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无患子——历史小城

时间:2016-01-16 20:09:55  作者:历史小城

书名:无患子
作者:历史小城

无患子,种门前,佛造光,家宅安,子孙后代无患难,菩萨保佑万万年。
老头子攻(误)*早产儿受

内容标签:情有独钟 怅然若失 俊杰 天之骄子
搜索关键字:主角:钟砚卿;夏寒 ┃ 配角:陈述;张祈;夏煜;王子临 ┃ 其它:年上;慢热;茉莉花


☆、一、新老责编交接仪式

  钟砚卿觉得出版社的人精神都不正常了。要不然怎么会把服侍了他十年的责任编辑给换了呢?人呐,他要是习惯了一样东西,你想给他换了,他肯定是不肯的。
  而且钟砚卿的这个责任编辑,还是他的发小,名字叫张祈。他们的父亲是同届毕业的医科学生,毕业后又到了同一所医院实习、就业,交情很好。他们也差不多是从小玩到大的。从钟砚卿二十一岁发表他的处女作起,张祈就是他的责任编辑了。现在出版社说换就换了,钟砚卿当然不爽。
  至于新的责编,还在路上。没错,就是今天,夏寒领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责任编辑。而且,第一次做责编,夏寒就分到了畅销书作家凉巷。然后今天,夏寒就要在张祈的陪同下去见凉巷本人。夏寒心里自然是高兴的,尽管他知道自己这是沾了老爸的光。
  夏寒的父亲是义乌的巨商。与凉巷合作的这家出版社,他父亲有股份。也就是说,夏寒是股东的儿子,所以才分到了凉巷这块肥肉。夏寒并不是很满意他父亲的做法。周遭人对他的微词,他也很反感。但是他不得不接受父亲的安排,因为这是他父亲放他出来工作的条件之一。
  夏寒昨天刚从义乌赶到杭州,在他父亲买给他的房子里修整了一晚后,就和张祈一同去见凉巷了。
  在夏寒的印象里,张祈是很好的人。他做了凉巷十年的责编,对凉巷了解颇深。在去探访凉巷的路上,张祈很热心地跟夏寒分享他的经验。他告诉夏寒,凉巷是个很勤奋的作家,刻板但是守时。
  守时这一点很重要。拖稿几乎是所有作家都有的毛病,这就使责编的工作量剧增。。催稿真的是一件伤身又头疼的事。因此做凉巷的责编是一件很轻松的事。张祈说,自己是整个出版社里,活干得最少、钱拿的最多的人。
  张祈还很细心地提醒夏寒:“凉巷最近心情不好,和他说话切记顺着他点儿。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记牢了,就是千万不要提起他的处女作。以后你和他一起工作的时间还有很多,你只要记得不要提处女作就行了。话说你看过他的处女作吗?”“《逝》对吗?我看过,写得不错啊。”“他一直把《逝》当做他的黑历史。”“为什么?”“他觉得《逝》很幼稚,但实际上,他写这本书的时候才二十一岁。”“哦~”
  钟砚卿在他家门前见到了张祈,还有他身旁的夏寒。钟砚卿仔细地打量着他的新任责编:皮肤白皙,骨肉匀停,面相清秀,五官比例堪称完美,整个人看上去清爽干净。很美,不是俗物。
  钟砚卿觉得他有点面熟。
  “就算对方是美人也不该这样盯着别人看吧。”张祈适时说了句话。钟砚卿收回游走的目光,然后面无表情地把他俩带到了客厅。“喝浮梁还是龙井?”钟砚卿问夏寒。“不用了,我不喝茶的,给我白开水就行了。”说完夏寒尴尬地笑了笑。
  张祈看不下去了:“我怎么不知道你还会拿浮梁这种便宜货招待客人?”钟砚卿没有理他,自顾自端了两杯白开水出来。“喂,我要喝龙井。”张祈哭笑不得。然而没有人理他。
  夏寒想要打破沉默的气氛,于是说:“其实我觉得浮梁听起来要比龙井高端一点。”说完干笑了两声。张祈终于想起了被自己遗忘的正事:“这个还没互相介绍吧。这位是作家凉巷,本名钟砚卿。这位是夏寒,你未来的责编。”钟砚卿先是愣了一愣,半晌才说:“什么未来的,他现在不就是了吗?夏家的公子是吧?你该不会还有个哥哥叫夏暖吧?”“我哥叫夏煜。”
  “……”
  “好名字好名字”张祈突然有了跳楼的冲动,“那啥,我们先聊到这儿,我带夏寒回出版社熟悉一下工作。”钟砚卿站起来,说:“张祈留下,我还有些事要和你说。夏寒小朋友,你一个人去出版社认不认得路啊?”“我已经成年,迷路了会报警。”夏寒脸上挂着标准的微笑。
  “你就这样赶人家走了?”夏寒走后,张祈佯怒道。“怎么?你还想办个新老责编交接仪式?”“真是对你无语了,三十一岁的人了,成熟一点好不好?”“我且问你,夏小公子今年贵庚?”“二十四啊怎么了?”“年轻人就是该吃点苦。”“他吃的苦够多了。”张祈脸上已没了笑容。钟砚卿点头道:“现在的豪门跟古时候的帝王家差不多的。”张祈又笑起来,甩了甩头说道:“你想多了,这孩子确实挺不容易的。”
  钟砚卿不说话,自顾自地泡了两杯龙井来。他的茶艺还是不错的。钟砚卿的手在不停地忙活,嘴也没有闲着:“长得美的人命一般都不会太好。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有哪一个结局是圆满的?对了,话说出版社找这么一个人,啧,是想找责编还是想找形象代言人呐?”
  张祈接过钟砚卿递来的茶,品了品,笑而不语。钟砚卿自己也抿了一口茶,吞下后又在嘴里回味了下,复又开口道:“如果我没搞错的话,夏寒,我是见过的,在我十五岁那年。”
  

☆、二、西湖雨

  凉巷是一个比较著名的畅销书作家,其成名作是《史疏》。有人说他给自己的书起名“史疏”、未免口气太大了。但凉巷本人对此的解释是:“‘传’是用来解释经文的,而‘疏’就更低级了,它是用来解释‘传’的,我没有给它起名《史经》《史传》什么的已经很给意思了。”
  凉巷自己说,《史疏》是以说书似的文风将从古至今的故事叙述一遍,更通俗易懂,更迎合大众的口味。实际上,他是从秦朝开始写的,并不是从三皇五帝那里开始写的。至于他会写到哪个朝代为止,没人知道,包括他自己。因为他说这要看心情。
  凉巷从他二十一岁开始动笔写《史疏》,到他三十一岁,十年的时间,一共写了二十三本,大约七百多万字。现在还差一本,东晋这个朝代就完结了。截稿日期是今年十一月初,出版社决定将此书在十一月底发行。现在还是七月初,所以夏寒想着还不着急催稿,况且张祈告诉他,钟砚卿已将此书写完一半了。而且钟砚卿写的是关于历史的书,在“剧情讨论”上夏寒也不太可能帮上忙。
  因此,趁着今日闲来无事,夏寒决定将钟砚卿写的书全部看一遍,充分了解一下他负责的这个作家。《史疏》一共二十三本,再加上钟砚卿闲来无事写的一些历史性小说和杂文,这将会是一个大工程,而且夏寒还决定把《逝》再看一遍。虽然张祈对他说过,绝对不能和钟砚卿提《逝》,因为这是他自封黑历史的处女作,但夏寒还是觉得把《逝》看一遍为好,要了解一下作家的成长历程嘛。
  《逝》是一部穿越小说,目前只出了三本,感觉刚要开始却完结了,估计是钟砚卿不想再写下去了。
  《逝》是以第一人称写的,文中的“我”就是男主,叫张梓墨,夏寒一直觉得这名字起得不好。夏寒一目十行地看了几页,正翻到男主穿越到明朝洪武年间遇上女主的时候,张祈给他发来一条紧急通知:“不好意思!我忘记了!钟老师答应给一本杂志写的杂文今天要截稿!还有!他的历史性小说《戏缘》今年八月底要截稿!”夏寒:“……”
  夏寒发了封短信、问钟砚卿那篇杂文写好没。钟砚卿说没写。夏寒有一点儿急了:“那怎么办?今天要截稿啊。”过了约莫五六分钟的样子,钟砚卿才发来一句话:“那就告诉他们我没写,叫他们找别人替。”“不行,你已经答应别人要写了,不能言而无信。”这条短信发出后钟砚卿便再无反应。夏寒等回复等了十来分钟后再也按捺不住了,放下书,起身去找钟砚卿。
  到了对方家门前,却是按了许久门铃也无人应门。夏寒开始担心,钟砚卿会不会在里头煤气中毒了,或者是突发脑溢血、心肌梗塞,总之各种死法都给他脑补出来了。最后还是隔壁的吴老头看不下去出来说了句:“找老钟是吧,他是去西湖了。”
  外面下着倾盆的大雨。
  文人的脑子里头都是什么?墨水吗?那和进水了有什么分别?夏寒一边腹诽一边撑着伞往公交车站走。
  几经颠簸,夏寒到了西湖边。然而,西湖这么大,要从哪里开始找呢?夏寒给钟砚卿打电话,但是无人接听。夏寒又开始担心钟砚卿是不是投湖自尽了。
  下着暴雨,西湖边上没几个人,所以夏寒一眼扫过去就看到了断桥上的一把小红伞。因为雨天路滑,他只能小跑过去,再加上他自己肺不好,跑两步就得停下来缓口气。跑到小红伞边,花去了他二十来分钟时间。还好那小红伞没有移动过。
  但也是走近了夏寒才发现,那是一个拿着单反拍照的摄像师。摄像师看到了夏寒,吹了声口哨,说道:“小伙子,这么有情趣?雨里的西湖很美吧?那叫啥来着,山色空蒙雨亦奇。”夏寒刚想开口说“可是这是暴雨”,却被身后突然传来的一个声音打断:“美个屁。”夏寒回头一看,撑着透明雨伞站在雨中的那个,不是钟砚卿是谁。
  “哟~老钟”摄影师朝他打招呼,夏寒疑惑地看向钟砚卿。“对,我们认识。”钟砚卿飞快地说,“跟我回去,我把那篇杂文给你。”
  他们俩人坐公交车往钟砚卿家里走。路上,钟砚卿对夏寒说:“你知道其他责编都是怎么对待自家摇钱树的吗?要是她们知道你拖稿,第一时间给你的回答是‘那还不滚去写?’‘活腻了你?’‘你今天不写出来老娘就宰了你’”夏寒愣愣地看着钟砚卿,过了很久才明白钟老师是在给他上课,教他怎样有效地催稿。于是他朝钟砚卿笑了。
  钟砚卿一时看呆了。
  车窗外的西湖在雨雾中若隐若现,车窗上覆着一层薄薄的水珠,眼前皓齿粉唇的少年正朝他倾城一笑。
  此乃人间绝色!
  钟砚卿色眯眯地盯着夏寒看了好一会儿才尴尬地咳嗽了几声收回目光。回到家后,钟砚卿在一个小时内打了一篇《西湖雨》出来。夏寒觉得钟砚卿的手指都快要在键盘上飞起来了。钟砚卿打完稿后就起身去倒了杯热白开。他端着热白开出来找夏寒时,夏寒却站在门前跟他说:“我先走了。”
  大门“砰”的一声合上。钟砚卿在原地呆杵了一会儿,吞了口唾液,再看了一会儿手上冒着缕缕热气的白开水,拿起杯子喝了一口。
  在处理完《西湖雨》的后续事情后,暴雨早就停了,杭州城也已华灯初上。夏寒回了家,就径直往卧室走。在床上趴了一会儿后,他觉得头有点儿晕,拿体温计测了一下,三十八度二。他随便吃了点药,早早地躺床上睡了。
  第二天早上,夏寒迷迷糊糊地起床,半梦半醒间想起了《戏缘》的事,便给钟砚卿发去短信:“《戏缘》写到哪儿了?”对方几乎是秒回:“还没开始写。”
  “那还不给老娘滚去写,活腻了你?”
  “……”
  

☆、三、梅花三弄

  《戏缘》写的是民国军阀和戏子的故事。文中的军阀和戏子都是虚构的人物,不过历史背景却是实打实的民国。这就意味着创作过程中必须要翻阅各种文献资料,写作的效率就会变低。更何况现在离八月底截稿只剩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夏寒算过,《戏缘》大概要写二十万字,如果接下来的时间钟砚卿只专注于写这本书的话,每天大概要写大概三千多字才能刚好赶上截稿日。但是,钟砚卿除了《戏缘》,还有半本《史疏》要写,每天大概要写五千来字。而且,这还是理想状况下的数字。万一钟砚卿哪天心情不好了,扔下笔不写了,别说每天五千字,截稿的时候能不能拿出一千字都是问题。
  夏寒很想对此状况做些什么,但今天早上起来之后他就觉得脑袋发晕发胀,连走路都有些不稳,体温也从昨天的三十八度二升到了三十九度五。他晓得他昨天的药白吃了。
  夏寒晕乎乎地催了一回稿,但似乎并没有让钟砚卿有危机意识。不过,钟砚卿倒是信誓旦旦地向他保证,他一定会按时完成党分配给他的任务,一心向党,绝不背离党的指引。为表决心,钟砚卿将已写好的故事大纲给夏寒发了去。夏寒头晕脑胀,根本无法集中精神去审阅大纲,不过看这大纲写的倒是有模有样的,遂松了一口气。
  夏寒问钟砚卿:“你打算一天写多少字?”钟砚卿答道:“这得看心情。我不想写的时候一个字也不会写,我文思泉涌的时候一天写它个五、六万字也不是问题。”夏寒最怕他这样了,万一这两个月他的“文思泉”一滴水都喷不出来怎么办。而且,有历史元素在里头的小说,一天怎么可能写的了五、六万字?明明查资料都要查老半天的说。
  “钟老师肯定在吹牛”夏寒这样想着,然后向看起来比较可靠的张祈求助。
  “他不是在吹牛。他的记性非常好,是真正的过目不忘。不管什么东西,他看过一眼,就不会忘记。他写这种历史素材的书,都不用怎么翻资料的。我就非常羡慕他这种能力啊,尤其是上高中的时候,我在背书的时候他都在玩。”张祈说到后面,自觉有趣,便笑了出来。
  夏寒也陪着笑:“你们在高中的时候就已经是好朋友了啊。”“不止,我们穿开裆裤的时候就已经是死党了。”“真好。”藏不住的羡慕。“你也肯定有的,这种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张祈还是笑。“我确实没有。”“你哥哥总该算一个吧。”张祈已经敛起了几分笑意。“我十岁才搬去和父亲、哥哥一起住。”张祈正色道:“我可以冒昧地问一下为什么吗?”夏寒有些尴尬,笑了笑:“其实我也不是很清楚,听他们说好像是因为我母亲。”
  张祈没有再问下去。
  在张祈给钟砚卿做了能力保证后,夏寒才真的不去想截稿日期的事。他去了趟医院,然后在里头挂了三个小时的水。
  他把《逝》放在包里带到了医院,挂水的时候正好拿出来排遣。他上次已看到“我”和女主相遇。再翻开书,女主已将“我”带到了女主家中,并向“我”介绍了一个金发碧眼的混血帅哥和女主的妹妹。
  看到这里,夏寒睡着了。再醒来已是中午,护士小姐叫他起来吃饭。夏寒发现自己身上盖了一层薄毯,估计是这位护士好心怕他着凉。于是夏寒朝面前的护士笑了笑。然后护士就红着脸走远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