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丝毫不遮掩跟韩公子非是旧相识,那些隐藏在附近盯梢的暗卫将事情报上去,秦王政反倒不会起疑。再说了,张良也确实没有太出格的行为。打探消息的事,一直都是他的兄长张温在做,他从不过问。至于张温逃走以后,韩国又安排了什么新的暗探接手这些事,张良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张良早就下定决心,不会再参与到任何有可能牵连表兄获罪的事情当中。他特意寻过来,就是因为发现萱姬有异常行为,想私下里给表兄提个醒。然而来得不是时候,秦王政和尉缭也在,这两位耳目众多,一个比一个难缠,有些话只能换个时间再说。
在故乡,每逢雨雪天气,道路是非常泥泞难走的。这里却完全不同——整座八卦城的地面上都铺着雕花地砖。不仅花纹美观,还能防滑。马车行驶在上边十分平稳。
镐池乡也不是那种普通乡镇的规模,城池宏伟,灯火密集,璀璨犹如天上繁星。繁华程度丝毫不逊于韩国的都城新郑。而且道路修得更加平整宽阔,官道能并行十六辆马车,一个方向八辆。
韩非感到意外:“家家户户都点灯,都有牛圈,此地富庶呀。”从未听说镐池乡也是名门望族的聚居之地?
张良也朝车窗外看了一眼:“本地的豆油物美价廉,寻常百姓家也用得起。居民参与清扫街道、植树种花、开荒之类的活动,就能领取铜灯、农具、布帛、鸡蛋等奖品。购买耕牛,官府还给补贴一半的费用,日子确实过得比别处宽裕许多。”
预计到明年这时候,整个咸阳县,至少七成的百姓都能达到这个水平。
还有一些超级贫困的人家,就连镐池君也束手无策,因为扶都扶不起来——先前镐池君自掏腰包,给所有贫困户都发了小树苗和小猪崽,让他们养大了换钱。结果只有一部分贫困户的生活得到了改善,还有一部分贫困户直接把小猪崽炖了吃肉,果树苗、葡萄藤整片干死在院子里。然后厚颜无耻的去官府闹事,要求再领两头小猪崽。气得镐池君让衙役把他们都轰出去。
当时,镐池君感叹说:这种人心穷,过分关注眼前的利益,没有长远规划。除非他自己改变心态、突破认知,不然就是坐拥万贯家财,他也守不住。
张良居住的宅子,地势偏高,位于八卦城的中心地带,是个闹中取静的好去处。
韩非在暖阁之中坐定。先前巷子口光线昏暗,看不出什么,此刻室内灯火映照,但见张良长高了不少,气色明显比一年前好了许多,唇红齿白,发如鸦羽。室内的摆设既精致美观又非常实用,显然是花了不少心思的。可见镐池君对张良这位表弟很不错。
韩非略微踌躇,还是问:“存韩的事,不知、镐池君的、的立场如何?”韩王安打算向秦王政称臣,只求让韩国作为秦国的附属国保留下来。韩非此番入秦,肩负着谈判的重任。他略微紧张,又开始犯口吃的毛病,心中还有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不想承认,又不得不承认:张良在故乡的日子,远不如现在好过。他不应该扰乱故人之子难得的顺遂安宁的生活。
张良最烦那些至今还在做梦,妄想成为秦王政的藩臣保全地位的投降派,简直没救了。他果断表态:“不知道。也别指望我替你们试探表兄。”
韩非苦笑,“那咱们、不谈这些。你母亲、一切安好,张温已经平安抵达新郑,被提拔为骑都尉。无须挂怀。”
张良心中嘀咕:母亲和弟弟自然安好,只不过母亲的新家,没有我的立锥之地。至于张氏家族,确实不需要担心,借用表兄的话来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无非是混得不像从前那般光鲜亮丽、有排面。比一般的人家还是要强得多。
他露出一个天真无邪的笑容:“谢谢,只要你们不拖表兄下水,我就不挂怀。”
张良又一字一顿地强调一遍:“不许拖他下水!”
随着酒气发散,赵琨全身都热乎乎的。他挥退了侍从,仰面躺在花厅的软榻上,吹着窗口的微风,感觉凉快了,才闭上眼睛。
尚未褪尽的眩晕中,有一只微凉的手在他晕乎乎的脑门上贴了片刻。他陡然睁眼,一把攥住对方的手腕,目光凌厉了一瞬。
伯高猝不及防,腕间被他捏了一圈红印,也不躲,而是柔声说:“喝碗醒酒汤,去卧房睡吧。在这里吹风,明儿又要头疼。”
赵琨盯着伯高瞅了许久,似乎终于认出他是谁,缓缓松开手,任由他一勺一勺地喂着醒酒汤。清澈的目光中透着一股子毫不设防的信赖,一脸傻笑,“你回来啦。”
学室放假了——授衣假。就是天气转冷,让学生回家制备御寒的衣物。
伯高有些庆幸镐池君这副模样没被外人撞见过。周遭虎狼环伺,镐池君其实是只小白鸽的秘密他一个人知道就可以了,在那些门客的面前还是要保持权威,才好管理他们。
第102章 是他拒捕,我才……
赵琨喝了半碗醒酒汤,又歪歪斜斜地赖在榻上,“学室有什么新鲜事?说来听听。”
伯高把他扶起来坐好,体贴入微地冲了蜂蜜水喂到他的唇边,“今年秋天的乡射礼,公子婴拿了第一名。前不久朝廷的赏金拨下来了,他不要,让补贴给那些家境贫寒的同窗,在学室很得人心。镐池君还记得杨樛吧,就是原先的滈水亭亭长,现任廷尉左监。他弟弟杨茂与我同席读书,陪公子婴逃课去玩,被大鹅啄了,怒偷一枚鹅蛋,揣在怀中,结果在淳于先生的课上孵出一只小鹅。淳于先生非说是小鸭子,闹了一个笑话,从那以后,他经常点名让杨茂回答问题,答不上来就拿戒尺敲头。”
浅黄色绒毛的小鹅,确实跟小鸭子有几分相似。淳于越四体不勤,讲究“君子远庖厨”,一副自家的油瓶子倒了都不扶的做派,分不清也正常。学室中的学生虽说都是官吏的子侄,但家中贫寒的小吏也不少,有些清水衙门,可不就是穷的叮当响。
东汉末年的太尉乔玄,历任高官,三公他都当过,据说家无余财,死后连下葬的钱都凑不齐。
赵琨捶着腿笑,“我听说君子六艺礼、乐、书、射、御、数中,除了射艺,其他都是伯高第一。”不过,这也不奇怪——伯高学东西一向比较快,姿态又谦卑,大多数人都愿意指点一二。赵琨请了博士周青臣教过他文化课,还亲自教了不少东西。伯高自个儿也勤奋上进,经常向各位先生请教,也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的机会。
伯高罕见地腼腆低头,耳朵尖微微泛红,轻柔地侍奉赵琨洗漱更衣,“我只不过是截长续短,持勤补拙,万幸没有辜负镐池君的提携。张小郎君才是天纵奇才。”
赵琨正色道:“我把阿良送到隗先生那里,就是怕他年纪小,被人夸得太骄傲,松懈下来荒废了学业,不要当面夸他,虽然他确实天赋异禀。”
他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
伯高拿了小剪子剪灯芯,不断地给自己做心理建设,好不容易鼓足勇气提出他和终黎未希望早日成亲的事。神经紧绷,等待着赵琨的宣判,甚至忘了呼吸。
谁知过了半晌,屋内静悄悄一片,赵琨一点动静都没有,仿佛已经睡着了。
期间,秦王政不放心,过来瞧了一眼。发现赵琨已经换上寝衣,正闭目安静地躺在床上,伯高灌了水上乐园出品的“汤婆子”给他暖脚,又替他盖上被子。
看见秦王政,伯高顺手掖了掖被角,才起身行礼。
像是自然而然的习惯性动作,伺候人的本事依然无人能及。秦王政暗暗好笑,单手在伯高的肩头轻轻一按,将他按回了原位,示意免除一切礼仪,不必惊动赵琨,压低声音说:“替寡人好好照看小叔父。”今日这蒸馏酒十分香醇,后劲确实大,他也有些轻飘薰然的感觉。
赵琨其实是装睡,他不希望终黎未提前出嫁,但具体怎么安排,还要先问过终黎未的意思再做决定,结果装着装着就真的酣然入睡。
第二天,他从卧房的床上醒来的时候,窗外天色微明,身侧有轻微的鼾声,是伯高坐在地上,手臂趴着床沿睡着了。这场景他并不陌生,以前每次他饮酒,伯高都会守在床前,怎么说也不愿意离开,就算下狠心赶出去,仍然会立在门外不肯走远。
后来赵琨询问伯高才知道,伯高小时候在隐宫,有一位姓阎的老宦官对他颇为照顾,虽然老宦官早已失势,但他在隐宫经营多年,颇有人脉。每次伯高挨罚,就来送点吃的,送些药,有时候甚至会庇护伯高免受责罚。
可惜好景不长,姓阎的老宦官赴宴,被亲朋好友灌了五斤关中有名的白薄酒,当天晚上回来的时候看着没什么事,只说头有点晕,今日要早些睡,结果第二天被宫人发现没起床的时候,已经悄无声息地没了气息。
上了年纪的老人,或者身体健康状况不太好的人,醉酒确实有些危险。
赵琨清楚伯高的心病,也就不再撵人,每次饮酒,便默许伯高搬一张小榻睡在旁边。不过兰泽院的小阁楼,卧房里只有一张床,赵琨昨晚稀里糊涂就睡着了,没顾上旁人。伯高竟然也没给自个儿搞一张卧榻休息,可能是怕吵到他。
赵琨无声叹息,轻手轻脚地穿衣,连灯都没点,伯高还是醒了,一骨碌爬起来,自然地俯下身替赵琨穿靴子,“昨夜大王前来探视,见镐池君已经睡下,就不曾惊动。”
伯高一如既往地恭顺体贴,其实以他现在的身份,已经不必再这样服侍赵琨。
赵琨拽了一下床帐一侧垂下来的彩色绳子。
绳子的另一头通向外间,系着一串铜铃铛。随着铃声叮咚,等候多时的岁安领着几名小宦官鱼贯而入,他们分别捧着盥盆、牙刷、漱杯、香汤、面巾等洗漱用具。
然后,尴尬的事发生了,只见伯高一个人围着赵琨转,动作轻盈,行云流水一般收放自如。其他人完全插不上手,一个个无措地站着。
气氛渐渐诡异。
先前也确实只有伯高侍奉镐池君的起居,后来嘛,新招的小宦官技术不够,就用人数来弥补,一来二去,又增加了不少内侍的岗位。
赵琨迟疑了一下,说:“伯高,你难得回来一趟,过来陪我说话,一会儿一同吃早餐。这些事,让他们来。”
手心手背都是肉,岁安也很不错,做事厚道,尽心尽力。只是不像伯高那般擅长察言观色、善解人意。多多少少差点意思。不过,各有各的好。春兰秋菊,各有可观之处。
伯高手上的动作不停,替赵琨将衣襟抚平拉展,才坐在下首的席子上,捡些从学室听来的奇闻异事给他讲。
不多时,张良也来了,这孩子顶着黑眼圈进了屋。他也在放授衣假,加上冬至的假期,能连休将近一个月。
赵琨翻出昨天晚上套来的玩具,连着外包装递给张良,笑道:“打开瞧瞧。”
张良接过来看了看,是一只长方形的雕花木盒子,拆开红绸外封,里边是一把精巧的小弹弓。咸阳、长安的孩童,无论贫富,都爱用弹弓打鸟玩儿。为此,秦国还特意制定了动物保护法:每年春天的二月,禁止猎杀雏鸟。因为很多鸟类都捕食虫子,对农业生产有益。春二月是它们的繁殖高峰期。
张良捧着小弹弓:“这是生辰礼物吗?”
再过几天,就是张良十岁的生日。
赵琨摇头:“不是,生辰另外有惊喜。先不告诉你。”
张良小时候家教严格,还没玩过弹弓,新鲜得很,当场就推开窗,从赵琨的棋盒里随手拈出一枚白子,当弹子弹射窗外的竹叶。
赵琨后知后觉:“上回跟甘兄对弈,还没分出胜负,棋子居然不够用了,我还纳闷,没想到是你小子拿去了。家贼难防!”
张良没射中,小声狡辩:“不是偷拿。王上让我教公子扶苏算数,当时表兄也在场的,我就随手抓了两把棋子,谁知扶苏将棋子带走了,而且养成习惯每天都要数棋子,他现在能从一数到五十,每次数完就把棋子装走,我又不好找他要。”
赵琨走到他身后,手把手教他瞄准。这回射中了竹叶,不知惊到了谁家的大狸子,喵唔一声窜出去,跑得没影了。
棋子已经不全,手谈的时候用不了,干脆都拿给张良当弹子玩。
早餐就在水上乐园的免费早餐区吃,赵琨领着伯高、张良一起品尝各种美食,发现偷工减料制作得比较敷衍的、或者有问题的食材、不够新鲜的食物就登记下来。责令相关的厨子整改,情节严重的直接换一个人当厨师。这个时代大多数人食品安全意识不强,做餐饮必须严格管理,才能保证游客的饮食健康。
有格外用心的,比如新出的红油龙抄手、红烧狮子头、山药枣泥糕,让张良和伯高交口称赞。
也有不靠谱的,赵琨打了一勺八宝粥,疑惑地看了一下标签,确实是八宝粥没错,只是煮得稀稀拉拉,捞了好几下,一整碗就十几粒米和两枚红枣,红枣还有一股子浓浓的霉味。
饭后,赵琨让岁安把厨子叫去问话,发现此人是个大蛀虫,用采买食材的钱中饱私囊,还打着为镐池君办事的旗号,吃商家的回扣,给家中盖了新房子,剩余的钱只够买些最次的食材,份量也不足。
赵琨全程都没出面,让岁安去处理这件事,岁安没收了这位厨子贪污公款所得的钱财,将人送入咸阳狱,咸阳尉判他做苦力修筑城墙七年。岁安又另外举办了一场游客评选活动,不记名投小竹签,评选出最受欢迎的二十八种早餐,红油龙抄手、红烧狮子头、山药枣泥糕都上了榜,此外还有灌汤包、小笼包、鸽子汤、过桥米线、驴肉火烧、素烧麦、腊八粥等一片好评,这些厨师都得了丰厚的奖赏。
这次整顿过后,所有厨师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一个个干劲十足。不用赵琨提供新的食谱,早餐的花样就不断翻新。虽然偶尔也会创新出黑暗料理,但整体是在往美食的方向发展。
不过这是后话。吃过早餐,张良像小尾巴一样跟着赵琨进了书房,赵琨以为这位表弟对镐池乡的各项产业有兴趣,就让他随意翻阅账本,还给他讲故事。
有一头毛驴子,每天拉磨拉得筋疲力尽,也只能挣到一家老小的口粮,少干一天活,全家都要饿肚子。
主人夸赞毛驴拉磨拉得好,奖励一把草料,告诉它仓库还有很多草料,只要它足够努力,就能得到想要的一切。
毛驴非常开心,回家对它的子女说:孩子,我教你拉磨的手艺吧。这是一份受人尊敬的、有前途的差事,将来可以养活全家。
主人也对他的子女说:“孩子,我教你养驴呀。要让驴子好好拉磨,既不能给它吃得太饱,也不能饿着,要让它能看见获取更多草料的途径,吃饱的希望,却因为总是吃不饱,不断地朝着目标奔跑,为你积累财富。”
55/77 首页 上一页 53 54 55 56 57 5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