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六州歌头(古代架空)——一别都门三改火

时间:2023-12-30 14:26:09  作者:一别都门三改火
  下一句便印证了他的猜测,陆令章对崔淑世道:“朕听说表嫂府上的几位嫡小姐俱是品貌出色的佳人,不知是否许婚、对皇兄是否有意?”
  他语调是客客气气,但谢竟听出了陆令章对这个表嫂应当也颇有微词,否则不可能当众要崔淑世为曾经的心上人牵线搭桥,尤其还是在她的婆家长辈面前提起这样积年的不光彩事。只是这两人几乎没有什么交集,为何会生龃龉?
  崔淑世看了一眼王俶,见后者面无表情,便答道:“妾身娘家的确是有几位堂妹、侄女待字闺中,不曾许嫁,只是鄙府小门小户,怕配不起昭王殿下这样的天潢贵胄。”
  “哪里,”陆令章便笑了,“崔氏一门俱是肱骨之臣,崔公生前的功绩忠胆,朕时时铭感五内。”
  崔淑世顿了顿,道:“那就须看昭王殿下的意思了。”
  谢竟心升一阵不祥预感,果然,就见陆令章转向了他,慢条斯理道:“所以朕才特地将谢卿唤来,想要请教一番。皇兄的‘意思’,怕这世上没人比谢卿更清楚了罢。”
  他沉默些时,点点头,道:“是。昭王殿下好动不好静,不喜弱不禁风的病秧子,不喜莺声燕语的娇小姐,不喜目不识丁却也不喜聪明太过,最好是识分寸、知进退、少说多听、谨言慎行。但这些也都还在其次,顶顶顶要紧一件……”
  谢竟住了口,几人俱看着他,他便展颜一笑:“殿下最喜欢美人儿。崔夫人若能照着这一件找到合适人选,旁的想来都无所谓了。”
  帐内一时寂静,谢竟还没来得及收了笑,却忽闻外面人声嘈杂,未几匆匆闯进来一名侍卫,跪下急道:“禀陛下,马匹忽然无故发狂,失了掌控闯入营帐……”
  陆令章蓦地坐直身子:“怎么?”
  那侍卫抬头迟疑地瞟一眼谢竟,嗫嚅一下,道:“……冲撞了小郡主。”
  室内几道原本全都落在侍卫身上的目光瞬间改换了方向,王俶、王契和崔淑世均不动声色地注视着谢竟,谢竟唇角的笑意才刚淡去,只是沉静地继续等待他的下文,陆令章却掀眼瞟了一下王俶,继续问:“营中怎会有野马失控?”
  侍卫埋首下去:“不是野马,乃是……乃是昭王殿下的旧骑,猗云。”
  谢竟维持着端坐的姿态,目送着陆令章说了句“朕去瞧瞧”,起身大步迈出营帐,王俶和王契随即先后跟上,前者临走时向崔淑世丢下一句“老二媳妇先回去罢”。
  崔淑世叩首应下,缓缓直起身,却并没有依言照做,只是一动不动坐在原处,狐狸似的眼中流出几分隔岸观火的无所谓来,缄默地望着谢竟。
  谢竟知道她那钩子一样的眸光中传达出来的是什么意思。
  他无声地松开掩在袖间的右手。短时间内过度的紧张和压抑,掌中已经被指甲生生攥出了几个血口子,汗一蜇刺得钻心疼。
  谢竟知道崔淑世想要说什么——“他们当年也是这样待我的。”
 
 
第50章 十一.四
  是夜二更天,汤山山麓,长公主帐中。
  陆书青伏在床边打盹,撑着脸的小臂渐渐酸麻,一脱力,脑袋眼看要磕到床沿上,却被一只素白的手轻轻托住了。
  他惊醒过来,定神看清眼前人,小声唤道:“姨娘回来了?”
  银绸笑起来,伸手摸了摸他脸颊上压出的红印子:“从云州给你们带回些小玩意儿来,放在王府了,等回家去看。”
  陆书青垂下眼睛:“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去呢。看这样子,春猎结束太后也未必肯放我们回家。”
  银绸把床上陆书宁露出一点小脚往里推了推,将被子掖严实,望着她的睡容叹了口气。猗云的突然闯入并没有真正伤到她哪里,但她毕竟不如家中其他人与猗云熟悉,还是有些受惊,折腾一番累了,早早睡着了。
  “晚间的时候,我去见过王妃了。”她压低一点声音,舒开手臂,让陆书青贴着她坐过来。
  “今夜之事惊动了叔父和王相,娘想必也已经知道了,一定着急。”陆书青闷声道。
  银绸像小时候哄他入眠那样轻轻拍着他的肩背,宽慰道:“你方才睡着时,我听到长公主吩咐鹤卫去给王妃传句话报个平安,想来此时,他心也放下来了。”
  她从袖中滑出谢竟托她转交的东西,拎到指间在陆书青面前晃了一晃:“看这是什么?”
  陆书青一愣,接过来放到掌心,借床头灯火仔细一瞧,发现那是两枚拇指盖大的寿山石印章,印纽用细绳拴在一起,印面则是用去瑕体篆的他和他妹妹的名,一个“青”字一个“宁”字。
  “我娘刻的!”他惊喜地小声叫着,银绸点点头,习惯性地嘱咐道:“回去找个锦匣锦囊什么的藏起来,石头娇贵,千万别磕了碰了。宁姐儿还小,暂且用不着,你给她收好了。”
  陆书青知道他母亲一向喜欢这些书房的小物件儿,虽不精通金石篆刻,但闲来无事也自己摆弄着玩玩。当年离京前的那段日子,母亲原本正在悄悄刻一对白玉璧衣佩,想转过年来父亲生辰作礼物用,可惜变故突然,还没来得及完工便匆匆送了出去。如今一枚佩在父亲身上,另一枚则在回京时交予了他妹妹。
  “晓得了,”他将印章收进荷包中,抬头朝银绸笑了,眼睛弯起来,“谢谢姨娘。”
  屏风之外,案几上摆着一个酒坛似的乌黑矮罐,陆令从与陆令真两边对坐,神情俱显凝重。
  “鹤卫在床底的柜中找到的。下午围猎回来更衣时我留意过,一切无异,鹤卫只有带银绸去见嫂嫂时不在帐中,此物想必是那时放进来的。”陆令真道。
  陆令从微蹙着眉,拿匕首的尖拨弄了几下坛中黑漆漆的东西,一阵隐约的腥气散出来。
  “半湿的泥土和活蚯蚓……”他眯眼凑近,仔细地嗅了嗅,“还有血腥味。但还是太微弱了,常人的嗅觉绝难达到如此灵敏,就算放你床下,你也只会觉着是在野外扎营的缘故。”
  陆令真略一沉吟:“刚过谷雨,连下了小半月,山中湿气更重,这几日一转暖,蛇虫纷纷出洞。”
  陆令从点点头:“蛇逐腥气而去,想来你这帐子被安排在这靠近林丛之处,也不是偶然。”
  陆令真忽问:“方才陛下来察看之前,是否正在大帐与嫂嫂说话?”
  “是,银绸说她离开时正听到上头传他去。”
  “那便是了,嫂嫂尚未完全取信于相府,因而才有此一试。万幸的是猗云鼻子灵,嗅到异味闯了进来,否则真若招了蛇,后果不堪设想。”
  陆令从沉默了些时,小指轻压着眉心:“你觉得是王家做的吗?”
  “说不好,”陆令真思量一下,分析道,“我总觉着有些怪。王俶他……究竟是想试什么?若没有猗云这只拦路虎,真要引蛇入我帐中那也该到深夜了,到时先吵嚷开,再一层层传话到嫂嫂处,他再起身更衣过来,黄花菜都凉了,他心里早有了计较,单凭那张滴水不漏的脸,还能瞧出什么?”
  陆令从缓缓道:“除了你和宁宁两个亲历者之外,事发后消息会第一个报给谁,谁就是他想要试的人。”
  陆令真在脑海中回想了一下今日这场意外发生的整个过程:大帐酒宴散后她与陆令从一起告退,陆书青跟着他父亲离开,她带陆书宁回到帐中,银绸在内整饬行装,鹤卫守在四周暗布下岗哨。她让陆书宁先坐在这张案几旁等一下,自己绕到屏风后询问银绸与谢竟见面的情况,没有几句话,便听得门外内侍的惊呼和急促马蹄,紧接着猗云就闯入帐中,鹤卫自然是以保护主子安全为第一要务,因此迅速跟了进来,而没拦住神驹的内侍们则惊慌失措,手忙脚乱地冲去大帐,报信给——
  “是陛下。”陆令真怔住,轻声下结论。
  陆令从未置可否,只是深深地盯着那坛上的漆光。静一时,陆书青从屏风后转出来,小声请示:“爹,姑姑,我去瞧瞧猗云。”
  “别带她走远,”陆令从回神,“让鹤卫跟着。”
  陆书青应下,掀帘出去,猗云就被拴在离帐不远的马桩旁。方才当着群臣的面陆令从斥过她几句,此时正心有委屈,不忿地前后摆动着两只耳朵。
  他走近来到她的面前,猗云的身量还是要比他高不少,因此过去几年陆书青已经习惯了这样仰着脸和她交流。
  “乖,我知道你是怕宁宁有危险,”他轻拉了一下辔头,猗云便不情不愿地把脑袋底下来一点让他摸着,听他说悄悄话,“爹没有生你的气,在人前少不得要那么说,他若不先表态,叔父只会责你更重。当然无论如何他训你都不对,我已经替你批评过他了。”
  猗云自然没法验证陆书青是不是真的去批评了他爹,但她一向最吃小主人温和亲昵的这一套,示好效果极佳,当即也别别扭扭地用立了大功的鼻子拱了拱他的手。
  “好啦,”陆书青把脸凑上去和她贴住,笑道,“我们明儿上山去,跑个痛快。”
  谢竟猛地睁开眼,在被中簌簌发着抖,冷汗把发丝浸透了黏在脸颊上。他又一次梦到了过去三年中重复过的很多次的场景:他通身缟素,踽踽独行,身后是紫金山皇陵漫长蜿蜒的神道,眼前则无穷无尽,唯有一点不同——这次他清楚地看到了自己是为谁扶柩——怀中那块灵位上的姓氏,是“陆”。
  他定在枕上,长出一口气以图宁神,但梦中窒息般的惧意,还是让他久久余悸。“陆”字对他而言何止是普通的姓氏?他的夫君,他的儿女,他的妹妹,任谁的名字出现在那个神主上都会要了他的命。谢竟只能暗示自己,陆书宁现下安然无恙地在她姑姑身侧睡着,有鹤卫和亲人们保护,毫发未损,他明日起身便能再看到她。
  他不是崔淑世,陆书宁也不是阿篁,他们从来不曾阴阳相隔,未来几十年的岁月里也绝不会阴阳相隔。
  崔淑世最后那死水无澜的注视实在让他心惊。无需怀疑的是,阿篁绝不是像王家对外宣称的那样因病而亡的,但那时究竟发生了什么,能让崔淑世在面对“女儿早夭”时,流露出来的是如此诡异的平静和怪诞的漠然?
  慢慢喘息平复下来,谢竟抓起床头的中衣,胡乱擦了把汗。鹤卫将大致经过向他复述了一遍,但没有太多细节,他没法从陆令真帐中发生的事情来推断,只能从他自己当时身处的大帐着手。
  他闭上眼回忆那一幕。可以确定的是,听到侍卫说出“冲撞了小郡主”时,在场所有人的本能反应均是程度不同的诧异,据他观察崔淑世最轻而陆令章最重,前者心中早有预设所以事事在料,因此只抬了抬眼帘;而后者的身体下意识前倾,反应作不得假。至于王家父子两人,则是疑惑多过愕然。
  很快这诸般情绪都被掩盖过去,下一刻三个人都将目光聚集在了他身上,显而易见,为了观察他听到亲女遇险时的反应。而陆令章……陆令章却看向了王俶。
  他为什么要看王俶?是一种对“是否计划有变”的确认,还是一种对“何故有此一事”的质询?
  营中人多眼杂,谢竟根本找不到机会与陆令从讨论这些事情,只能将疑惑权且放在心中,按下不表。第二日起来还是照旧鞍前马后跟着王俶,只是借久不骑马缰绳勒破了手为由,用绷带将被自己掐出血口子的右掌包了起来,免得王俶起疑。
  接下来几日一切如常,皇帝白天行猎晚上分着拨宴群臣,昭王殿下也就把这次春猎当作是与久未相处的儿女增进感情的机会,将世子与郡主带在身边亲授骑射,倒也时时能听见笑语声。
  回銮的日子定在四月初二,天却一早阴了脸,御驾开拔还不到半个时辰便春雷滚滚,泼下大雨来,山中道滑泥泞,实在不便前行,只好原地等候。
  谢竟原本坐在车内补眠,却忽听外面随从通传道:“谢大人,大公子请您下车一叙。”
  这随从也毫不避讳自己是王家派来的,口称“大公子”,指的自然也就是王俶的长子。
  王契牵着马撑着伞站在车旁,见谢竟探身出来,略微颔首一礼。他与相府其他人给人的感觉不太一样,不像他父亲那般直白的阴鸷,也不似他兄弟那副无赖的混世嘴脸,反倒是最接近士子文人的端方模样。
  谢竟不解王契为何一定要让他下车说话,但对方毫不退让,他也只得照做。
  “前日谢大人取回帐中细读的那份平江知府上的奏折,父亲说要核个数,暂且一用,过后再给谢大人送回来。”
  他始终礼节性地朝谢竟笑着,但谢竟闻言心中瞬间咯噔一声,自知这里面必有说法。
  他清楚记得自己读完那份奏疏后,就是唤来方才那名通报的侍从,让他送回王俶帐中,然而此刻王契这样若无其事地来问,便证明醉翁之意不在酒,奏折只是个幌子,他说谢竟没还那天王老子来了谢竟也是没还。所以谢竟索性不多费口舌,只道:
  “这些日子事多繁杂,我读完许是随手一搁,寻不着了。只是内容字句我还全记着,王公子若信得过我,不如待我现默出来,再给相爷送去?”
  王契只不疾不徐道:“我自然是一千一万个信得过谢大人,只是那奏疏原件上有陛下御笔朱批,却是不方便随意佚失的。谢大人是能默章句,可总不能连陛下手迹也一并默出来罢?”
  谢竟朝他眼中盯了半晌,开口:“真若如此,那实在是我的大罪过了。该如何弥补,还请王公子不吝赐教。”
  王契只作看不到他眼底的不霁,从善如流道:“宫人们还留在营中收拾打扫各帐,想来活计也还没做完。谢大人不若亲自回去一趟,回您帐中仔细找找,指不定就寻着了呢?”
  谢竟顿了顿,道了一声“是”,转身要上车,却被王契不由分说拦下:
  “我专程为谢大人准备了良马好让您快去快回,若再乘马车回去,一来累赘,二来显眼,陛下见了若问,怕不好交待。”
  谢竟一哂,幽幽道:“王公子实在是料事如神未雨绸缪,为谢某想得再周全不过。”
  语罢他从车内拎出件带兜帽的披风,也不撑伞,翻身上鞍,一人一骑,催马逆着雨片调头回去。
  谢竟骑出半里地便发觉王契给他的这“良马”足底并未钉马蹄铁,要不就是才驯化而成不久,要不就根本是匹野马。他只觉得好笑,原来闯进帐中的不是野马,正儿八经的野马倒在这里等着他呢。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