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夫郎养我众将士[种田]——稼禾

时间:2023-12-20 17:14:01  作者:稼禾
  带着人出了门,与在各个村子里检查的常海一行人汇合。
  燕戡问:“情况如何?”
  常海眉毛上挂着水,一滴接着一滴。
  “百姓大都撤走了,还有些守着家当不愿意走的我们也强制将人带离了。”
  虽说河道涨水现在有了分散,但这么大的雨水又不只是落在河道,迟早要冲着地势低矮的地方去。
  现在这边的村子水都蓄积到小腿了,稍稍不注意都要滚到沟里去。
  但情况也还算好,换做几年前的那一场洪水,房屋都能淹到顶上去。
  “这边村子里的人都撤了。人没事儿,但有些受不了冲击的茅草房倒了不少。”
  这时,县令又举着伞带着衙役过来。
  “将军!您怎么来了。”
  燕戡:“问问情况。”
  “哎哟!多亏了将军说的修河道……”
  燕戡不耐:“行了,地势矮的村子没事。山上那些偏远村子可去看了?”
  县令哑声,慢慢落下伞沿,悄悄看了常海一眼。
  常海压低眉,凶他。
  “我让人去看了,还没回来。”
  不多时,就有人骑马而来。边跑边喊:“将军!将军!北边发生滑坡,路给堵住了,山上的人下不来。”
  “没通知到那边?”燕戡沉了脸。
  县令擦了一下额头,也不知道是吓的还是虚的。
  将军夫人当时让人去找他的时候他还在屋子里睡大觉,只……只想着河这边,忘了山那头。
  燕戡看都没看人,立马带着人往受灾的地方赶。
  这一夜,收城的将士被抽调出来救人,衙役也全部出来安抚百姓。
  雨夜混乱,平日里的路都变成了河。
  好在快黎明之际,雨小了。
  天亮了。
  戚昔搂着睡饱了的胖崽崽起床。摸了摸身边,还是凉的。
  燕戡半夜不在,这会儿也没回。
  戚昔让燕小宝自己穿好衣服,抱着娃下地。
  洗漱完用了饭,戚昔将小娃娃交给又搬回府上的魏朝,自己撑了伞出门去。
  斜沙城里的人肉眼可见的多,看穿着,都是外面村子里的人。
  这会儿询事堂那边都熬着粥,给这些人吃。
  戚昔看了一眼,没看到燕戡。
  往东边城门去,不一会儿裤脚连带鞋子都被打湿了。
  “郎君。”常海见了戚昔,快速过来。
  戚昔点头:“燕戡呢?”
  “还在北边,那边好几个村子人没撤下来,将军带着人在疏通下山的路。”
  戚昔:“你们这是去哪儿?”
  “县衙人手不够,将军让我们帮忙。”
  戚昔点点头,远望着那被水流冲得有纵横深沟的泥土还有倒伏的庄稼,脚步一转,往府上去。
  到了宅子里,戚昔径直往厨房。
  招呼厨子快些做几笼大馒头,自己也绕着灶台帮忙。
  东西都是现成的,不过半个时辰,戚昔将这些个大馒头撞进干净的布袋。上面裹上一层油纸,再拎上一盒子的咸菜,牵着燕戡玄风往北边去。
  北边地势高,多山多草。这几年控制树木的砍伐,紧急时刻也算有了用处。
  路曾今修过,只稍稍有些打滑。虽湿漉漉的,但比东边雨水没过腿的路好走得多。
  戚昔一路牵着马儿往北,走了一个时辰,终于见到了人影。
  昨儿个他好好洗刷了一通的燕戡现在也在人群中。身上泥泞不堪。
  一段好生生的山路被上头冲下来的石头泥土堵了去,现在已经清理到了一半。
  另一端看不见人,也不知道那在山上的村子如何了。
  戚昔松开马儿,走到燕戡身后。他抓住男人手中的铲子。
  燕戡看来,脸上也是泥点子。
  戚昔用干净的袖子给他擦了擦:“我带了馒头咸菜来,洗洗手,让大家先吃点东西。”
  燕戡眸光一动,满心满眼都是眼前这个一身利落黑衣,高马尾的人。
  “好。”
  “都停下洗手,吃完了再干!”
  “是!”
  也不知道是谁先开口,大家伙接二连三地喊起来:“谢谢夫人!”
  “谢夫人!”
  戚昔催促:“快吃,不然凉了。”
  *
  戚昔跟在燕戡身后,给他拿了馒头对半开,中间夹了咸菜递过去。
  看他狼吞虎咽几下吃完,又递了两个。
  燕戡垫了肚子,速度才慢了下来。
  “山上如何了?”
  “上山的路只有这一条,得开了才知道。”
  戚昔轻叹:“也是我忘了,没提醒到。”
  燕戡:“不要乱想。”
  戚昔将手中的伞倾斜了几分,挡住跟前飘来的细雨,也挡了其他人的视线。
  他将燕戡的湿发撩到后背,轻轻捏了捏,已经湿透了。
  “还有弄多久?”
  “快了。”
  “夫郎送完东西就回去,这边不安全。”
  戚昔没应,问:“其他地方呢?”
  “有人去了,放心。”
  戚昔点头。
  囫囵吃了东西,十几个兵将两大口袋的馒头吃得只剩半袋。又立马开始刨路。
  戚昔放了玄风,自己在一旁守着。
  下午,路通了。一群人小心翼翼往上走,戚昔牵着玄风,带着那剩下的半袋子馒头跟在后头。
  上了山,林子茂密。倒不担心再度滑坡的事儿。
  夏季的树木葱郁,雨水冲刷过树叶上的灰尘。叶片如碧玉,绿得发亮。
  坡上有村庄,戚昔看前面的人停下,牵着马儿上前。
  绕开了人,戚昔见到眼前的一幕忽然顿步。
  偏远村庄大家的日子都不怎么样,房子是泥巴混着石头做的。此刻那些低矮的房屋齐齐破碎,房梁落地,屋顶破了大口子甚至能看到里面的家具。
  不是一座两座,是连片的倒塌。
  戚昔喉中干涩。
  燕戡沉了眸:“速速找人。”
  戚昔当即松了缰绳,与燕戡一同跑出去。“有人吗?”
  “有没有人?”
  大家喊着,倒是在房子底下听到了窸窣的动静。几人合力抬走木头,刨开石块。
  是只大狗。
  戚昔一连跟着燕戡找了几个屋子,不见一人。他动了动夹杂着泥沙的手指,提起的心放落。
  “应当是躲起来了。”
  燕戡拧眉:“找!”
  众人在林中分散,戚昔看着那伤了腿奄奄一息被拎出来的大狗子。
  燕戡偏头见了,蹲在黄狗跟前。
  他伸手。
  戚昔怕他被咬一口,立马拿了伞挡在大狗嘴前。
  索性它没反抗,燕戡摸了摸它身上。
  “只腿受伤。”
  “可要?”
  戚昔低笑着摇头。他说燕戡怎么蹲下来摸这狗,原来当是自己盯着它看得过于久了。
  “它有主人。”
  “大黄!”小孩哭唧唧的声音传来,戚昔拉着燕戡站起往后退了两步。
  奄奄一息的大狗立马摇动尾巴,它试图起来,可惜身上有伤,动弹不得。
  小孩看了嗷嗷哭。
  慢慢的,林子里又有人搀扶着出来。有老有少,身上干爽,看着没怎么受罪。
  “将军!西高土村无一人伤亡。”
  “将军。”村中老人走到燕戡跟前。
  “山上屋子都坏了,路打通了,先下山吧。”
  这雨还在下,山上总归待着不安全。
  “大黄!呜呜……大黄!”
  “栓子,哭什么。”
  燕戡示意将士中的其中一人,那将士点点头,走到狗子跟前看了看。
  他立马动手找了树枝削平,又接过旁人不知从哪儿找来的布条将大黄狗的腿固定好。
  是个会医的。
  戚昔将馒头拿出来,小孩分了一个,立马用来喂狗。
  大狗也吃,一口半个。还有求生欲。
  村长看着眼皮子一跳,怕燕戡责怪说他们浪费粮食,忙小心道:“我们能躲起来也多亏了它。”
  “要不是栓子的大黄狗晚上不停地叫,我们睡死过去也压塌在这房子底下。”
  说着村长的眼眶也红了。
  虽说房子破吧,但好歹也是他们的容身之处。当晚顾着逃命,屋子里的家当也泡坏了。
  “那就带上,走。”
  “保不住什么时候路又被堵住了。”
  村长立马点头,招呼村里的人。
  山路不好走,村中老少走到中间,前后是强壮的兵将。
  还没下山,就看见山脚聚集了不少人。
  有斜沙城的守城将,但大多是村民。虽说是夏天,但淋了雨,这些体弱的百姓容易生病。
  燕戡让他们回去,自己落在后头。
  阿兴:“主子。”
  燕戡接过头顶的伞,握住身边人有些冰凉的手。
  “如何?”
  “西城门外就一个虎啸村,村子里没出什么事儿。北地山上几个村子房屋倒塌过半,没有死亡,不过有十几人受伤。都先送走了。”
  戚昔隔着伞面滴落的雨看向前方。
  在斜沙城,东边南边的村人还好,像住在山地这些土地贫瘠地方的人日子更难过。
  都长得瘦,腰背被日子压得佝偻。小孩头大身子小,老人瘦得皮包骨。青壮年不多。
  “前些年是南边水灾,现在轮到北边了。”
  好在外面的事端解决了,不然有得乱。
  回去也是步行,燕戡的马让给走不动路的小孩坐上去了,有人牵着。
  戚昔就跟着燕戡一直在后头,慢慢走。
  来的时候担心人,不觉得这路难走,现在跟在燕戡身边再回来,腿上泛酸。
  脚底被水泡了大半天的鞋子里,脚掌冰凉。
  戚昔打了个喷嚏,察觉到身侧的视线,他偏头笑笑。
  燕戡指腹擦过他的脸,触感微微粗糙。但温度正好,让他贪恋。
  大半年不着家,还是会想的。
  “还笑。累不累?”
  戚昔喉咙微痒,他握紧燕戡的手,知道这是情况不好了。晚上多半要生病。
  “不累。”戚昔忍着咳,声音微紧。
  回到城里,县衙的人立马将村民带去安顿。
  瞧见谄媚着一张脸跑来的知县,燕戡只当没看见,拉着戚昔回府。
  被按在凳子上坐下,戚昔的脚踝被燕戡握住。
  他动了动,手按在燕戡肩膀。
  “我自己来。”
  “老夫老妻了,我不嫌弃。”
  戚昔抿唇,看着男人湿润的头发:“不是怕你嫌弃。”
  “你还是先去换一身衣服,将头发擦干。”
  “不急。”
  戚昔手指抵住他额头:“快去,我担心。”
  燕戡蹲在他跟前,抬头,双眼专注戚昔。“那夫郎不知道我也会担心。”
  “下着雨,你跑来……”
  戚昔捂住他的嘴巴,匆匆起来到了衣柜前给人找出衣服,一下扔在燕戡身上。
  “换完了再说教。”
  燕戡轻笑:“好好好。”
  这边换好了衣服,又喝了几杯热茶。戚昔吸了吸鼻子,想着应该还好。
  燕戡过来,递给戚昔一碗姜汤。自己捧着一碗,并排与他坐着。
  戚昔问:“还要忙吗?”
  “该做的做了,余下的事儿交给旁人。”
  “嗯。”戚昔被姜汤辣得皱了皱眉。
  燕戡偏头,湿发擦过戚昔脸颊,微凉。
  “不好喝?”
  “姜汤哪有好喝的。”
  燕戡就看着戚昔笑,笑得戚昔不自在往边上挪动。燕戡一口闷完姜汤,将人拉回来,手臂箍住。
  他身上浓浓的姜味儿,戚昔窝在他身上,安适不已。
  “谢谢夫郎。”
  戚昔看着肩上的大脑袋:“不是我,是那些生活在斜沙城久了的农人提醒。”
  燕戡看着面前浓密的长睫,凑上去贴了一下戚昔的脸:“夫郎也出了力,接下这一句谢谢也可以。”
  戚昔笑了一声,唇角微微翘起。
  “好,不用谢。”
  雨后又下了两天,不过都不及之前的大。
  好在之后就停了。
  地里的雨水蓄到东边沼泽地那一块儿,汇聚成了一个大湖,水渠里的水也是满满当当的。
  今年不缺水,倒因为水让快要收获的庄稼涝了好些天。
  庄稼减产是一定的,但是不知到底要少多少。
  北地连片暴雨,不只是斜沙城,还有旁边几个府州都有。
  斜沙城还好,大家反应及时,多是房子倒塌。
  旁边几个地方却出现了人员失踪或者死亡。
  房屋倒塌,粮食冲毁。
  受灾人口数万,朝廷只能拨款赈灾。
  不过这事儿燕戡就不插手,而是交给朝廷其他官员来做。
  戚昔也总算能安心拉着燕戡窝在家里,带带娃,看看账本。
  乌云退去,又是晴好天气。
  地方上组织重建工作,燕戡也不去凑这个热闹。
  他在家遛娃,顺带勾着又开始在铺子里忙着不管他的戚昔道:“夫郎可想去看看我新打下来的地方?”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