中内应便是入宫为妃的世家女。宫变之时,守宫门的禁军被世家把持,是他父亲、陇西李氏的家主用性命护着先帝才等到宫外的勤王之师。
  此事之后,禁军改制,睿宗皇帝也决心收拢兵权。
  那时兄长不过十六岁,父亲新丧。天子诏令一下,连守孝都不曾,就带着母亲与他匆匆离家前往陵州,一待就是二十年。
  宫变时的主谋孟阳卢氏被诛。天子直接派了大军去孟阳,四百年世族,从家主到奴仆再到佣耕,上万人一夕被屠。睿宗皇帝还从此而疏远山东世族,连带着对未参与宫变的顾皇后和顾皇后所出太子也不喜。
  后来的长德皇帝当储君时小心谨慎,知道君父一生最看重兵权,便成日里埋头诗文经史之中,东宫属臣也都是文臣、一个武将也无,却由此得了山东世族的关注。
  长德皇帝即位以后,重用山东世族。先帝在位时营造东都,为的是震慑山东,而长德皇帝一即位,便弃了关陇世族经营多年的长安,行走于两京之间,东都成了笼络世家大族之处。
  太原王氏想做第一等的世族,便得把军权握在手中,恰巧长德皇帝也是同样想法。只是因缘际会,最后他们派去的人都没能拿到兵权罢了。
  可他长兄却因此丧命。
  李濂并没有在此时削弱山东世族的意思,毕竟山东世族被打压近百年,其内里也早非铁板一块。不然太原温氏出身的温乔,如何能被他所用。
  但太原王氏他必定是要杀的。为一己之私残害忠良祸乱朝纲,归降不受重用便想着交通外敌。这样的人不仅要杀,还要在闹市中立威。
  “太原王氏,”陈昭小声念道。
  “是啊,太原王氏。”李濂跟着他重复了一遍。
  “我有事情想要告诉你。”陈昭想起曾见过的王氏子弟与出现在他案头的书信,心下一沉,便想着趁此机会和盘托出。
  李濂回头看了站着的他一眼,没什么表情地说:“你先坐下。”
  陈昭心中忐忑地坐回原位,听见他问:“怎么现在想起来要跟我说了?”
  因着提到了太原王氏,陈昭才想起这些。即使此刻他不说,待王氏被抄家之后,往来文书也定会被发现。他将所有事一五一十地说出,末了还补了一句:“这事我不该瞒你,我做错了,任凭你处置。”
  “凭我处置?”李濂见陈昭垂下头不肯与自己对视,故意说,“那你觉得,我当如何处置?”
  他说的这些,早在发生之时,就有人报至李濂的面前。就连派原频去查王氏,都是拿了与王全鹤之孙见面为由头的。但陈昭不清楚内情,只知道李濂信任他,也对他说过底线便是不能想着复国谋逆。
  可他所为,大概已经触到了李濂底线,还恰巧撞上了气头上的李濂。若易地而处,他已经开口唤侍卫将人拖下去了。
  “我不怕疼,”陈昭闭上双眼,心下一横,说道,“你想怎么样都可以。”
  李濂强忍住心底笑意,正了正神色,说:“你若求饶,朕便从轻发落,如何?”
  求饶?陈昭心中尚有一丝犹豫,若真是告饶的话,他是不是该跪才好?他眼神看了看地面,腿上却十分不愿移开。几息之后,他怕李濂等地不耐烦了催促于他,侧了侧身子,猛扑在李濂怀中。
  李濂原本只想逗他说两句软话,也被他这乍一下的投怀送抱弄懵了,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就听见陈昭在他耳边说:“你下手多少轻些。”
  李濂忍不住大笑起来,边笑边轻拍陈昭后背安抚陈昭,说:“没事,就这点事我也不至于对你下狠手。”
  见他这一副笑到直不起腰来的开怀模样,陈昭便意识到自己方才大约是会错了意,徒惹人笑话。他面皮涨得通红,飞快地从李濂怀中逃出。
  偏偏李濂自己笑不算,还借着灯笼与月色仔细凑到陈昭面前仔细打量一番,故意笑嘻嘻地说到:“你脸怎么红成这样子了?”
  陈昭气不过,轻轻推搡了他一下。李濂便不再逗他,问道:“你与王全鹤的书信往来,一共有几封?”
  “……两三封吧。”陈昭沉默一会儿,知道躲不过便照实回答。
  “哦,三封,”李濂啧啧两声,“有点麻烦,这毕竟是实打实的证据。”
  陈昭自知理亏,辩解道:“我只想知道他们究竟要做什么。”
  李濂挑眉斜觑了他一眼,做出一个表情来。看在陈昭眼里,就像是在说:“你觉得朕会信吗?”
  确实,这样的说辞,换做是陈昭自己或许也是不信的。不然他本可在第一次的时候就告知李濂,却选择了瞒过监视的禁军私相授受。
  李濂叹了口气对陈昭说:“下次别再亲手将把柄递给别人了,再被人发现了,我这里不大好办。”
  他固然可以令裴闻将所有的文书都拿来令他亲自过目,但旁人一看便知其中必有蹊跷,后续整理归档也当是件麻烦事。
  过了一会儿,李濂又略带歉意地对他说:“这次我少不得做个样子。至少下旨申斥免不了,到时候那些话你左耳进右耳出就好,千万别往心里去。”
  陈昭了然,问:“还有吗?”
  “有的,”李濂牵起他的手,轻声道,“这几日/你接着留在宫中吧。”他可以对温乔说陈昭所为,皆出自于自己授意,这样一来,陈昭留在宫中一事也就合情合理。
  这算什么惩处?近日来,他在宫中的时日比在外面还多。陈昭不开口,静等李濂对自己的处置。他方才虽得了李濂从轻发落的承诺,但对于李濂的轻重并无概念,只知道他还肯对自己说笑,便应是没真的动怒。
  过了一会儿,李濂抬起他的手掌,在上面轻轻拍了三下,说道:“好罢,这便没了。”
  “完了?”陈昭心中疑惑,李濂今日行为与他所猜测大相径庭。再细想来,李濂从未说过要对他用刑罚,方才见他求饶时大笑就是看出了他的窘迫心思。是他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于是他问李濂:“你便丝毫不疑我?”
  “唔……”李濂没回答,反问道,“你想复国吗?”
  这样直白的问话,陈昭本该立刻否认的,或者再放低些身段,对李濂表个忠心为上。
  但他暗自思索一会儿,才摇头道:“说不想你也不一定信。但我若复国、复来能做什么?”
  他自认治国领军比李濂都差上一截,且不论李濂刚收服南方如今算是江山稳坐,他没办法将江山从李濂手中夺回。即便当真侥幸,令他重登帝位,他又能做出什么比李濂还厉害几分的功绩来不成?
  “那便是了。”李濂一笑,说道,“我知道你不会做,便不至于疑你。至于太原王氏——“
  李濂顿了一下说:“王氏如今要寻的是能听他们令的傀儡。你掌权几年、藏拙过一次,是万万当不了傀儡的。充其量是个投石问路的石子。”
  李濂这个外人都能想到的事,他自然也能看清。当年他即位时可以藏拙,是因他在宫中不受宠、外放乡野之地不闻京中之事。从未有人知道他过去的二十年间做过些什么、又与什么人交好过。
  但自诛杀刘据后,他锋芒毕露以至于对群臣不假辞色,与中书令在朝堂上针锋相对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诚如李濂所言,王氏不可能真心助他复国。退一步讲,即便王氏真的存了匡复大周的想法,最后坐上帝位的人,也不会是他。那他又何必为人做嫁?
  “我才是石子呀?”陈昭知道李濂现下不会责怪自己的无礼,便揪着李濂方才的字眼故意试探。
  “那是说他们不长眼。”李濂说起漂亮话来轻车熟路,哄着他道,“他们将宝石错认为鱼目,我却是识货的。”
  陈昭心跳的厉害,却笑斥他一句:“一天天的油嘴滑舌没个正型。”
  “我今日,”没等李濂说话,他便先开口道,“今日……好像又说错话了。”
  李濂捏了捏他的掌心,说:“我也说错话了。”
  他不该在众臣面前逼温乔表态。他那时心急,没能细想自己这一举动出来,在众人眼里,便是他温修懿已不得帝王信任、便是君臣已生嫌隙。温乔是肱股之臣,只要他还想用温乔,即便心中有疑,也该在私下里解决,而非宣之于堂上。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