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剪灯旧话(玄幻灵异)——Marsha2001

时间:2023-12-23 09:15:35  作者:Marsha2001
  林思齐只好无奈收下。
  齐父齐母又接着同二人叙话片刻,便放他们去书房了。林思齐腰间挂着新得的玉佩,走进书房所在的小院,说是小院却一点也不小。
  这院落靠着一处带瀑布的山壁,白沫飞溅,流水击石,下方是养着游鱼的水池,景致自然清雅。
  林思齐本想问院中有流水,藏书怕不怕发霉虫蛀,走进书房才发现,放置文房四宝的书桌在前厅,前厅之后跨过一道月洞门、一道方门、一道海棠门才是藏书之地,三道院门之间植满了许多吸水防腐的植物,皆是本地没有的品种。
  “随便翻,想翻哪本翻哪本。”齐筠指着一排又一排摆满书的红木书架,“我家常用徽墨,你喜欢摽有梅墨还是五龙墨?我去给你磨。”
  “都好,都好,我都没用过徽墨,你随意给我取一种就行。”林思齐看到不可胜数的藏书,还沉浸在喜悦之中。
  待林思齐拿好书籍回到前厅,齐筠为他取来五龙墨,给他磨好墨水,又为他在博古炉中点好窗前省读香,最后才拿了册念雪堂出品的《江南鬼》在他旁边坐下。
  林思齐翻开装订精美的书册,抄完一页纸后抬起头望了半天没动静的齐筠一眼,举着话本的齐筠与他对视。
  “你看我做什么?”齐筠疑惑地发问。
  “你书拿倒了,我还在想什么是《鬼南江》。”
  “是故意拿倒的,我刚刚在看书上的插图。”齐筠随口解释,又将手中的书本正回来,心说那是因为我看过这个故事许多遍,其实我是在看你。
  作者有话说:
  愚蠢的笔者不会在fw发图,齐家书房的三种门可以去苏州园林研究所(粉色视频软件)搜洞门之美。《江南鬼》是《剪灯旧话》的下一个故事,江南大族出身的小少爷与一个滞留江南百年、失去大部分记忆的鬼魂成为知己,送他踏上回家之路。
 
 
第9章 第一折 青衫客9苦昼短
  【苦昼短】
  林思齐一抄就抄到日落西斜的时候,齐筠见他没有要停下的意思,便唤侍女从后厨取来两人份的吃食,在书房里摆了一桌。
  待到天黑,齐筠亲自为他点灯,见他手中笔杆不停,忍不住劝道:“阿乐,你早点歇息吧,又不是明天不天亮了。”
  “我们都乐意你在这里长住,别说是数月了,就算是直接待到三年后的秋闱也无妨。”
  林思齐停笔,轻轻揉了揉酸痛的手腕,抬头说:“那可不行,我已经麻烦了你们许多,抄完书我就回去。”
  “那好吧。”齐筠原本想他待到秋闱,此刻被一口回绝,表情略显失落,凑上前握住林思齐握笔已久的右手,用特别的法子按摩起来,“我给你按按,已经吩咐过准备沐浴的热水与衣物了。”
  林思齐走进浴室的时候,差点被环立在浴池四周巧笑倩兮的年轻侍女吓到摔倒。她们看上去皆是二八年华,头上簪着不同的花卉,见他进来,纷纷走近想为他更衣。
  他嗅觉向来灵敏,即刻被满室芳香熏得打了个喷嚏,也不知齐家侍女用的是什么香,竟然浓郁至此。
  “各位姑娘,不用了,我自己来就好。”
  他表现出拒绝之意,那些小娘子也不勉强,只将手中捧着的衣物、浴巾、皂角放在一旁,从善如流地站到门外去。
  林思齐脱下衣物,坐入烟雾缭绕的热水之中,只听见门外传来银铃般的轻笑,夹杂着“公子带来的客人真可爱”之类的评语,不禁羞红了脸。
  头上簪着海棠花的侍女为沐浴后的林思齐提灯引路,她将他送至客房门口,便福身告退。
  林思齐一开门,发现先他一步进来的齐筠正在炉边点安神香,齐筠已散了发,乌黑的长发垂在脑后,身上是雪白的中衣。
  “你不回你的房里睡么?”
  “这是我家,我想睡哪间屋子就睡哪间屋子。阿乐不欢迎我?”齐筠在灯火下朝他粲然一笑,理直气壮地反问。
  “怎么会不欢迎?我自然是客随主便。”林思齐将鞋脱在脚踏,躺进足够睡四五人的雕花拔步床内侧,向齐筠笑道,“也不知是谁第一晚说怕我冻病了,不敢挨着我,现在又不怕了?”
  “你就当我少爷脾气,习惯了同你睡在一处,再也改不得了。”齐筠吹灭灯火,搂着林思齐,主动用脚去贴他的小腿,“我冷,小林再给我捂一捂。”
  他们身量相仿,齐筠与他手脚交缠,倒像是陈朝那位亡国公主与驸马分别时各持一半的破镜,兜兜转转在多年后又被拼合。
  “阿乐,你真要抄完书就回家?”齐筠还不死心,又贴着他问一遍,“不留下来和我一起?我不会打扰你温书的。”
  “我意已决,你就别再劝了。”林思齐伸手替他将一缕落在身前的青丝理回耳后,“你日后若是想到我了,就来青竹镇找我,我必会扫榻相迎。”
  “那好,下回我去还要吃河鱼豆腐汤。”齐筠虽然不舍,还是选择顺着林思齐的意思,“上次我把你的鱼惊走了,一定赔你两条最肥美的河鱼。”
  “你还记得这件小事?”
  “你的事情我都记得。”齐筠抱着他,神情郑重而诚恳,“上回你催我裁冬衣,明日城里的裁缝就会派人替我们量体,我看你也未准备过冬的衣物,连你的份一起裁了。”
  “又欠了你一份人情。”
  “你好好回家温书,我继续出去游山玩水,时不时就会去你家找你,免得你把我忘了。”
  “阿筠,我忘了谁也不会忘了你的。”林思齐因他的话语忍俊不禁,“你要是实在怕我翻脸不认人,就在三年之后的秋闱去省城等我,临昌的江鱼以鲜美闻名,等我考完,我们再去酒楼吃一次,就知道传闻是不是真的。”
  “我以前曾经路过临昌,却因有事在身没有久留。不过听说临昌有家酒楼叫‘宴江’的,专做全鱼宴,打着‘同饮一江水,烹得一手鲜’的名头,也不知道是不是名副其实。”
  “不过,你去临昌要投宿吴家,你要带吴春和一起么?”齐筠话头一转,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不悦,“我不给他留位置,来了让他傻站着。”
  “你怎么还吃上醋了?我和他就在陶阳见过两面,实在不算熟。”林思齐无奈地和他澄清。
  “因为我想当阿乐最好、最特别的朋友,谁也不能抢我的位置。”
  “你已经是了,睡吧。”林思齐温声哄他。
  林思齐在琅玕山庄待了整整四个月,还被强行留下过了个好年。他将齐家书房里关于经义时务的书籍都抄了个遍,还在大年三十与齐家人吃了团圆饭。
  说来也怪,这三个月他都没见到传闻中的齐小公子,怎么有人过年都不回家的。林思齐拿这件事问齐筠,齐筠便说天气寒冷,大雪封路,弟弟不愿也不便赶回来。
  林思齐收拾行李离开的时候已是阳春三月,雪融冰消,阳和渐浓。他来时没带多少东西,去时却被齐家人塞了一马车的四季衣物、笔墨纸砚、本地吃食。
  齐筠穿着貂毛轻裘,牵他的手,对他送了又送,从半山腰走到山脚下,又从山脚走到官道。要不是林思齐让他回去,他简直要上车把自己当行李一起运走了。
  齐筠的手还是一片冰凉,林思齐握住他的手掌,用自己温热的掌心缓慢而细致地揉了一阵,又凑到唇边呼了几口热气,他关切道:“春捂秋冻,你身体不好,记得要晚一点减衣。”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你在我家好不容易养了点肉,别让我下回去发现你又清减了。”
  “我会好好照顾自己。”林思齐松开他的手,走上马车。
  “不能把我忘了。”齐筠站在和煦的春风里,双手还维持着合握的姿势,一如虔诚的信徒站在神像前祈祷。
  “不会的。”林思齐与他保证,放下门帘之前,又深深望了他一眼,却不敢再望第二眼。
  他怕再看一眼,就要反悔回头了。
  作者有话说:
  1.这章是过渡章有点短,下一章就是三年后啦,紧接着吴景明会出现,还有吴景明的妹子(不会喜欢小林也不会嫁给小林的!),还有很多其他角色……齐筠离掉马不远了。
  2.本章用了破镜重圆的典故。
  3.拔步床是一种古代的豪华大床,古代大户人家会定制拔步床给女儿当嫁妆,能陪嫁一张好床相当于现在陪一辆劳斯莱斯,非常有面子,名贵的拔步床要制作数年。明代大臣被抄家财产里光拔步床就几十上百张。图片很好搜。
 
 
第10章 第一折 青衫客10赴旧约
  【赴旧约】
  春花开又落,秋雁去又返。林思齐就此在青竹镇闭门三年,每日不是采药便是温书。
  齐筠长则半年,短则一月,就要来青竹镇寻他一回,住上数日。每次他来,总会给林思齐捎些风雅之物,江南名园中折来的白梅,京郊香山爱晚亭边飘落的红枫,还有关于经义时务的新书。
  林思齐在江南才子的文集中见到了吴景明的名字,齐筠看他发现,神情微妙,用以一种谈论轶事的玩笑语气开口:“阿乐,你知道吗?此次我从京城来,听到一则吴春和的旧事。”
  “什么事情让你这样卖关子?说来听听。”林思齐合上书,摆出洗耳恭听的架势。
  “这是我从顺天府听来的,吴春和与如今年轻的平凉侯是青梅竹马,不知怎么翻脸了。”
  “平凉侯?”林思齐并不关注王侯之事,对这个陌生的封号一愣,“是谁?”
  “你不知道平凉侯,却一定听过宛平秦砚安。”齐筠向他解释,“‘北秦南吴’,一位肃肃石上松,一位皎皎云中月。”
  “原来是秦砚安,我还是第一次知道他家中有爵位。”林思齐这才了然,秦砚安,字墨卿,人如其名,是一位文采斐然的北地才子,他的文章在文集中常有收录。
  “毕竟他家不想再提这个与武有关的爵位,指望他搏个功名回去,好让秦家变成文臣一派。”齐筠用折扇一拍掌心,清了清嗓子,“话说回来,他们本是青梅竹马,形影不离,直到吴春和十三岁奉父命回陶阳闭门读书。”
  “然后?”
  “吴春和十五取字,秦砚安还是从别人口中知道他字什么的。原本的好朋友就算分隔两地,也不至于连自己的字是什么都不说一声吧。”
  “若我取了字,头一个就要告诉你。”林思齐点头称是。
  “所以现在顺天府的学子都觉得他们闹翻,却又不知个中缘由。秦砚安是个闷葫芦,什么都不肯说,吴春和又不在京城,人人都好奇得很。”
  “想必是事出有因,或者是误会一场。以春和的性子,与他闹翻也是难事。”林思齐想到吴景明的才情秉性,摇了摇头。
  “现在什么说法都有……”齐筠神神秘秘,用极小的声音说道,“最离谱的一种是,秦砚安对吴景明有求凰之思,吴尚书因此把儿子赶回陶阳。”
  “不是说他想要吴景明安心读书才让他回老家吗?这种臆测未免空穴来风。”林思齐露出一丝震惊的表情,“北地学子不谈论经义光讨论这个?”
  “阿筠,看来是你没个正经。”他用手里薄薄的书本轻轻拍了一下齐筠的手背。
  “我错了,我听到觉得有意思,才记住说给你的。”齐筠收回手,“我还听他们说这秦小侯爷也是解元的热门人选,他念书也厉害。”
  “连我在穷乡僻壤都听过他的名号,自然是厉害的。再说了,能与春和相交的人物,肯定不简单。”
  三年一度的秋闱转眼便至,林思齐收拾行李坐船抵达临昌。八月的暑热未褪,他待船靠岸,便在路边的茶摊买下一碗添了甘草的凉茶饮子。
  一同上岸的旅人熙熙攘攘,瞬间将这处茶摊挤得水泄不通。林思齐先来一步,挑了放在树荫下的条凳坐,他慢慢喝着茶汤,等生意不忙,再与经营茶摊的妇人叙话。
  不知是否因为有个淮右布衣出身的太祖,本朝不似旧宋那般拘泥于程朱之理,加之商事繁荣,新学兴起,在对待女子诸事上颇为开明。
  寻常女子抛头露面,做些小生意,是被应允的,只不过高门大户另有一套规矩。裹足已被视为粗风陋俗明令禁止,但凡自诩开明的朱门都不再裹脚,何况是本要外出劳作的竹门?
  “店家,请问吴家怎么走?”林思齐朝茶摊娘子拱手一礼,客客气气发问。
  “吴家?小郎君说的可是吴尚书家眷在临昌的居所?”她约莫三十来岁,宽额细眉大眼,好不容易歇下,灌下一大口自家凉茶,拿把蒲扇往条凳上一坐,“郎君从何而来?是来应秋闱么?”
  “正是,我从临江府青竹镇来。”
  “那就预祝小郎君中个解元公回家。”茶摊娘子麻利地将隔壁桌上客人留下的铜板装进荷包,“吴家好找,顺着这条路进城,直直走上三里,看见宴江楼的招牌,再向往东走四五里,门口两个大理石狮子的就是。”
  “说来前些日子吴家郎君携妹来临昌,也在本店要了两碗饮子。”她用手背擦了把汗,摇晃着蒲扇,“顶漂亮的少爷小姐,听说等吴家郎君秋闱上榜便要进京了。”
  “多谢店家。”林思齐拿出铜板,放在喝空的茶碗边,“也祝您生意兴隆。”
  他起身背起书箱,向城中走去,等见到那两个大理石狮子,已是亥时。林思齐小心拿出妥善保存三年的白兔玉印,门房见了信物,连忙引他进府。
  临昌的吴府不大,吴颐做了尚书后才在此地置办的宅子,只因此地来往京城比陶阳老家更近。内里陈设与他谦和低调的行事作风无异,除了多了几分文人雅致,看不出是大官的家里。
  林思齐在客房放下书箱,跟随引路的小厮走进书房,只见吴景明坐在桌前,面前摆着一本摊开的书册,见他来了,含笑点头:“林兄来了。”
  虽说三年未见,却半分不觉得生疏。吴景明性情温厚,给人以如沐春风之感。他比三年前身量更长,还未加冠,已经隐隐有了青年模样。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