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金粉GL]人美更要多读书(金粉世家同人)——衣青箬

时间:2023-10-12 13:41:19  作者:衣青箬
  “这怎么能说是半中不洋呢?”雁回惊喜地上前打量了一番,赞叹道,“依我说,这是开创了一种新风格才对!”
  挂在架子上的两条裙子,虽然是洋裙的样式,但却选用了旗袍的布料和颜色,裙摆上绣了层层叠叠的缠绕花枝,将西洋风和中国风完美结合,让人一眼惊艳。
  “太夸张了。”冷太太被她说得耳热,连忙摆手。
  雁回却郑重道,“伯母不必妄自菲薄。洋人有好东西,难道咱们中国就没有?如今外面的风气,是一味地学洋人,倒把我们自己的好东西尽数弃了。伯母却是中西结合,别开生面,说是开创了新的风格,并不为过。”
  又转头看清秋,“你说是不是?”
  “我不懂你那些大道理。”清秋说,“反正我瞧着很喜欢,明儿就穿出去。”
  冷太太便高兴地催促她们,“先试一试。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再改。”
  两人便进屋换了新衣服,出来给冷太太看。冷太太还没说话,韩妈先笑道,“太太,这么一看,两位姑娘瞧着倒像是双生子一般。”
  雁回和清秋对视一眼,见这两条裙子的用色,一条是湖绿,一条是湖蓝,除了颜色之外其他地方都一样,乍一看确实很难分辨,也不由得笑了。
  冷太太越看越喜欢,也跟着笑了,“好,这下我就有两个女儿了。”
  雁回上前挽住她一边的胳膊,把人拖到镜子面前,又示意清秋也过来,一边笑道,“我瞧着倒不像是一个妈和两个女儿,竟像是三姐妹呢!”
  “哎哟!”冷太太臊红了脸,抬手捶她,“这话也是能浑说的?”
  “本来就是。”雁回顺势劝她,“您看着这么年轻,自己也该多打扮打扮,经常出去走走,那才叫享福。外头那么多有意思的东西,白白错过了,不可惜吗?”
  以前这种话清秋也说过,可是冷太太心里有着种种顾虑,便只一味地拒绝。
  可是现在情况已经大不一样了,她也被说得意动,只是不好表态。雁回见状,立刻道,“也不必改天了,咱们今天就去外面吃一顿,然后再看一场电影。”
  冷太太迟疑着,半推半就地被雁回催着换了衣服,上了汽车。
  清秋落在后面,低声对雁回笑道,“还是你说话管用。我这些年来,劝了没有一千次也有八百次,何曾这样有用?”
  “这你也酸吗?”雁回伸手捏了捏她的脸颊,笑着摇头,“我倒觉得,伯母是因为不用再为你操心,放下了心事,所以才愿意享受生活了。说到底,还是你的功劳。”
  清秋捂着脸,小声反驳道,“那就更是你的功劳了。”
  “什么?”雁回没听清,也不在意,回身拉住她的手,“走快些,别让伯母等急了。”
  清秋笑了笑,握紧了那只手。
  考虑到冷太太的接受能力,雁回没有选择西餐厅,而是去了一家中式酒楼,巧的是这家酒楼最近正在改革,买了放映机,开放了新的观影区,于是他们吃完饭,就顺便在酒楼里看了电影。
  看的也不是从国外引进的爱情片,而是国内自己拍的片子。
  所以一场电影看完,冷太太还有些意犹未尽。她本以为电影院放的,都是年轻男女看的爱情电影呢,叫人怪不好意思的,所以以前但凡有人邀她,都是一口回绝,现在自己看了才知道,原来电影里也有那么多讲头,不全是年轻人爱的东西。
  观影虽然是年轻人多,但也有许多上了年纪的,她混在里头,竟也不显得突兀。
  不过雁回看得出来,冷太太多少还是有点不自在的。这倒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她身上的衣服。以前在家里的时候不觉得,但是走出门来,这种上衣下裳的旧式装扮,已经很难见到了,就算不穿洋装,也大都是长袍、旗袍。
  所以回去的路上,雁回便提议道,“伯母最近不是在制衣吗?怎么只给我和清秋做,也该给自己做两身的。”
  清秋闻言,立刻附和,“我的衣裳已经够多了,妈正该做两件新衣裳。”
  雁回又道,“也不用都做一样的,看看外头流行的款式,可以照着做几套,出门的时候穿。”
  两人轮番劝说,冷太太终究没有扛住,迟疑地道,“那我就做两身试试?哎哟,这个年纪了,还做什么新衣裳,真是……”
  “话可不能这么说……”雁回正要反驳,忽听得车外一声惊叫。
  她吓了一跳,连忙踩下刹车,将汽车停稳,下去查看。
  这时已经快十点钟了,街上已经没什么行人,昏黄的路灯光勉强照亮了前方的道路,雁回一下车,就看到了跪在车头前的女人,心下一惊,连忙快步走过去,“你怎么样?”
  靠近了才发现,女人怀里还抱着个孩子,木愣愣地坐在地上,听到她的声音也没什么反应。
  但雁回还是松了一口气。她本以为是车子撞到人了,现在看来不像。
  看对方的样子,倒也不像是碰瓷,更像是遇到了什么事。雁回蹲下来,伸手去碰女人怀里的孩子,果然烫得厉害。
  她轻轻叹了一口气,收回手,放缓了声音道,“你的孩子病了,我送你们去医院,让大夫看一看,怎么样?”
  “孩子”两个字让女人猛地回过神来,她将怀里的孩子抱紧,头低下去贴着孩子的额头,被皮肤的温度烫了一下,不由得呜咽出声,“我苦命的孩子……”
  “别哭了,送孩子去看大夫要紧。”雁回一边说,一边伸手去扶她。
  女人的视线终于落在了她身上,眼中的光微微一闪,“对,看大夫……”
  她顺着雁回的力道起身,看着前面气派的小汽车,眼中的光芒愈甚,顺从地听雁回的话坐上了车。
  冷太太在车里帮忙安置她和孩子,清秋却不知什么时候跟着下了车,站在雁回身侧,看着那对母女,有些担忧地说,“她……”
  雁回摇了摇头,阻住了她后面的话,“先去医院再说。”
  雁回把车开到了附近的医院。女人都是一副六神无主的样子,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直到听见大夫说“交费”两个字,才微微一抖,把头埋得低了一些。
  “我去交费。”雁回说了一句,起身往外走。
  清秋跟了上去。交完了钱,雁回看了她一眼,没有回病房,而是走到了外面,找了个偏僻的地方停下来,好笑地道,“你一直跟着我做什么?”
  “她是故意的。”清秋咬了咬唇,说。
  雁回叹气,“或许是因为除此之外,她想不出别的办法,只好赖上我们了。”
  “你要帮她?”
  “如果是别的,我不会帮,也帮不了,可这是治病。”雁回抬头看着外面的绿植,“幸好这点钱我还出得起,除此之外,好像也帮不上什么忙。”
  不知为何,清秋觉得她现在看起来十分难过。
  于是她不由自主地上前,展开双臂给了雁回一个很轻的拥抱,“尽力就好,我也会帮忙的。”
  “你说得对。”雁回立刻就振作了起来,“走,回病房去看看。”
  清秋落在后面,注视着她的背影。她一直觉得,雁回身上有一种奇异的气质,好像任何问题到了她面前都能游刃有余地解决,任何困难都不能影响她积极的心态,从容而又笃定。
  可她自己却丝毫不以此为傲,或者说,她自己对此没有任何自觉,只是每每都能轻易看到旁人的艰难,并干脆地伸出援手。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她也是受益者之一,但,冷清秋已经不甘心只是一个受益者了。
作者有话要说: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出自近现代诗人马一浮的《旷怡亭口占》。
我衣汉三又回来啦!之后努力日更到完结(握拳)
 
 
第21章 佩芳 
  小孩子发烧这种事,可大可小。因为送来得及时,输了液之后情况就稳定下来了。
  女人也终于放松了一些,对着雁回千恩万谢,甚至差点当场给她跪下,吓得雁回赶紧带着其他人溜了。反正这里的病房还算空,应该不至于大半夜把人赶出去。
  回家的路上,雁回一直在想,她能为这些人做点什么呢?
  之前她没有想过这方面的事,因为自己也还面临着无数的问题,但现在,似乎可以考虑一下了。个人的力量当然是有限的,但总要有人去做,能帮一个算一个。
  车上另外两个人也没有说话。这种事在这个时代是常有的,但是自己碰到了,还是难免感慨唏嘘。
  一路沉默着,车子开到了冷家。
  清秋先将冷太太扶下车,又转回去跟雁回说话。
  “回去的路上小心。”她站在驾驶室的窗户旁,笑吟吟地看着雁回,“明天你要去医院的话,记得叫上我。”
  雁回一愣,然后笑了起来,“不会忘记你的。”
  清秋这才满意了,后退了几步,目送她离开。她现在还没办法立刻跟上雁回的脚步,但不要紧,不管雁回做什么,她都跟着做,总有赶上去,能够跟她并肩的那一天。
  第二天是周末,不用上学,雁回一早就开车过来接清秋,一起去了医院。
  女人似乎没想到她们还会过来,又惊又喜,急忙迎上来,有些讷讷的,急切地想说什么,又不知道该怎么说,于是嘴巴张合了好几次,最后只能干巴巴地请她们进屋坐下。
  雁回倒是很耐心,先确定孩子已经没事了,又问起家里的情况。
  女人顿时局促起来,手指用力地揉着衣摆,但还是硬着头皮说了。
  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无非就是穷,当家的是跑黄包车的,女人则是给人浆洗衣服,日子倒也勉勉强强过得去,可挣到的每一分钱都要掰成两半花,自然不可能有积蓄。
  孩子其实几天前就已经开始不舒服了,但他们这样的家境,没有多余的钱看病,就只能捱着。大多数时候,熬一熬也就过去了,要是熬不过去,那也是命。
  但是眼看着孩子身上越来越烫,人已经烧糊涂了,当娘的到底没有这么狠心,咬牙带上了家里仅有的两块大洋,抱着孩子出了门。只是因为心急,才出门就摔了一跤。
  那一刻她其实已经崩溃了,因为知道两块大洋其实什么都做不了,也请不到大夫。在车灯照在身上的时候,她甚至想就这样一了百了。
  却没想到峰回路转,反而得到了好心人的帮助。
  说到这里,女人又开始抹眼泪。
  雁回安抚了片刻,才又问起他们的日常生活。这是她之前从来没有接触和了解过的领域——别说是她,就是清秋,虽然家里时常拮据,算得上清寒,但还能租一处独立的小院,还能用得起仆人,甚至供她上学,其实仍然算得上是体面人家,也同样没有见过底层百姓的真实生活。
  真正的贫寒,是所有的努力和挣扎都仅仅只是为了“活着”。可是他们的处境就像是秋日的枯草,再怎么努力地扎根,一场刮骨寒风,就能带走无数人。
  相比起两人的沉重,女人反而很快就从那种低落的情绪里抽离了出来,说起了街头巷尾的趣闻。
  雁回心里虽然已经有了一些想法,但事情没有做成之前,她不打算让女人知道。万一之后出了什么变故,不是让人白高兴一场吗?
  从医院里出来,她有些心不在焉,忽听旁边的清秋惊讶地“咦”了一声,“那不是金家的大嫂吗?”
  雁回一怔,顺着她所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佩芳从小汽车上下来。更尴尬的是,对方一抬头,正好跟雁回对上了视线,这下想要假装没看到都不行了。
  两人只好走过去,跟她打招呼。
  佩芳脸上的表情有些不自在,但很快掩饰住了,笑着道,“你们这是……?”
  雁回简单解释了一下昨晚的事,佩芳不由得听住了,右手无意识地按在小腹处,“也是她运气好,遇上了你们。孩子已经没事了?”
  “没事了。”雁回道,“我们就是来看看,这就走了。”
  她已经猜到了佩芳是来做什么的,料想对方不会愿意她们知道,所以刻意没问,正要道别,却听佩芳道,“许久不见你们了,怎么也不到家里来玩?前儿聚会的时候,还提到你们呢。”
  雁回客气地笑道,“课业太忙了,抽不出空来。”
  佩芳这才想起她们俩都是要考北大的,笑道,“也对,正事要紧。不过难得在外头碰到,一定让我请你们吃一顿饭。”
  清秋犹豫地转头看了一眼医院,又看向佩芳。
  佩芳道,“不要紧,医院又不会跑,我的事也不急。”又说,“我知道附近有一处花园,风景很好,里面的饭店也不错,我们就去那里吧?”一面就不由分说地拉着两人上了车。
  清秋上了车,有些不安地看向雁回,很显然,对于佩芳的过度热情,她有些不习惯。
  雁回安抚地拍了拍她的手背。
  相较于一头雾水的清秋,她倒是猜到了一点。
  日子过得太平稳,她已经很久没有想起过《金粉世家》的原剧情了,毕竟清秋已经彻底跟金家划清了界限,不会再掺和到那些事情里去了。但是算算时间,在原剧情里,这时清秋和燕西的婚事已经提上日程了,而与此同时,燕西三位兄长各自的生活也显露出了冰山一角。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读者通常认为燕西和清秋是原著的男女主角,但实际上,看《金粉世家》这个书名就知道,真正的小说主体其实是金家,整本书都围绕着这个庞大的“金粉世家”来进行叙述。家长、子女,主人、仆人,妻、妾……尽数囊括其中。
  燕西的大哥、佩芳的丈夫金凤举,就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个时候,他已经因为不耐烦回家而在外面另结新欢,花费重金置办了一处外宅。而佩芳却在这个时候发现有孕,又得知了丈夫总是不回家的原因,预备在家里大闹一通。
  她之所以突然想跟雁回和清秋一起吃饭,大概也是因为这种事不知道该跟谁说,更不知该如何排解。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