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那黄复阳,他就觉得是个龌蹉猥琐的小人,他怎么能让云归靠近黄复阳?计谋若是成了,云归还能得个好听的名声,立功得赏,若是没成,云归不止是身陷危险之中,还要背负世人的鄙弃。
且届时云归面临的危险,可是双重危险。一是生命危险,二是……清白危险。他不敢稍稍想象云归被占便宜乃至……被人霸王硬上弓的画面,他觉得自己会疯起不管不顾地杀人泄愤!只杀一个黄复阳还深深不够,得让蔡永平和宋连仁也一道赔命才好!
云归却不知楼桓之想了这许多,只安慰道,“无事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还信不过我的本事?就算信不过我,你也要信自己。我可是深信你会帮我救我,不会弃我于不顾的。”
“可是……”楼桓之仍眉间褶皱不去。他如何能放心?他从来没有试过像今晚这般,无力施为!
见楼桓之这般,云归亦欢喜不起来,便道,“这样罢,我去寻别人帮帮忙,或许有人愿意亦不一定。”
楼桓之的心仍提着,哪有几个既能做到又能答应亲自上阵的人选?“我宁愿我去,也不愿你以身犯险!”
听了这话,云归忍不住扑哧一笑,又故作严肃地打量一圈楼桓之,“不错不错,上好男色当前,在下有些把持不住了。哎呀!”
乍然听得云归惊呼,楼桓之紧问,“怎的了?可是哪里不舒服?”
云归抬起手来,以柚掩脸,“在下流鼻血了呀!”眼里满满都是笑意,看着楼桓之接着道,“果然是至佳男色啊!”
楼桓之一腔担忧被搅乱成哭笑不得,叹道,“这当口,你还有心思拿我开心……”见得云归放下手后露出来的一张欢颜,又觉得云归此时还能如此心绪,总归是件好事不是?总好过让云归陪他一道忧心忡忡。
云归轻抚一把楼桓之的头,“乖,无事的,这点儿小事,怎需你烦心至此?你只要认真护好我,就足够了。别的想多了也无用,索性如今还不到那个时候。人生得意须尽欢,莫再拉长着脸扮小老头子了。”
楼桓之得云归几番安慰和开解,总算心绪开阔些许。云归说的也是,车到山前必有路,若真是逃不掉,总归还有他仔细护着,总不会败了去!
“我这不是提前演练演练,免得以后在我白头时,你瞧我男色不在,看我鸡皮鹤发不顺眼么。”
云归瞪一眼楼桓之,又转过脸道,“谁要与你白头了!”
楼桓之见他这模样,到底忍不住笑了,“是我满心想着与你白头!”
得见楼桓之总算有了笑容,云归暗松一口气。正准备打发楼桓之回去时,突然想到自己好似走入了死胡同。
因着他前世所知之事,他只想着如何从守将入手,也把自己的想法主意都困住了。他如今是因柳易辞所施之计先入为主,所以这许久都未有想出别的计策啊!
“这城要破,不定得靠甚美人计。”云归言道。
之前先是苏中荀告知他,蔡永平想不战而屈人之兵,而蔡永平也说不想再死攻城墙,他被这二人说得完全未有想攻城之事,只想着有什么好法子,可以避免两军交锋,又能把城池拿下来。
楼桓之闻言不解,云归接着道,“慧城附近可有险道可取?”他知便是有其它路可到慧城,亦是极为凶险的,便问可有险道。
楼桓之沉吟半晌,才道,“慧城边有一座山,听闻一旦入山再不得出,好似有迷阵在内。”说着不免失望,“怕是不可取……”有先前的美人计,蔡永平哪里愿意下血本?
他此时已比先前冷静许多,往日所学浮现心间,“不若我们来个以逸待劳,奇袭取之罢!”
不等云归问,接着道,“今儿打一个时辰,明儿歇息,后日半夜奇袭,再一曰又歇息,我便不信淼军不会累垮!”
云归听了觉得颇为可靠,“只是该如何才能劝动蔡将军发兵?”
“这点由我来便是。”楼桓之言道。寻个机会私下相谈,总能劝动他!
“不若咱们再来个故弄玄虚。这样一来,发的兵又大大减少,想来蔡将军更容易答应。”云归言道。
最好故弄玄虚中有他一份力。不若那些个有心人,会借机抓他把柄,说他不愿为靖军献力就罢了,还要将责任推脱给一众士兵,不爱惜士兵性命!届时他可就难办了!
这_日。
靖军在慧城外驻扎多日,终于发兵攻城。可定睛一看,只见数千人,从城墙上往下看,只觉得寥寥无几,好似一堆不甚起眼的蝼蚁。
在淼军上下正纳闷间,靖军已经利落地给箭上火,将火箭纷纷射向他们。猝不及防间,惨叫声连连。谁也没成想,靖军一声招呼不打,直接用上了火箭!
好不容易正式与靖军对战上了,自家的箭也毫不客气地射向靖军士兵,结果不过一个时辰,靖军就又利落+分地收兵回营。这一下子,淼军上下已然百思不得其解,心里不安了。
第二日,靖军迟迟未来,直到晚霞满天飞时,才又出现在淼军眼前。看起来不多不少,还是昨儿那么些人。
还未开打,一少年人却抱着一把五弦琴,从靖军中走出来,席地而坐,竟就坐在了数千靖军士兵跟前。
看到这少年,本在寻思昨儿收到的消息——靖军派重兵绕道慧城边的无回山,如今留下来的数千兵士不过是障眼法,是否属实的黄复阳,就此走了神。
第42章 联手智计
少年盘膝而坐,怀抱五弦琴,一袭白衣再简单不过,却不遮其风华,反而更显其容颜无暇、翩然若仙。
琴是先前皇帝赐予柳易辞的,云归亲自去借了来,本以为会遭到拒绝,未想柳易辞竟是干脆给了,别无他词。
本来这当众弹琴一事,由柳易辞来再好不过,毕竟柳易辞容色俊美,琴艺绝佳,再有前世之事,知有其出马,必定可成。可此时一来柳易辞病体未愈,二来他亦需要这机会。
若是他不稍微牺牲一下色相,宋连仁必有许多指摘他的话,蔡永平也会对他心生不满,其他士兵亦会腹诽他不愿为靖军献力,为了不受那一点委屈就不顾士兵安危,强逼蔡永平发兵。
而他如今有所为了,还能当先前所说后计就是如今的以逸待劳、故弄玄虚。毕竟蔡永平和宋连仁要他牺牲色相,他这也来了,先前可并未有说要他借美色达到一切目的。那他和楼桓之劝蔡永平发兵来一场“真假并用”,又怎能怪他不够出力?
且要真是只靠他牺牲色相,就夺得慧城,传出去对他们也不好,必有人会鄙夷这二人虽为武将,却要靠一不会武的少年以身犯险、牺牲色相来打仗,这也太窝囊可耻了些。到了皇帝那里,也不见得还有脸面。
收拢住所有心思,微闭眼眸,平心静气。
就在众人都面面相觑,搞不明白眼前状况时,云归睁开眼,微一晃手,修长+指从广袖下暴露人前,轻轻一拨弦,幽沉琴声入耳。
一开始,淼军士兵还不以为意,可听多一会儿,发现竟是淼国的谣曲,四下里纷纷变了脸色。
这首歌谣,本是淼国妇人常用来哄孩儿入睡的安眠曲。只要是有母亲疼爱的淼人,都不会不为这首歌谣所触动。他们如今离家在外,生死未卜,家中母亲必是曰夜担忧,他们身为人子,亦牵挂在家母亲。
曲中饱含的是母亲对孩子的牵念、疼爱,本是唱起来温柔的小调,由五弦琴弹出来,多了几分沉哀。而云归要的,也就是这一分效果。
游子离家,从军打仗,若能还家倒也罢,若落得个马革裹尸的下场,家中母亲闻讯后该如何肝肠寸断?
琴声幽幽,是妇人倚在门旁,眺望远方,等候孩儿归来。琴声沉沉,是妇人久等不归,一颗心渐渐沉寂。琴声戚戚,是妇人忧心绝望,深夜哭泣。
此情此曲,又有多少将士仍想战?他们本可在家中与父母共享天伦之乐,如今却在战场上,不知归期!
歌谣毕,琴未停,咏道,“子归子归!勿忘返!家有亲,待尔归!一日一日!等白头,身佝偻!尔何不归?”
音落,不知何人手中的矛落了地。好似再无力可持。又不知何人,情不自禁,喂咽难当。
寥寥数句,道尽将士们家中亲人的企盼之心!尔何不归!
待得黄复阳回过神来,周围将士已是个个意志消沉,无心再战,他心知不好,同时亦将靖军派重兵绕道无回山之事信了八分。
若非是要转移注意力,怎会要一个俊美少年来当众弹琴?想着,又有些怀疑此举是否不止冲着普通兵士,亦还是冲着他?
他虽谨小慎微,少有人知晓他好男色,可世上未有不透风的墙,靖军未必不是知他这个爱好,才遣了这少年来。
心念斗转,嘴上喝道,“给我打起精神来!只有早曰击退靖军,你们才能早曰归家!如今不战,当了逃兵,就只能魂归乡土了!”
云归在城下听见这话,暗道这黄复阳还是个聪明的。知道话该怎么说,才能挽回一些眼前劣势。
可惜……今儿这场仗的主角儿不是他身后的数千士兵,而是他。
云归慢悠悠站起身,照旧怀抱着五弦琴。白衣随风轻摆,墨发亦轻扬。微仰头,看一眼黄复阳,利落转身离去。
随着云归背影渐远,黄复阳收不回眼神,他身后的几个副将却是提起戒备心,等靖军来犯。
哪知不过半晌,靖军亦齐肃转身,静默离去。好似未有丝毫留恋,仿佛来此就是为了听云归一曲一词。
淼军上下松了一口气,靖军不打,对他们来说是好事而非坏事。至少能多活上
一天〇
待得靖军远去,已看不清时,黄复阳才察觉自己又因美色走了神。同时亦生庆幸之心,要是靖军趁此时攻打,淼军怕是形势不好。
既靖军有这等好机会,都直接撤兵,看来是故布疑阵,好让他察觉不到靖军重兵正走无回山啊!
可惜,他的探子可不是吃素的,早在昨日,就将靖军动静告知了他,不然他可能真要就此提心吊胆,耗尽精力,让靖军来个以逸待劳了!
第三日。
数千靖军对城上淼军用箭,并未有架云梯,亦未有撞城门。照旧如第一日,只用火箭攻之。
黄复阳及其他将领并未把靖军放在心上。靖军胆敢派重兵取道无回山,可见是没脑子的。那无回山能得“无回”这个名,并非浪得虚名的。
自古进山者,无一能还。枉昨日弹琴少年还知晓淼国谣曲,还咏一首应景的小词出来,怕是靖军众多士兵才真的就此不得归家罢!
正如黄复阳等人所料,靖军待了不过一个时辰,又歇兵回撤。淼军上下见了,俱都心神放松,担忧去了几分。
第四曰。
靖军未有出现。只在黄昏时,云归抱着五弦琴,又是席地弹曲。这一日弹的,却不再是上回弹的淼国无名市井歌谣,而是一首未有人听过的曲调。
琴声与风,一道呜咽,城前寂寂,落日孤悬。
城墙上的黄复阳为此所迷,目不转睛。此时满心满眼只有那一抹白,不见其余第八日。深夜。未及子时。
靖军奇袭慧城。城内士兵昏昏睡眠,无人提心戒备。不多时,慧城城门破。守将黄复阳为靖军生俘。
至此时,黄复阳才明白,他料定靖军故弄玄虚未有料错,却没能明白“虚”的是什么。他以为,靖军重兵取道无回山为真,玩的一招“以逸待劳”为假。
没料到,阵前弹琴扰乱军心也好,用美色对他使美人计也好,靖军弄的“虚”是取道无回山,让他当真被靖军“以逸待劳”!
好一个连环计,计中计!
若他不信靖军重兵取道无回山,那他自然防着靖军对他们使“以逸待劳”之计,从此疲于防守。加上那扰乱军心的琴曲,慧城不日城破!
若他信了,就如眼下这般,以为靖军故意摆出要使“以逸待劳”之计的模样,好扰乱他的视线和注意力,就不再会认真提防靖军,从而在深夜为靖军奇袭,受其生俘!
无论他信与不信,此计难解!到底是何人?竟能设计出这般计谋,真真假假,环环相扣,他如今连自己的探子究竟是反戈相向,给他假消息,还是探子亦为靖军所骗,都无法分辨明了了!
就为此计,他虽绝望,却无不甘!
慧城破。淼国君主携家眷大臣,已定都广城。
大靖皇帝再次封赏大军,宣旨太监拖长了尖细的声音,“辅国大将军蔡永平、参将楼桓之、骁骑尉云归,记一等功!赏黄金百两,珍珠玛瑙等珍宝百抬!特封楼桓之为副将,赐封号‘忠勇’,从二品!特封云归为骑都尉,从五品!其余将士,俱得赏十两白银!”
众人叩首谢赏。
云归站起身,身周都是向他贺喜之声,“云骑都尉,恭喜了!这般快自从八品升到了从五品,前途无置啊!”
云归淡然道谢,“不过是一时运气,能为靖军献力,是我的福气楼桓之在不远处看了,亦浅笑着应付身旁向他贺喜之人。
此次城破之功,确实是他与云归二人之功。他提以逸待劳之计,云归提故弄玄虚之计,两厢配合,以假乱真,将真作假,虚实难辨。无论如何,慧城都难以逃开城破之日!
他此时高兴的,不止是二人劳有所得。更多是高兴他与云归竟能这般默契无间,联合玩一手双环计。那计就似他们二人,亲密无间不可分。
蔡永平代众人接过圣旨,远远看着那被人团团围着的两人,心里有些无味陈杂。本来,他并不想动多少兵卒。所以在楼桓之私下寻他时,他是满心不同意的。
但是楼桓之态度强硬,话语间隐约拿出自己侯府世子的身份来作筹码,他到那时候才有些明白过来,他或许在不经意间,就得罪了这个智勇双全的侯府世子。
无奈应下后,将楼桓之和云归两人叫来部署事宜,发现两个人的想法配合得完美无缺,合在一起时就好似出自一个人的手笔。那时他不由扪心自问,若是自己遇上这样的计策,真能够保全慧城吗?答案竟是亦不能。
如今再看这两人,蔡永平觉得自己已经老了,无法再掩住这些年轻人的光芒。
想来不多时,慧城之战,就要名满天下了罢?随着一起名声鹊起的,或许还有云归的那一曲一词。云锵倒是生了个好儿子……
罢了罢了。自己已经拥有得够多了,何必眼红年轻人的前程?他还是认真地打完这场仗,回家含饴弄孙罢。
56/109 首页 上一页 54 55 56 57 58 5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