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九歌抗战篇——雷陨

时间:2016-04-03 20:07:51  作者:雷陨

    “很好。”东京按住长春双肩,只使出象征性的力气把长春按到椅圈里坐下。他站着,居高临下地望着长春。“你确实挺聪明。不过你知道吗,新京,我其实也不信任你。”
    长春与他对视着,一只手默默攥住和服下摆。
    “你主动投诚还带上吉林,这让我们很高兴,但我不敢妄自确定你的动机如你表面说的好听。为了日满和谐、东亚团结?你恐怕还没这么高的觉悟。不过我可以向你保证,对一个城市而言,你与我们合作,未来是无限的光明敞亮。”
    东京撤开与长春相对的视线。他在屋里踱着步,边走边说:“31年你的人口只有13万人,现在已经至少有20万人,计划到37年能达到50万。当局对你的重视,瞎子都看得出。他们期望你变成‘亚洲第一大都市’,变成比我更辉煌的存在。对这个未来,你不感到动心吗?”
    “很动心,也很向往。”长春说。
    “当然,你还有许多东西要学习。我曾经是个商业都市,野心不大,不敢想象能和那些老牌都城争一席之地。但建功立业的理想是不会磨灭的,我把握住时机才走到了今天。这个世界很残酷,你不主动出击,只有被逐渐淘汰掉。放在你眼前的是极好的机会,你已经走出正确的第一步,以后也不要走错才是。你和我将一起构建新的亚洲秩序,一起站到这个世界的顶峰。你那些鼠目寸光的亲人的白眼又还算得上什么呢?”东京负着手在窗边站定,眼光似乎无意地瞟向长春,“他们会在你跟前悔恨、颤抖、千方百计地恳求你原谅。史书会写你宽容地原谅了他们,带领他们走上了阳关大道。”
    “那些目标太宏大了,我还不太敢想。”
    “你要多想。先有伟大的目标,才有伟大的行动。”东京说,“好了,我要说的暂时就这么多,我走了以后你再好好揣摩。明天见。”
    长春连忙起身鞠躬把他送出了图书室。
    人一走,长春左右顾盼一阵,快步走到窗前,掏出早已备好的纸团扔了出去。
    之后,他回到桌前,盯着图纸站了许久。突然之间他像被抽空了力气,双臂撑着桌面,膝盖滑落到地上。他的城市虽然在快速发展,对身体却不全是正面影响,一遇到精神高度紧张的时候,头就痛得厉害。他垂头望着打磨光洁的地板,眼前发黑。黑暗中仿佛飘起了水雾,化作暴躁肆虐的瓢泼大雨。警车,手电筒,枪响,吉林诧异的眼神,远处一闪而过的银发……
    窗外,朦胧飘来小孩子奶声奶气的歌声,唱的是他们的“国歌”:“天地内,有了新满洲。新满洲,便是新天地。顶天立地,无苦无忧,造成我国家。只有亲爱并无怨仇,人民三千万,人民三千万,纵加十倍也得自由。重仁义,尚礼让,使我身修;家已赍,国已治,此外何求。近之则与世界同化,远之则与天地同流……”
    听着这稚嫩的声音,恐怕还不明白歌词的含义。歌词很美,很光辉,很伟大……
    东京。你所说的光辉伟大,全都建筑在……我人民的累累白骨之上啊……
    孩子,你还小,还不明白。东京说对了一件事,这个世界很残酷。
    面对这残酷的世界,我是这么的软弱。仅是触碰到光辉面纱下面的一点脓血,我就深深怀疑能不能走下去了。
    大哥,滨子……我软弱,所以我不能告诉你们我的本意。亲人的体谅会使我意志动摇,朋友的温暖会使我无法抽身。我远远不是一个坚强的人,却被无名的力量驱使着不得不去做一件惊天动地的事。只有把退路彻底斩断,只有被你们敌视和憎恨,我才不会存有幻想、往身后回顾,一心一意走到黑暗里去。
    我不告诉你们,还因为我并不相信自己。被你们寄予希望,还不如开始就不抱希望。这对你们,对我,都好。
    要是你们那个晚上没有追来就更好了。当着你们的面给你们最重一击,即使用我这颗逐渐硬起来的心肠也不愿做出。可你们偏偏来了。我知道除了站在身前的姐姐,不远的角落里一定还有我不愿面对的人在注视我的一举一动。而我只能让你们震惊,让你们失望。
    这不影响我的剧本。只是还是□□一个变数,影响直到今天。对这个变数,我高兴,同时也厌恶自己的高兴。我是这么自私,即使伪装得高尚,却因为把别人拖进深渊陪伴我而高兴。
    吉林找到图书室时,天已渐晚,长春仍然伏在桌上。她唤了两声,长春才勉强抬起头,在她脸上对准焦距:“姐姐……”
    吉林俯下身子,扳住他的脸:“你还好么?”
    “我害怕,害怕极了。”
    “……”
    “跟东京对视那几秒,我觉得特别漫长,好像只要稍微松懈一下就会全盘皆输……他说他不信任我,我不清楚他这话里有几重含义……我跟他的差距比我想的还大。就算被他看穿了,我也一点不意外,真的,不意外……”
    “不要想太多了。”吉林柔声道,“回去休息吧。”
    长春挤出笑容:“没关系。看到你我就好多了。”
    吉林看着他的笑容,百感交集。
    在长春说出“如果你非要拉我走,我会对付你”的时候,她在其后三秒钟内就想通了全部的前因后果。别人可能会往歧路上走,但她绝对不会猜错。他阴沉眸子下清澈的决心,他冷酷语言里包裹的感情,如果她看到了这些还把弟弟往权利熏心的叛徒之辈上想,她就不配做一个姐姐。
    震撼像当时倾泻而下的雨点打了她一身。所有的杂念都被抹去,只剩下一个还清晰可见:不能让他一个人。
    长春,你也还小。把事情做得这么绝正是年轻人的作风。你自负地想把一切包袱背在身上,以为对自己狠就是对大家好。其实不是这样的。人们都需要理解,都需要陪伴,再强大的人也不能只靠自己的力量活下去。
    就算你能一个人撑过去,我又怎能眼睁睁放任你孤身一人?
    你叫我走,但我要拥抱你。
    然后,她装作不经意地掉下了枪。
    回忆从她脑海里倏忽划过。这会儿长春也确实好了些。一阵沉默过去,吉林扶他一把,随后就自己站起来了。
    他站在那里,轻声地说:“到底是我先被他腐蚀同化,还是我忍耐再忍耐,得以亲眼目睹他从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云端跌落,这个赌局,我愿意玩到最后。”
    夕照漫过窗棂。长春额前的碎发飘动,眼眸里忽然折射出一道光芒,犹如燃烧的火焰。
    上海稍微有点失落。他今天和美国人谈生意的时候,装作不经意地提起了治外法权的放宽问题。美国人也装作不经意地突然耳背,唯独没听见他这一句话。
    散场的时候主人纽约还特意笑着跟他说:“有志向很好,但也要慢慢来。”
    他觉得自己已经够慢了。当然纽约的立场和他不同,公事上的矛盾不能指望私人友谊去化解。想当年他与纽约初见,黑发干练的美国人立在新落成的黄浦江码头,夕阳投下他微微张开的臂膀的长影,如北美的白头海雕振翅欲飞。他说相信我,孩子,你会大有作为。
    论实际年龄纽约小于他,不过成年时间就长多了,喊他孩子尚可接受,少年的上海听了这话还是挺开心的。纽约强大、能干,举手投足都有一种基于实力的自然的自信,虽然偶尔有点蠢……总的来说是他想要成为的那种人。几十年过去了,他只算向梦想稍微挪进了几步。
    他下了电梯,在第五大街上随意地漫步。有统一管理的城市就是好啊,虽然拥挤凌乱但不至失控,市政设施起码能维持在基本线上……他那一大堆租界都是各自为政,里面畸形繁荣,外面一片窝棚,上次他经过肇家浜,全是租界排出来的的未经处理的污水,那气味真是……闻者伤心见者落泪。他被熏过一回后,更加坚定要趁早把治外法权收回来的决心。
    今天碰了壁,以后也会碰壁,但这都不能阻止他。只要瞄准一点,有计划有方法地往壁上撞,总有一天,墙壁将被他撞碎。
    他心情渐渐好起来,望着起风的天空。一群候鸟排着队型,越过城市高高的天际线,振翅飞向北方。
    一切都那么繁华,一切都那么辽阔。
    此时的上海还不能预见,他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
    在陕北,长征后损兵折将的红军总算站稳了脚跟;在东北,抗联在整合了各方抗日武装的基础上酝酿着成立;在日本,又有大臣亡于暴动的军官之手,广田弘毅组成了军财联袂的新内阁;在德国,柏林奥运会在欢腾中开幕,人们相信一战战败了的东道主国家会通过这场体育盛会找回地位与信心,回到欧洲主流的怀抱中。
    有人的意志能够改变的事情,也有人的意志无能为力的事情。造就这些无能为力的祸首,一为时代,二为命运。
    九歌·抗战篇重修版第1-2话 完
   
    第3章 汉唐遗响
   
    3. 汉唐遗响
    西安依稀记得与一些人的初遇。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仅为了理解一句诗,他牺牲了无数的光阴和巨大的代价。蓦然回首,能与他一同分享相似经验和感情的人,已是少之又少。
    第一次遇见南京在秦朝。当然,南京还不叫南京,西安也不叫西安。
    大秦之世,君临天下的是住他西北的表叔咸阳。西安的城池虽然此前已做过周的国都,但时期早远,九州的概念尚未建立,年少的西安根本没考虑过对人间事务的管辖。都王制度,是在咸阳以后才确立起来的。
    西安很闲。他不常呆在自己的封地,喜欢跑到东边找洛阳玩。洛阳是夏宠爱过的孩子,生得漂亮,笑容清澈又有一种令西安着迷的深邃感。洛水宽广荡漾,岸上芳草萋萋。两个少年卷起裤腿,踢着水花嬉戏打闹。玩到天黑,才被各自的亲人提了耳朵回家。
    有一天西安去皇宫问安,碰到秦正在发火。咸阳坐在边上,也在烦恼什么的样子。
    一打听,说是秦始皇坐车路过长江南岸,发现一个已经有了小主人的城池龙蟠虎踞,王气生焉。这对刚刚稳定的秦王朝无疑是莫大的威胁。
    西安皱眉,好不容易想起来关于那座小城的事。那是周王朝的名号还在维持的春秋,某日苏州陪同吴国的人来朝觐周天子,找到西安,神秘兮兮地跟他说,宗周我多个弟弟了。
    那阵子普通人少,像西安这样的诸侯更少,多一个陪伴当然值得高兴。西安忙问,叫什么名字,下次带来给我看看。
    冶城,小名石头。现在他还小着呢,再等等罢……
    随后三家分晋,东周瓦解,从春秋步入战国。不再能见到苏州,西安把事情遗忘到了脑后。
    秦寝食难安,领了咸阳西安一起南下,找秦始皇描述的小城。近侍们不顾苏州的求情,连推带拽把南京拖到他们跟前。南京小脸还没抬起来看明白,就被秦一手卡住了脖子。
    秦固然是个暴君。但古代君王鲜有人权的观念,即使西安,日后也犯过一些荒谬的错误。西安一边看着,尽管觉得做法太残忍,没萌生过阻止的念头。也没用。
    南京拼命想扳开扼住喉管的手,渐渐无力,却一直不肯放弃。这时咸阳突然动了恻隐之心。他说秦,何必跟小孩子过不去。不就是封地上有王气,挖条河断掉龙脉就行了。
    表叔咸阳最爱好筑墙挖坑,甚至把兵马俑埋进了西安的地底。秦想一想,松了手。
    那条河,就是孕育了六朝繁华又很快葬送了六朝气数的秦淮河。
    秦的处心积虑没能洗刷他的暴行。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阿房宫成了焦土。汉朝崛起,西安提着龙泉在四方平定纷争之后,坐上名副其实的帝王交椅。
    华夏的古代史展开了灿烂辉煌的画卷。西安的雄心和野望,亦由此走上正轨。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人臣。那些不服的,违逆的,他只消动动手指,自然有臣子们为他滚滚征战,战死沙场,那是他们的荣耀。他高高在上,看着自己的国土八方四野延展而去,笑得轻狂。偶尔去找洛阳,对方皱眉:长安,收敛一点。
    西安没听进去。血色和硝烟散去,太平盛世,他学会了与年少时不同的消闲。和臣子们夜夜笙歌,欢庆达旦。酒席间忽而睨见南京,已长成了青年。
    记忆的沉渣上浮。他召来南京,问,你过得好么,听说换了名字?
    赖陛下洪福,臣等无碍。臣眼下名金陵。
    金陵,这才符合他的神貌与风采,而不像当初的赐名那般生硬。只是西安不由自主打量起他的脖颈,总错觉秦的手印还在泛红,一阵忐忑。你且改叫秣陵吧。
    南京叩头,默默应承而去。
    汉在不知不觉中衰落。洛阳起兵谋反的刹那,西安惊觉他其实从来没读懂过童年好友的心思。洛阳长发飘忽,手起剑落将他击下王座,眸中闪动的既非野心亦非恨意。人生只有经过几番大起大落和悲喜交集,才能彻悟。洛阳追求的,西安又过很久才懂得。
    南京决然站出,和洛阳成都分庭抗礼。西安流落到江南,心中除却凄惶更有强烈的不甘。不够,还不够,绝对不可在这里止步。他意外撞见南京站在石城的制高点,手握吴钩,长风猎猎。小名石头。这男子只是惯于隐忍,并非本性温柔似水。
    建业公子。我们可否结盟,互相扶持?
    好啊……如果我最终成不了事,就全力辅佐你回归。
    诺言兑现了。大唐来临。西安回到他的城池,比当初愈加沉稳自信,是为后人心目中君王的典范。和洛阳的关系却怎么也修不回从前,即使他给了他东都的称号,甚至轮替执政的荣耀。洛阳接受赏赐,不卑不亢,得体到扎眼。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