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我在三国当大佬[系统](三国同人)——帝休

时间:2020-11-28 10:18:05  作者:帝休
  李仲文抱胸冷笑。
  他正要开口,身后便有一个温润如玉的声音道:“在下荀文若,略通音律,糜长史可愿与在下共奏?”
  糜荏转头看他,弯唇一笑:“多谢。”
  李仲文的脸色登时冷了下来。他霍地回首看向荀彧,目光渗人。
  荀彧性格稳重,从来不爱出风头,但他们都知道他的乐艺很高。只是李仲文实在想不到,一向被他们奉为首席的荀文若,竟会在这等关键时刻背叛于他。
  难道上次司空荀爽那一病,终于让颍川荀氏看清现状,准备丢弃风骨向十常侍低头了吗?!
  李仲文气的牙痒。
  但他们心中所想,又与荀彧何干?他只是毫不犹豫起了身,走到糜荏身旁坐下。
  他迎着夏风走来,糜荏很快便闻到一阵浓郁但不刺鼻的香味,正是大家族们最喜欢的西域熏香。
  等两人准备完毕,糜荏拨动琴弦。于是清澈明净的琴音响起,如潮水般四溢开去。
  荀彧面上有了一点诧意。
  他说自己略通音律,不过谦虚罢了。古人有云闻弦歌而知雅意,在糜荏奏响第一声琴音起,他便听得出糜荏琴艺之高超,甚至在所有人之上。
  到底是什么缘由,使得这样一个有才之士通过买官进入朝堂,甚至连他的恩师都闭口不谈呢?
  荀彧心中升起了这个疑惑,但如今毕竟不是深究的时机,定了定神吹奏玉箫。
  随琴音袅袅,箫笛之声很快逐渐融入其中,初听似乎与方才李仲文三人不相上下。但精通音律之人都能听出,若说李仲文是将自己的琴音融入好友乐声之中,那么糜荏很明显地主导了这一曲,让箫、笛完全跟随了他的节奏。
  琴有九德之说,乃是君子之器。但大多合奏时候,因为古琴声音较轻,常被其余乐声盖过,难以显现它的独特。
  与李仲文不同,糜荏稍稍放慢了弹奏速度,荀彧与张颂亦在引导之下下意识吹的很轻。但正是这微不足道的更改,这首《箫韶九成曲》竟显得异常脱俗空灵,带着直入心扉的穿透力,让众人不由自主挺止了脊背,甚至对天地有了一丝敬畏之心。
  天祭之音,不外乎如是也!
  便在众人沉浸于此时,忽地响起一个很突兀的笛音。不少人豁然回过神来,皱眉看了过去。
  却是张颂记岔了乐曲,吹错了音。
  张颂脸色一白,只能在众人或诡异或谴责,以及李仲文庆幸不已的视线里讪讪停下吹奏动作。他忐忑不安的看了眼身旁依然专注弹奏的糜荏,双手紧紧攥着竹笛,整个人都崩了起来。只希望糜荏千万不要以为他是故意吹错,因为怀恨在心。
  于是笛声暂歇,唯有琴音与箫声相合,虽然乐声空灵悠远。
  但这一变故下,众人没有再进入共情之中。
  李仲文终于按捺不住,扬唇勾勒出一个得意的笑容。
  也就在此时。
  林中忽然响起一声清脆嘹亮的鸟儿娇鸣声,竟巧妙地衔接暂歇的笛音,与琴箫相合。
  不过一息时间后,阴林中便飞出来一只体羽鲜丽的黄鹂鸟,恰恰停在了糜荏肩膀上,引吭高歌。
  这一变故,李仲文被惊到了。
  众人目瞪口呆。
  唯有糜荏闭目弹奏,琴声未歇,悠扬深远。
  李仲文下意识抬手指着糜荏肩上的黄鹂,“这、这,这”了三声,半晌都说不出一句话来。而就在这空档之间,林中又陆续飞来了好几只鸟,飞至糜荏身前。
  众人从未见过如此异象,脑袋不由有些发晕。
  这十余只鸟也不知从何而来,原本只是杂乱无章的从林中飞出,等到糜荏身前,竟随着糜荏琴声的指引般,井然有序地引吭高歌!
  它们排着队,旋转着,飞舞着,盘旋在糜荏身前。就仿佛是在与这庄严的琴声一起向天地献舞,祈福祥瑞!
  众人痴痴看着听着,忽然又是一阵喧哗。
  却是一旁浅溪之中忽然跃起一条色彩红艳,光泽粲然锦鲤!它跃至三尺有余,落下之时水花盛大,甚至溅了坐在溪旁的几人半身水珠。
  箫韶九成,有凤来仪!
  虽无真凤,却有从鸟盘桓,鱼跃清溪。糜荏之音,岂非已是仙乐?
  一曲终了,众人还被震慑在地,被吸引而来的鸟雀却不愿轻易离去。
  它们围着糜荏蹦来蹦去,最胆大的黄鹂鸟依旧停在了糜荏肩膀上,以其短喙轻蹭糜荏脸颊。
  糜荏关闭了系统中的“万人迷”buff,召来侍从取走琴台,再取来点心糕饼,掰碎抛了开去。等这十余只鸟雀追逐吃完,心满意足地陆续飞走。
  众人瞠目结舌。
  直至糜荏将身上点心碎屑拍干净了,他们才回过神来,却是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毫无疑问,这一局糜荏又赢了。
  “糜长史琴艺,在下钦佩!长史可否为在下解惑,方才异象可是长史琴音使然?”
  “是啊糜长史,古籍记载琴音之高可引鸟雀驻留,但如方才翩然起舞可是闻所未闻啊!”
  “箫韶九成,祥瑞平安啊!是天佑我大汉,天佑我等啊!”
  “……”
  见不少人关注点都在鸟与鱼上,糜荏沉吟道:“这或许只是个巧合罢。”
  “那分明便是你养的鸟罢!” 李仲文瞳仁紧缩,霍然起身怒叫道,“对,没错!一定是你养的,否则怎么早不出晚不出,偏生在张子贺吹错音调时飞出来!”
  张颂:“……”
  他掩面缩了脖子,心中暗恨——大家的注意力明明已被糜荏吸引,这李仲文却偏偏哪壶不开,非得提起他方才失误引来糜长史记恨。
  终于明白师长钦为何如此厌恶他了,简直想给他套个麻袋揍上一顿!
  “闭嘴李仲文!”师长钦瞧着好友怂样,也怒了,“你说那些鸟是糜长史养的,那鱼呢!难道那条鱼也是长史养的?!”
  李仲文气焰一窒:“那,那应当是个巧合……”
  “呵鸟是糜长史养的,鱼就是巧合,李仲文你怎地这般能耐?你金口一开,干脆天上地下都是我们糜长史养的罢!”
  李仲文梗着脖子:“那,那张子贺吹错了音调,你们又如何解释!”
  师长钦冷笑:“哈!李仲文,你是不是忘了是与糜长史比试琴艺!你既然一直抓着子贺兄的失误不放,那你可敢再独奏一曲?”
  此话一出,李仲文只能讪讪闭嘴。
  他当然知道无论指法还是琴意,糜荏都比他高很多,才会抓着他人的错误不放。若真让他再比一场,即便糜荏不能再吸引这些鸟鱼,他也不可能比得过糜荏。
  届时就真的是里子面子都丢尽了。
  他双眼赤红,胸腔起伏不定,好一会才在众人愈演愈烈的议论声里,艰难吐出七个字:“这一局,是我输了!”
  至此,李仲文已输两局。若是第三局再输,那么便真应了糜荏那一句“输一局都算不上赢”,彻底成了糜荏成名的垫脚石!
  糜荏闻言挑眉,不置可否。
  第三场如期而至。
  仆人丈量了距离,摆上了一个瓷器制成的小口耳壶,又分别递给糜荏与李仲文四只藤条箭矢。
  投壶自射礼演变而来,是士族大夫宴请宾客时必备助兴游戏。这个壶中未放红豆,厉害些可以与那郭舍人一般掷箭而返,来回百次都不停歇。
  众人期待糜荏带来新的惊喜。
  第一支箭矢糜荏仅是随意丢出。见箭矢又轻又稳地落入壶中,没有射反再击,众人居然齐齐发出了“哎——”的失落叹息。
  像是在感叹,怎会丢的如此平平无奇。
  然后便轮到李仲文了。
  这个游戏李仲文玩的向来不错。但此时此刻,当他站在耳壶前面,手中握着箭矢时,他整个人竟都在颤抖。
  他恍惚看着前方,脑中闪过父亲失望的眼神,好友幸灾乐祸的面庞,还有仇者快意的嘲讽……不过几个呼吸的时间,浑身上下竟已冷汗淋漓。
  他甚至不知自己是如何丢出手中箭矢的,直至“啪”地一声,滕箭击中了那陶瓷壶身,将之砸翻在地,李仲文才豁然清醒,踉跄着倒退两步。
  他甚至没有再投出第二箭,就青白了脸色,口中不停喃喃道:“我输了、我输了,我竟然输了……我竟然输了!”
  话语落下,他双眼翻白晕了过去。
  糜荏:“……”
  嗯。
  他来京洛未满两月,便当面气晕了两个人。这等战绩,着实斐然。
  若是让自家老师知道了……
  糜荏摸了摸耳朵,不禁有了头痛感觉。
  人都晕了,第三场比试自然不可能继续下去了。
  四五人围了上来,还算淡定地用羽扇给李仲文扇风,或掐人中,直至把人弄醒才松了口气。这时外围的仆人也收到消息,惊慌地将人抬走求医去了。
  林中兵荒马乱持续不久,很快恢复了原先平静。
  糜荏想了想,下意识靠近荀彧,在他耳畔轻声:“诸位倒是从容。”
  微风轻拂耳朵,一瞬之间荀彧只觉右耳有些古怪的痒。他敛了眸,点到即止:“以往也有过的。”
  糜荏了然。
  自古文人相轻,意见不合时激情辩驳非常正常。而口舌之争又向来劳心劳力,晕上几个也见怪不怪了。
  所以当李仲文被抬走后,场上气氛忽然就融洽起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说起这个鸟飞鱼跃呢,在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询问过基友写主角弹琴鸟飞出来雷吗,基友说不雷,很常见的梗。我又问那鱼跟着跳出水面呢,基友说好雷。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歧视鱼呢!鱼不服!
  -
  沙雕小剧场:
  系统:身为一位杰克苏,怎能没点特殊光环呢?本系统这就送您隐藏魅力值礼包,您可以随时随地根据需要发动您与动物好感度buff哦~苏不苏,本系统就问您苏不苏!
  于是当年的迷人君第一次发动buff弹琴,周围乡亲们家里的鸡鸭牛羊,田里的麻雀什么的都跑来围观。因为动物太多,踩塌了后院篱笆,还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的疯狂挤在迷人君身边。
  村民们:????
  被动物们包围,头上还蹲了只麻雀的迷人君:= =。。。
 
 
第十章 
  比试彻底结束。
  荀彧起身行了一礼回去朋友身边,张颂磨磨蹭蹭来道了歉:“糜长史,在下才疏学浅……方才在关键时刻吹错了音,还请长史恕罪……”
  师长钦也一脸惭愧:“糜长史,这主要是在下的错。在下明知子贺学得不怎么样,却因一己私欲怂恿他为您伴奏……还请长史原谅子贺,若要怪罪,在下愿一力承当!”
  张颂满眼动容:“不不不,此事与敬和无关,都是在下的错……”
  “……”
  糜荏尚未表态,这两人便开始你来我往地打算将错误揽在自己身上。他笑吟吟看了片刻,直至两人意识到了不对,讪讪闭了嘴躬身行礼。
  糜荏伸手虚托起两人:“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他从未想过靠合奏取胜,张颂的错误是给他造成了一点麻烦,现在来追究也无济于事。
  “长史此言,在下实在惭愧不已……”
  糜荏笑了笑:“子贺兄若真的惭愧,便再认真学学吧。”
  张颂郑重点头:“长史说的是,在下定会好好学的!”
  打发了张颂与师长钦,有少数文士过来攀谈,糜荏便顺着他们的话聊上几句。其余即便没有特意上前,也似是默认了糜荏的出现,不再摆出难看脸色了。
  虽依旧不耻糜荏买官之举,但这种情绪已不如先前那般咬牙切齿,恨的真实。且他的确是有真才实学,为人也是说不出的清正谦和,与之交谈更是如沐春风……
  简单来说,就是方才那场弹奏太过精妙,即便他们是京洛子弟,亦是大开眼界。这般情况下大部分文士对此心存敬意,对糜荏不断增加的好感度瞬间刷屏系统。
  总之与其佞幸名声相反,真正相识之后,糜荏很难令人再心生厌恶。
  文士的圈子,就是这样既复杂又纯粹。当然,也是与其中大部分人未曾步入官场、少部分人初入官场有关。他们大多还保持着读书时的清高与天真,尚未被现实打击崩溃。
  等该认识的都有人引荐相识,糜荏见时间还早,干脆盘腿坐下继续抚琴。
  他这次弹奏的是《阳春白雪》。
  这是春秋时期“乐圣”师旷所作的高雅古曲,对琴师技艺的要求相当之高。但有《箫韶九成曲》在前,无人怀疑糜荏是否弹不下此曲。
  众人一边心不在焉地与好友交谈着,一边竖着耳朵去听琴音。在这炎炎夏日里,都能感受到阳春和风淡荡,凛冬雪竹琳琅之意。
  只是这一次,再没有鸟雀盘旋,鱼跃清溪的异象了。
  荀彧静静凝视着糜荏,一点点把这张脸记在心底。
  战国时期宋国公后裔宋玉曾以《阳春白雪》做比喻,言“非独鸟有凤而鱼有鲲也,士亦有之”。以此回应楚襄王“先生其有遗行与”的质疑,表明自己曲高和寡,不必理会世俗流言。
  糜荏之意,也是如此吗?
  一曲终了,不少文士灵感激发,当场成诗词歌赋三十七篇。众人传阅时,糜荏粗略看了,文章质量参差不齐,仅有两篇还算优秀。
  这两篇文的作者,一人为议郎崔均之弟崔钧,另一人则是陈琳。
  瞧见两人落款,糜荏轻笑。
  这真是最好的时机啊。
  那么多在几百、几千年后青史留名的谋士,现在大多籍籍无名,一个个都似地里水灵灵的大白菜,等着他去选拔,收割。
  然后,征服。
  集会在午时六刻结束。从洛山归家,坐马车需半个时辰,正好赶上日夕时分的燕食。
  糜荏是跟着师长钦来的,与众人告别后,也跟着师长钦回去。两人行至马车边,方才发现还有一人在等着他。
  正是荀彧。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