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把他的黑色长衫完全淋透,源尚安收起了独属于自己的那份绝望,俯首道:“微臣恭祝大魏,江山万年,社稷永昌。”
他一个人慢慢走出宫门,在暴雨里时哭时笑,声泪俱下,嗓音也因为极致的悲恸而嘶哑。
“大魏这半壁江山,我看,也不会维持太久了。”
(上卷·风雨飘摇,完)
第102章 附录:主要角色原型一览
主要角色原型整理(原型简介均来自百度百科)
1.源素臣:曹操,尔朱荣
尔朱荣(493年~530年),字天宝,北秀容(今山西朔州西北,一说忻州)人,契胡族。北魏末年将领、权臣。孝昌二年(526年)八月,举兵袭取肆州(今山西忻县),自置官吏,兵势渐盛。武泰元年(528年),得知孝明帝元诩被胡太后毒杀,率军南下,迎立长乐王元子攸为帝,是为孝庄帝,自任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尚书令、太原王,专断朝政。借口丞相高阳王元雍谋反,发动河阴之变,还师于晋阳。虽居外藩,安插亲信占据要职,遥控朝政。同年九月,大破葛荣起义,升任大丞相、都督河北畿外诸军事,平定葛荣的别部韩楼起义军。
《魏书·卷七十四·列传第六十二》节选:“荣洁白,美容貌,幼而神机明决。及长,好射猎,每设围誓众,便为军陈之法,号令严肃,众莫敢犯。”
“十一日,荣奉帝为主,诏以荣为使持节、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开府、兼尚书令、领军将军、领左右、太原王,食邑二万户。”
源素臣主要的官职参考尔朱荣,性格有部分参考曹操(曹老板大家都很熟悉这里就不介绍了),文中源素臣一部分举措也以尔朱荣为原型。例如拥立沈静渊入洛阳为帝、杀太后温令欢、立女儿尔朱英娥为皇后等。当然写到今天源素臣的形象已经和尔朱荣没什么关系了(历史上尔朱荣评价不高)。顺带一提,北魏确实对周边降附政权实行诏征质子入侍政策,令其遣送世子或宗室子弟入京师。这也是源素臣早年经历里做质子留在京城的依据。
2.源尚安:元天穆、源子雍
元天穆(489年~530年),字天穆,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仪表俊美,善于骑射,颇有名气。起家员外散骑侍郎、尝食典御,迁太尉掾。后交好肆州刺史尔朱荣,扑灭六镇起义,同尔朱荣一起拥立孝庄帝元子攸即位。
源子雍(488年~527年),字灵和,西平乐都(今青海省海东市)人,鲜卑族。北魏时期大臣,太尉陇西王源贺之后。少好文雅,笃志于学,推诚待士,士人归心。起家秘书郎,迁太子舍人、凉州大中正。孝明帝即位,授奉车都尉,迁司徒司马除恒农太守,迁夏州刺史。
源尚安的夏州太守一职来源于源子雍的经历,身世也参考自源子雍(源子雍祖上是南凉的皇族,国破家亡之后逃到北魏,具体原因后面说),和源素臣的关系有部分参考自元天穆(历史上两人关系很亲密),性格和外貌特点融合了源子雍和元天穆(温和文雅且容貌俊美)。多嘴一句,其实我觉得双源写到现在了其实跟他们的原型已经不是太像了(除了官职)……源尚安大部分经历和源素臣一样属于原创。
3.源晚临:源子恭、尔朱世隆
源子恭(?~538年),字灵顺,西平郡乐都县(今青海乐都县)人,鲜卑族。北魏到东魏时期大臣、将领。
尔朱世隆(500年~532年),字荣宗,北秀容(今山西省朔州市)人,契胡族。北魏后期将领,太原王尔朱荣的族弟。
源晚临的身份参考自源子恭,投靠源素臣参考自尔朱世隆。但是源晚临的经历基本上是原创,至于为什么原创,鱼鱼们如果有兴趣可以搜一下,因为尔朱世隆的历史记载不太好……
4.源司繁:源贺
源贺(407年~479年),原名秃发破羌,字贺豆跋,西平郡乐都县(今青海省乐都县)人,鲜卑族。北魏时期名臣、将领,南凉景王秃发傉檀之子。
*厄久期期六是期久三厄*整李*
南凉亡国后,源贺随众投降西秦,父亲秃发傉檀被杀后,源贺逃往北凉,后又投奔北魏,得到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赏识,赐姓源氏。太武帝拓跋焘即位后,屡立军功,拜平西将军,封西平郡侯。太延五年(439年),大破北凉有功,封为西平郡公,迁征西将军、殿中尚书,赐名源贺。
源贺的姐妹也就是南凉的公主一开始嫁给了西秦的国君乞伏炽磐,但乞伏炽磐灭亡了南凉,并且毒杀了自己的岳父(即源贺的父亲,讽刺的是源贺父亲对他很好甚至劝自己的哥哥不要杀他,他就这么“报答”岳父的)。而源贺的姐妹想要刺杀乞伏炽磐报仇,但是被人举报,因而自己也被杀了。源贺无奈之下逃到北魏。
5.程焉如:源贺妻乞伏氏(乞伏炽磐女儿)
史书上对于源贺妻子的记载很少,只知道她是乞伏炽磐的女儿,西秦的公主,连具体的生卒年都没有记述。所以程焉如的结局是我虚构的哈,历史上这位公主跟着源贺逃回北魏的可能性比较大(有源贺儿子辞官赡养母亲的记载,但是没有详细的生卒年,连公主的封号都不知道是什么😂)。但是我觉得源贺经历了这些,要怎么面对自己的妻子呢,毕竟隔着国仇家恨啊。不过源贺应该很爱她吧,史书记载里源贺没有纳妾。
6.源若樱:尔朱英娥
尔朱英娥(?~559年),梁郡北秀容(今山西省朔州市)人。太原王尔朱荣之女。最初嫁给孝明帝元诩,再嫁北魏孝庄帝元子攸为皇后。韩陵之战后,成为大丞相高欢侧室,颇得恩宠,育有二子(彭城王高浟,华山王高凝)。天保十年(559年),高洋(高欢之子)醉酒后欲对尔朱英娥无礼,尔朱英娥不从,被高洋杀害。
尔朱英娥可是大美人,貌若天仙级别的(毕竟父亲就是美人)。虽然孝庄帝元子攸对她父亲尔朱荣很不满,但是他发现尔朱英娥疏远他之后闷闷不乐,甚至“怏怏不以万乘为贵”,应该是真爱她🤣🤣。注意一下尔朱英娥后来的儿子高浟,这个名字我觉得说明她应该也对元子攸真的有过感情。
7.宗楚宁:元雍
元雍(?~528年),字思穆,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献文帝拓跋弘的儿子,孝文帝元宏的弟弟,孝文帝南征时,负责留守事宜,迁相州刺史。宣武帝即位后,出任冀州刺史,迁司空公、太尉,议定律令。孝明帝即位之后,官拜丞相,与侍中元叉同决庶政。富贵冠一国,一食值钱数万,有憧仆六千、使女五百,曾与河间王元琛斗富。孝庄帝初年,大都督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时被杀。
咳咳咳,元雍的形象很糟糕的,敛财贪污,富可敌国,还好色养了很多妓女(《洛阳伽蓝记》:及雍薨后,诸妓悉令入道,或有嫁者。美人徐月华,善弹箜篌,能为《明妃出塞》之曲歌,闻者莫不动容。)甚至涉嫌杀了自己的妻子(《魏书》:延昌已后,多幸妓侍,近百许人,而疏弃崔氏,别房幽禁,不得关豫内政,仅给衣食而已。至乃左右无复婢使,子女欲省其母,必启闻,许乃得见。未几,崔暴薨,多云雍殴杀之也。)
我当时写宗楚宁的时候只写了他弄权专横的一面,人设里也没有好色这一条(宗楚宁性格部分跟元雍不太像,只是参考了官职和一部分经历)。现在看来我好像是在美化元雍……
8.温令欢:胡太后(相传名为胡仙真)
宣武灵皇后(?~528年),胡氏,安定郡临泾县(今甘肃省镇原县)人,北魏时期皇后(追封),宣武帝元恪嫔妃、孝明帝元诩生母,司徒胡国珍长女。精于权谋,除掉皇太后高英和权臣高肇,临朝称制。重用妹夫元乂、侍中刘腾,酿成“宣光政变”,被囚禁于北宫。联合高阳王元雍夺权,再度把持朝政。孝明帝离奇去世后,拥立皇女元姑娘即位。迫于宗室和舆论压力,废黜元姑娘,拥立临洮王元宝晖的儿子元钊即位,史称幼主。武泰元年四月,大将军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遭到杀害,葬于双灵寺。孝武帝即位后,以皇后之礼安葬,谥号为灵。
千万不要有鱼鱼觉得胡太后是什么女性榜样啊,胡太后的治理能力很糟糕的,而且还大肆培养男宠,把北魏朝政弄得乌烟瘴气,从谥号来看也不是什么好人(灵不是什么好谥号)。甚至还和情夫合谋毒死了自己的亲儿子孝明帝元诩,被尔朱荣杀我觉得一个字可以概括……该。
9.乔沐苏:窦婴
(注意一下乔乔是全文唯一一个原型不在北魏朝的角色,窦婴是汉代人🤣)
窦婴:(?—公元前131年),西汉大臣,字王孙,清河观津(今河北衡水东)人,是汉文帝皇后窦氏侄,吴、楚七国之乱时,被景帝任为大将军,守荥阳,监齐、赵兵。七国破,封魏其侯。武帝初,任丞相。元光三年,窦婴至交灌夫因在酒席中对田蚡出言不逊,被田蚡以罪逮捕下狱,并被判处死刑。窦婴倾全力搭救灌夫,并在朝会上就此事与田蚡辩论。但迫于皇太后王娡的压力,灌夫仍被判为族诛。窦婴乃以曾受景帝遗诏“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为名,请求武帝再度召见。但尚书很快就发现窦婴所受遗诏在宫中并无副本,于是以“伪造诏书罪”弹劾窦婴。元光四年初,窦婴被处死。
我当年看《汉武大帝》可喜欢窦婴了,然鹅死了呜呜呜呜,所以私心写了乔沐苏这个角色弥补一下遗憾呜呜呜呜呜呜呜(´╥ω╥`)
10.沈知隐:城阳王元徽
元徽(491年~530年),字显顺,河南洛阳人。北魏宗室大臣,景穆帝拓跋晃曾孙、城阳康王拓跋长寿之孙、城阳怀王元鸾之子。粗涉文史,颇有吏才。宣武帝元恪即位后,袭封父爵,出除游击将军、河内太守。在郡清整,颇有民誉。孝明帝元诩即位后,历任散骑常侍、吏部尚书、卫将军、右光禄大夫,累迁尚书令、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孝庄帝即位后,拜司州牧、侍中、大司马、太尉公,总理朝政。
但依据《魏书》中所记,元徽其人外似柔谨,内多猜忌,睚眦之忿,必思报复。识者嫉之。简单来说就是妒贤嫉能,并且睚眦必报,值得一提的是,《三峡》的作者郦道元
就是城阳王元徽故意害死的。
所以写到这里鱼鱼们应该看出来沈知隐是什么定位了(~ ̄△ ̄)~总而言之不是好人,只是比较擅长伪装。
11.郁久闾天罗:郁久闾丑奴
(公元?-520年),佗汗可汗子,佗汗可汗被高车王俘杀后继位,在位12年。佗汗可汗于公元508年被高车王俘杀后,郁久闾丑奴于同年袭位,改年号为“建昌”,称豆罗伏跋豆伐可汗(意思为威名远扬之王)。
豆罗伏跋豆伐可汗迷信巫婆,他的母亲原为伏名敦可汗之妻,伏名敦可汗被杀后嫁与佗汗可汗,生有祖惠、丑奴、阿那瓌等六子。丑奴继位后,祖惠突然失踪,经四处寻找,沓无信息。丑奴部下屋引副升牟之妻地万,年约20,是个老练的巫婆,她声称祖惠已经上天,唯有她能召他回家。丑奴请他作法,祖惠果然出现在家里。丑奴问他天上见闻,他就道出了真情,原来他并未上天,而是被地万故意藏匿在她室内。丑奴却仍笃信地万,不信祖惠之言。地万见祖惠揭露了她的真相,担心影响她日后行骗,就以谗言挑唆丑奴暗杀了祖惠,丑奴的母亲侯吕陵氏因而与与丑奴不合。
公元520年,阿至米部落进攻柔然,丑奴带兵抵御时,因用兵不当而被战败,逃回。他母亲侯吕陵氏乘机与大臣合谋将他杀死。
所以柔然篇基本参考了这一段的记载,至于为什么改名字……咳咳咳咳,郁久闾丑奴这个名字我老感觉是在侮辱人╮( ̄▽ ̄)╭
12.郁久闾阿若还:郁久闾阿那瓌
郁久闾阿那瓌(guī) ,柔然第十九位可汗,公元521~552年在位。
北魏正光元年(520年),柔然发起内讧,其兄丑奴被杀,遂为部众所立,无年号,历十日许,为其郁久闾示发所败,率轻骑南投北魏。阿那瓌抵达洛阳时,场面极为排场,全城轰动,居民万人空巷地出来观看。当时就出现了一首流行诗歌《阿那瓌》,描写这番盛况道:闻有匈奴主,杂骑起尘埃。列观长平坂,驱马渭桥来。赐居洛阳,受封为朔方郡公,蠕蠕王。
阿若还这里不多说了,以免涉嫌剧透。下卷还会有他。
13.纥奚海林:地万
地万:南北朝时期柔然女巫医。地万假托鬼神、行巫术,混迹于上层和民间,人称“是豆浑地万”(“是豆浑”为巫者的称号),深获柔然可汗丑奴宠信。地万既有法术,又有姿色,丑奴对她既尊敬又宠爱,非常听信她的话,任她致乱朝政。柔然建昌十三年(公元520年),侯吕陵氏知道儿子之死的真相后,派自己的心腹大臣具列等人绞死了地万。
关于纥奚海林的形象问题,我最初确实是想按照记载的那种“祸国妖妃”的形象写,当时的大纲跟现在不太一样。那一版里源尚安利用了纥奚海林,说可汗对你的爱并不是牢固的,他今日会因为美貌而宠信你,明日或许就会因为美貌而爱上别人,并引导她杀了失踪的叶仑,造成柔然的内讧。但是写完之后我觉得不符合源尚安的形象,源尚安并不是一个不择手段到对生命都有些漠视的人,他一定会想办法减少牺牲,用最小的代价换取他想要的胜利,而不是阴谋指使别人自相残杀,所以基于这个考虑,我把大纲和人物做了调整。
14.宇文瑄:宇文贵
宇文贵(?-567年),字永贵,祖籍昌黎大棘(今辽宁省北票市),后迁居夏州,鲜卑族。北魏到北周时期将领,安平郡公宇文莫豆干之子。宇文贵少时有大志。初仕北魏,历任都督、征虏将军、郢州刺史等职。曾先后跟随源子雍击败叛军、跟随尔朱荣活捉葛荣、跟随元天穆平定邢杲起义。西魏建立后,受到西魏权臣宇文泰的器重,历任右卫将军、车骑大将军、大将军、益州刺史、大都督等。曾多次率军击败前来侵犯的东魏军队,平定羌人、氐人以及李光赐的叛乱,功勋卓著。北周建立后,进位柱国。武成初年(559年),与大司马贺兰祥讨伐吐谷浑。后历任大司空、大司徒、太保。天和二年(567年),宇文贵病逝,追赠太傅,谥号为穆。
宇文瑄原型一开始就是跟着源子雍的将军,所以文里宇文瑄跟着源尚安做副将。以及我觉得他刚开始不服气被源尚安管教真的好好笑。宇文瑄,你不服源尚安的样子真的很靓仔,可你四次都被他抓到的样子真的很狼狈(ಡωಡ)。
15.沈泽兰:拓跋绍
拓跋绍(394年~409年),字受洛拔,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人,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道武帝拓跋珪次子,母为贺夫人。天兴六年(403年),拜征南大将军,封清河王。为人凶狠俭悖,不遵教训。天赐六年(409年),为营救犯错的母亲贺夫人,趁夜潜入宫中,弑杀道武帝拓跋珪,终为明元帝拓跋嗣所诛,年仅十六岁。
沈泽兰只参考了弑父这一点,性格和其余经历都是我自己设定的,因为依据史书来看拓跋绍是真的人渣(《北史》记载他曾经剖开孕妇的肚子取乐,因此被父亲拓跋珪严厉惩罚,倒悬在井中等到他快死了才放他出来)。
81/158 首页 上一页 79 80 81 82 83 8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