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摄影师古代再就业计划(穿越重生)——荒境

时间:2024-11-18 16:16:16  作者:荒境
  而因着下午这些个游行的队伍,附近的人家有一家算一家,但凡住了人的,大多也都开了角门,将一早备下的吃食送了出去。
  为首黑胖的老头儿取下腰间坠着的葫芦,仰头灌了口酒酿,瞧着街上的热闹模样,心下也松快地呼出一口气去,而后面上笑意更甚,塞了葫芦嘴,吆喝一声带着队伍继续前行,那宽洪敞亮的声音便又传开了:
  “一无庙宇,二无庵堂,几块砖头,是我家乡……”
  司微将背篓里最后几个花馍递出去,瞧着那些个孩子们热热闹闹仰着笑脸抬头与他说着些吉祥话,待几个大背篓里的吃食散了个干净,再抬起头时,便见秦峥盯着那队伍最前方,渐渐要瞅不见了的黑胖老头儿若有所思。
  秦峥眉头似皱非皱,似是见着了什么熟人,却又带着几分不大确定的模样,最后兴许是想通了什么,神情渐渐平复。
  “如今萦州城里的这些个小乞儿,可多?”
  司微被他问得一怔,而后哑然:“不是,这些多是府衙下设的慈幼局,并着一些私设的慈幼院里的孩子,虽是扮作乞儿模样,也有些在街上混着的孩子们混迹其中,但到底不是真正的乞丐。”
  “且瞧他们身上,虽是补丁摞着补丁,但其实瞧着打理地到还算是干净,也就是趁着这么个时候,跟着带出来祈福,顺带贴补些银钱。”
  因着这几年,整个南地都被换了一波血,新赴任的这些个官员们,也大多都是挑了些能干实事的来,是以如今的萦州街面上,根本瞧不见乞丐。
  “至于那些个正儿八经的乞丐,倒是没有,自当初萦州知府换了人来做,咱们萦州官派的慈幼局、养济院并着漏泽园,便是又都重新管起来了。”
  这个时代的慈幼院,相当于是孤儿院,养济院则相当于养老院,照顾着的多是些无儿无女、无亲无眷的孤寡老人。
  至于漏泽园,则相当于公墓,半路夭折不能进祖坟的,死于非命却无人认尸的,外乡人来此出了意外,却来不及将棺椁运回的,便都可将其葬在漏泽园。
  甚至是有那些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做刀口生意上的买卖的,便也会提前花了银钱在漏泽园挂了号,万一什么时候出了什么事,好歹是有人替自个儿收尸,然后安安稳稳的在漏泽园里寻个角落给葬了,不至于曝尸荒野,最后流落到什么孤狐野狼的肚腹中去。
  然而秦峥却依旧皱眉:“私办的慈幼院?”
  司微叹了口气,只得耐着性子回话:
  “是啊,像是这些个收拢来的孤儿,慢慢养着养着,长大了,就分配去做些个活计,诸如是安排在铺子里跑腿,又或是在织坊、绣坊里做活,也都是慢慢培养出来的,现成的人手。”
  “真要遇着什么事儿了,心里定然是心向着自个儿主家的。”
  说起来这些事,司微还真知晓不老少的东西。
  毕竟府衙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知府想办些实事,那便得从府衙账面上掏钱,可诸如慈幼局、养济院这般的存在,政是好政,却也着实是个无底洞。
  要想把这些个存在维持下去,那就得府衙一直掏钱养着,可官家也无那许多的银钱,最后商商量量的,便着人牵了线,和萦州商会的人勾勾搭搭的把这事儿给办了下来——
  无非就是商会里的商户出钱,帮府衙养着这些个孤寡老幼,间或着能分出去些不费什么技术的活计,诸如将结好的蚕茧拿开水泡了,用细刷子慢慢搅动着找到丝头,一点点儿的开始抽丝;又或是纳鞋底,将刷过浆粘在一起的布片裁剪成鞋垫模样,用针线一圈圈细细秘密的缝制出来,最后送去踏云坊做再加工……
  都是些只消细心些,再多费些时间,便也都能做好的活计。
  当然,做这些活计的人本就是孤寡老幼,一天下来却也做不了多少的工,和那些个正儿八经的熟练工没得比,虽说没得工钱,却也抵不上商户们垫进去的那些个银钱——
  大头落在了府衙杂税的减免上。
  朝廷的税收不能动,谁动,谁就是动了户部的神经。
  但地方除却每年上缴给国库的那些个税银以及按着两成的自留之外,还有些便是地方所设的一些杂税,这是地方衙门运转的府库银子。
  而按照士农工商四等,商人身上压着的税最狠,每年要上缴的税银也是最多,是以若是能在杂税减免上,给予商户些许便宜……
  这不,你情我愿,勾勾搭搭的,这事儿便也就被萦州商会给承接了下来,每年在慈幼局、养济院、施药局和漏泽园里花了多少的银子,这些银子的来路去向,并着萦州府衙该给哪些出了银子的商户给予的减免等等,如此这般,便成了个三赢的局面——
  除却那些个孤儿老人得了实惠之余,新任的萦州知府、萦州府衙并着萦州商会里的商户,在整个萦州城的名声口碑,却也就这么慢慢做起来了。
  所以司微如今提起这些个街上奔走的、打着补丁做乞儿打扮的孩子们时,才能说出他们的来历。
  “今日是小年,待过了二十三,便该正儿八经准备过年了,不仅是百姓们想趁着灶王爷上天这一日得个好彩头,便是慈幼局里的孩子们被带出来游街,也是想凑着这么一桩巧,蹭个好彩头。”
  想起上辈子在孤儿院里过年时,院长妈妈带了人把这一年里,好心人送来的捐赠都在这时候拆开,分给所有孩子们的情景,司微不由含了些许笑意:
  “身着百家衣,手捧百家饭,虽无父母,却有数不尽的兄弟姐妹,感念世人接济供养,唯愿此生顺遂安康。”
  然后,能在这个夭折率并不算低的时代,借着这么个机会,蹭着百家福气,往后余生,能平平安安长大,顺顺遂遂的,组成一个新家庭,把这一份福运,慢慢慢慢的,再传递下去。
  司微正感慨着,便听身旁秦峥道:“原来这里头,还有府衙牵头之事,怪不得方知府混在这些个孩子里,做这么个打头的灶王装扮。”
  司微的思绪突然一顿:“什么?”
  秦峥侧了脸来,睨了司微一眼:“没认出来么,方才那为首的,手里持着拐杖,腰间挂着葫芦的黑胖子,便是萦州新任的方知府——比起当初雪酥在我脸上做的那些个假皮,他这般只拿了炭灰涂黑了皮肤的装扮,着实显得有几分粗陋。”
  司微原本只顾着给孩子们分发花馍并着年糕糍粑,并不曾认真盯着那为首唱着祭灶歌的黑胖中老年瞧,此时将这人的模样从脑海中拖出来细细回想,一时不由哑然,竟隐约也是和当初在会宾楼,和方知府洽谈萦州商会对孤寡老弱帮扶时的那道四十岁许、微胖的身影渐渐对上了。
  一而再,再而三这般教人打岔,司微什么情绪,什么感叹都被抛到了爪哇岛去,一时也只抽抽着嘴角:
  得,玩,你们是真会玩……
 
 
第118章 
  司微目送着唱着祭灶歌、蹦蹦哒哒跳着祭灶舞的队伍渐渐远去,里头混着的,也不知有没有萦州百姓家的孩子。
  似是这种游行活动,一向是那些个拐子最喜欢凑热闹的时候,不过思及方才在队伍里打头的方知府,司微便也把心落在了肚子里。
  这位如今的萦州知府,心下也不是个没有成算的人。
  待门口的热闹彻底远去了,司微等人便也跟着回了庭院,继续忙活手里的事。
  如今司家大宅里住着的南人北人都有,真要说起来,尤氏出身嘉陵,紧邻着的便是韶关,位于整个大历的最北方,秦峥连带着他手底下的那一班人马则是出身京城,也算是靠北的地方。
  至于司微……自出生起,便是在涿州鸠县林湾村一路长大,算是个中不溜的地界,而至于慧娘她们,则是充州博宜人。
  在这么个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时代,莫说是京城与萦州有着极大的风俗差异,便是同为南地的充州,过年的习惯都和萦州有着不小的差异,于是也就造就了如今司家大宅每至年节之时,桌面上摆着的那些个应景的吃食格外别具一格。
  按着北地的吃法,小年夜的时候,得是吃饺子,按着涿州的吃法,小年夜得吃火烧,按着萦州的吃法,得是吃枣山花馍,按着充州的吃法,得是吃包了肉馅儿的汤圆——酒酿圆子是萦州的甜汤圆吃法……
  于是为着小年夜晚上的这一顿,又是好一顿忙活,提前一天割回来的肉剁了馅儿,包饺子的包饺子,包汤圆的包汤圆,尤氏则是拿了擀面杖,取了发好的面剂子,沾了油盐,并着十三香开始做火烧馍。
  十三香里到底有哪些个香料,司微是记不得的,但日常常用的那些个调味料、炖肉料、卤料里头该放的那些个香料,司微拼拼凑凑还是能凑出来不老少的。
  诸如:花椒,八角,香叶,茴香,草果,陈皮,桂皮,白芷,丁香,良姜,孜然,辣椒,香砂仁……
  这些个东西吧,粗磨一遍的筛出来,能充做烧烤料,剩下的细研,烘干水分,如今已经一跃成为厨房里掌勺娘子的心头好。
  那是,这么一堆香料按着一比一比一的比例添进去,扔进去的都是些白花花的银子,就连那辣椒,都还是司微从博宜有一年送来的海外特产里头扒拉出来的来着。
  如此这般,厨房里便又是一番忙碌,待到所有的东西都备好,灶上安了大锅沸水煮开的时候,外头的天竟都已经暗了下来,连带着在红颜营业了一天的雪酥,都带着一众妆娘回了司家大宅。
  院子里芝麻杆子和松树枝搭起来的柴堆都已经架了起来,待汤圆和饺子下锅,再从锅里捞起,这第一盘、第一碗,自该是先供在了灶神像前。
  于是这么一天下来,灶神像前的供桌上,便也已经摆得是满满当当:
  白面枣山(就是各种花样造型的枣馍),各色花馍,长条麻杆,玲珑糖瓜,伴着年糕糍粑,八宝糯米饭,还有一盘饺子、一碗汤圆,混着搁在中间的火烧,连带着一缸清水,一瓮豆料。
  这些便是今日一天下来,拾掇出来的那些个供神的东西了。
  尤娘子带着人上了清香拜了拜,于一片静谧之中祝祷:
  “上拜九天命,下敬司命神,通天达道日,自与天宫陈……”
  念过长长的祷言,再三拜过之后,尤氏将清香插入香炉之中。
  香烟袅袅,墙上那张被熏的变了色的灶神像教尤氏给揭了下来,将其卷成一卷,捧着出了大厨房。
  大厨房外,用油脂浸润过的油布裹在木棍上,本该是教司微拿着来点燃的火把,却是半途教秦峥接了过去。
  于是司微便只能将先前扎好的竹骨纸马搬了来,并着一早备好的草料,一道堆栈摆在柴堆上。
  待尤氏将卷起的灶神像于柴堆顶端放好,慧娘于一旁亮了嗓子:“送灶神归天——”
  随着慧娘的这一声,秦峥手里点燃了的火把便投向了庭院正中架着的柴堆,油脂与松脂相融,烈火与干柴相接,于是呼地一声轻响,似是一阵风扑过耳畔,那柴堆上的烟火骤然便燎灼了起来。
  这些东西本就是干的,再有含了油脂的油布和松树枝,烧灼起来的速度倒是很快,前后不过一盏茶的时间,庭院正中摆着的青石砖上,那堆火焰气势便渐渐矮小了下来,连带着先前半人高的柴堆,也跟着焚之一炬,只留下了不少黑灰。
  于是人们便也都跟着欢悦起来。
  尤氏眼底含了笑意:“每逢腊月二十三之时,不仅是民间,便是连官家都要祭灶,各地官府要祭,朝里的大人们要祭,就连圣上,也要主持了祭灶礼去。”
  “若非前朝出了个女帝,朝中祭灶礼非得是由圣上亲持……只怕如今,咱们还得遵循那‘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旧礼。”
  “罢了罢了,不说这些,走走走,咱们今儿晚上小年夜,合该是好好吃上一顿——打过了今儿个,咱们就得为着大年准备着开始忙活了!”
  这话说来确实,不仅是司家大宅里为着过年忙活,就连红颜,也得趁着这大年将近,新年伊始的时候,提前推出新的送礼的礼盒来,好歹是教人拿出去既喜庆,又能体现身份的仪礼。
  慧娘笑道:“只消有银子赚,这便是再忙,我也甘之如饴!”
  一时间,众人都笑开了去,却是秦峥,瞧着这一幕有些出神。
  尤氏拿指头点了点慧娘,到底没绷住自个儿也跟着笑了起来:
  “这你可不能问我,得问问咱家的小财神爷,瞧瞧他这不声不响的模样,哪里知晓他那脑袋瓜子里一个主意一个主意的出,到底都是奔着挖空人家钱袋子的打算去的!”
  司微呛咳一声,摆手间面色微红,他也不是当真就是什么奸商,纯粹是上辈子瞧的多了,有的那些个概念早就成了烂大街的货,耳濡目染之下……
  上辈子,人在社会上混,谁不是打量着把搞钱搞钱的帽子堂而皇之的扣在脑袋上来着?
  君不见那财神都设成了桌面屏保头像,甚至还有那带着大金链子的金钱豹……%
  司微迅速转移话题:“娘,我饿了,咱们下饺子,吃火烧——”
  这一声出来,众人便又笑闹开来,却到底是簇拥着尤氏、秦峥、司微和雪酥一道往大厨房里进。
  灶膛里的火烧的正旺,大锅里座的水沸的正开,肉汤圆也好,饺子也好,只消往那大锅里一下,待得浮起,便算是熟了。
  至于剩下的那些个花馍,火烧,并着年糕等物,一早也都是温在火上的,这会儿端出来直接摆了桌便是。
  小年夜的桌上并没有什么大鱼大肉,但这热热闹闹的氛围,却教人晃神间便似是大年夜已置。
  因着司家人多,灶上座着的那口大锅几乎能把司微整个人给装进去,这一把丢进去的汤圆饺子熟了的时候,便也是争先恐后的往着上头冒,咕嘟嘟的烟气氤氲了整个大厨房。
  于是在一片蒸汽熏腾之中,秦峥瞧着那厢持着竹笊篱在锅中亲自捞着饺子的尤氏,并着从半人高的烤窖里往竹箧里夹火烧的司微,不由微微侧了身,与身旁一道坐着的玄霄道:
  “你可瞧出来了些什么?”
  玄霄:“什么?”
  秦峥手里夹了块香煎糍粑,幽幽一声低叹:“这才像是……”
  玄霄没有听清秦峥的后半句,不由偏头凑近了几分:“公子方才说什么?”
  “没什么,”秦峥将那块香煎糍粑咬了一口,“吃你的吧。”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