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自请替嫁九千岁(穿越重生)——乌尔比诺

时间:2024-11-09 14:46:42  作者:乌尔比诺
  可他当真对那女官的话深信不疑吗,叶观澜看未见得。
  彼时,方时绎位居一等镇国公,掌天下兵马大权。长女为正宫皇后,外孙是一朝储君。次女安陶虽游离朝堂,却跟江湖第一大帮南屏阁联系紧密。这样的家世落在昭淳帝眼中,天然就是个威胁。
  从某种意义上说,方家的倒台并非什么无证之案,而是帝王心中的既定之罪。
  叶观澜想不到太子小小年纪,竟已看透这点,一时间不知该喜储君少年早慧,还是忧他慧极必伤。
  安陶闻言,目光闪动了一下,随即变得坚定。
  她凝眸看着面前的侄儿,那眼眉间似乎总能窥见已故长姐的影子,让她不自觉晃神。
  她轻抚着刘晔肩头,温声道:“晔儿可知,你外祖生前对君臣之道四个字,是怎么看的吗?”
  刘晔微微肃穆:“请姨母指教。”
  “父亲说,古今之事,向无定数,为君者之于将来,常怀忧惧之心,本无可厚非。但若因此将朝堂制衡,权谋机心视为王道的根本,便成舍本逐末,贻误江山。”
  刘晔怔了怔。
  安陶又道:“晔儿你记住,今后无论朝堂上如何风云际变,你为万乘之主,都要将社稷子民放在第一位,越是心有忧惧,越当襟怀万民。坐得稳、镇得住,才是为君的长久之道。”
  屋中再一次陷入沉寂,太子仿佛被安陶的话震撼到了,叶观澜亦默默握紧了扇骨,感受那坚韧不摧的触感。
  正当此时,一内监从园外匆匆而至,叶观澜认出来人是掌管宫中符印的印绶监长史。
  “公子。”
  叶观澜比了个噤声的动作,长史随他走到一旁,压低声道:“逢恩殿的芸斛嬷嬷早上来了一趟内廷司,说要找些万岁爷在潜邸时的旧物......”
  叶观澜波澜不惊地听完,淡道:“孙贵妃身怀龙裔,正是金贵的时候。她要找什么,只要不坏了规矩,你照规矩办就是。”
  他有意在“规矩”上咬重了字眼,长史心领神会。
  风止了,屋中更漏水滴有声,一下一下,滴落到铜盘上,在阳光照拂不到的地方,荡漾着深渊才具有的青黑色光泽。
  刘晔盯着发了会呆,稍顷忽然问:“姨母,你恨吗?”
  水滴“啪嗒”砸破沉渊,涟漪倏地划开。一圈圈,边缘由深入浅,未几便消散无踪。
  “......恨什么?”
  刘晔道:“方家满门忠烈,累世功勋,只因君王未名之忧,便落得这样一个下场,姨母对刘氏,当真半点怨言也无吗?”
  安陶笑起来,疏朗的眉目一如当年,仿佛阴翳从未降临过。
  她说:“绥云军忠的是朝堂社稷,而非一家之姓。君王对不住我方家,大梁百姓没有,我心有憎,但无怨。”
  园中静默再一次被脚步声打断,聂岸携亲兵长驱直入,分两列将园门把守住。
  刘晔喝道:“锦衣卫好大的胆子,孤的吉止园,谁许你们擅闯擅入?”
  聂岸一拱手,“承汉王钧令,请郡主移驾往武英殿一趟。有些事,想同您当面问询一二。”
  刘晔额心紧蹙,当即起身:“父皇现下还在昏迷,他一个藩王,有什么资格找姨母问话?”
  聂岸不紧不慢:“殿下觉得王爷不够格,若是内阁会同三法司,有话要问郡主呢?”
  刘晔还待再争论,却被安陶拦下:“晔儿不必紧张,只是问话而已。方家立身持正,我没什么好避讳。”
  刘晔撑案的手微微攥拳,思忖再三,道:“好。孤与姨母同去。”
  才入武英殿,刘晔便觉出气氛的不同寻常。
  除了汉王刘狰,燕国公、赵王、福王也都到了,叶循领三司主官坐在右侧,寿宁侯与他分庭相对,位列群藩之首。
  最上头的龙椅空着,刘狰立于阶陛之上,高大的身影几乎将白玉雕龙覆没掉。
  这哪里是问询,分明是三司会审的架势!
  刘晔捺不住性子,刚要上前,肩膀忽地一沉。他回首,只见叶观澜轻轻摇了下头。
  “本王奉旨搜捕酒宴刺客,不敢懈怠分毫。数日间,王府亲兵缉拿审讯江湖豪强近百人,尽管他们都声称与凶手素无交集,但本王却自行刺案外,有了一桩意外收获。”
  汉王快步下阶,将一份供状掷到安陶面前。
  “数名人证指控,郡主驻守西南期间,先后以派人购买或强占等手段,侵占川贵之地民田数千倾。郡主情知事发后会是个什么下场,自己不便出面,就假手从前结交的江湖人士。这是他们的供状。”
  供词在半空打了个急旋,悠悠荡荡飘落脚下。安陶没有去捡,连一个眼神也欠奉。
  刘狰一脸义正言辞:“我大梁自开国以来,对圈地之风一向禁之甚严。想当初先帝在时,曾令户部对藩王王庄逐一核查,凡超出封地的田土,一律收归有司重新分还给百姓。更派出八省巡按,对侵占民田的豪右严加惩治。昔年雷霆之势犹在眼前,如今却有人仗着山高水远,公然与祖宗敕令相抗衡——叶相,依你所见,此事该如何处置?”
  汉王上来就发难,跟着又把难题抛给了叶循,牵连之意溢于言表。
  叶循缓缓起身,又缓缓弯腰,将供状拾起来,抚平蜷曲的纸页一角,问安陶:“郡主对此有何辩解?”
  刘晔眸光一沉,就要开口,这时听安陶没起伏的语气道:“供状所言,皆为事实,我无甚可辩。”
  “姨母......”
  堂下顷刻哗然。
  赵王一如既往表现得如同惊弓之鸟,燕国公借饮茶悄然叹了一口气,面露惋惜。
  汉王偏头缓咳,与寿宁侯有一瞬的眼神交错,随即正色:“敢作敢当,倒还不失将门风骨。老相,既然她已承认,按律法当卸其帅印,夺其兵符,即刻下狱待审!”
  叶循闻言没有动。
  刘狰皱起眉头,当着众人寒声质问:“老相,莫不是想存心包庇?”
  叶循手探进袍袖,另牵出一封奏折。他手抖得有些厉害,叶观澜上前想代替父亲,但叶循拒绝了。
  “老臣日前碰巧也收到了一封贵州都司掌印递上来的奏折。折中所言,思南宣慰使顾行琛起兵反叛以来,云贵等地累遭兵燹,百姓大量外逃,几成流民之患。多亏郡主以招募屯兵为由,设法将人笼络住,方不致交趾兵祸蔓延至整个西南一线。”
  “诸位也是经历过昭淳十年大乘教之乱的人,当知民心动荡,更甚于虎狼肆行。若无绥云军调配屯兵缺额,给了这些百姓一条生路,南境此时田园寥落骨肉支离,岂非是我等肉食者的罪过!”
  他越说越重,话到后来微微带喘,靠着叶观澜伸来搀扶的手臂,以袖掩口痛咳了几声,才稍稍平息。
  叶循拜相多年,尽管治下严谨,但鲜有这般疾言厉色的时候。
  没来由地,汉王看着这位老相投地的影子,和殿中梁柱重叠在一起,陡然生出股不安。
  他下意识去扶腰间佩剑,却发现那里空空如也,手滞空两三秒,无所适从地攥紧拳头。
  “叶相的意思,安陶违抗祖制、圈占民田,不仅无过,反成有功了?”刘狰冷笑,“老相不能因为和方家渊源颇深,便曲意回护至此,连祖宗的规矩也不顾了吧?”
  叶循气血上涌,肩头颤动愈发明显,但他强忍着:“民利所趋,虽恶无惩。老臣极心无二虑,所重唯大梁的江山社稷,无有其他!”
  本欲上前的刘晔闻听此言,伸出的手默默收回身侧,神情难辨。
  “即便绥云军化解了流民危机,谁又敢担保,安陶此举全无半点私心!”
  汉王遽尔转眸,死死盯住安陶,目光仿若要噬人般杀机隐现:“我朝虽有招募流民为军户的先例,但员额之外的军屯开垦,往往只针对输粮不易的偏远卫所。朝廷每年给绥云军的军粮供给只多不少,你擅自扩大屯田界域,余下的粮食流去哪里,谁能说得清!”
  话音落点,安陶注视着汉王,唇角倏忽扯动,牵出一个似笑非笑似嘲非嘲的表情。
  “只多,不少?”她问完,眼神骤然变得如锋矢犀利。
  武英殿外的抄手游廊,陆依山临风而立,魏忠旻陪在身后如立针毡。
  “督主——”他叫完才反应过来陆依山刚被革了职,踌躇着改口,“陆大人,您今时的处境特殊,多少双眼睛盯着,您又何苦非要往这风口浪尖上凑?”
  陆依山充耳不闻,目光一瞬不瞬望着武英殿方向,道:“咱家是待查之身,可陛下从未叫人禁过我的足。我爱往哪凑往哪凑,魏大伴操的哪门子闲心?”
  魏忠旻以往受他恩惠,这会挨怼了也不敢辩驳,只好道:“奴才照大人的吩咐,减了陛下的药量。他这几日虽仍在昏睡,但对周围人跟事已然有所感知。”
  陆依山颔首,“对了,你去,以陛下病势反复为由,将当值太医请来殿外稍候。”
  魏忠旻不解:“大人又要做什么?”
  陆依山风中拢氅,并不作答。
  汉王被安陶的目光盯得后背浮汗,仅剩的理智在她接下来的话中,险些土崩瓦解。
  --------------------
  督主:我关心我媳妇用你管
 
 
第49章 难欺
  “西南年年上折,陇川布政司名义上照十万石给交趾前线输送粮草,然自昭淳十七年开始,有哪一笔军粮是足额送到的?战事激烈那两年,绥云军每天饿着肚子打仗。饶这样,问到监粮中官面前,给的答复永远是关中闹灾,粮税逋欠得厉害,绥云军的缺口只能自己想办法。敢问诸位王爷、大人一声,我若不拓垦军屯,绥云军莫不要靠偷靠抢,才能解决五万人的吃饭问题?”
  安陶话音一落,在座诸人皆变了色。
  寿宁侯辖制户部,他率先出声:“这不可能!朝廷供给西南的粮草都是优先调度,户部断无克扣战时军需的道理!”
  安陶语调不变,道:“监粮中官的私账不好查,绥云军仓廪知事的记档却每笔清晰。我纵有天大的本领,也不能在过往七年的账面上都动手脚。侯爷不信,即刻派人去调阅就是。”
  寿宁侯哽在那里,一旁的刘狰则直接白了脸。
  安陶提到的陇川军储仓,正在他的封地之内。他万万没想到,安陶居然会趁此时,将军粮拖欠一事给抖落出来。
  平心而论,刘狰没那么大胆子。他能对甘南、豫北一带的军粮下手,是因为这些地方没有战事。譬如交趾之地仗打得那样凶,倘若他一早知情,断不敢纵容底下的屯粮商如此肆意妄为。
  福王盖上了茶碗,道:“军粮缺额,多半同下边人倒卖粮食分不开干系。旁的不论,陇川军储仓每年除转运外还要储米九万石,这是先帝在时就立下的规矩。朝廷每年勒紧腰带保障军粮,前线却还在饿着肚子打仗。那帮贪官墨吏连战时军需都敢染指,此事必得往下彻查。”
  叶观澜一边替父亲抚弄着后背,一边观察汉王的神色。见他全然一副被打得措手不及的样子,意外之余不禁若有所思。
  殿中一时寂静,燕国公拨动着浮沫,不疾不徐的语调似带着敲打的力量。
  “倒卖军粮之事若经查实,郡主圈地也算情有可原。只不过此举究竟有违祖制,要是处置得不妥当,引他地群起而效仿,到时候可就难收场了。”
  一句话总算把汉王带回了正题。
  他明白,今天无论如何要拿圈地的事砸死安陶。若不然,等她缓过气来,死无葬身之地的人就成了自己。
  “绥云军侵占民田,乃主帅亲口承认的事实。安陶之罪,依照大梁律例,当即刻挂牌下狱,驻留江东的五万大军由兵部接管,待三司会审后再做定夺!”
  “我看谁敢!”叶循颤巍巍起身,没说两句话就喘咳不止,脸涨得血红,唇间却透出奇异的白,“交趾之乱方平,大军还未过江东,尔等便要得鱼忘筌,鸟尽弓藏了吗!”
  “话不是这么说。”寿宁侯掸袖道,“有功不赏,为善失其望;奸回不诘,为恶肆其凶。正所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老相秉轴持钧,切不可为一点旧情便失了分寸啊。”
  聂岸带领锦衣卫,将武英殿围得水泄不通,只等一声令下,就要冲进来拿人。
  帘帷无风自飘,空气中压抑着暴雨将至前的闷热。
  安陶转开头,朝窗外望去。遮蔽天空的云层毫无变化。风也没有。映入眼帘的东西犹如长姊离世前日复一日临摹的窗边景一样,别无二致。
  “一时宠利有尽,千秋青史难欺。”
  安陶回过首道,“老相不必为我浪费唇舌,我做过什么,心中有数。当初既无犹豫,此刻亦不会后悔。”
  她平静的面容,仿佛在述说一件毫不关己的小事,拍岸白浪甚至不能在她眼底掀起一星波澜。
  刘狰突然感到沮丧,连同负愧、恐惧和忌惮等诸多情绪,水滴石穿地凿打着他本就不坚实的内心。
  面对安陶的冷漠,他有种重拳砸在棉花上的无力感,胸腔仿佛塌陷了一块,急需用点什么去填补。
  “锦衣卫!锦衣卫何在?!”
  刘狰近乎吼叫着发出声,由于声调过尖,他的嗓子如被刀割般生疼。
  “将她给我拿下!”
  福王腾地站起身,一向和善的弥陀面上怒气氤满,他寒声道:“眼下皇帝还在昏睡,汉王一无皇命在身,二无内阁票拟,说拿人便拿人,岂非僭越?”
  锦衣卫一涌而入,刘狰在满场寒芒里表情扭曲,手死死攀扯着腰带:“我乃陛下亲口相托之人,如何就做不得主!”
  福王叱道:“刘狰,你想造反不成!”
  云层中雷声隐动,风骤急,刘狰忽怔了一下。
  福王脱口而出的“造反”两个字,令他省悟到什么,目光随即掠过旁听席——
  太子挡在安陶身前,对他瞋目而视;赵王额角滚汗,不停地拿袖擦拭;燕国公端茶出神,寿宁侯双手握拳又松开,眼神回避着不与自己接触。
  刘狰惊觉自己成了众矢之的,望着这些神色各异却又好像千篇一律的面孔,再度萌生坠入网中的焦躁感。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