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权经(GL百合)——崔九堂前

时间:2024-11-19 11:17:21  作者:崔九堂前
  卓寮随便找了软垫坐了,又叫人摆茶上来,然后招呼一个奴婢来为她佩戴钗子,摆弄发型。
  做商人虽然地位不高,但乐在自由随性,想梳什么发型都可以,想穿什么衣裳都随便,头上无论戴多少珠宝都没关系,只要不碰那些只有士大夫才能使用的礼器用品,其他随便什么东西都可以尝试——前提是只要有足够的财力。
  郦壬臣见她这样率性,心情也随之放松下来,笑回道:“那恐怕要您失望了,我现在可没有生意与您做。”
  “哎,话可不能说太满哦。”卓寮一面照镜子打理发梢,一面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慢慢悠悠的道:“只要人活着,都是有生意可做的,否则天下都成了一团死水。士农工商,哪一行都必不可少对不对?再说,即使现在无商可营,多交朋友总是不错的。”
  卓寮继续侃侃而谈:“而且这交朋友嘛,可一定不能作假,作假只会惹人生厌,是最最愚蠢的小人。”
  她戴上一副手镯,拨弄着,“我虽也不是什么君子大夫,但我若想交朋友,那必是真心实意的交。”
  郦壬臣点点头,感觉有道理,她也品了一口茶,口中顿时馥郁喷香,喉头回甘,忍不住赞道:“郧国的望云茶,这可是很难得的品种,卓君好品味啊。”
  很多很多年都没有再尝过了呢,郦壬臣又喝了一口。
  卓寮意外的通过镜子瞧了她一眼,很好奇她这样贫困的士人竟然喝过这种贡茶。
  只听郦壬臣道:“卓君这么喜爱交朋友,那要人人都来您府邸蹭饭,您岂不是要亏惨了,这笔生意又怎么算呢?”
  卓寮被她逗笑了,咯咯的笑声从房檐飘出去,“我也不是什么人都交好的呀。像少卿这样的,就算没有翁主力荐,我也会乐于和您做朋友的。”
  “哦?”这回轮到郦壬臣意外了。
  “我们做商贾的,不就是围着人打交道吗?这些年来我阅人无数,也算有些心得,我看好的人,一般不会错。”卓寮打理好了头面,笑着站起来,“就算我看错了,翁主总不会看错的,是吧?”
  郦壬臣也笑了,这人可真会讲话。她想起来姜于的亲笔信笺中那些极力夸赞的溢美之词,都觉得不好意思。
  郦壬臣看起来昨夜确实睡得好极了,连带着整个人的气色都恢复了很多,衬着院外投射进来的晨曦,桃花般的脸庞似乎熠熠生辉,卓寮一望之下,只觉她容颜空雅,逸丽出尘,看的卓寮一愣。
  卓寮心里怎么想的,便怎么说了,她叹道:“少卿这等天资,若去了郑王宫中,不知该有多少公卿王侯为您倾倒呢。您何必做什么士子,整天战战兢兢、规规矩矩,连个耳环玉珰也戴不成,还将自己弄得风尘仆仆的。”
  卓寮热情的拍拍郦壬臣的肩头,带着她往厅外走,玩笑道:“不如和我一同经商,自由自在,享乐无边,岂不快哉?”
  卓寮自己没有孩子,见郦壬臣年岁小,生的又讨喜,便情不自禁的多说了两句。
  郦壬臣笑笑,明白她是开玩笑,“在下恐怕没有卓君这样的好福气。呃,我们这是要去哪?”
  卓寮看来是一早就计划好了要带郦壬臣出去,从出门开始,目的地就很明确。
  但郦壬臣没想到卓寮带她去的地方,竟然是卓寮在曲沃的产业作坊。这些作坊遍布曲沃城,大大小小总有几十上百家之多,交易着不同种类的商品,有专门运营布匹蚕丝的,有加工食品的,有收购皮毛的,有金银器物流通的,有雕刻木料石材的……五花八门,数不尽数。
  郦壬臣惊奇的发现,在她们昨天走过的那条最繁华的曲沃大街上,大概有一多半的商铺都与卓寮有关——要么是完全属于她的,要么是即将属于她的。
  甚至郑王宫后城门的修缮工程竟然也是卓寮承接的……郦壬臣不由狐疑,国家工事都交给商贾来做了,那王廷的少府匠作在干什么?
  她们一路查看,卓寮非常健谈的一路介绍着,大部分时间都是卓寮在说,郦壬臣在听,只有偶尔提几句没听懂的问题,引着卓寮继续兴致勃勃地讲下去。
  郦壬臣不敢想象,卓寮在仅仅一个曲沃城里就有如此庞大的商业版图,那在天下的其他邦国,还有多少呢?若将所有归属于卓氏的拼图拼在一起,将是多么恐怖的图景。
  怪不得人人都得尊称她一声范卓公呢!
  最让郦壬臣惊叹的还不是这些,而是卓寮出类拔萃的经营能力,她手下掌管着这么多条产业链,如此复杂的资金流转,卓寮竟然都能理得清清楚楚,如数家珍,甚至比她手下的那些只负责某一项产业的代理人都更清楚。
  郦壬臣默默想到,卓寮确实是个奇女子,能将商贸做到如此庞大的规模绝非偶然,天下中唯有卓寮可以吧。
  至于这其中的原因,倒也不难理解,卓寮自有其独特的魅力。仅就这两日的相处来看,卓寮的为人足以叫人印象深刻。
  她富可敌国却并不高冷,相反,她还热衷于交际,非常乐于广结善缘,又不失心机。她做事心思缜密,却又为人率性,待客周到而不拘小节……这样一个女人,是很难叫人真正讨厌起来的。
  不论是什么样性情的人,面对卓寮的热情和她真心实意的照顾,总是对她感念万分的。
  所以,只有卓寮的生意能做遍全天下。
  看了一圈下来,郦壬臣真真实实地被卓寮的经商能耐给打动了,“看起来您很擅长聚集财货。”
  “不错。”卓寮大大方方的接受了她的夸赞,“我天生擅长此道,这是天赋。”
  郦壬臣听着她的话,还没忘了思考,贾人无利不起早,卓寮带着她转悠了一大圈,花了一个白天的功夫,总不会只是想请她参观吧。
  郦壬臣站在人潮涌动的街角,冲卓寮微笑道:“卓君今早的话果然一语成谶了。”
  “哪一句?”
  “今早我才说没有生意能与您做,您叫我话说的不要太满,现在看来,您是对的。”
  卓寮的脸上霎时浮现出兴味盎然的表情,“我就知道少卿是聪明人,快讲,你有什么生意?”
  “我即将去往汉国。”郦壬臣道。
  卓寮的热情被这句话浇灭了,“为什么要去汉国?少卿竟然不回齐国吗?”
  郦壬臣回答道:“我有一件不可不办的事情,只有在汉国做得了。恐怕也无法再回齐国了。”
  看到卓寮脸上的可惜神情,郦壬臣大概能猜出她是怎么想的。姜于作为齐国的翁主,又即将被任命为富庶的即墨城的城主,这样一个人,必定是卓寮关系网中举足轻重的大客户,而郦壬臣作为翁主亲笔推荐的人物,卓寮必不会怠慢,而作为一个贾人,卓寮也会盘算,姜于如此看重郦壬臣,那么郦壬臣自然算是姜于的亲信了,迟早是要回齐国的。
  如果她能打动郦壬臣,有了这么一个往返齐郑的媒介人物,那么卓寮想要进一步拓展齐国的生意,不就好办了吗?
  自古人情往来皆是如此。
  所以,听到郦壬臣不打算再回齐国的消息,卓寮不感到可惜是不可能的。
  于是郦壬臣赶紧补充道:“不过,我在汉国或许有更大的生意介绍与您。”
  郦壬臣寻思着,同样是做生意,产业遍布天下的卓寮一定也对汉国感兴趣吧。
  没料到卓寮听到这里后,脸色一下变得很难看,沉声说:“若是汉国的生意,那就免了吧,我可无福消受。”说完抬腿就走,哪怕明知郦壬臣的话还没有讲完。
  这一下叫郦壬臣猝不及防,大为诧异,为什么卓寮会对汉国那样避讳?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卓寮和汉国之间,有什么不为人知的事情?
 
 
第39章 卓氏的忧虑
  卓氏的忧虑
  郦壬臣一头雾水, 并且隐隐觉得这其中大有由头,她几步追上卓寮,却不急着再说话, 两人一路无话,一直走回到范卓公邸。
  迈进大门的时候,郦壬臣重新理清了思路, 道:“卓君就不想听听我的生意是什么吗?如果我方才哪里冒犯了您,那绝非是我本意,还请您见谅, 并予以明示。”
  这一路走过来,卓寮的情绪也渐渐恢复平静了,不再像方才那样激动, 意识到是自己失态在先,顿时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哎!”卓寮朝一座偏厅走去, 叹道:“这并非少卿足下的问题,您并没有冒犯我什么。”
  这话叫郦壬臣心中更加确信了,卓寮与汉国是不是有什么敏感的过往呢?
  两人一前一后进了偏厅,这是一座临水而建的厅堂, 供主人平日休憩时使用, 因为靠近池水,卓寮也会偶尔来这里垂钓。为了平静心情,卓寮便要仆从去准备吊具。
  这时候门外跑进一名门童,急匆匆地递给卓寮一封信笺——是一片装在布套里的竹板,那门童还道:“是从鄢邑送来的,还说请主人速看。”
  卓寮扫了一眼那竹板, 漫不经心中带着些不耐烦,“我当是什么火急火燎的要紧事呢, 只不过是一个小农作坊的市贾被家奴失手打死罢了,这也值得闯进来禀报吗?”
  门童见主人脸色不好,畏惧道:“那是您的产业……”
  “我自然知道。”卓寮不客气的说:“再换一个代理市贾便好了嘛。”
  她叫人取来笔墨竹简,快速写了几行字,算作对这件插曲的处置,交给门童,吩咐家仆带着她的这份决议返回鄢邑去。
  郦壬臣听见她的命令中有鄢邑这两个字,心中划过一丝留意,那是惊所在的城邑,但她没有机会问出口,因为卓寮已经拉她去钓鱼了。
  * * *
  偏厅外的池水缓缓地流动,表明这是一池活水,前后不知连着哪条贯穿郑国的河流。一个时辰过去了,郦壬臣陪着卓寮坐在池边一动不动,专心垂钓,她们都是水平高超的钓手,都有着常人所不具备的耐性。
  两人身边各放着一个小木桶,桶中都装着十几条钓上来的小鱼。
  落日透过树杈投射下来,在池中映出金色的光辉,卓寮的心情似乎已完全平复了,语调又恢复了平时的高亢而清亮,“少卿可知我在天下各国有多少家代理商铺产业吗?”
  郦壬臣手握钓竿,想了想,“我猜测少说也得百余家吧。”
  卓寮笑笑,“统共是二百六十三家呢。”
  郦壬臣吃了一惊,就听卓寮继续数道:“这些产业中,数郑国最多,虽然郑国面积狭小,但足有七十三家,齐国幅员辽阔,有五十五家,楚国国土更大,但奈何荆人不喜中原文化,十几年来我也只发展了四十七家,申、陈、蔡合计五十家,郧国地势偏远,山路险阻,难以通商,经营多年,也只得三十八家……”
  郦壬臣脑筋灵活,卓寮这么一数完,她已经算出了总数,总共就是二百六十三家没错,不过这也说明了一件事,她默道:
  “汉国,竟一家也没有。”
  这叫她愈发好奇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不过她暂时压下了自己的疑问,开始从卓寮的角度思考她为什么要和自己讲这些,卓寮是不会白白与她闲扯这些事的人。
  过了一会儿,郦壬臣问:“怎会需要如此之多呢?以您对产业的管理才能和熟悉程度,恐怕无需如此之多的代理商贾吧?”
  卓寮侧眼瞟她一眼,赞赏她的机敏,不禁大笑起来,“少卿果然非一般人也!一点就通。”
  她扶着鱼竿道:“寻常人听到我方才那一番话,只会吹捧我的生意做的多么繁茂,夸赞我的产业如何覆盖天下,仰慕我的资财多么令人惊叹。”
  卓寮扭头看向郦壬臣,道:“可是,唯有少卿问出‘怎会如此之多’的问题,看来您也对此抱有忧虑吧……”
  她的声音突然低了下去,“……正与我一样呢。”
  郦壬臣说中了卓寮的心事,就问:“那您为何既不停下来,也不精简呢?”
  “谈何容易啊。”卓寮失笑,“若此事容易办,我怎么还会来问您这样聪明绝顶的稷下名士呢?”
  在动荡的天下中,有实力的商人也需要供养学士来为自己出谋划策,郦壬臣默默思量着这件事的轻重,要不要卷入卓寮的事情里呢?
  只是几瞬间,她便打定主意了,她认为这也许是一个尚佳的突破口来与卓寮实现一次各取所需的交换。卓寮需要的是她的才智和判断力,而她只需要知道关于汉国的事情。
  这时,郦壬臣的鱼竿抖动了一下,她立即提起来,钓上一条肥美的鲤鱼,她将鱼取下钩子,放进身侧的水桶里,又将诱饵缠在钩子上,重新甩钩下去,鱼线缓缓沉入池水中,整个过程不慌不忙。
  她同时也在借机思考,郦壬臣盯着笔直的鱼竿,直到鱼线在水下完全舒展开来,她也思考的差不多了,才出声说:
  “在下斗胆先提一段往事,自十九年前的狭陉关战役失守以来,郑国便失去了一道好不容易得来的屏障,从那以后,郑国便越来越倚重贸易商业作为一国支柱,而非军事或者农桑,这便是郑国的国情。以您在郑国商贾中的尊崇地位,想做任何事都不会太难的,若连您也不能随心所欲的削减自己的产业代理处……”
  她停顿了一下,道:“请允许我放胆猜测,这症结恐怕只能出自于王庭内了,这是令您头疼的事情。”
  卓寮也钓上一条鱼来,她一边整理鱼线,一边感慨郦壬臣分析事情的独到眼光。虽然她们只有一日相处,但卓寮感觉郦壬臣沉稳的不像一个二十一岁的年轻人。
  她冲郦壬臣笑道:“说的不错。这生意做的太大啊,便不完全是自己的生意了。”
  尤其是在郑国。郦壬臣在心里替她补充。
  如果某个行业成为了一个国家的支柱,那么它便不再可能被某人私有了,这是一条放在四海皆准的铁律。
  卓寮问:“那么,少卿的解决之策在哪里呢?”
  郦壬臣望着鱼竿,“问题出在王庭,解决之道也只能在王庭了。也许我们可以先看看郑王廷中都是些什么人,再做判断。”
  卓寮惊讶道:“难道少卿想直接觐见郑国王室吗?或者是郑伯本人?”
  郑国只有六百乘兵车,按照天下礼制的划分,达不到王国与公国的水平,所以为伯国,与郧国等列。虽然它只是个伯国,但完全是一个独立的国度,与其他王国和公国平起平坐。出于对其的尊敬,依然管它的朝廷叫王庭。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