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流年照锦(GL百合)——钓鱼养猫

时间:2022-04-02 09:25:42  作者:钓鱼养猫
  她干脆延长计划,直接在行宫待到了十月底。
  如果不是陆苍玉从边关传来密信,需要她回京坐镇,姜照还真想等到年关再回去。
  走的时候还是秋日,回去的时候已经逐渐入了冬,御驾返京,群臣相迎,倒是又让姜照琢磨出来一些可笑的意味。
  从前她兢兢业业做皇帝,礼贤下士,一味忍让,倒是让许多人得寸进尺。
  而今她学着先帝,沉迷享乐,不太过问朝政,却让人觉得她性情古怪难以捉摸了,连见驾请安的态度都变了不少,像是生怕触怒到她。
  只有御史台,一如既往的要找茬儿,劝陛下要勤于政事,以天下百姓为先。
  “爱卿说的极是,朕记下了。”
  姜照看着跪在面前的御史大夫王寅,伸手摸了摸衣袖,突然问道:“朕不在京都的这段时日,可有发生什么不平之事,御史台可有弹劾的折子?”
  她从前好好在宫里待着的时候,御史台三不五时就要上几封折子给她,大到哪位朝臣因私废公触犯律法,小到谁又出入青楼私德有亏,满朝文武没有御史台不敢参的。
  即便是赵恒则,也是吃了好几本弹劾奏章。
  这回去沣州,姜照嫌他们烦,就不许他们往行宫递折子,说一切等回来再议。
  如今她回来了,倒也没忘记给御史台的承诺。
  王寅抬头看了她一眼,恭恭敬敬地回应道:“禀陛下,您去沣州的这两个月里,御史台确实积攒了一些折子,要呈请陛下御览。”
  “一些是指多少?”见他越淡定,姜照心里就越是打鼓。
  御史大夫王寅,出身于地方氏族,他生性秉直,宁折不弯,当初是得了太宗皇帝青睐,虽然自己消受不来,但却留给了先帝做大言官。
  先帝不敢拂了太宗皇帝圣意,捏着鼻子忍了王寅一辈子,虽然对于他弹劾的人不一定真的去处置,但是折子还是要照收,并且不能找理由罢他的官。
  当年谢玉折一案,王寅和御史中丞高敬是一起上的奏,但先帝也只是降了高敬的职。
  后来先帝早逝,王寅就继续做了姜照的大言官。
  姜照没像先帝那样做了太多荒唐事,王寅对她倒还算给面子,不像先帝朝时雪花儿似的上奏,但是他的较真态度着实也让姜照好生头疼。
  她平白不敢惹王寅,这回去行宫是想消停点儿,才不许御史台递折子,当时舒服是舒服了,回来见到了王寅,才后知后觉地感觉到了可怕之处。
  王寅见她面色紧张,微微一笑道:“两日前听闻御驾回京,就让人送去了九华门,估摸着这会儿已经在御书房了,陛下回去批阅即可。”
  说完顿了一下,又意味深长道:“左右陛下已经歇了两个月,回来多费点儿心在正事上也是应该的,您说是不是?”
  姜照想狡辩于自己在行宫时也不是全在歇着,但见王大人目光如炬,就还是讪讪一笑闭紧了嘴巴,以免王寅急起来连皇帝也敢参一本。
  她回宫后也没去御书房,而是命元祥去将折子取到寝宫来。
  元祥办事得力,很快去而复返,姜照看着三名太监抱满怀了的奏章,手里的茶盏都险些没拿稳,匆匆放在了桌子上。
  “这些都是御史台的折子?”姜照瞪大了眼睛问道。
  元祥稍有犹豫,缩着脖子如实道:“回陛下,这些只是王御史一个人的折子,还有御史台其他大人上的,都在御书房放着,还没拿过来呢。”
  姜照咬了咬牙,嗓音都有些变了,指着那些奏折问:“他们是打算把朕的御书房堆满吗?”
  元祥忙安慰她:“陛下放心,王御史上奏最多,其他大人的少一些。”
  这安慰根本也没到点子上,姜照脸色变来变去,不耐烦地挥挥手,元祥意会,赶紧命人把奏折都放下,堆满了寝殿里的书桌。
  “这个王寅,朕是偷了两个月的懒,他可是半点儿没闲着。”
  姜照咕哝了一句,认命地坐到了书桌后面,盯着桌上堆成小山似的奏折发起愁。
  谢锦抱着姜晗从外面进来,就瞧见姜照和元祥两个人都在书桌后面,一个坐着一个站着,脸上是同出一辙的哀愁。
  她有些想笑,看到满桌的奏折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故意掂了掂怀里的姜晗,哄她道:“看看你皇姐眉头要皱成麻花了,阿圆去问问她为何忧心呀?”
  姜晗本来就有些怕姜照,这会儿见她满脸都写着不高兴,就更不敢靠近,更别说和她说话了,连忙把脸埋进了谢锦颈窝里表示拒绝。
  谢锦笑意更浓,把她从怀里放下来,牵着手走到了书桌旁。
  姜照伸手摸了摸小丫头脑袋上的总角,稍微收敛了一些面上的不快,问她:“天都要黑严实了,你怎么还没回清元殿去?”
  小丫头晃晃脑袋,拉着谢锦的手炫耀似的摇了摇,“我今天要跟师父睡。”
  “不行。”姜照双目微眯,果断拒绝了她,“朕让人送你回清元殿,让嬷嬷哄你睡去。”
  姜晗瞪圆了眼睛,压着嘴角老大不高兴地说:“师父同意了。”
  姜照淡定道:“你师父同意了不算,她晚上要跟我睡的,你抢得过我吗?”
  “你闭嘴!”
  谢锦伸手捂住了姜晗的耳朵,看了一眼站在旁边脑袋都要埋进地里的元祥,红着脸狠狠瞪向姜照,咬牙切齿道:“在孩子面前,你能不能不要口无遮拦?”
  “你为什么要答应陪她睡?”姜照理直气壮地抗议,“你有没有想过我怎么办?”
  “两个月不管不问,我多陪陪她怎么了?”
  “明儿开始你去文宣殿给她上课,自然又是日日相见。”
  “我与你也是日日相见呢。”
  每每谈及这种问题,谢锦总是有些无语。
  姜照总是对她说不能惯着姜晗,但在谢锦看来,最被惯着的明明就是她自己。
  守着一大堆折子批不完,还有闲心和个孩子争风吃醋,谢锦都替她觉得害臊。
  去行宫的时候,她就被姜照哄了消了气,回来见到可怜巴巴的小姜晗,又生出些羞愧的情绪来,看着她眼泪汪汪地抱着她的大腿喊师父,谢锦哪里受得住。
  她是下定了决心要补偿姜晗,才不管姜照又闹什么脾气。
  “我陪郡主去清元殿睡了,明日一早直接去文宣殿上课,陛下批阅奏章之余也要注意休息,不要太过劳累。”谢锦轻飘飘地下了决定,牵着姜晗就要走人。
  姜照起身追了两步,揽住她的腰身道:“不行,你只能在我床上睡。”
  她低眼看向姜晗,不大情愿地叹了口气,回头对元祥道:“领郡主去姑姑那儿,请她帮忙梳洗,再差人去清元殿告知嬷嬷一声,说郡主今天留宿熙和宫了。”
  “奴才遵旨。”
  元祥应了一声,走过来小心地冲姜晗伸出了一只手,姜晗抬头看谢锦,见她点了头,才伸手扯住了元祥的袖子,跟着他出了寝殿。
  他们一走,殿内就只剩下姜照和谢锦,谢锦直觉不好,刚退了半步,就被姜照拽过去吻了个正着,她稍有挣扎,姜照就开始咬人,谢锦就只能乖乖让她亲了。
  亲了好一会儿,直到谢锦明显喘不过气了,姜照才大发慈悲的放过她,偏头将滚烫的双唇烙在了她白净的脖子上,唇锋紧抿,忍住了没有弄出印子来。
  自从在沣州行宫肌肤相亲之后,她显然是更放肆了许多,只是谢锦明确规定过不准在显眼的地方留下痕迹,姜照知道她面薄,不敢擅自触碰了她的底线,一直是牢牢遵守的。
  两人维持着相拥的姿势,隔了好半晌,谢锦才开口道:“消气了?”
  姜照轻嗤一声,不以为然道:“我还不至于和一个孩子置气。”
  谢锦也懒得戳穿她的假模假样,抬手抵着她的肩膀拉开了些许距离,“陛下是打算让我带郡主去偏殿睡,还是愿意让出您的龙床来?”
  “朕的床大,再来几个姜晗也睡得下。”姜照顺势松开手,暂且放她自由。
  谢锦抬手摸了摸自己滚烫的面颊,抬眼望向她所说的那张大床,不知怎得就想起她们在沣州行宫睡过的那张床,脸上热气未消,瞬间又升腾起大片霞色来。
  “你搬来那么多奏章做什么?难道打算一夜批完吗?”
  不愿再胡思乱想,谢锦随意扯开了话题,走到书桌旁捡了几本奏折翻看,才发现居然全部都是出自同一个人之手。
  姜照在她身后道:“这些东西就是不眠不休我也看不完,王寅这个老匹夫记仇的很,这堆折子当中,保不齐就有几本是要指责我不务正业的。”
  谢锦曾经帮她批过不少折子,自然知道王寅是谁,她也着实是为这位老御史的执着而感到了震惊,又连续翻看几本奏章,才从里面摸出了些门道来。
  “虽然数量很多,但内容上还有有所差异的,有些不过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想来王御史的确是对你有了意见,故意写出来膈应你呢。”
  将翻看过的几本奏章整理放好,谢锦轻声笑道:“今晚先别批了,明日从文宣殿回来我替你规整规整,那些旁支末节、无关紧要的折子,我就帮你处理了。”
  “如此甚好。”
  姜照敲敲脑袋,再看那堆奏章就不怎么觉得头疼了,她眼尾轻扬,沾沾自喜道:“老话说娶妻娶贤,古人诚不欺我也。”
  谢锦睨了她一眼,轻哼一声,不置可否。
  作者有话要说:
  问就是啪了,阿晋说不让写,不然要进橘子。
 
 
第83章 八三
  晨起用完早膳,谢锦领着姜晗去文宣殿上课,姜照去了御书房批折子。
  批了一会儿,礼部来人觐见,和皇帝商讨年关事宜。
  这新上任的礼部尚书岳庭是姜照任命的自己人,他自然晓得主子对现任侍郎的态度,这回过来也没带着他,而是带的明显更受皇帝青眼的谢徽。
  谢徽入礼部不久,如今还是学习大于谋事,但他头脑聪明,举止得体,十分好学,深得岳庭的认可,除了姜照的那份面子之外,他自己也是乐于提拔谢徽的。
  两人请了安,见御案堆满了折子,便知道陛下很忙。
  岳庭稍有犹豫,谨慎着问道:“微臣是否耽误了陛下处理政务?”
  “倒也不算耽误,你有事儿直说便是。”姜照搁下朱笔,揉了揉腕子,抬眼看向他。
  岳庭颔首,拱手作揖道:“回陛下,如今距年关不过两月了,礼部已经开始着手准备相关事宜,有些地方,还需陛下指示。”
  姜照最烦这些繁琐复杂的礼节问题,听起来就觉得头疼,就直接吩咐:“都按往年即可,但不要太过铺张,能省则省,如今天冷了,蛮人熬不住,随时可能进犯边境,今年赋税有限,得给朕多留下些军费来。”
  “这一点陛下放心,户部余尚书已经和微臣商议过了,微臣心里有数。”
  岳庭知道陛下向来节俭,自然不会揣一个伤财耗力的主意来找骂,他这次过来,主要想与陛下商讨的也并非是钱财规制方面的事。
  “地方藩王、官员、以及戍防之军,照例是要给陛下上奏拜年,请求入京面圣的,不知陛下可想好了,今年要宣哪几位进京,礼部好早做准备。”
  按照规矩,地方官员和分封爵位的皇亲国戚,无诏都是不得入京的。
  而逢年过节的时候,无论他们想不想过来,都要给皇帝发个折子拜贺,如果皇帝看谁顺眼,就召谁入京观礼,如果皇帝看谁不顺眼,任其说破了天都只能在地方老实待着。
  先帝在位时,康王就是被他冷在弥州,逢年过节也不会让他进京。
  姜照在位前两年,也曾想过要不要让康王回京过年,但见他递的折子中规中矩,看起来也并不像想要回京的样子,就也没有自作多情让他来。
  但如今姜晗在宫里,他有了牵挂,三不五时便会递个折子过来问安,明面上是关心皇帝,其实还是念着他闺女。
  今年的拜年折子还没有开始递过来,但是姜照不用想也知道,她皇叔现在可能都已经在收拾行李了。
  于是就吩咐道:“往洛地传旨,让康亲王夫妇入京过年,皇叔他身体不好,雪天路滑不好赶路,可让他们提前出发。”
  “至于其他人……”姜照敲了敲桌子,高盛安就从旁边书架上取了个册子给她。
  姜照把册子打开,大致看了几眼,又吩咐:“朕听说弗阳王病了,让他好好养着,世子携家眷进京即可,云阳府巡案邱文赫,入京述职,其余就待在地方,与民同乐吧。”
  “微臣遵旨。”岳庭心里这就有了数。
  又谈论了一些其他事宜,岳庭跪安时,姜照又多吩咐了一句:“年宴时朕会请一位贵客到场,你看着安排安排,莫要让人怠慢了。”
  “微臣明白,请问陛下可否透露贵客身份?”
  宫宴一应规格,都是按制度来的,能让皇帝称之为贵客的人,岳庭实在想不到会是谁,也不知要按照何种规制来筹备,便试探着问询了一句。
  姜照也没有故弄玄虚的意思,如实相告:“是护国寺的圆应大师。”
  “圆应大师?”
  岳庭一时间没反应过来,向来未听闻皇帝信奉佛教,不懂她为何要请一位和尚,还是谢徽先明白过来,轻声解释道:“是林太傅。”
  林观虽辞官归隐,但他之后朝中再未封太傅之衔,而今世人仍以此作尊称。
  听了谢徽提示,岳庭方反应了过来,虽然好奇陛下是如何请得动林观,但也知道这并不是他该问的问题,就只是应下,便领着谢徽离开了御书房。
  他们走后姜照又看了几本折子,唤来元祥,让他去传了卓昀见驾。
  姜照虽然在行宫待了两个月,却也不是对京都完全没有掌握,她早就吩咐卓昀派人盯住了赵家,也不相信这两个月之间,赵家人真能就老老实实的什么也不做。
  但听了卓昀禀报之后,姜照还是觉得有些百思莫解。
  “你说他们把手伸到宗室去了?”
  “是以嫁女之名行贿赂之实,不过是八竿子打不着的旁系庶女,许给了宗正家吊着半口气的病秧子,婚礼办的简单,嫁妆却装了几大车,还有几个容貌秀美的陪嫁丫鬟,进了府门便安排进了宗正的院子,微臣让人一直盯着,其中一个都快抬妾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