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山河静阔(穿越重生)——将进酒

时间:2022-04-22 10:33:26  作者:将进酒
  “你信命?”陈恪看着徐清风道:“重生这样的事情都发生了,本宫可不信命。”
  看着徐清风,陈恪把先把心里的话说出来:“你若是愿意,我们就到西北去,江湖那么大,离了京城,我不是王爷,你也不是徐府三子,不用隐姓埋名不用遮遮掩掩。”
  撇开什么中毒什么魔教,还有那些天下大事就让陈茂自己烦吧,陈恪远走京城时抱着的就是这样的想法,只是没想到如今局势这般错综复杂。
  徐清风完全怔住了,没想过陈恪会说出「不做王爷了」这样的话,只觉得心都揪在了一起:“这样做不值得的……”
  “值不值得本宫说了算。”
  徐清风只觉得眼眶热热的想哭,前半辈子怕是白活了,变得会吃醋,变得矫情,变得爱哭,这般娘里娘气的,若是让以前在京中的旧友看了去,怕是要笑话他了!
  “怎么样?愿意吗?”陈恪问他,如果抛了身份,远远地离了京城,不只是陈恪不做王爷,更是徐清风要放弃徐府的旧事,陈恪不能替徐清风决定,也许数年后他会怨他,让他无颜下见黄泉。
  “愿意。”徐清风郑重道。
  徐府的事徐清风心中有数,且所谓放弃王位,弃京中一切事不顾是不可能的,徐清风比任何都清楚,命运布了一个走不出去的局。
  知道这只是一个答案,陈恪还是满足了,望着徐清风,像是要把这一刻烙进心底。
  徐清风脸又慢慢红了,这一回他却没有躲,主动去寻陈恪的唇。
  彼此都微凉的温度却像能燃起火花,陈恪反客为主,攻城略地。
  徐清风往后靠去,后背抵上桌案,触倒了茶盅,茶水洒到了桌上。
  徐清风扭头要去看,陈恪扣住他,“别管……”
  直到要喘不上气了陈恪才放过徐清风,徐清风不敢直视陈恪,两颊通红,嘴唇水润,陈恪眸色一暗,眼神看得徐清风心慌意乱。
  徐清风忙跳到地上,唤全公公进来收拾书案。
  陈恪只好放过他,伸手去捡拾桌上的东西。
  “嗯?”
  陈恪拿出持律大师给他的第二封信,只见信纸上空白的地方多了一行黄褐色的字:谨王案诸多疑点,有待查明。
  这次的信纸发黄发皱,与上一封白皙平整的不一样,陈恪敏感地察觉到其中的奥秘,只是还没来得及探究,就意外被一杯水给显出庐山真面目了。
  “谨王案?”
  徐清风把茶盏和托盘拾到一边去,走回来了看到信上的内容。
  谨王案,是大皇子陈慎命丧王府的案子,徐清风了解甚少。
  而陈恪当然知道内里疑点重重,持律大师透过慧心知道这起案子也不奇怪,只是持律大师为何突然需要查当初的这起案子?谨王案的所有当事人,早就都难寻踪迹了。
  还是持律大师想暗示什么?
  陈恪若有所思。
 
 
第38章 朝廷风波
  天还蒙蒙,周舟隐约听到动静,伸手一捞捞了个空,这才清醒。
  陈茂已经起了,正在更衣。
  半支起身子,周舟看着陈茂,目光随着宫人的动作落在陈茂身上的每一处,从头发到脖子,从胸口到腰,从腿到脚。
  陈茂转过身就对上周舟肆无忌惮的目光,早就习惯了故而也不在意,“国师快请起吧,该上早朝了。”
  “唉。”懒懒地支着身体站起来,周舟走到陈恪面前,接过宫人手中的腰饰替陈茂别上:“臣允君王几场春宵美好,可否从此不早朝?”
  “替国师更衣。”陈茂淡定吩咐道。
  宫人们应了是,簇拥着周舟去洗漱,陈茂则出了泰和殿,上了步辇,摇摇晃晃上早朝去了。
  到了太和门,端坐龙椅上,正好破晓,晨钟奏起,五门大开,文武百官列队而入,行一跪三叩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整齐划一的声音回荡,余声散尽,陈茂一如往常道:“众爱卿平身。”
  “谢皇上——”
  陈茂扫视底下的百官,文左武右,第一、二排站的朝中重臣,越往后官职越低,陈茂还是一个个看过去,心里对应每个人的名字和脸。
  康公公扬声高呼:“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静静等了两秒,礼部尚书李克成上前一步:“启禀皇上,西部番族科尔喜多部请求联姻。”
  科尔喜多部是塞外较大的一个部落,近来与朝廷的关系不温不火,祈求联姻也不过为了巩固关系,只是现在哪有联姻的人选?
  “再议。”
  “是,微臣领旨。”
  李克成退下,宰相严客卿站了出来:“启禀皇上,微臣有事起奏。”
  “奏……”
  “启禀皇上,微臣不日前据悉,四月二十四日、四月二十六日,江湖魔教两番袭击滁州雾山寺,四月二十八日、二十九日,滁州城及周边城镇所有乞者暴毙身亡。短短数日,滁州城发生了大型人命血案,据微臣所知,死伤几近两百人。”
  “此事朕已据悉,严爱卿可有对策?”
  “回皇上,微臣以为,魔教问题不容忽视,且迫在眉睫。必须即刻铲除!”
  “哦?”陈茂做出感兴趣地样子,身子微微前倾,听严客卿要说些什么。
  严客卿,不过三十二岁,已经官至宰相,而任宰相也不过三年,却政绩斐然。
  比起他青云直上的仕途和铁血手腕,更为人津津乐道的还有严客卿的相貌,是一位真真正正的美男子,举手投足间的风度常人难及。
  这几年严客卿严抓户部行政问题,同时关注税务,已经整出一套俨然的风气。
  如今听严宰相不再提及官风整顿,而是提到「魔教」,其他百官也都好奇地竖起耳朵。
  “据微臣调查,这波魔教教徒行走江湖数年,从南到北,劣行斑斑,心狠手辣,残害百姓,微臣调查之下的恶行,已有二十七起,其中十六起造成五十人以上的伤亡。”严客卿说着呈上奏折,康公公连忙走下台阶接过,复又递给陈茂。
  翻开奏折,里头详细具体的列出了这二十七起魔教教徒犯案的时间、地点、事件经过、人员参与和最后的处置。
  这二十七起案件的时间跨度不大,最早的是三年前,最近的便是滁州雾山寺一案。
  严客卿朗声道:“这二十七起案件触目惊心,这些魔教教徒从西部番外流入中原,在全国各地流窜,各地府尹派人抓捕却收效甚微。微臣以为,需成立专门的部门或委派专门人选,针对此案展开调查。”
  “严爱卿可有人选?”
  “尚无。”
  “诸位爱卿有何看法?”
  “启禀皇上,微臣以为,大理寺少卿关汉中正是合适人选。”户部尚书王晋一上前一步道:“关大人近日调查的松江镇一案,正与魔教有所联系,臣以为,委任关大人最为合适不过。”
  “杨爱卿,你怎么看?”陈茂点头,又看向大理寺卿杨卓闻。
  杨卓闻上前一步躬身行礼,“臣以为,不妥。”
  “哦?”
  杨卓闻已经年过半百,声音依旧洪亮有力:“关大人如今尚在松江镇,此案背后似乎另有隐情,还需要些时日,如今正在节骨眼上,怕是不得脱身。且大理寺向来执掌刑狱案件审理,此事当交由刑部调查。”
  刑部尚书孙进既然被点了名,便上前一步道:“臣等愿意追查此案。”
  点点头,陈茂下意识地拍拍自己的膝盖,正要下定论,一直默默看着的严客卿突然有启奏:“皇上,臣突然有了个合适的人选。”
  “哦?何人入了严爱卿法眼?”
  严客卿朗声道:“仁王如今正在雾山休养,不如请仁王主事追查此案。”
  此话一出,朝堂上响起了低低的抽气声,寂静数秒后,泛起一阵低声讨论。
  陈茂没有说话,神色无波,看不出是赞同还是反对。
  严客卿却不介意,继续道:“身在滁州,想必仁王最为清楚此事,而现在着手调查,也属仁王能最快行动,臣以为由仁王主事,刑部辅事,最为合适。”
  陈恪?陈茂没有别的想法,记起父皇刚驾崩,陈恪便迫不及待要去雾山养病的事,心念千转百回,最终开了口:
  “准……传朕旨意,仁王思路周全,才思敏捷,当担大任。今特命仁王调查魔教异族之事,刑部辅之,即日起,行。”
  “皇上英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退朝后百官在宫门外吃御赐的早食,吃完才各自干日常工作去。大理寺卿杨卓闻对面正好走来刑部尚书孙进。
  “孙大人……”
  “杨大人。”孙进拱手躬身回礼。“关大人何时回朝?”
  “怕是还需要些时日。”杨卓闻显出疲态,“那个案子比想象中的复杂。”
  孙进闻言若有所思,压低声音道:“皇上怕是有所察觉了吧?”
  杨卓闻看看四周,不动声色地点点头。
  “严大人呢?”孙进扫了一圈四周,没看到严客卿的身影。
  “怕是在皇上那了。”杨卓闻看向泰和殿的方向。
  孙进扯了扯嘴角,「呵」了一声,脸上的小胡子也跟着抖了抖。
  “走吧。”杨卓闻做了个「请」的手势:“一堆案子还积压着呢。正好,老夫有一件陈年旧案得跟您商量下了。”
  “哦?什么案子?”
  “且跟我来。”
  两人低声交谈,往大理寺去了。
  而杨卓闻说得不错,此时陈茂端坐泰和殿上首,书案前伏跪着的正是严客卿。
  “严爱卿有话直说罢。”
  “谢皇上,臣自知此话不妥,但……”
  “但说无妨。”
  “是。启禀皇上,此次雾山寺一案,仁王分明在场,却未能阻止大祸,臣担心其中另有隐情。”
  “有何隐情?”
  “臣不敢妄加猜测。”
  “那就有确凿的证据再议。”陈茂有些不耐烦了。
  “是。”严客卿也不在意,从身上掏出一本奏折,呈给康公公,“启禀皇上,这是之前调查的关于户部税务案的结果。”
  陈茂接过,打开来奏折,里头是严客卿一贯的具体详细的汇报材料。陈茂一目十行,一边阅览一边听严客卿继续汇报。
  “大致的结果都已经有了,唯独最后的数目和国库里的对不上。”
  “对不上?”陈茂感觉头疼,亏空的税务现如今应该已经补上了才是,对不上意味着得重头核对,这其中工程量的浩大和繁重陈茂是清楚的。
  “那就开国库,再核对一遍。”
  “微臣领旨。”
  又商讨了些其他事,送走了严客卿又来了礼部尚书李克成,好不容易送走了李克成,处理了一早上政务,陈茂头昏脑涨,康公公连忙上前为陈茂按摩头皮。
  慢慢放松了身体,陈茂舒服地叹口气,“国师呢?”
  康公公手一顿,恭谨道:“天启楼来人把国师叫走了。”
  又去天启楼?
  “知道了。”陈茂摆摆手,示意不用按摩了,“你去天启楼守着,接国师回来。”
  “奴才遵旨。”
 
 
第39章 圣旨到——
  行院里多了乌苏里和乌须里,多了很多活力和生机。
  每天徐清风和天问一起听乌苏里讲故事。
  乌苏里从南讲到北,除了各地见闻还有各种精怪的故事,配上乌苏里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十分引人入胜。
  而乌须里换了女性服饰,才显出她的美来,虽然总是害羞腼腆,却能做好吃的奶饼,一下子征服了徐清风和天问的胃,就是陈恪也赞不绝口。
  许是那天与陈恪把话说开了,徐清风也不再在意自己是不是变了的问题,就像天问说的,不过是自寻烦恼罢了,这几日心情开朗,见人便笑。
  后天便是原定要启程西行的日子。
  徐清风走进书房,陈恪正在听关鸿丰禀报今日新收到的消息。
  看到徐清风,陈恪招手示意徐清风过去,徐清风大大方方地走到陈恪身边坐下。
  陈恪也不避着关鸿丰在场,把当季的水果放到徐清风手边,才示意关鸿丰继续。
  关鸿丰正好说起前段时日京中流传的关于「徐府未绝,徐三尚活」的消息,“朝中对于徐公子活着的事情似乎没有再给予更多的关注,目前都在议论是否与科尔喜多部联姻的事。”
  知道陈恪不避讳徐清风,关鸿丰便有一说一,并不含糊,“但据调查,流言的起源是工部尚书柳大人的二儿子柳沂南,他声称见到了徐公子。”
  “柳沂南?”徐清风初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感到有些陌生,“我「生前」跟柳二关系挺好的,莫不是他错把谁认成我了?”
  “有待考察。”陈恪淡淡道,“还有什么消息?”
  “皇上拒绝了联姻的提议。”
  这并不奇怪,陈恪也赞同陈茂的做法,第一是没有合适的联姻人选,他们的那些姐妹早就婚嫁搬到外头的公主府去了,皇子里难道让他或者老六去联姻?
  怕是失了大国的身份。而陈茂如今也没有子嗣,倒是后宫空虚……估计陈茂也是不想给自己找个番邦妃子吧。
  “除此之外呢?”
  “严大人似乎又有重开国库清点财务的打算。”
  “严客卿?”
  “正是。”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