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庙堂既高gl(GL百合)——墨钧

时间:2021-12-25 10:56:37  作者:墨钧
  另外文里说的陈子建,其实就是曹植,因为咱们是架空嘛,所以换了个姓,咳咳,大家知道就好了
  还有齐霁真写的诗是出自韩愈《游城南十六首》之一,“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作者不会写诗,出处记得的话都会标注出来的
  ==============
 
 
第三十六章 好运
  这一场文斗, 很快就传遍了京师上下, 世家与士人之间, 都一片震惊。无论是以齐霁真的年纪文笔, 又或是陈瑾的风采文章,这两人都是人中龙凤。一时之间, 两人的诗文被传开去,还有人谱了曲子, 在街上唱和。
  时人娱乐虽多, 也好附庸风雅。青楼妓馆, 又或是茶楼酒庄里,都有人专门谱词弹唱。名士本就好风流, 甚至有出名的士人雅客, 会用墨宝换酒钱。因此这场比试再被有意地烘托一下,就格外引人注目了。就连帝王也知晓了此事,在一次议事后, 还拿着一份文书朝萧韶笑问:“听说我儿办了一场文斗?”
  萧韶瞥了一眼一旁正在记录的陈瑾,笑着凑上来, 做出儿女娇态, 说道:“就连阿爹也听说了吗?”
  “有好事者也给了朕一份。”萧炜笑着说道, 他溺爱自己这个女儿,当然对女儿对自己露出的依恋也十分的高兴。他弹弹手中的文墨,又笑道,“陈卿有此笔墨朕倒不意外,但没想到六郎那个伴读也有这样的文笔, 倒是令朕惊讶。”
  萧炜说道,又看向一旁不动如山的陈瑾,问道:“陈卿如何看这位三娘子?”
  陈瑾听闻,停笔起身,朝萧炜行了一礼,回道:“齐三娘是状元才。”
  萧炜微微一愣,随即哈哈大笑道:“陈卿看来真是喜欢这齐三娘。”
  “不敢。”陈瑾再行一礼,她说话向来是一板一眼的,说的都是实话,却又不像其他人那样偏执而固执,这也是为何萧炜对她另眼相看的原因,“臣只是惜才。”
  萧炜闻言,轻轻地将文墨在手中轻轻的一拍,说道:“只可惜她父亲只一心想将她嫁个好人家。”说着,他轻哼了一声,又看看手中齐霁真写的诗文,“再是有才,也只能认命,陈卿你说是也不是?”
  陈瑾顿了片刻,便长拜道:“昔日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匡衡凿壁偷光,主人怪,问衡,衡求书。主人感叹,资以文书,遂成大学。如今三娘子恰如匡衡,陛下恰如邻舍,三娘子以文做光,让陛下见其心性文章。臣听陛下言,似有感叹之意,既有感叹,又何不如助一臂之力,以成日后一段慧眼识珠的佳话呢?”
  萧韶难得听陈瑾这样洋洋洒洒的一大段话,此刻见父亲不语,她也有些担忧,急忙打了个哈哈,笑道:“阿爹之才德,昭如日月,无论士子还是世家,都少有人的文章能入阿爹眼睛。既然阿爹夸这三娘子一句好文,那这三娘子,看来文笔是真的好。”
  萧炜闻言,便微微一笑,说道:“确实难得,不过说到文墨,还是陈卿的好,这是若算上两人年纪,这三娘子便可说是当代人杰了……只可惜……”他说到此处,又看了眼陈瑾,便笑道,“陈卿请起,一直跪着做什么。”
  虽然帝王这么说,但也没人会觉得陈瑾之前站起来就是对的。陈瑾又再一拜,这才站起身来,立在一旁,就如此前一样,没有存在感。而萧炜则回转身,说道:“我儿说的对,既然朕已看到一个大才,那也当有惜才之心才是。”
  萧韶闻言笑起来,说道:“父亲不拘一格拔人才,必定四海晏清,人心所归,成就佳话!”她这话真正戳中了萧炜的心思,萧炜顿时大笑起来。
  气氛于是又重新和和乐乐起来,萧韶没有待多久就告辞了,临走前,萧炜突然道:“大郎不日就要回京,你们兄妹许久未见,就代朕去接他吧。”萧炜顿了顿,又道,“三郎与六郎也不小了,带他们也一起去吧。”
  萧韶闻言,便知萧炜的意思并不是简单的兄妹相会,而是借这机会,也让自己的两个弟弟在众人面前过下脸。萧韶便接了旨意,又瞥了一眼陈瑾。陈瑾只是坐在一旁的案几上,安静地处理着文书,她似乎没有察觉萧韶的目光,只是笔墨微微地顿了顿,萧韶便暗自一笑。再过一段时间,阁臣们也该要入内与萧炜商谈了。萧韶思及此,便及时告退。
  走出殿外,萧韶正巧遇见了结伴而来的阁臣们。为首的谢准迈着不大的步子,他步子不大,其余诸人也不敢迈大,只在一旁跟着,时不时低声讨论。在看到萧韶后,众人都停下脚步朝萧韶行礼。萧韶面带笑容,一一应过。
  “听闻殿下前几日里,办了一场文斗?”
  述完礼后,谢准突然道。萧韶挑起眉梢,笑道:“原来谢首辅也听说了,不过是一场玩乐而已。”
  “一个金钗之年的少女,败了一名进士,这样的事情,当然是传遍京城内外了。”谢准笑道,“臣也有幸看过她的文章,确实是有大才。”
  萧韶笑笑,回道:“那我便替三娘子谢过首辅赞誉了。”
  “只可惜是一名女子。”一旁有人叹息道,又笑,“也可惜了老夫家没有适龄的小子了。”
  这话一出,众人皆笑。而谢准却没有笑,只道:“能写出百般红紫斗芳菲的话的人,又怎会甘心内宅呢?我大夏只怕又将有一名新才了。”谢准这般说道,周围人便急忙转过话题,也不再说齐霁真的婚事,只说她的文才来了。
  “若她有幸踏入仕途,得首辅此言,当是她的幸事。”萧韶只笑。但在她的内心之中却并不这样觉得,毕竟齐霁真这一出被夸得太厉害,她若是安心嫁人,借这才名,相一门门当户对的人家也就罢了。但齐霁真偏生是一个不甘的人,她得了这许多的赞誉,倘若有一日能得偿所愿,踏入仕途,前途却是很难说了,只怕会平白多出许多的波澜来。
  虽然萧韶这般想,但她也并不打算帮齐霁真太多,于她而言,帮齐霁真,这是来自幼弟的请求。眼下她做到的已经足够了,而且就当前的情况来看,齐霁真也是个好运的,不用去走上那条最难的道路。萧韶回过神,又与谢准等人说了两句,就此别过了。
  无论是对于萧韶,又或是对于内阁诸臣而言,齐霁真都是个小人物,就算偶尔因对方一闪而过的灵光看对方一眼,也很快就把她忘在脑后,不会再理会了。
  不多时,就传出了圣上感念齐霁真之才,特令她进了国子监读书。这对齐霁真来说,她又获得了一段喘息时间,只要在这段时间里,她能成功考上进士,到那时节,就算有父母阻拦,也没有用了。当然,也有不好的消息,齐霁真的才名为她引来了许多人的求亲,只是齐怀远还在犹豫之中,并没有选好究竟是哪家。
  但对于荣国公府一家,圣上的这道旨意他们是不满的。世家嫡女抛头露面去读书,并不是一件什么值得夸耀的事情,但圣旨一下,也只能苦着脸送自己女儿去读书。并强令齐霁真不得考科举,齐霁真一脸微笑地应承下来,回到屋中后,却沉下脸来。她抚摸着萧韶给她的油包,再一次打开,又重新藏得更深了一些。这才坐回去,提笔给萧鸾写信。
  两人多有书信来往,此刻提起笔时,心中就慢慢安静下来。她谢了萧鸾与萧韶,又说了些近况,想到家中那些烦心琐事,又觉得沉郁难消。但她到底还是没有将这些事告知萧鸾,只洋洋洒洒地写了自己读了哪些书,又偶得了什么样的诗句。她借着写字平定心绪,不知不觉写了许多。她看着自己写的那些废话,有些羞涩,却终究没有毁去,只是就这样交托宫人,让她转交给萧鸾。
  而萧炜下令这件事,外放出去,在读书人的眼里,这却是另一层的意思了。陛下既然破格让一个才学极好的女子去读书,那么读书人们哪怕门第不高,是否也能踏入仕途呢?此前还在观望科举的人,也忍不住起了心思。寒窗苦读数十载,若不能投身庙堂,这书读的又有什么意义?
  萧鸾接到齐霁真的来信后,一直担心的心终于安稳了下来。她由衷地感觉到高兴,甚至不厌其烦地教导九郎念诵齐霁真写的诗。严蓁在一旁听到,忍不住摇了摇头,对萧鸾说道:“你对你那伴读上心得很。”
  “三娘的书读的比儿好。”萧鸾笑眯眯地回答,“她能继续读书,说不定有一日踏入仕途,这是好事。”
  严蓁却是摇头道:“你只看到了眼前,女子读书为官,却不一定是个好事。”
  萧鸾心中顿时一沉,她一双黑眼直直地看着严蓁,低声道:“母亲也觉得女子不能抛头露面么?”
  “……自然不是。”严蓁说道,她摸了摸一旁放着的书籍,闭了眼,又睁开,回道,“只是这个世道,对女子总是有些不公的。你可知我朝建朝初期尚有女帝继位,我朝曾有有那样多的女官。为何这些人最终都消散开去不留痕迹,为何如今圣上又会让你长姐读书,为何独独给了齐霁真这样的恩典?”
  萧鸾听闻,她仔细地思索了许久,又摇了摇头,道:“儿不知,母亲可为儿解惑?”
  严蓁却是一笑,她摸了摸萧鸾的头,萧鸾的头发长了,乌黑而茂密,却意外地柔顺,就像这个孩子本身。她对这个已经陪伴了自己许久的孩子,她此生唯一的孩子说道:“母亲是不会告诉你的,这件事,你得自己去寻找答案。”
  萧鸾似懂非懂地看着严蓁,她隐隐觉得这大概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但却并不明白为什么严蓁不愿告诉自己答案。只是她在严蓁面前一向乖巧,因此只是点头应承下来,并将这件事放到了心上。
  但眼下里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随着她的长大,她也到了应该要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了。
  萧炜的旨意不早也不晚,在封了萧明为赵王时,又封了萧鸾为成王,仿佛萧鸾就是捎带的那般。封了王就意味着要开府了,而开府,则意味着萧鸾将要离开严蓁的庇护,离开这个禁锢着她,同时又保护着她的地方。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卷 已经快要结束,你们可以选长公主和陈瑾相识的番外,也可以选严蓁幼年到入宫前的番外~~~ 
  以前读书发现,无论是近代史,现代,或是古代,其实杰出的女性一直都有,史书中也能寻到断章片语。但我们却好像集体失忆了一样,对她们曾经做过的贡献一无所知,也无从流传,这个原因,就是严蓁对萧鸾的提问。这篇文,其实也想一直表达这个,不知道能不能客观地写出来……总是在挑战不可能……_(:зゝ∠)_
  “昔日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匡衡凿壁偷光,主人怪,问衡,衡求书。主人感叹,资以文书,遂成大学。”就是凿壁偷光的故事了 ~大家都知道
  改了下前面萧韶封长公主前的称谓问题,长公主是封号……虽然后面多是皇帝的姐妹封为长公主,但是汉朝以及到清朝也有嫡女封为长公主的……捂脸……
  ========
 
 
第三十七章 大兄
  天气渐渐的热了, 在距离城外十里的驿站口, 平坦的石板路早就被泥泞的道路所取代。道路两旁种着树, 而来往的行人匆匆忙忙, 他们有的是骑着高头大马的富贵人家,有的是穿着素布裈, 光着两条腿的农夫。偶尔会有人朝驿站看一眼,却立刻就被那些带刀的侍从们, 又或者是闪亮的仪仗所惊吓, 急忙远远地绕开。
  已经多日没有雨水了, 空气中也弥漫着一股燥热与其他什么味道混合在一起的,古怪且难闻的气味。
  “这是什么味道?真难闻!”萧明捂住了鼻子, 低声埋怨。
  萧韶低咳了一声, 她蹙起眉头,虽然没有像萧明那般明显,却也觉得不舒服。
  萧鸾却并不觉得难受, 她还是第一次外出京城。萧炜重文轻武,连先祖推崇的秋狩也不爱去。因此他的孩子们, 无论是受宠的萧明, 还是不受宠的萧鸾, 也都没有机会去。但萧明毕竟跟萧鸾不同,他有嫡亲兄长在,偶尔也是能随同兄长在城中来回玩耍,或是出城代王皇后供佛。
  萧鸾没有这样的机会。她和严家毕竟隔了一层,就算是严家人如今对她很好, 但她始终难以忘记在一开始的时候,严蓁不让她选严家人的话。当时的萧鸾并不懂为什么,但如今的萧鸾已经隐约知道原因了。萧鸾对那个位置没有企图,因此她也小心翼翼地维系着她与严家脆弱的平衡关系,不想让自己有朝一日会陷入到那场深渊之中,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
  也因此,她实在是没有出城的理由,就连替自己母亲到寺里上香都没机会。
  严太后崇佛,后宫中的女性也多是崇佛礼拜,严蓁也不例外。萧鸾偶尔会听到妃子们谈论自己还是少女的时代,去附近的佛寺里上香的故事。但萧鸾却从未听过严蓁说起,她有时也会好奇地询问,只是那时候严蓁只微微一愣,便答:“我少时多去国子监,从未去过寺庙。”
  只是萧鸾若再问,严蓁便不会再回答了。
  闲话休提,对于萧鸾来说,城外的世界就如她六岁那年踏出宫外那样,十分的新奇。但萧鸾并不敢太过张扬地左右四顾,因为萧韶是奉了萧炜的命令来的,原本的家事就变成了国事,既然是国事,仪仗、官员、侍从都少不了。无论是里外守候的官员们,还是萧家三姐弟,都是衣冠整齐,正襟危坐的,就连奉上的茶水,大家也只敢沾沾唇就放下了,生怕弄脏了那身衣冠。
  前去探路的马踢声第三次响起,跟着一个带刀侍从急匆匆地翻身下来,奔了过来,跪倒在萧家三姐弟面前,道:“大皇子还有一刻钟便到。”
  萧明笑着说道:“那真是太好了。”他立刻就精神起来,抖了抖身上的袍袖,就将要起身。他一起,身后的臣子们不敢懈怠,也都哗啦站起身来。萧韶微微地朝后瞥了一眼,对萧明说道:“慌什么?”
  “阿姊,我可好久没有见到大兄了。”萧明笑嘻嘻的,他比萧鸾大两岁,如今已经十三岁了,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声音也不如幼时那样清澈。萧鸾坐在一旁,安静地看着萧明,见他面上带笑,却并没有听萧韶的话坐下,反而迈了两步,对萧韶说道,“我听说大兄在江湖上混的不错,可否会给父皇带可延年益寿的武功秘籍呢?”
  当众说出这样话,若是萧鸑不奉上点什么,岂非诛心?
  “三郎。”萧韶的声音略略一低,又微微地上挑,牵回了她原本沉下去的笑意,“让你少看些话本,你总是不听。”
  萧明闻言,朝萧韶笑笑,也就不再继续说下去了。萧鸾想起此前萧鸑给她写的那些信,也忍不住笑了笑,很快一声低哼传到她耳中,萧鸾抬起眼,看到萧明正看着自己,露出不屑的表情。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