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夫郎养我众将士[种田]——稼禾

时间:2023-12-20 17:14:01  作者:稼禾
  闲聊着,戚昔拿了衣服,小孩就帮他将衣服拿去放好。没多久柜子里就彻底空了。
  不仅是才将军府带出来的,还包括戚昔之前从京都过来在路上买的衣服。
  “这屋子大,就留给俏儿跟燕婶子住。隔壁你常河哥哥在住。”
  “我在两个屋子中间给你隔出一间小屋子,若你中午想休息了就进屋。冬日不像春夏,不是外面随便趴个桌子都能睡的。”
  小孩肩膀挨着戚昔,他微微仰头,眼睛水汪汪的含着小羊羔般的濡慕。“大哥哥我知道了。”
  戚昔点点他额头:“知道就好。”
  说起来戚昔在这个地方住了这么久,东西却不多。
  他既没有添置摆件,也没有收藏什么珍贵宝贝。只住进来的时候买了些家具。若带走了,几人就没睡的了。
  他将自己睡过的被子收起来,至于新的,就出点银子叫俏儿她们自己去买。
  一通忙碌,不到午间的时候戚昔已经将东西收拾完毕。
  后厨燕二婶子做了饭,几人围在一起吃午饭。
  厨房里的桌子小,俏儿、燕二婶、小孩坐着,常河几个就端了碗筷夹了菜去门口蹲着。
  门口正对着几棵有些年头的枣树。上面叶子落尽,枣子已经干瘪,红透了挂在萧瑟的枝头。倒给冬日里光秃秃的院子添了一抹艳色。
  常河:“郎君,咱院子里的枣子该打了吧。”
  戚昔:“能打就打了。”
  “行,那我今儿个下午就给打完。”阿兴乐乐呵呵接话。
  常河刨了一口夹着菜的米饭,睨他:“有你什么事儿,自己看好栗子摊就行。”
  阿兴:“打个枣子又不费什么时间。”
  常河笑眯眯:“月钱不想要了?”
  阿兴刨饭的手一顿,他怒道:“常河,你别拿着鸡毛当剑令。”
  常河看了阿兴一眼,得意得像尾巴上沾了几根长毛的鸡。“有本事你也拿一根儿鸡毛啊。”
  两人在外面斗嘴,戚昔只听着。等他们什么时候说完,他对着桌子上的两人道:“我把西边的屋子收拾出来了,之后婶子跟俏儿就在这里落脚。”
  “郎君这如何使得!”燕二婶跟方俏儿同时道。
  阿兴一听,眼睛锃亮:“这感情好,郎君是不是直接回去住了?”
  “如何使不得。冬日里来回都遭罪,就在铺子里住着我也安心。”
  “正好现在这边不用我时时看着,我也抽出手来忙点其他的事儿。”
  见戚昔主意已定,两人就没有再多说。
  傍晚,不用催促,燕戡就骑着马儿过来了。他三两下将戚昔的东西拿好绑在马背上,又悄悄领着戚昔回去。
  戚昔答应了小孩带他去看看自己住的地方,所以过去的一路上都带着他。
  等小孩见到那高墙之中的大门大户,直接一呆。
  “大哥哥,这里不是将军府吗?”
  “是啊。这原也不是我家的,我就是来借住。”
  小孩下意识看了一眼正在牵马的燕戡,傻傻地“哦”了一声。
  他拉了一点点戚昔的衣摆跟他靠近,小声道:“大哥哥,这个看着很凶的人是不是你媳妇的哥哥?”
  戚昔一愣,忽而笑开。
  他揉着小孩脑袋:“真聪明,我还没说呢你就知道了。”
  “不过我媳妇不在这里,生了孩子之后他就回去了。”
  “我知道!是不是回京都去了。”
  戚昔淡笑:“是。你说的对。”
  戚昔带着小孩进去走了一圈儿,时辰已经不早了。差人将他送回去,接着就去抱自己一天没见的小崽子。
  燕戡不说的话他还不觉得,一说他也发现自己与奶娃娃相处的时间过于的短了。
  这才几个月大,最是离不得人的时候。
  燕小宝咬着小胖手不停流口水,见着戚昔就忍不住咧嘴傻笑。那小门牙像米粒一样在长了。
  戚昔见此,心里倒还生出了一点点的愧疚。
  “小宝。”
  “啊唔。”燕小宝举着被自己啃得湿漉漉的手要去抓戚昔。
  燕戡逮着他的手用帕子一擦,又糊了一下他晶亮的下巴。瞧这带娃的模样已然很熟练。
  这些时日都是燕戡陪着他。尽职尽责,这才像是一个父亲的模样。
  他轻轻贴了贴小娃娃的脸,轻声道:“爹爹回来了。”
  *
  时辰不早,天幕幽暗。冬日的夜晚没了嘈杂的蝉鸣与虫声,显得格外的寂静冷清。
  收拾收拾,奶娃娃被裹严实了送到奶娘那里去。
  燕戡吹灭了灯,躺床上去将戚昔往怀里一搂,舒坦地贴着戚昔的后颈闭上眼睛。
  两人一时没有说话,戚昔翻个身面对着燕戡,道:“燕戡,我想开个工坊。”
  “酿酒?”燕戡嗓音沙哑。
  “嗯。铺子里条件有限。酿一次费时费力。加上现在有外送,酒的销量也大了,之前酿的酒快供应不上来了。”
  “夫郎想做便做就是。需要我帮什么忙吗?”
  戚昔顿了下,还是问:“你知道这斜沙城里哪处有合适的地或者房子吗?最好有现成的工坊。”
  若没有那就只能自己建。但这样一来,冬日就做不了什么事情。
  燕戡下巴抵着戚昔的头发,想了想道:“西边不正合适。住的人少,空地又多。工坊我倒是没有留意过,明日让阿兴去问问。”
  “好。”
  “人手什么的,要帮忙吗?”
  “那倒不用。你的那些人让他们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吧。常河那边的商队现在都被铺子里用了,帮铺子送东西都来不及,还能帮你做什么事儿。”
  “他们现在没活儿,做了也有银子赚。没什么影响。”
  戚昔手指无意识地拨弄着燕戡的衣襟,声音有些含糊了:“等你那边有活了,铺子那边就招些其他的人。”
  “听夫郎的。”
  交代清楚之后,戚昔放心闭上眼睛窝在温热的怀里,睡意更浓。
  燕戡在戚昔颈侧深吸了一口气,借着烛火看着他低垂的长睫,目光留恋着到了淡红的唇上。
  他忽然觉得喉咙有点干。
  冬日燥得很,燕戡不免有将人紧抱了几分。
  戚昔将将要睡着了又清醒。他拍了拍腰间的手,硬得跟铁似的。“松点,喘不过气了。”
  燕戡不忍心折腾人,听话地松了松手臂。可是又有些不甘心,干脆在戚昔唇上咬了一口。
  听得人轻哼一声。巴掌糊在脸上,他翘起嘴角蹭蹭戚昔的手,好歹是舒坦了。
  戚昔感受到腰间的硬东西,悄悄红了耳朵。
  *
  翌日,两人一同吃了早饭。
  戚昔逗了逗小孩,随后跟着阿兴一起出去看工坊的选址。
  至于燕戡,他要忙着斜沙城的守卫。冬日到了,北边的草原部落没有了足够的牧草供给牛羊。
  粮食短缺,饥寒交迫。迫使他们总是在这个时候南下抢夺。
  几乎年年都有这么一遭,虽说都已经习惯了。但杀人掉脑袋的事儿依旧不得不慎重。
  “郎君要建酒坊?”
  “是。酒卖得多了,需求大。”
  “工坊的话……我倒记得有一个。咱斜沙城的情况很差,这年头农人生活不好,城里的商贩也赚不到几个钱。所以也没开什么新的工坊,这一个好像还是好几年前的。”
  这工坊在西边。
  斜沙城东边跟南边住的百姓是最多的。至于北边位置特殊,也没个人往那边走更别提住。
  西边平坦,土地也好,所以被有钱的老爷收了。
  阿兴带着戚昔花了一炷香的时间到了工坊。
  说是工坊,实际也就是一些断壁残垣。
  阿兴也自知拿不出手,他挠着脑袋不好意思笑:“这里本来还是好的,原本的地主有钱,连这个都是用青砖修建的。”
  “不过后来倒了,这地儿也没人管理。附近的百姓就过来把这些青砖啥的都抠回去给自己修补房子。”
  戚昔看着眼前十亩往上的“工坊”,点了点头。
  地方挺大,距府中的距离也还合适。就是只剩下一个墙桩子,着实说不上什么工坊。
  “地方尚可。”
  “但造房子费时间。就没其他地了?”
  阿兴摇头:“真没有了。咱们这儿穷,商户捣鼓个什么工坊出来能做什么?再者也赚不了钱啊。”
  戚昔在边上走了一遭细看。这剩的地基方方正正的,布局倒很合适。但戚昔更像利用冬日的时间多酿造些酒出来。
  “再看看。要能找到其他合适的地方另说。”
  “那我再去打听打听。”
  此后两人又走了几个地方,但位置上来说还是西边好,空间也大。现成的房子也有,但都是住宅。戚昔想找个庄子都没有。
  “墙桩子就墙桩子吧。”戚昔最后拍板,“地是谁的?”
  “将军的。”
  戚昔眼皮一掀,眼神凉幽幽的。
  阿兴搓手笑:“这一块也是属于咱们那宅子的主人的。当初把房子给咱们将军之后,这地方自然也是属于将军。”
  这么说起来,燕戡还是个富裕的。
  戚昔:“倒省了租地的钱。”
  敲定位置,戚昔半点不耽搁。
  “趁着现在天气尚可,先招一些人先把地基收拾出来。看天气,若那会儿还合适就盖房子。不合适就只能等到明年了。”
  “哪里等得到明年,叫的人多些,冬季就能盖好。”
  戚昔摇了摇头:“那你得找多少人。”
  订了地方,戚昔立马回屋里画图纸。
  他这酿酒法子在大顺来说还是新鲜。斜沙城虽说算是自己的地方,但也不能就这么大大咧咧地把酿造法子拿出来。
  他打算涉及流水线生产。
  每一步都有精确的规划,这样一来人员好管理,出来的酒品质也不会参差不齐。
  戚昔将工坊的图纸画出来之后,又拐个弯出去将自己的燕小宝抱上。
  几天后,阿兴找到了足够多的人。
  戚昔也去那边守着。
  斜沙城的劳力每日给的银钱不多,重活一天五十文,轻省的一天二十文的也有。
  工坊因为要赶时间,所以戚昔给他们一人开的四十文。
  三天时间不到,工坊收拾出来。
  从秋天到现在,总共下了两次雪。这几天天阴沉沉的,也不知道会不会下来大雪。
  戚昔守完了这边,加紧时间带上阿兴去看看建房子要用的材料。
  “咱们这儿建房子的东西都是就地取材。”
  “山林中有木头,河里有数不清的石头,不过就是费事儿。至于砖瓦,城里也有烧的窑子,直接买就可以。”
  “而且城里有专门的采石队,郎君可以直接把这事儿交给他们就行。”
  说着话就到了采石队,撩开厚实的挡风帘子进去,里头的人一眼认出了戚昔。
  他朗笑:“戚老板,这是要开分店?”
  能来找采石队的除了要建房子就是建跟房子相关东西。
  斜沙城采石队不多也不少,一个巴掌的数量是有的。因为不管是造房子还是砌土炕,但凡是要用到石头的地方,都要从河里搬。
  这也是为什么斜沙城里有了这一行当。
  寻常老百姓若是没钱就自己搬,或者请熟悉的人帮忙。每天包饭就是了。就比如说铁树家今年才建的那房子。
  有钱的就当甩手掌柜,往这种采石队的联络点来。要求一说,交了定金等着材料上门就好。
  “坐,小树!给客人上茶!”国字脸的汉子冲着后头喊了一声,又笑着对戚昔道,“鄙人姓王,单字一个舸。”
  戚昔眼角带出几分笑,既不显得冷情,也不见得亲近。
  “王老板好。也不是开什么分店,就想把酿酒的地方移出去,不然铺子里忙来忙去也不好落脚。”
  “也是,戚老板说得对。”
  上了茶,两人就着袅袅茶雾聊起了生意。
  “工坊我打算做大一点,也做得结实一点。不至于三五十年之后房子就垮了。下墙用石,上墙用砖。王老板是行家,要多少石头我说了也不算。”
  阿兴怕王舸不好估摸,脑袋冲着西边一抬:“就西城那边原来那个工坊。”
  “那个!可大。怕是要得多。在封冻之前应该达不到戚老板的要求。”
  “不妨戚老板多叫几个采石队,速度也快。”
  “您放心,我们都是实实在在做生意的。一个人一天四十文,不包饭。一个采石队一般也就十几个人。三四个采石队十天下来就可以采完送过去。”
  采石的事儿就是商讨一下价格跟工程时间。河里的石头不要钱,但采石要钱。所以也相当于石头收了钱。
  这纯靠人力的活儿,戚昔二十两直接包圆。换做寻常人家建个房子,三五两就够了。
  戚昔不问人哪儿来,只要按时送达材料就行。
  石料好了,戚昔再去了卖砖瓦的窑子。
  一匹瓦四文文,一块青砖八文。戚昔买得多,议价定下来瓦三文,青砖七文。暂定三千匹瓦,五千匹砖。这一笔又去了四十四两。
  还有木头这些,拢共一加,房子还没开始建这就去了小一百两了。
  材料一车车运送过去,刚结了账,鹅毛大雪就落了下来。
  看来今年是建不了了。
  不过紧赶慢赶好在把材料凑齐,开年开春化冻他就可以直接开始建。
  *
  雪如鹅毛斜着飘荡而下,一晚上过去,整个斜沙城彻底被淹没在厚实的白毯之下。打鸣的大公鸡也不往屋檐上飞了,缩在鸡棚叫两声应付就是。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