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大秦皇叔(历史同人)——这个懒人没起

时间:2024-12-04 08:45:29  作者:这个懒人没起
  他不肯吃,对面的刺客也不逼迫,还显得有几分和善,竟然朝他笑一笑,怔怔地盯着他看了片刻,眼神直勾勾的,似怀念又似惆怅地小声感叹:“真像啊,你娘亲在咸阳过得怎么样?张相的事……她应该已经知道了,她现在还好吗?”
  赵琨神色莫明地瞥了刺客一眼,很少遇到这么不靠谱的人,陌生男子,初次见面就打听别人的亲娘,这礼貌吗?何况他们是人质和罪犯的关系,这样居然也能愉快地聊天?
  他带上三分戒备,说:“请问你是哪位,怎么称呼?”
  刺客沉默了半晌,从身上摸出一方帕子,擦了擦手,在赵琨的额头上轻轻弹了一下,压低声音说:“我的姓名,说出来你也不知晓,此番一去,大河之外,山长水阔,或许此生都不再相见,你就唤我沧海君吧。不用担心,我同你娘亲有些渊源,不会把你怎么样的。”
  沧海君?
  听着有点耳熟,赵琨一下子想不起来在哪里听过这个名号。他皱着眉头,无精打采地趴在几案上。
  不可能不担心,他这么小一点,身上连只匕首都没带。就算沧海君说话算数,真的不杀人质,只要随意把他丢在荒郊野外,他也很难生存。这年头,城外的治安普遍不怎么好,乡野阡陌之间、荒山野岭之中极有可能盘踞着杀人越货的盗贼,豺狼虎豹之类的猎食动物也不少。他这身衣裳,如果一个人出现在偏僻的地方,要么被人打劫,要么被野兽当作加餐。
  沧海君仿佛发现了什么,伸手扯起赵琨的后衣领看了看,还伸出两根手指,在才结痂一天多的伤口上轻轻触碰了一下,惊讶地问:“怎么伤的?谁敢打你?你不是秦王最宠信的弟弟吗?”
  赵琨一点都没有当人质的自觉,白他一眼,没好气地说:“要你管?”
  沧海君像拎小猫一样把他拎起来,放在小榻上。取饮用水洗干净了双手,拿出一只小玉瓶,想给他上药。
  赵琨有些诧异,这回他有点相信沧海君和萱姬是认识的了。但心中还是有几分疑虑,被褪下衣袍,露出脊背的时候,他突然小声问:“真的是上药?你确定不是下毒?”
  沧海君气笑了,在他后脑勺上拍了一巴掌,“我若是会下毒,先把你这张小嘴毒哑了,省得一说话就气我。”
  赵琨乖乖闭嘴,感觉怪怪的。
  更离谱的是第二天一早,在风陵渡口,沧海君乔装改扮,让赵琨换上普通小孩的衣服,把镐池君的印信、证件都还给他,带着他抛弃了大船,乘一叶轻舟靠岸,亲自劈荆斩棘,硬生生地在荒野中开出一条路,把他护送到风陵驿的门口,临别的时候,还叮嘱他:“不要乱跑,这一带野外有狼群,吃人的。你告诉驿丞你是谁,等他去叫官兵,护送你回咸阳城。”
  赵琨开始怀疑沧海君和萱姬的渊源,或许有点深——春秋时,晋国突逢大旱,闹饥荒,向秦穆公借粮,几千只装满粟米的大船,就是顺着渭水,经过风陵渡,抵达晋国。这条水路是逃离秦国最快的方法,许多人都知道。所以最多再过半个时辰,风陵渡这一带就会戒严,沧海君把他护送到安全的地方,自身却不太安全了,返回去走水路应该是来不及的,如果改走陆路,没有证件,要怎么通过关卡?
  赵琨解下钱袋,双手递给沧海君:“周青臣他们应该就快带着官兵赶到了,你还有得逃,拿去应个急,别被抓啦。”
  沧海君笑了笑,摆手道:“不瞒你说,我发财了。这回刺杀春平君,韩王然给我三千两黄金,赵国的公子偃也给我三千两黄金,只要不进赌坊,两辈子吃穿不愁。走了,山高水远,后会无期,愿君珍重。”
  赵琨听完,不淡定了——春平君是赵国送到秦国的质子,颇有贤名。赵王病重,派了使者来秦国,希望能将春平君接回赵国,立为太子。秦国这边,子楚和吕不韦正在商议,还没有决定要不要放人。
  春平君在秦国遇刺,这事就严重了,万一一个处理不好,甚至会导致秦赵再度交战。那子楚的灭韩计划,就只能再往后推一推。
  赵琨去敲驿馆的大门,第一次,还没来得及说话,开门的人一看是个穿布衣的小孩,就让他别闹,又把门关上了。第二次,赵琨将证件举在手中,才惊动了驿丞,很快又惊动了亭长。风陵驿和风陵亭几乎全体出动,护送赵琨往回走。
  刚走出十里,就听见马蹄声隆隆,如闷雷一般由远及近。周青臣和一众护卫,还有赵政和蒙恬带领上百名宫廷郎卫,已经风尘仆仆地追了过来,正巧迎面碰上。看他们的样子,应该是一夜没合眼。
 
 
第27章 大郎
  忽听两三声熟悉的鹰啼,赵琨抬眸一看,原来花朝和霜降就在他的头顶上空盘旋,鹰的视力非常好,嗅觉强大,在两拨人马还相距大约五十步的时候,在赵政这一边的所有人反应过来之前,鹰最先认出了坐在简陋的敞篷牛车上,穿着短褐布衣的赵琨。
  紧接着,蒙恬带出来的猎犬也开始汪汪叫。
  听见鹰啼犬吠,又看见花朝和霜降在低空中翱翔,绕着一个小孩子转圈圈。赵政、蒙恬和周青臣等人才朝赵琨这边看过来。
  花朝和霜降经过严格的训练,如果主人没有穿戴护臂,就不会落在主人的身上。必须这么训练——因为鹰的爪子极其锋利,可以轻易地刺穿猎物的皮肉。夏天的衣服很薄,要是不穿护具,遭遇“鹰爪功”的滋味绝对会十分酸爽。一抓袖子上就要多几个洞。
  花朝选了离赵琨最近的树,站在横出来枝丫上探头探脑,望着赵琨叫。霜降又盘旋了几圈,落在赵政的护臂上。赵政端坐在豪华的敞篷马车中,颇有几分轩昂矜贵的气质,但熬了一整夜,此刻明显发红的双眼还是暴露了他内心的焦急。
  随行的车马颇多,又陆陆续续赶来几百人。宫廷郎卫或者扬鞭催马,或者面面相觑,没一个人说话,尤其是不敢议论镐池君——这些郎卫都是官宦人家的子弟,消息一向灵通,知道公子政和镐池君最是交好,这一路过来,紧赶慢赶的,骑着优质战马的同僚都被挑选出来,轮流纵马狂飙,负责提前去下一个驿馆报信,当大部队抵达驿馆的那一刻,一切已经准备就绪,直接更换马匹,继续前行,
  大家伙就连早饭都是在马背上吃的,可见公子政有多在意这位小叔父。别说镐池君穿着平民百姓干活专用的短褐,就算不穿,只要公子政没发话,他们都不会冒头。
  只有赵濯一点也不带怕的。他今天仍然穿着锦绣华服,□□的马也是一种极其名贵的、威武健壮的西域骏马——紫骝驹。
  赵濯人还未到,直接手持马鞭隔空喊话:“镐池君,你那护卫终黎辛不在嘛?怎么叫贼人给捉了呀?”
  赵琨翻了一个大白眼,一点都不想搭理这个鲜衣怒马的少年郎。
  赵政面无表情,心中暗暗地记上一笔——幸亏赵濯这厮有个好爹,不然他早就被人打死了。
  蒙恬的护卫牵着两根狗绳,被两条猎犬拽着向前狂奔,直直地冲向赵琨乘坐的牛车。随着猎鹰和猎犬的靠近,拉车的牛本能地感到威胁,紧张不安地用前蹄刨了刨地面。不远处的毛驴直接就“啊呃啊呃”的惊叫起来,要不是有人牢牢地牵着缰绳不放,这头驴子已经吓跑。
  赵琨跟赵政隔着人群遥遥对望,等离得近了些,他忽然发现王绾也在随行的队伍中。由于王绾换了胡服,背着弓箭,模样跟平常大不相同,他刚才匆匆一瞥,竟然没认出王先生。
  作为王绾的学生,赵琨原本应该先下车拜见王先生的。然而赵琨的小短腿蹬了蹬,够不到地面。护送他的驿丞和亭长活了大半辈子,还没见过嫡长公子出行的排场,目不转睛地盯着看,根本就没发现赵琨想要下车。
  赵琨又蹬了蹬,眼看快要挪到牛车的边缘了,突然瞥见两条大黄狗,又吓得赶紧缩回双腿。
  王绾、周青臣、蒙恬几乎同时策马跑上前。蒙恬的马最快,马术最好。他抢先一步来到牛车前,细细瞧了瞧,确认赵琨没有再添新伤,松了一口气,一把将他抱上马背,说:“别怕,我养的猎犬很听话,不会随意袭击人。四郎(蒙毅)非要来找镐池君,我不许,把他关在家里了。我可是跟四郎立过军令状的,定要将镐池君一根头发也不少的带回咸阳。”
  赵琨心说:蒙大郎,你知道人一天大约要掉多少根头发吗?
  不过小伙伴连夜找他,他还是非常感动的。蒙大郎蒙恬目前只有十五、六岁,允文允武,一表人才,眉目间略带三分书卷气,已经显出几许儒将的风采。
  赵琨的唇角微微勾起,煞有介事地拱手道:“四郎的情谊我领了,大郎连夜救援的恩情,我也铭记于心,绝不敢忘。”
  就在这时,一名郎卫过来传话说:“蒙大郎,公子政邀请镐池君同乘。”
  赵琨:“……”
  刚才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但跟大侄子坐在一辆马车上,处于众人视线的焦点,赵琨就难免回忆起他是被沧海君挟持到这里的……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瞧瞧四周,咸阳尉(县公安局局长)、咸阳的二十几个亭长带着几百号人,还有两百多名宫廷郎卫,这些郎卫无一例外,都是公卿百官的子侄,在赵政身边当上几年郎卫,或许就要外放做官的。
  很好,刺客刺杀春平君,在重重戒严搜捕之中,劫持镐池君出逃,把他扔在风陵渡这件事,短期内都翻不了篇,除非有更劲爆的八卦可以佐酒。
  赵政直接下令,免去繁琐的礼节,后队前队调换位置,往回走。到了驿馆,队伍停下来修整的时候,驿丞单独给公子政安排了一处环境清幽的小院,赵政示意左右的郎卫都退下去,只留赵琨、蒙恬、王贲、王绾、周青臣等人。
  赵琨不等大侄子提问,自觉地把沧海君劫持他逃亡的过程叙述了一遍。但有所保留,比如沧海君说他和萱姬有渊源,仿佛他们彼此之间存在某种联系。沧海君还告诉赵琨,咸阳西市的某家商铺,有他为萱姬准备的礼物。这些私事,赵琨就一个字也不提。
  赵政听完,霸气地一展袖袍,说:“沧海君应该感谢他自己没有食言,万幸小叔父平安归来,不然就算大河(黄河)之外,山高水远,政也要发动千军万马,踏平万里山河,将他捉来,五马分尸!”
  这是赵政头一回在赵琨的面前表现出彪悍的一面,赵琨踮起脚,在大侄子的小脑袋瓜上挼了一把,疑惑道:“沧海君到底是什么人?”
  赵政眉心微蹙,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
  王绾若有所思地说:“听闻东夷有一个小国名叫秽国,沧海君1正是秽国的君主之号。”
  蒙恬略微迟疑了一下,补充道:“吕相灭东周国的时候,当地百姓都夸赞沧海君的慷慨。吕相派人一调查,发现这个沧海君居然是周赧王的债主,名声还挺好的,就亲自去请他,奉为座上宾,一直让他享受着上等门客的待遇——吃饭有鱼有肉,出门配车配车夫……结果回到咸阳城没多久,沧海君就在长杨宫刺杀春平君。”
  关于周赧王欠债的事,赵琨听过一个成语——债台高筑。
  公元前257年(秦昭王50年),楚王请周赧王以天子的名义下令——让诸侯联合伐秦。结果最终只有周赧王和燕国出兵。其他诸侯都是口头答应,却放了周赧王的鸽子。话说周王室衰微,周赧王为了攻打秦国,向许多豪门富户借钱,作为军费。谁知楚王一看,参与合纵伐秦的诸侯这么少,根本就没法和秦国相抗衡,于是宣布就地解散,各自回家。最后只有周赧王受伤的世界达成了——合纵伐秦失败,借来的军费也无人报销,他被债主逼上门,不得不躲进深宫的一座高台之上,逃避债务。
  万万没想到,沧海君也是债主之一。
  赵琨轻咳一声,好奇地问:“那个春平君,他怎么样了?”
 
 
第28章 关于赵国的那些事
  赵政薄唇轻启,轻飘飘地吐出两个字:“没死。”
  王绾道:“太医徐咨说还能救治,我们出发的时候,春平君的伤口已经止血。”
  据王绾介绍:赵王早年立过一个太子,去黄泉报到了。后来就没有再立太子。
  诸位公子之中,春平君最得赵王的宠爱,他品貌出众,礼贤下士,被文武百官视作赵国未来的希望。比如名将廉颇,他就比较欣赏春平君。相比之下,赵王的另一个嫡子——公子偃,整日和邯郸倡(青楼的倡女邯郸姬)厮混,吊儿郎当,一点正事都不做,风评奇差无比。
  话说秦赵长平之战,白起坑杀40万赵卒以后,赵国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衡,还出现了经济大萧条。燕国的丞相栗腹出使赵国,发现邯郸街头的青壮年男子非常少,一眼望过去,都是老弱妇孺,以及半大的少年。
  栗腹回到燕国,就极力劝说燕王1——赵国现在非常疲敝虚弱,青壮年都死在长平之战,他们的遗孤还来不及长大,已经没多少精锐士兵可以调用了,抓住机会去打赵国,肯定赢。
  燕王也渴望开疆拓土,加上大多数公卿都赞同,于是燕王让栗腹领兵,攻打赵国。然而他们忽略了一个问题——自从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赵国的军事实力其实一点也不弱,只是国库空虚,既缺钱又缺粮,支撑不起大规模的军队长期作战,但一个能跟秦国打得有来有往的诸侯国,能弱到哪里去?
  所以当燕国的丞相栗腹领兵来袭的时候,赵国上下一点都不慌,以廉颇为首的赵国将领不怕和燕国打仗,就担心打着打着,秦国跑来横插一脚。于是赵国和秦国达成和平友好协议,再次交换了质子。始皇崽崽就是这个时期踏上归秦之路的,因为有人替他去当质子。
  赵王本来想把公子偃送到秦国当人质。
  然而秦国的君臣都不答应——想忽悠谁呢?公子偃当人质,能有个锤子的作用?把春平君送过来,否则免谈。
  就这样,春平君客居秦国,已经将近一年了。
  赵国也完成了大反攻。廉颇担任主帅,不但击退了入侵的燕国军队,还俘虏了燕军的主帅栗腹,杀了他祭旗。
  在秦国占领东周国,派蒙骜攻打韩国的这个时间段。廉颇乘胜追击,打进了燕军的老巢,兵锋直指燕国的都城。燕王派人向赵国求和,割让了五座城池。廉颇凯旋归来,成为赵国的代理丞相。
  赵王一直都没有放弃被他寄予厚望的爱子春平君,派出使者跟秦王商量,想用刚刚抢到手的几座燕国城池作为交换,让春平君归赵。
  秦王子楚有点动心。毕竟不需要耗费一兵一卒,就能够得到几座城,哪个君王不乐意?
  吕不韦还没想好,他最近收的门客有些多,甲说的有理,乙说的也在理,很难选择。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