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一品奸臣(古代架空)——苏诀

时间:2022-02-24 08:56:53  作者:苏诀
  苏清朗打了一个呵欠,明显不太愿意配合,漫不经心的道:“这世上,想要我命的人多了,我怎么知道,到底哪个是刺客?蔡大人若是不信,自可到街上问问,想必街头卖鸡蛋的阿婆,街尾卖豆干的阿花,都巴不得让我早点死。
  还有啊,我听说西街桥下有个算命的,整天在家里扎我小人,就想着哪天诅咒应到我身上,好出一出他们心里的恶气。”
  “蔡大人自可把他们抓来,无耻刁民,往死里打,总会有人招供的,不过……”
  他顿了顿,又露出奸邪的笑容:“只怕照这么抓下去,你们刑部的大牢会装不下。”
  蔡钧见他装疯卖傻,心里更是发苦:“大人,你知道些什么,还是告诉我吧,皇上限我半个月破案,这都过去七八天了……”
  苏清朗故作吃惊:“蔡大人此言倒是奇了,刺客想杀的人是我,我既是受害者,自然最希望刺客伏法,若是知道些什么,岂有瞒着的道理,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难不成让我为了给蔡大人结案,胡乱咬出来一个人不成?”
  蔡钧听此,赶忙道:“这当然不行,即便不能破案,被皇上斥责,也不能冤枉无辜之人,我只是想着,苏大人可能有什么线索,之前没有注意到的,若是此次能尽快抓到刺客,也好让大人你的处境安全一些。”
  见到蔡钧一丝不苟的样子,苏清朗不动声色的扬唇,他懒懒的妥协道:“好吧,若是我想到什么,定会通知蔡大人你的。不过,即便逾期不能破案,那也没有什么,皇上他不会怪罪你的,蔡大人不必担心。”
  蔡钧一愣,心知苏清朗向来最能揣测圣意,于是问:“这是为何?”
  只听苏清朗道:“我且问你,追查这个案子的人有哪些?”
  蔡钧想了想,答道:“京兆府衙,刑部,还有……”
  他停了一下,便听苏清朗道:“还有常山王和小王爷。”
  蔡钧点了点头,又听苏清朗解释道:“在此次刺杀案中,巡防军损失了十几个兵将,作为统领,王爷和小王爷一定会追查的。
  但若连他们都查不到半点线索,皇上他还会怪罪你么?真要怪罪下来,岂不是打了王爷与小王爷的脸面,连他们一起问责?”
  听到他的分析,蔡钧恍然大悟,连忙向苏清朗拱手:“多谢大人提醒,不过你放心,我一定会找出那些刺客的,即便追到天涯海角,也会把他们抓回来,绝不让他们有机会伤到大人半分。”
  苏清朗抽了抽唇角,心想道,老子巴不得你现在放弃,这样死缠烂打,倒是有些棘手。
  面上笑了笑,道:“那就有劳蔡大人了。”
  因忙着调查案情,蔡钧不便久留,见苏清朗这里问不出线索,只坐了一会儿便起身告辞。
  梅柳生坐在亭中,望着蔡钧离去的背影,淡淡道:“蔡大人,是真心想破了这个案子的。”
  “只可惜,不是每个案子都适合水落石出……”
  苏清朗摇着折扇,不紧不慢的接声,紧接着,又向他拱手道:“说到此,还未感谢梅兄替我隐瞒,否则我也没那么容易脱身。”
 
 
第64章 初心
  梅柳生接声道:“既是苏兄所请,柳生自然遵从,只是苏兄既知刺客是谁所派,为何还要这样做?”
  苏清朗淡淡答:“梅兄,你也在城中待了不少时日,也应该知道这里做事的规矩,在这里没有绝对的朋友,也没有绝对的敌人,我走错了路,碍了别人的事,人家自然想着把我拔除,这件事本就可大可小。
  若我愿意,息事宁人,大家以后如往日那样,互惠互利,和平相处,对我们皆有益处,但若只看到眼前的恩怨,将此事闹到皇上跟前,只怕两败俱伤,你说我该选哪一种?”
  梅柳生又问:“那么,苏兄的麻烦解决了么,以后不会再遇到这样的事情了吧?”
  苏清朗嗯了一声,眉眼皆笑了起来:“不过小闹一场,出了气就好,已经没事了。”
  梅柳生微微颔首,跟着他露出微笑:“如此,我也就放心了。”
  苏清朗这几日养伤,都没顾及到朝堂,自然也就不知温世良现在怎么样。
  以他对温世良的了解,秦翦那里碰了个冷钉子,他绝不会就此罢休,肯定还会另谋出路。
  于是向梅柳生打听道:“温世良最近,可有什么动作?”
  梅柳生一怔,反应片刻,答道:“自从上次之后,宣国那边的事,就不是我负责了,所以不太清楚,不过……”
  他顿了顿,又道:“听闻温世良去找了裴相爷,说是商讨两国互惠通商之事,不知结果怎样。”
  苏清朗哼了一声:“明面上是商讨通商,暗地里谁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这个温世良,竟在皇上的眼皮子底下,做出这种事,完全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也该给他们一些教训。”
  温世良去找裴延之前,也去找了秦翦,这件事,梅柳生当然知道。
  不过他没有想到,秦翦居然会拒绝温世良的提议,还大大的挫了温世良的锐气。
  裴延这里自然不必多说,他与宣国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当年在前往宣国为质的途中,也吃了不少的苦头。
  这些年来,因为温世良对自己的紧咬不放,耽误了不少的正事,所以无论出于公还是私,都不可能答应他的请求。
  也就意味着,在温世良和宣国这件事情上,他们和秦翦,暂时处于同一阵营,并不是敌对的关系。
  梅柳生点点头,表示赞同,又问:“不知苏兄有何想法?”
  苏清朗思忖片刻,说道:“这几天我一直都在想着一件事情,不知梅兄以为如何,宣国之所以在此时派人前来,不过是想试试我们的深浅。
  若是放任不管,让他们以为我们南唐内耗严重,军备不足,只怕会演变出一场兵祸。
  所以有劳梅兄去找一找王爷,与他一同向皇上进言,趁宣国使臣在此,举办一场阅兵,一来调动城中兵将的战力,二来好将宣国震慑一番,让他们不敢妄动。”
  梅柳生嗯了一声,道:“其实苏兄不说,我也正有此想法。”
  苏清朗闻言,向他拱手:“如此,有劳梅兄了。”
  从苏府出去,梅柳生便去拜访了常山王府,没想到等他把提议说出来,竟与小王爷的想法不谋而合。
  于是三人事不宜迟,赶紧去宫中向皇帝谏言,想到自从谢运死后,边关形势愈加紧张,于是皇帝想都没想,便答应了这件事。
  举行阅兵那天,苏清朗也撑着身体出现,因苏大人受伤未愈,脸色不太好,有些苍白,却仍是打着精神,不让人看出半分破绽。
  远远见到苏浙善走来,他迈开几步,向自家老爹施礼道:“父亲……”
  苏浙善垂眸见到苏清朗,一张脸绷得像雕塑,见他向自己施礼,侧过身子,不愿承受。
  苏大人养伤这几天,他家二娘不知跑了多少趟,各种补品伤药往尚书府中搬,见到苏清朗的模样,眼泪啪啪的往下掉。
  只可惜,苏清朗满怀着希望,在府中等了许久,都没有见到他家老爹的半个人影,原本的希望变成绝望,心中不由伤上加伤。
  不过,孙子仲的话,他到底记在了心中,他们父子,不能一直这样,既然父亲这边不愿意认他,只能由他先走出第一步。
  于是苏清朗低下头,轻轻地道:“孩儿经此变故,让父亲担心了。”
  苏浙善悄悄瞥了他一眼,见苏清朗脸色不好,又打量了几下他的右肩,神色间不免流露出些许的担忧。
  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把涌到嘴边的话咽了下去,冷声道:“苏大人哪里的话,你好与不好,与下官有何干系?”
  苏清朗淡淡苦笑,接声道:“是,今时今日,只怕我死了,爹你也不会在意的吧?”
  话刚说出口,苏清朗就后悔了,他抬起头看着苏浙善,正想道歉,却见苏浙善脸色如冰,哼了一声,拂袖而去。
  他站在原处,望着老爹愤愤不平的背影,心里更加后悔,舔了舔唇,最终叹了口气。
  这时,又见梅柳生远远的走过来,向他道:“苏兄……”
  苏清朗看向他,只听梅柳生问道:“苏兄有伤在身,怎会来此?”
  苏清朗笑了笑,答道:“现在,全城的人都知道我遇刺,若是再不出现,指不定会生出什么谣言。再说了,宣国使臣来访,负责接待的官员却遇刺受了伤,本就不甚光彩,今日那么大的事情,我再缺席,岂不更加丢了朝廷的脸面?”
  梅柳生听此,有些担忧:“话虽如此,苏兄还是不要勉强的好,只看一会儿,我便送你回去吧。”
  苏清朗点了点头,露出淡淡的笑容:“好,又要麻烦梅兄了。”
  说是阅兵,其实城中还能上得了台面的主力,也就只有常山王父子,以及他们手下的巡防军。
  校军场中搭着帐篷,皇帝与太子坐在中央,而苏清朗,由于怕皇帝见到他又要问东问西,便隐了行踪,与梅柳生挤在一处。
  同在帐中的人,均是梅柳生现在的同僚,见到苏清朗,一个个脸上的神情复杂,坐了没多会儿,便寻借口逃到了其他的帐篷。
  想到梅柳生现在翰林院做事,与徐靖褀的大哥同属一处,于是苏清朗问道:“对了,徐靖褀的事……之后可有人为难你么?”
  梅柳生自然知道他话中所指,无所谓的笑了笑,答道:“没有,徐大人为人还算公平。只是,他弟弟的死毕竟与我有关,平日里见面有些尴尬,算不上好,也算不上不好就是了。”
  听他这样说,苏清朗这才放下心来,不过想到刚才那些人的反应,又苦笑着道:“不过,梅兄与我混在一处,只怕以后的处境,会更加难过了。”
  却见梅柳生摇了摇头,抬头向他道:“苏兄,所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无论世人眼光如何,我都认定苏兄是我的朋友,他们若是不懂,我也无可奈何,毕竟人活一世,无愧于心就好,何必再看他人的脸色?”
  “好!”苏清朗折扇敲着手心,又因动作牵扯到伤口,微微皱眉,伸手摸了摸右肩的受伤处,这个细节,落在梅柳生的眼中,他停滞片刻,又移过视线,望向了别处,校武场中,小王爷李吉策马引弓,三支铁箭破空而出,齐齐的刺中了数丈外的红心,引来众人纷纷的叫好声。
  苏清朗神情恍惚,缄默无言,一动也不动的望着场中的身影,仿佛回到了曾经的某个时候。
  犹记得当年,朝廷举行武试,在这个武场之中,也曾留下那人意气风发,英姿飒爽的身影。
  坐跨一匹汗血宝马,一手引弓,一手射箭,墨色的衣袍随风翻飞,五箭齐出,全都射中了靶心。
  当时不过十六岁的光景,比小王爷还要小几岁,岁月如歌,辉煌依旧,即便放在如今,也无人能及他的光彩。
  良久,只听梅柳生道:“那日,我去见了常山王,王爷曾经提到你。”
  苏清朗哦了一声,道:“只怕以王爷的性情,会将我贬损到十万八千里吧?”
  梅柳生摇了摇头,顿了一下,十分笃定的回答道:“王爷说,他只是觉得可惜,苏兄本不该这样的……”
  苏清朗闻言,沉默下来,眉目间闪现出些许的忧伤,然而注视着场中的身影,又好像找到了些许的勇气。
  他笑了笑,不甚在意的道:“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与选择,只要无愧于心,就没什么好可惜的,所谓悔恨,所谓惋惜。
  若能将往事挽回半分,我也愿认错赎罪,让自己看起来像个好人,只是我苏清朗命该如此,已不可能再回头,唯有一往无前的走下去,哪怕前面是个死局,哪怕将来万劫不复。”
  一段话,听得梅柳生胆战心惊,他侧首望着苏清朗,只见他眉眼中的笑颜愈加淡然,带着些许的冰冷。
  他喃喃的说着,似乎掩着半分的哀伤:“梅兄,不是每个人都能凭着自己的心意而活,当你站在我这个位置,就会明白,所谓初心,所谓过去,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情。”
 
 
第65章 拦行
  因宣国之事,朝中不少大臣上书直谏皇帝,要求为翌王殿下李承嗣举行祭祀。
  皇帝虽然心中不悦,但也不能表现得太过分,毕竟翌王殿下当年,甘愿牺牲自己,前往宣国为质,结果突发意外死在路上,至今连尸骨都不曾收回,对于皇室来说,实在有损他们朝廷的颜面,因此无可奈何之下,只好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于是礼部尚书苏清朗,鸿胪寺少卿孙子仲,再加上梅柳生与陆逊小哥,奉皇帝之命,出京赶往边城。
  长安城外,苏清朗骑了一匹白马,徐徐行在队伍的前头,只听旁边的孙子仲道:“清朗,你伤刚好,骑马能行么?”
  苏清朗哈了一声,挑眉道:“我骑马可比你在行多了,不信,咱俩现在比比?”
  望着他嚣张跋扈的样子,孙子仲微微苦笑,无奈的摇了摇头。
  倒是陆逊小哥,显然文弱书生一个,不怎么会骑马,坐在马背上东倒西歪,跟个豆芽菜似的,走他身后的兵将一头冷汗,生怕陆逊小哥一激动,从马背上摔下来,摔出个三长两短,他们没法儿跟裴延大人交待。
  几人出了城,走了将近一里路,却见不远处的山坡上建着一个凉亭,亭外等着几个人。
  见为首的乃是秦相府的管家,于是苏清朗策动坐骑,朝着凉亭那边走了过去。
  翻身下马,向对方拱手道:“这荒郊野外的,秦管家怎会在此?”
  秦管家微微颔首,向他施礼道:“听闻苏大人出城办事,小人奉公子之命,前来为苏大人送行。”
  苏清朗看了看他的身后,并没有见到秦桓的身影,于是奇怪道:“公子为何没来?”
  管家一时尴尬,解释道:“公子……公子身体不适,在府中静养,不能来送苏大人了。”
  闻言,苏清朗暗嗤一声,不就是做了坏事,被自家老爹抓住,如今正在府中闭门思过么?
  只是他没有想到,秦桓如此大胆,在得知贾思齐那日在梅府大放厥词的事情后,居然暗中派人刺杀朝廷命官。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